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创民族舞剧《骑兵》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推出的一部别开生面的用心之作,何燕敏为总导演,赵磊、巴音达来、王金格等为主演,讲述了一位蒙古族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感召下,穿上戎装,成为一名光荣的骑兵的故事。该剧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选中获得舞剧奖,观众的反响也很热烈:“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舞剧”“这个剧的表现方式好特别”“好震撼”“好感动”等。对于一部舞剧来说,能够让观众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并且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实属不易。
一、创作灵感
导演何燕敏是内蒙古本土艺术家,其父辈是真正的骑兵,所以,她有太多想要表达的内容,她结合多位老骑兵的口述与自己生活经历进行艺术构思,创作出了这部充满情感的爱国主义艺术之作——《骑兵》。在创作时,何燕敏没有按照一般舞剧的创作逻辑,她认为创作是无定式的,创造性地将舞剧分为序和六幕,而且在序中没有直接交代该作品的主要事件、时间、人物等。幕布一拉开,直接在天空中“撕”出一条裂缝,漫天泥沙的滚滚硝烟中,千军万马奔腾而来,长时段的“哒哒”铁蹄声营造了一种英勇无畏、驰骋疆场的意象,实现了视觉、听觉的完美融合,真正体现了舞蹈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骑兵》的精彩之处
(一)演员的倾情演绎
内蒙古大草原十分辽阔、安宁,人与马相处和谐,好不惬意,但是轰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将人们拉回枪林弹雨的现实中,男主人公在个人幸福与国家安危面前作出了选择,他毅然决然穿上戎装,奔赴战场。与此同时,女主人公珊丹将自己的红马赠予男主人公,马的使命也从陪伴变成了共同作战,成为两人的情感纽带。所以,在很多幕中都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男主人公与马在前线冲锋,女主人公在后方等待与眺望。
从军之际,新兵身穿整齐的装束,胸前戴着大红花;人们对战马也有仪式感的表达,泉水汩汩,战马接受着洗礼,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内蒙古人民对于马的尊重以及人与马的和谐。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舞者以16位战士和16匹战马的阵容演绎出了千军萬马的气势。《骑兵》中饰演烈马的是真实的舞蹈演员,他们演绎出了马的灵动、力量感与潇洒,丝毫不逊于一匹真马。
第四幕《战马情》以群舞的形式展现了内蒙古骑兵在战场上的英勇风姿。演员手握大刀、骑着战马,呈“一”字形,反复做着向前挥刀的动作,以此表现舞者对于战争的愤怒,在血与火之中顽强抵抗。这段奋勇杀敌的画面与第二幕《从军别》中稚嫩的青年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幕中,一个个新兵战士脸上充满了对于从军的憧憬,体现了内蒙古人民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
战争的残酷让一个个青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担架上的尸体一个接一个,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也不忘微笑、敬礼,以示为国捐躯而无悔的决心。他们的笑容让人心疼而又敬畏。
演员的倾情演绎是该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演员大多是内蒙古本地人,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拿捏十分到位。战士的英雄形象在剧中塑造得尤为丰满,既有在家人面前的活泼,也有在战争面前大气凛然、英勇无畏的担当。舞台上的每个人都是主角,这让骑兵形象大放异彩,也进一步促使舞剧《骑兵》赢得观众的认可。
这些演员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之时,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魅力让观众沉浸其中,舞台表现力令人惊叹不已!他们也许不是最顶尖的舞者,但他们一定是最适合这些角色的演员。
(二)战马的演绎
诙谐逗趣的战马是《骑兵》的又一大亮点,导演将战马最具辨识性的特点聚焦在马的颜色和马鬃上面,以人演绎战马,活灵活现。在观剧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马会经常捋盖在自己脸上的马鬃,这个细节小到几乎被忽略掉了,但是这个动作是有出处的。导演出生于蒙古族的一个骑兵家庭,其父亲有过一匹红色的战马,由于战争,父亲没时间剪马鬃,马鬃很长,有时候盖在了脸上,该动作由此而来。
《骑兵》中融入了导演的个人情感和对于骑兵的认知,经过艺术化加工、处理之后,塑造出了自己眼中的战马形象,凸显了战马的个性化特征。
(三)舞蹈道具的运用
在舞蹈方面,主创团队运用了一系列蒙古族舞蹈语言,而不是蒙古族舞蹈元素的堆积,以柔臂表现草原的广阔和内蒙古人民的柔情,以奔跑、跨越等动作彰显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和粗犷彪悍的精神特质。
