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所能提供的这种持续的挑战,不是任何一件事情可以代替的”
领跑者的竞争
2007年11月20日,俞君英作为第一作者的一篇文章在《科学》杂志电子版上发表,文章宣布,她所在的汤姆森实验室的研究小组把人体皮肤细胞成功改造成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 那一年,这个女孩与她的导师汤姆森,以及他们的日本对手山中申弥一起被《时代》选为“年度重要人物”。
干细胞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细胞之一,经过诱导,人类干细胞可以分裂成人体的任何一种器官,可能是一颗心脏甚至一条腿。1970年,美国科学家史蒂文斯在小鼠胚胎中发现了这种神妙无比的“万能细胞”,人们马上想到:能否尝试利用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细胞,再移植到体内修复受损脏器?
然而,要使用胚胎里的干细胞,首先需要面对伦理难题。要获得它们,难免要破坏胚胎。哪怕为了拯救另一个生命,破坏胚胎,道德吗?知名或不知名的学者、政治家以及公众对此各执一词。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就坚决捍卫“胚胎自受精卵开始就是一个生命个体”,在美国,某些州禁止将胚胎用于科研目的,另一些州则允许。
能否用其他方式获取干细胞?
答案是肯定的。俞君英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把人类的皮肤细胞变回干细胞——就像让时钟回调,把成年人变回婴儿。
从事这种细胞的返老还童术探索的研究小组很多,俞君英所在的汤姆森实验室和日本人山中申弥在京都大学的实验室是这个领域中领跑的两个竞争者。
2006年8月,由整形外科医生转行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日本人山中申弥宣布,他们已通过基因操作,利用小鼠的皮肤细胞成功制成了万能细胞。
回想起来,俞君英是在当时第一次知道了自己还有个对手:大家想到了一块,而且,别人几乎走在了自己前面。虽然,“他们胜在实验对象是老鼠”,但老鼠身上成功了,人身上的成功,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研究变得像一场赛跑:目标明确,几乎相同;方法清晰,大致相似。拼的是速度;也许,还有运气;再或许,还有参赛者的从容。
“后来的工作中,会不会很紧张,有赶时间的感觉吗?”
“压力是很现实的,不过当时心里也很平静,我觉得,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做事是第一位的。我只是想解决我的问题。”
“赶得很辛苦吗?”
“也没有很辛苦了。我每天工作10小时,保证8小时睡眠,有几个助手也会帮忙,但他们比我投入的时间更少。睡眠不足8小时我没法工作。”
“如果被别人抢了先,你就什么都没了,有没有想过?”
“嗯,有竞争。”低下头,俞君英考虑了一下,“但……大家方法不同,优势也各不相同。”
东西方科学家的差异
华人科学家诱导出万能细胞的消息传开,对这个女孩的讨论开始热闹起来。有媒体称,她完成了一项有望问鼎诺贝尔奖的成果;也有人指出,“国内报道不应夸大中国留学生的贡献”;甚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也曾在这场争论中表态:“在为俞君英同学高兴的时候,不用在媒体中夸大这项本来很重要的研究,不宜强调诺贝尔奖,也不应有中文媒体贬低日本科学家的成就。”
问起国内那段沸沸扬扬的争论,这位西施故里诸暨长大的女孩只是淡淡地笑了,那场讨论于她,隔得实在太远。
俞君英1992年入北大,昔日的同学,“留下来做研究的不多”,做研究的人里面,她成就突出——35岁即崭露头角。聊起当年转行的同学,“会不会为他们遗憾?”她却只是笑笑:“其实,有很多朋友中途转行,现在的生活状态也不错,我也羡慕呢。”
1997年,俞君英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汤姆森实验室工作。那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以干细胞研究闻名的实验室之一。1998年,这个实验室的创建人汤姆森从人类胚胎中首次分离出了胚胎干细胞,正是在这里,俞君英开始了自己的干细胞研究。
这不是个很擅演讲的人。2008年,她被邀请回母校开讲座,偌大一个讲台几乎消融不见,直到提问时间才逐渐显出了些传奇里应有的青年科学家气质——镇定、幽默以及对自己行当的信心。讲座结束,北大生科院院刊的人上来,一定要请赐签名,她却羞涩地摆手,自称书法太差。推不掉,才找个安稳处,在签名本上郑重地签上名字——不是汉字,是拼音:Junying Yu。外国字对书法要求不高,她只写了10年便已写顺。
当年的诱导干细胞研究中,汤姆森和山中申弥尽显了东西方科学家的差异。山中申弥称,他从事干细胞研究是为了能救死扶伤;而汤姆森则表示,他对应用完全不感兴趣,不过,干细胞很有意思,“我制作干细胞,尽管不是为了寻找一种用于移植医疗的材料,却是为了找到一种研究生物学的重要工具。”
与俞君英谈起汤姆森,她说,那是个“上帝”似的头儿。
她说:选PI太难,太懒的学不到东西,能学到东西的又太严厉;没名气的不被人重视,太过出名却成了偶像派;不够大牌的拿不出手,太大牌则像上帝了,没有人想在一个全知又永不出错的上帝手底下工作……
“不过,汤姆森那个上帝还好,他还愿意跟学生交流。”
做研究只为了解决问题
人物周刊:为什么从事这项研究工作?
