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将夏目漱石早期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哥儿与《哥儿》作品中其他人物的比较,得出哥儿独特的个性以及其个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哥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哥儿”这类文学形象在近现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文化中并不少见,如中国清代的贾宝玉,近代的方鸿渐、高觉新以及俄国以奥涅金为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但是,“哥儿”与传统意义上的“多余人”不同的是,他不仅看到了变异的转型社会中丑恶的一面,而且尝试为污浊的社会指明努力的方向。而他的艺术价值也恰恰在此,在看到如此黑暗的现实之时,他没有像贾宝玉、高觉新那样自欺欺人,如行尸走肉般存活于世,也没有像奥涅金那样只是懵懂的,被动的被潮流裹挟着走,而是自己清醒地、有意识地,向社会喊出并践行自己笃信的人生准则和行为方式。他仿佛是作家们探索转型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尝试,从贾宝玉的单纯悲观,到奥涅金的懵懂,在夏目漱石这里得到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本文就通过“哥儿”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的对比来阐述夏目漱石先生对转型社会中人类应该努力的方向的呼吁。
一、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官僚文化
对官僚文化的批判可谓是《哥儿》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体现在对校长“狐狸”和教务主任“红衬衫”的描写中。
首先出场的是校长“狐狸”,《哥儿》当中的校长是一位典型的旧官僚,表面上,把自己伪装成彬彬有礼、思想深刻的教育家。而实际上,只是一个不作为,逃避责任,胆小怕事,靠阴谋诡计存活于教育体系的思想迂腐守旧的官僚而已。在初次与哥儿见面时,端着校长的架子盛气凌人,不分场合地说教。而当哥儿就自己的实际情况表明自己无法达到他所要求的“教育圣人”时,“校长眨着狐狸般的眼睛看着我。过了一会儿,笑着说:‘刚才说的,只是希望罢了。你做不到,这一点我很清楚,请放心好啦!’” [1](P15)由此可知,连校长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谓的教育精神,更无所谓教育改革,推行新的教育了。与校长相反,刚入教育界哥儿却是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能力的不足,真诚地与数学主任来往,言出必行。
所以,与虚伪的生存方式相比,哥儿或者夏目漱石先生认为空谈不足以解决问题,脚踏实地地改正错误,才是教育应该坚持的方向。
如果把校长“狐狸”看成是装腔作势的旧官僚,那么教务主任“红衬衫”就是典型的在新式教育伪装下专权弄势的新型官僚。“红衬衫”是大学毕业生,在四国中学的教学体系中可谓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然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却常年穿着红衬衫,据他本人宣称,红色是保护身体的良药。这一理论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而且可笑地和日本传统文化中红色具有神圣之力,可以除恶辟邪,保佑平安相吻合。这一点,在《哥儿》前文中“赤条条的,只扎了块红色兜裆布”[1](P12)摆渡人那里也得到了印证。一个整天引用高级杂志中新话语的人,却需要传统习俗来保全自己的健康。红衬衫这个象征意象的存在,也说明了爱穿红衬衫的教务主任本人,就是一个戴着新型教育面具,苟且存活的官僚蛀虫。面对这样拥有绝对权力的官僚恶棍的威逼利诱,正直善良的主人公哥儿不仅义正言辞地回绝了他的邀请,而且敢于伸张正义,与数学主任一起暴打了他,使他得到了惩罚。
哥儿在与官僚的抗争中,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正确、踏实的个性,他没有高觉新的绝望,也没有奥涅金的迷茫。虽然依然摆脱不了无法改变社会问题的多余人的特点。但是,他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二、坚持独立自主,反对趋炎附势