在舞蹈道具方面,主创团队以一根腰绳来体现男主人公朝鲁与女主人公珊丹之间的柔情蜜意。不同于一般的男女之间感情的表达,《骑兵》由于马的介入,既打破了男女主人公感情叙事的一般程式,也将马人格化了。骑兵在驯服马的时候,也用到了绳子:马儿在肆意地奔跑,骑兵在后面被缰绳拖着走,再现了骑兵驯服战马的过程,在有限的舞台中将艺术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
(四)音乐与舞剧的关系
大多数舞蹈作品较为注重音乐的艺术价值和地位,这使得舞蹈处于一种尴尬地位,成为音乐的附属品。但是在舞剧《骑兵》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音乐与舞蹈的相互交融、相互依存。
民族音乐与交响乐并用凸显了内蒙古人民的柔情以及人与马相处、作战时的情境变化。在舞美设计上也能够看出导演的用心,用有限的舞台空间表现了一望无际的疆场,前后幕布在舞台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展现出了不同的场景,这使用了电影中较常见的蒙太奇表现手法,演绎时空的转换与空间场景的变化,虚实相生,为演员情感的表达与宣泄提供了表现空间。例如,第一幕《男儿归》中,没有太多的前情提要,直接在舞台上呈现男儿归来的缘由,简洁明了;第六幕《战魂归》中,男主人公携带战马的尸骨回到家乡,转瞬间就已到暮年,战马和战士同时出现在舞台上,那俏皮的马儿活灵活现,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幻。
如今,科技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被运用到了舞蹈艺术中。舞剧《骑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用了舞蹈影像,用舞蹈影像表现炮火连天、火光四射的战争场面,增强了舞台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并在舞剧的最后播映了在天安门城楼前接受检阅的骑兵队伍,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三、结语
舞蹈是一种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一般来说,历史题材的作品大多会通过详细叙述一个事件,表现人物的骁勇英姿,颂扬人物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等。但是,舞剧《骑兵》没有将讲故事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内蒙古人民的英雄气质放在核心位置,通过人与人、人与马之间的关系变化,力求在精神层面提高艺术价值,这比讲述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多。
《骑兵》在众多舞剧模式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原创民族舞剧增添了新的元素。这部舞剧的内容积极、主题鲜明,既注重舞蹈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又强调舞者情感细腻的表达,以意蕴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现中国人民骁勇善战的英雄气质以及内蒙古人民对于马的尊重,彰显了热爱和平、不怕牺牲的家国情怀。
(北京舞蹈学院)
作者简介:王梦娟(1995-),女,河南郸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身体语言。
一、创作灵感
导演何燕敏是内蒙古本土艺术家,其父辈是真正的骑兵,所以,她有太多想要表达的内容,她结合多位老骑兵的口述与自己生活经历进行艺术构思,创作出了这部充满情感的爱国主义艺术之作——《骑兵》。在创作时,何燕敏没有按照一般舞剧的创作逻辑,她认为创作是无定式的,创造性地将舞剧分为序和六幕,而且在序中没有直接交代该作品的主要事件、时间、人物等。幕布一拉开,直接在天空中“撕”出一条裂缝,漫天泥沙的滚滚硝烟中,千军万马奔腾而来,长时段的“哒哒”铁蹄声营造了一种英勇无畏、驰骋疆场的意象,实现了视觉、听觉的完美融合,真正体现了舞蹈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骑兵》的精彩之处
(一)演员的倾情演绎
内蒙古大草原十分辽阔、安宁,人与马相处和谐,好不惬意,但是轰隆的炮声和弥漫的硝烟将人们拉回枪林弹雨的现实中,男主人公在个人幸福与国家安危面前作出了选择,他毅然决然穿上戎装,奔赴战场。与此同时,女主人公珊丹将自己的红马赠予男主人公,马的使命也从陪伴变成了共同作战,成为两人的情感纽带。所以,在很多幕中都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男主人公与马在前线冲锋,女主人公在后方等待与眺望。
从军之际,新兵身穿整齐的装束,胸前戴着大红花;人们对战马也有仪式感的表达,泉水汩汩,战马接受着洗礼,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内蒙古人民对于马的尊重以及人与马的和谐。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舞者以16位战士和16匹战马的阵容演绎出了千军萬马的气势。《骑兵》中饰演烈马的是真实的舞蹈演员,他们演绎出了马的灵动、力量感与潇洒,丝毫不逊于一匹真马。
第四幕《战马情》以群舞的形式展现了内蒙古骑兵在战场上的英勇风姿。演员手握大刀、骑着战马,呈“一”字形,反复做着向前挥刀的动作,以此表现舞者对于战争的愤怒,在血与火之中顽强抵抗。这段奋勇杀敌的画面与第二幕《从军别》中稚嫩的青年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幕中,一个个新兵战士脸上充满了对于从军的憧憬,体现了内蒙古人民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