俞君英:首先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当然,我个人也知道,这种基础成果想应用到临床上,还很遥远;其次,干细胞研究是我很乐意面对的一个挑战,科学所能提供的这种持续的挑战,不是任何一件事情可以代替的。另外,做研究让我能够参与年轻科学家的成长。作为一个科学家,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实验室里会有很多年轻人,我很高兴有机会看着那些年轻科学家们成长起来。
人物周刊:你选择干细胞研究方向時,预见过今天的成就吗?
俞君英:知道这项工作很重要,但并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当时是下决心做一辈子的。
人物周刊:汤姆森实验室对你们的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你怎么看?会阻碍再生医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吗?
俞君英:专利对基础研究和早期的应用研究都不是障碍。药厂想做商业用途的话,付钱也是应该的。
人物周刊:你将来会转向应用吗?
俞君英:应该不会,企业界虽然可以提供一些钱,但他们的资金都是支持最接近应用的成果的,科学研究有时需要经历一些看不到应用前景的阶段。另外,我做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喜欢仅因为这个目的而工作。
(该文成文于2008年8月,未经俞君英女士审阅。)
领跑者的竞争
2007年11月20日,俞君英作为第一作者的一篇文章在《科学》杂志电子版上发表,文章宣布,她所在的汤姆森实验室的研究小组把人体皮肤细胞成功改造成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 那一年,这个女孩与她的导师汤姆森,以及他们的日本对手山中申弥一起被《时代》选为“年度重要人物”。
干细胞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细胞之一,经过诱导,人类干细胞可以分裂成人体的任何一种器官,可能是一颗心脏甚至一条腿。1970年,美国科学家史蒂文斯在小鼠胚胎中发现了这种神妙无比的“万能细胞”,人们马上想到:能否尝试利用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细胞,再移植到体内修复受损脏器?
然而,要使用胚胎里的干细胞,首先需要面对伦理难题。要获得它们,难免要破坏胚胎。哪怕为了拯救另一个生命,破坏胚胎,道德吗?知名或不知名的学者、政治家以及公众对此各执一词。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就坚决捍卫“胚胎自受精卵开始就是一个生命个体”,在美国,某些州禁止将胚胎用于科研目的,另一些州则允许。
能否用其他方式获取干细胞?
答案是肯定的。俞君英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把人类的皮肤细胞变回干细胞——就像让时钟回调,把成年人变回婴儿。
从事这种细胞的返老还童术探索的研究小组很多,俞君英所在的汤姆森实验室和日本人山中申弥在京都大学的实验室是这个领域中领跑的两个竞争者。
2006年8月,由整形外科医生转行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日本人山中申弥宣布,他们已通过基因操作,利用小鼠的皮肤细胞成功制成了万能细胞。
回想起来,俞君英是在当时第一次知道了自己还有个对手:大家想到了一块,而且,别人几乎走在了自己前面。虽然,“他们胜在实验对象是老鼠”,但老鼠身上成功了,人身上的成功,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研究变得像一场赛跑:目标明确,几乎相同;方法清晰,大致相似。拼的是速度;也许,还有运气;再或许,还有参赛者的从容。
“后来的工作中,会不会很紧张,有赶时间的感觉吗?”
