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亮程的散文我读过不止一篇,几乎每读一篇都会被文中那种足以洞穿生命的穿透力所震撼。无论是对生命本源的追问,对人生中一切过往的思索,对一棵树一朵花一条狗一只虫的遐想……他的文字每每如一篇哲学论文一样给你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而这种哲学意味不是借助抽象的说教,而是依附于鲜活的形象传导给你,让你在悠远的意象前沉吟不已。
《热斯坦巷早晨》是刘亮程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在新疆》中的一篇。《在新疆》在内容上一如他的早先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仍以“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为主题,风格也依然保持着他的深厚而凝重的特色。但题材更为广泛,文笔也更大胆而凝练。《热斯坦巷早晨》就是《在新疆》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作者通过他在库车之行中对当地居民举行的宗教仪式的见闻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于宗教信仰以及人生信念的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文章从热斯坦巷的早晨写起。早晨最先醒来的是穿过麻扎(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照耀着低矮房顶的阳光、拉客的毛驴车、迎着暗红曙色开门的阿依大妈……他们都先于“我”——“一个陌生汉人”而醒来。当地人早早醒来固然是为生活而奔忙,但更是为了做一天的早礼拜。当“我”看到那些男子朝西念拜、女人净扫院子时,顿生出“他们的生活,朝我不知道的一个方向推开窗户,他们享受着我看不见的阳光雨露”的感悟。
这片“阳光雨露”,“我”却难以享受,它只属于那些有信仰的人们。而因为“没有可信仰的东西”,所以“我”不知晨昏,拿中午当清晨;只看见尘俗,没有看穿世俗的眼睛;浑浑噩噩,整日不知该做些什么……更可悲的是:“这样的生活,我说不出它的不好!”
但是这一切被一个宁静的夜晚的所见和这个夜里的梦所打破。这个夜里,“我”的想象中的晚礼拜的情景让“我”觉出了“脚下空空”、“身体摇晃”,只能落荒而逃,逃到那片“月光找不到的地方”,逃进时尚的新城宾馆。但“梦”并未放过“我”,它让“我”看出了自己与“那群人”的距离,它让“我”明白:自己不在那群看见“新月”的人当中。
短暂的库车之行改变不了“我”的生活,但它改变了我的“梦境”——我的精神生活因此而生动。由此,作者得出最终的感悟:“如果我真的失去过什么——那就是我正看见却从未经历的一切。”这“一切”,就是一种信仰,一种虔诚的信念,一尊自己心中的神。
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人的信念不可缺失。人一旦没有了信念,没有了理想,没有了心中的“真主”,你就只能不知晨昏浑浑噩噩,只能被浮云遮蔽了望眼,最终成为尘世间一个匆匆过客——这是我读刘亮程的《热斯坦巷早晨》的一点感受。
《热斯坦巷早晨》是刘亮程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在新疆》中的一篇。《在新疆》在内容上一如他的早先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仍以“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为主题,风格也依然保持着他的深厚而凝重的特色。但题材更为广泛,文笔也更大胆而凝练。《热斯坦巷早晨》就是《在新疆》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作者通过他在库车之行中对当地居民举行的宗教仪式的见闻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于宗教信仰以及人生信念的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文章从热斯坦巷的早晨写起。早晨最先醒来的是穿过麻扎(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照耀着低矮房顶的阳光、拉客的毛驴车、迎着暗红曙色开门的阿依大妈……他们都先于“我”——“一个陌生汉人”而醒来。当地人早早醒来固然是为生活而奔忙,但更是为了做一天的早礼拜。当“我”看到那些男子朝西念拜、女人净扫院子时,顿生出“他们的生活,朝我不知道的一个方向推开窗户,他们享受着我看不见的阳光雨露”的感悟。
这片“阳光雨露”,“我”却难以享受,它只属于那些有信仰的人们。而因为“没有可信仰的东西”,所以“我”不知晨昏,拿中午当清晨;只看见尘俗,没有看穿世俗的眼睛;浑浑噩噩,整日不知该做些什么……更可悲的是:“这样的生活,我说不出它的不好!”
但是这一切被一个宁静的夜晚的所见和这个夜里的梦所打破。这个夜里,“我”的想象中的晚礼拜的情景让“我”觉出了“脚下空空”、“身体摇晃”,只能落荒而逃,逃到那片“月光找不到的地方”,逃进时尚的新城宾馆。但“梦”并未放过“我”,它让“我”看出了自己与“那群人”的距离,它让“我”明白:自己不在那群看见“新月”的人当中。
短暂的库车之行改变不了“我”的生活,但它改变了我的“梦境”——我的精神生活因此而生动。由此,作者得出最终的感悟:“如果我真的失去过什么——那就是我正看见却从未经历的一切。”这“一切”,就是一种信仰,一种虔诚的信念,一尊自己心中的神。
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人的信念不可缺失。人一旦没有了信念,没有了理想,没有了心中的“真主”,你就只能不知晨昏浑浑噩噩,只能被浮云遮蔽了望眼,最终成为尘世间一个匆匆过客——这是我读刘亮程的《热斯坦巷早晨》的一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