战争的残酷让一个个青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担架上的尸体一个接一个,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也不忘微笑、敬礼,以示为国捐躯而无悔的决心。他们的笑容让人心疼而又敬畏。
演员的倾情演绎是该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演员大多是内蒙古本地人,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拿捏十分到位。战士的英雄形象在剧中塑造得尤为丰满,既有在家人面前的活泼,也有在战争面前大气凛然、英勇无畏的担当。舞台上的每个人都是主角,这让骑兵形象大放异彩,也进一步促使舞剧《骑兵》赢得观众的认可。
这些演员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之时,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魅力让观众沉浸其中,舞台表现力令人惊叹不已!他们也许不是最顶尖的舞者,但他们一定是最适合这些角色的演员。
(二)战马的演绎
诙谐逗趣的战马是《骑兵》的又一大亮点,导演将战马最具辨识性的特点聚焦在马的颜色和马鬃上面,以人演绎战马,活灵活现。在观剧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马会经常捋盖在自己脸上的马鬃,这个细节小到几乎被忽略掉了,但是这个动作是有出处的。导演出生于蒙古族的一个骑兵家庭,其父亲有过一匹红色的战马,由于战争,父亲没时间剪马鬃,马鬃很长,有时候盖在了脸上,该动作由此而来。
《骑兵》中融入了导演的个人情感和对于骑兵的认知,经过艺术化加工、处理之后,塑造出了自己眼中的战马形象,凸显了战马的个性化特征。
(三)舞蹈道具的运用
在舞蹈方面,主创团队运用了一系列蒙古族舞蹈语言,而不是蒙古族舞蹈元素的堆积,以柔臂表现草原的广阔和内蒙古人民的柔情,以奔跑、跨越等动作彰显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和粗犷彪悍的精神特质。
在舞蹈道具方面,主创团队以一根腰绳来体现男主人公朝鲁与女主人公珊丹之间的柔情蜜意。不同于一般的男女之间感情的表达,《骑兵》由于马的介入,既打破了男女主人公感情叙事的一般程式,也将马人格化了。骑兵在驯服马的时候,也用到了绳子:马儿在肆意地奔跑,骑兵在后面被缰绳拖着走,再现了骑兵驯服战马的过程,在有限的舞台中将艺术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
(四)音乐与舞剧的关系
大多数舞蹈作品较为注重音乐的艺术价值和地位,这使得舞蹈处于一种尴尬地位,成为音乐的附属品。但是在舞剧《骑兵》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音乐与舞蹈的相互交融、相互依存。
民族音乐与交响乐并用凸显了内蒙古人民的柔情以及人与马相处、作战时的情境变化。在舞美设计上也能够看出导演的用心,用有限的舞台空间表现了一望无际的疆场,前后幕布在舞台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展现出了不同的场景,这使用了电影中较常见的蒙太奇表现手法,演绎时空的转换与空间场景的变化,虚实相生,为演员情感的表达与宣泄提供了表现空间。例如,第一幕《男儿归》中,没有太多的前情提要,直接在舞台上呈现男儿归来的缘由,简洁明了;第六幕《战魂归》中,男主人公携带战马的尸骨回到家乡,转瞬间就已到暮年,战马和战士同时出现在舞台上,那俏皮的马儿活灵活现,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幻。
如今,科技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被运用到了舞蹈艺术中。舞剧《骑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用了舞蹈影像,用舞蹈影像表现炮火连天、火光四射的战争场面,增强了舞台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并在舞剧的最后播映了在天安门城楼前接受检阅的骑兵队伍,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三、结语
舞蹈是一种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一般来说,历史题材的作品大多会通过详细叙述一个事件,表现人物的骁勇英姿,颂扬人物的英勇表现和牺牲精神等。但是,舞剧《骑兵》没有将讲故事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内蒙古人民的英雄气质放在核心位置,通过人与人、人与马之间的关系变化,力求在精神层面提高艺术价值,这比讲述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多。
《骑兵》在众多舞剧模式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原创民族舞剧增添了新的元素。这部舞剧的内容积极、主题鲜明,既注重舞蹈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又强调舞者情感细腻的表达,以意蕴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现中国人民骁勇善战的英雄气质以及内蒙古人民对于马的尊重,彰显了热爱和平、不怕牺牲的家国情怀。
(北京舞蹈学院)
作者简介:王梦娟(1995-),女,河南郸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身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