四国中学中除了拥有绝对权力的官僚之外,还有一个丧失自我,彻底沦为权力的走狗的官僚附属品—“帮腔老”吉川。吉川在四国中学担任图画教员,而且自称自己也是“江户儿”。然而,和“哥儿”正直善良,单纯爽直的“江户儿”正相反,“帮腔老”恰如哥儿给他起的外号那般,从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夸张地附和着“红衬衫”和“狐狸”的种种意见,和他们一起残害善良之人。
最能体现“帮腔老”摇尾乞怜的小丑模样的便是他与“红衬衫”、哥儿在船上钓鱼之时。当“红衬衫”赞叹景色时,他便跟着添油加醋说这真的是绝景;当“红衬衫”钓鱼时,他油嘴滑舌的奉承着:“不要紧,凭主任的本事,一定能钓着,何况又是风平浪静呢!”[1](P35);然而当“红衬衫”钓鱼失败时,他又不失时机地恭维着:“您那么大本事都才钓到哥尔基,那我只能钓哥尔基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了。” [1](P37)而恰恰就是这样毫无自尊可言的寄生虫,却在哥儿受难,被学生挑衅之后,不但没有关心,没有为哥儿伸张正义,更是毫无同情心地嘲笑哥儿。其异化的灵魂,只为权力而活的空壳在这里得到完美的展现。被权力压制下扭曲的人性让他活的如蝼蚁一般,没有尊严,没有思想,只知道讨好上级,靠恶意的嘲笑来弥补自己空虚的心灵。
夏目漱石先生在这里展现的这个形象是和哥儿的形象最具有对比性,他们处于同样的位置,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吉川先生就是黑暗现实的代言人,而哥儿自始至终都坚持着不畏权贵,只为真理。哥儿尊敬真正值得他尊敬的君子—古贺先生,以及他的阿清婆,和与他一样正直的数学主任相知相交。面对权威对自己不公平的处理,他绝不屈从,不卑不亢地维护着自己做人应有的尊严。
高觉新面对爷爷的压制,最终低头放弃。奥涅金始终无法摆脱浮华的生活,最终一事无成。但是哥儿即使没有锦衣玉食,即使处在体制的底层,但是依然很坚强地捍卫自己的尊严,笃信自己在转型社会中坚持的正义。与高觉新、奥涅金相比,哥儿一扫颓废,如一个斗士捍卫自己的“人生真理”。
參考文献:
[1]夏目漱石.哥儿[M].胡毓文,董学昌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颜丽蕊.论《哥儿》“自我”的迷失与重塑[J].长春大学学报,2015(3)
[3]李光贞.从《哥儿》看夏目漱石的内心世界[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关键词:哥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哥儿”这类文学形象在近现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文化中并不少见,如中国清代的贾宝玉,近代的方鸿渐、高觉新以及俄国以奥涅金为典型的“多余人”形象。但是,“哥儿”与传统意义上的“多余人”不同的是,他不仅看到了变异的转型社会中丑恶的一面,而且尝试为污浊的社会指明努力的方向。而他的艺术价值也恰恰在此,在看到如此黑暗的现实之时,他没有像贾宝玉、高觉新那样自欺欺人,如行尸走肉般存活于世,也没有像奥涅金那样只是懵懂的,被动的被潮流裹挟着走,而是自己清醒地、有意识地,向社会喊出并践行自己笃信的人生准则和行为方式。他仿佛是作家们探索转型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尝试,从贾宝玉的单纯悲观,到奥涅金的懵懂,在夏目漱石这里得到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本文就通过“哥儿”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的对比来阐述夏目漱石先生对转型社会中人类应该努力的方向的呼吁。
一、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官僚文化
对官僚文化的批判可谓是《哥儿》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体现在对校长“狐狸”和教务主任“红衬衫”的描写中。
