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如今,社会对所需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高校人才培养更注重实践能力。新升本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系统性、针对性以及教育模式的转变,对应用型人才素质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应用型;教育模式;市场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在当下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基础知识牢、 市场缺乏必然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把教育理念改革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时新生本院校在现在最应该最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应用型人才实际上就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把已经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恰到好处应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依赖于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在课程安排和教材选定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注重基础、成熟和适用生产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探索。其能力体系也正是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的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更侧重于能否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基本知识,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则没有过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大量需求这种人才,因为需求,所以培养。这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措施
1.增加实习实训等第二课堂方面的活动。开展实习实训周,寒暑假实践实习等相关实践活动。高校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或大四半年或者一年的社会实习,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社交能力,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创业。
2.注重基础文明的培养。不论是哪一种人才,首先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出类拔萃。
3.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知识积累仍然是根本。知识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作为本科院校,理论学习尤为重要。
4.教学方式转变。老师在教学中以启发教育为主,激发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接近实际工作。
5.目前学校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校企联合。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订单式输送人才是应用型人才较常用的培养模式。并且在2011年末与企业及事业单位成立合作发展联盟。
6.将职业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从进入大学之初就树立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初步的规划,了解就业方向,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四年对未来就业一片茫然。
7.鼓励我校院系联合发展联盟。院系联合发展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二次党代会精神,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一条新路,是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的结果,联合发展应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既要勇于探索,又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要进一步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充分体现我校育人为本、学科交融的办学理念。
8.完善硬件设施是新生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障碍。目前黄淮学院发展很快,但是相比老牌的本科高校,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还亟待完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那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设备室必不可少的。而地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更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
三、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上的趋同化。这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相同或相近,这导致人才在能力上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一般只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体现上。所以,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
2.人才培养方案不能达到培养目标。教材内容落伍、不能跟上形势变化;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
3.人才培养途径单一。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主要培养责任由高校承担。新升本院校应增加实践设施、改善实习设备、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四、对策建议
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育观念,转变过去的象牙塔式教学模式,将大学的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的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做到两优化,一整合。
两优化:
一是目标优化。普通高校在面向社会走自我发展道路的状况下,需找准目标定位,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内外条件、对自身进行评估以及定位,从而探索出有特色的、有优势的、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實力的办学模式。
二是方法优化。在市场经济需求下,高校的专业学科建立、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能不能适应、如何适应外部大环境,从而扩充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这需要将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突破旧办学模式创造新方法,达到所谓的方法优化。
一整合:
整合资源,规范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和沉淀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在大力扩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大力发掘和整合这类资源,同优秀校友、有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当地社区街道联系起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和巩固好社会实践基地。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关键字:应用型;教育模式;市场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在当下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基础知识牢、 市场缺乏必然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怎样把教育理念改革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时新生本院校在现在最应该最迫切要考虑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应用型人才实际上就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把已经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恰到好处应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依赖于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在课程安排和教材选定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注重基础、成熟和适用生产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探索。其能力体系也正是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的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更侧重于能否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基本知识,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则没有过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大量需求这种人才,因为需求,所以培养。这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措施
1.增加实习实训等第二课堂方面的活动。开展实习实训周,寒暑假实践实习等相关实践活动。高校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或大四半年或者一年的社会实习,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社交能力,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创业。
2.注重基础文明的培养。不论是哪一种人才,首先都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出类拔萃。
3.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知识积累仍然是根本。知识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作为本科院校,理论学习尤为重要。
4.教学方式转变。老师在教学中以启发教育为主,激发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接近实际工作。
5.目前学校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校企联合。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订单式输送人才是应用型人才较常用的培养模式。并且在2011年末与企业及事业单位成立合作发展联盟。
6.将职业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从进入大学之初就树立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初步的规划,了解就业方向,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四年对未来就业一片茫然。
7.鼓励我校院系联合发展联盟。院系联合发展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二次党代会精神,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一条新路,是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的结果,联合发展应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既要勇于探索,又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要进一步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充分体现我校育人为本、学科交融的办学理念。
8.完善硬件设施是新生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障碍。目前黄淮学院发展很快,但是相比老牌的本科高校,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还亟待完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那相应的实验器材和设备室必不可少的。而地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更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
三、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向上的趋同化。这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相同或相近,这导致人才在能力上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一般只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体现上。所以,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
2.人才培养方案不能达到培养目标。教材内容落伍、不能跟上形势变化;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
3.人才培养途径单一。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主要培养责任由高校承担。新升本院校应增加实践设施、改善实习设备、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四、对策建议
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育观念,转变过去的象牙塔式教学模式,将大学的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的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做到两优化,一整合。
两优化:
一是目标优化。普通高校在面向社会走自我发展道路的状况下,需找准目标定位,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内外条件、对自身进行评估以及定位,从而探索出有特色的、有优势的、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實力的办学模式。
二是方法优化。在市场经济需求下,高校的专业学科建立、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能不能适应、如何适应外部大环境,从而扩充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这需要将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突破旧办学模式创造新方法,达到所谓的方法优化。
一整合:
整合资源,规范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和沉淀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在大力扩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大力发掘和整合这类资源,同优秀校友、有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当地社区街道联系起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和巩固好社会实践基地。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