“压力是很现实的,不过当时心里也很平静,我觉得,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做事是第一位的。我只是想解决我的问题。”
“赶得很辛苦吗?”
“也没有很辛苦了。我每天工作10小时,保证8小时睡眠,有几个助手也会帮忙,但他们比我投入的时间更少。睡眠不足8小时我没法工作。”
“如果被别人抢了先,你就什么都没了,有没有想过?”
“嗯,有竞争。”低下头,俞君英考虑了一下,“但……大家方法不同,优势也各不相同。”
东西方科学家的差异
华人科学家诱导出万能细胞的消息传开,对这个女孩的讨论开始热闹起来。有媒体称,她完成了一项有望问鼎诺贝尔奖的成果;也有人指出,“国内报道不应夸大中国留学生的贡献”;甚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也曾在这场争论中表态:“在为俞君英同学高兴的时候,不用在媒体中夸大这项本来很重要的研究,不宜强调诺贝尔奖,也不应有中文媒体贬低日本科学家的成就。”
问起国内那段沸沸扬扬的争论,这位西施故里诸暨长大的女孩只是淡淡地笑了,那场讨论于她,隔得实在太远。
俞君英1992年入北大,昔日的同学,“留下来做研究的不多”,做研究的人里面,她成就突出——35岁即崭露头角。聊起当年转行的同学,“会不会为他们遗憾?”她却只是笑笑:“其实,有很多朋友中途转行,现在的生活状态也不错,我也羡慕呢。”
1997年,俞君英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汤姆森实验室工作。那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以干细胞研究闻名的实验室之一。1998年,这个实验室的创建人汤姆森从人类胚胎中首次分离出了胚胎干细胞,正是在这里,俞君英开始了自己的干细胞研究。
这不是个很擅演讲的人。2008年,她被邀请回母校开讲座,偌大一个讲台几乎消融不见,直到提问时间才逐渐显出了些传奇里应有的青年科学家气质——镇定、幽默以及对自己行当的信心。讲座结束,北大生科院院刊的人上来,一定要请赐签名,她却羞涩地摆手,自称书法太差。推不掉,才找个安稳处,在签名本上郑重地签上名字——不是汉字,是拼音:Junying Yu。外国字对书法要求不高,她只写了10年便已写顺。
当年的诱导干细胞研究中,汤姆森和山中申弥尽显了东西方科学家的差异。山中申弥称,他从事干细胞研究是为了能救死扶伤;而汤姆森则表示,他对应用完全不感兴趣,不过,干细胞很有意思,“我制作干细胞,尽管不是为了寻找一种用于移植医疗的材料,却是为了找到一种研究生物学的重要工具。”
与俞君英谈起汤姆森,她说,那是个“上帝”似的头儿。
她说:选PI太难,太懒的学不到东西,能学到东西的又太严厉;没名气的不被人重视,太过出名却成了偶像派;不够大牌的拿不出手,太大牌则像上帝了,没有人想在一个全知又永不出错的上帝手底下工作……
“不过,汤姆森那个上帝还好,他还愿意跟学生交流。”
做研究只为了解决问题
人物周刊:为什么从事这项研究工作?
俞君英:首先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当然,我个人也知道,这种基础成果想应用到临床上,还很遥远;其次,干细胞研究是我很乐意面对的一个挑战,科学所能提供的这种持续的挑战,不是任何一件事情可以代替的。另外,做研究让我能够参与年轻科学家的成长。作为一个科学家,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实验室里会有很多年轻人,我很高兴有机会看着那些年轻科学家们成长起来。
人物周刊:你选择干细胞研究方向時,预见过今天的成就吗?
俞君英:知道这项工作很重要,但并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当时是下决心做一辈子的。
人物周刊:汤姆森实验室对你们的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你怎么看?会阻碍再生医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吗?
俞君英:专利对基础研究和早期的应用研究都不是障碍。药厂想做商业用途的话,付钱也是应该的。
人物周刊:你将来会转向应用吗?
俞君英:应该不会,企业界虽然可以提供一些钱,但他们的资金都是支持最接近应用的成果的,科学研究有时需要经历一些看不到应用前景的阶段。另外,我做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喜欢仅因为这个目的而工作。
(该文成文于2008年8月,未经俞君英女士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