首先出场的是校长“狐狸”,《哥儿》当中的校长是一位典型的旧官僚,表面上,把自己伪装成彬彬有礼、思想深刻的教育家。而实际上,只是一个不作为,逃避责任,胆小怕事,靠阴谋诡计存活于教育体系的思想迂腐守旧的官僚而已。在初次与哥儿见面时,端着校长的架子盛气凌人,不分场合地说教。而当哥儿就自己的实际情况表明自己无法达到他所要求的“教育圣人”时,“校长眨着狐狸般的眼睛看着我。过了一会儿,笑着说:‘刚才说的,只是希望罢了。你做不到,这一点我很清楚,请放心好啦!’” [1](P15)由此可知,连校长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谓的教育精神,更无所谓教育改革,推行新的教育了。与校长相反,刚入教育界哥儿却是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能力的不足,真诚地与数学主任来往,言出必行。
所以,与虚伪的生存方式相比,哥儿或者夏目漱石先生认为空谈不足以解决问题,脚踏实地地改正错误,才是教育应该坚持的方向。
如果把校长“狐狸”看成是装腔作势的旧官僚,那么教务主任“红衬衫”就是典型的在新式教育伪装下专权弄势的新型官僚。“红衬衫”是大学毕业生,在四国中学的教学体系中可谓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然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却常年穿着红衬衫,据他本人宣称,红色是保护身体的良药。这一理论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而且可笑地和日本传统文化中红色具有神圣之力,可以除恶辟邪,保佑平安相吻合。这一点,在《哥儿》前文中“赤条条的,只扎了块红色兜裆布”[1](P12)摆渡人那里也得到了印证。一个整天引用高级杂志中新话语的人,却需要传统习俗来保全自己的健康。红衬衫这个象征意象的存在,也说明了爱穿红衬衫的教务主任本人,就是一个戴着新型教育面具,苟且存活的官僚蛀虫。面对这样拥有绝对权力的官僚恶棍的威逼利诱,正直善良的主人公哥儿不仅义正言辞地回绝了他的邀请,而且敢于伸张正义,与数学主任一起暴打了他,使他得到了惩罚。
哥儿在与官僚的抗争中,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正确、踏实的个性,他没有高觉新的绝望,也没有奥涅金的迷茫。虽然依然摆脱不了无法改变社会问题的多余人的特点。但是,他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二、坚持独立自主,反对趋炎附势
四国中学中除了拥有绝对权力的官僚之外,还有一个丧失自我,彻底沦为权力的走狗的官僚附属品—“帮腔老”吉川。吉川在四国中学担任图画教员,而且自称自己也是“江户儿”。然而,和“哥儿”正直善良,单纯爽直的“江户儿”正相反,“帮腔老”恰如哥儿给他起的外号那般,从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夸张地附和着“红衬衫”和“狐狸”的种种意见,和他们一起残害善良之人。
最能体现“帮腔老”摇尾乞怜的小丑模样的便是他与“红衬衫”、哥儿在船上钓鱼之时。当“红衬衫”赞叹景色时,他便跟着添油加醋说这真的是绝景;当“红衬衫”钓鱼时,他油嘴滑舌的奉承着:“不要紧,凭主任的本事,一定能钓着,何况又是风平浪静呢!”[1](P35);然而当“红衬衫”钓鱼失败时,他又不失时机地恭维着:“您那么大本事都才钓到哥尔基,那我只能钓哥尔基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了。” [1](P37)而恰恰就是这样毫无自尊可言的寄生虫,却在哥儿受难,被学生挑衅之后,不但没有关心,没有为哥儿伸张正义,更是毫无同情心地嘲笑哥儿。其异化的灵魂,只为权力而活的空壳在这里得到完美的展现。被权力压制下扭曲的人性让他活的如蝼蚁一般,没有尊严,没有思想,只知道讨好上级,靠恶意的嘲笑来弥补自己空虚的心灵。
夏目漱石先生在这里展现的这个形象是和哥儿的形象最具有对比性,他们处于同样的位置,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吉川先生就是黑暗现实的代言人,而哥儿自始至终都坚持着不畏权贵,只为真理。哥儿尊敬真正值得他尊敬的君子—古贺先生,以及他的阿清婆,和与他一样正直的数学主任相知相交。面对权威对自己不公平的处理,他绝不屈从,不卑不亢地维护着自己做人应有的尊严。
高觉新面对爷爷的压制,最终低头放弃。奥涅金始终无法摆脱浮华的生活,最终一事无成。但是哥儿即使没有锦衣玉食,即使处在体制的底层,但是依然很坚强地捍卫自己的尊严,笃信自己在转型社会中坚持的正义。与高觉新、奥涅金相比,哥儿一扫颓废,如一个斗士捍卫自己的“人生真理”。
參考文献:
[1]夏目漱石.哥儿[M].胡毓文,董学昌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颜丽蕊.论《哥儿》“自我”的迷失与重塑[J].长春大学学报,2015(3)
[3]李光贞.从《哥儿》看夏目漱石的内心世界[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