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内涵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整合模式的内涵和理论背景进行论述,最后结合本案中的实践案例,对基于环境适应性的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构建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为建筑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系统;环境适应性;建筑生态设计
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大量人口的安置、城市经济的繁荣这些都离不开建筑空间。人们既需要有大量的建筑来满足工作、生活的需要,又渴望有优美的生态宜居环境,建筑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始终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建筑作为环境中的空间形式,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作用与影响,随着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入,基于环境适应的建筑设计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复合化”整合模式以其特有的功能与作用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这种“复合化”整合模式的研究对于新形势下建筑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内涵机制
1.1 建筑外部空间的内涵
外部空间的形成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与无限延伸的自然环境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建筑外部空间从不同维度上的定义为:
①宏观——基于城市空间层面
②中观——基于建筑单体或集群层面
③微观——基于细部层面
1.2建筑外部空间是建筑环境适应性的结构载体
建筑外部空间是建筑与环境之间共存的空间,它是建筑与环境之间有秩序的中间领域。建筑外部空间是人与环境交流联系的中介,建筑与其所在场地的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对于建筑物自身而言,它的外部空间是建筑适应其存在环境的重要媒介和有效的载体。
1.3 环境适应性是建筑外部空间的多元化表达
基于环境适应的建筑外部空间首先体现了其生态适应性这种外显功能,而随着同构对象的变化,其复合而成的多义性就可能使其体现出社会适应性等功能。因此,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适应性是一种多元化的表达,是建筑通过外部空间系统与环境在功能、生态、活动等不同层面的同构融合,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体的复合化空间系统,实现功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2.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的概念及目标
2.1 “复合化”系统的引入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与建筑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复杂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充分运用系统理论的相关思想,从系统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建立系统性的思维方法,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复合”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复”与“合”两个方面,“复”反映了不同属性的空间在形态上的交叠过程;“合”则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的空间功能的系统性整合,使不同功能的空间同构共生为一个功能统一体。在现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当中必须要以“复合”化构建思维为指导,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生态、社会、文化功能。
将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整合作为一种系统构建过程,将各种环境元素进行高度的同构整合,这将改变过去将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仅仅局限于几何线条的美学式研究或者仅仅强调与某一类功能的研究手段,而是综合考虑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处理以及经济条件、生活方式、传统习惯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交叉、联结渗透,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
通过上述对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整合的分析,本文拟将其定义为:将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系统在空间形态上进行交叠与一体化,由此使建筑外部空间在功能上得到多元化扩展,使空间得到最优化利用。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整合强调的是功能及行为活动的主动融合,通过复合性整合,在宏观上形成市域绿色对城市的主动融入;中观上使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建筑空间形成一体化结构,使其功能得到提升;微观上满足使用者生态、交流、文化教育等多样化综合需求。
3.适应环境的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构建策略实践
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实践,对适应环境的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构建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北京天地邻枫绿色产业项目(以下简称天地邻枫项目)用地位于北京市黑泉路以东,永泰庄北路以北。项目区块位于北京奥运公园正后方,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加上用地东北面临高尔夫球场,东南面有大片绿地与城市道路相隔,形成良好的区域环境。本项目总用地55747.6m2。总建筑面积98876.6m2,其中地上55700m2,地下43176.6m2。建筑檐口高度12.80m。项目性质为绿色产业用房和配套管理用房。
如何充分利用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并结合该区域显著的地理优势,打造高品质、多样性、功能齐全的低层生态组团办公群落是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通过复合化系统的设计使相对规整的组团产业用房与灵活多变的景观配套结合,营造移步异景的空间效果。最终打造该区块独特的建筑形象,处理好基地内部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本文结合该项目的设计理念与目标操作,试图建立以下几方面的构建策略。
3.1适应空间环境的建筑开放布局
项目中体现了“园中有院,院中有园”的设计思想,采用园林的布局方式,每组建筑围合出不同尺度的院落,各个院落围绕园区中心依次展开,既相对独立,又彼此渗透。项目规划布置了三大功能区块,各不同区块既相互独立,又有机形成完整的整体。该项目的空间布局上协调了地块和四周城市道路、市政配套及用地和建筑红线,呈组团式布置。传统的空间概念中内外空间是有区别的。
3.2适应生态环境的立体绿化系统
采取立体化发展的途径,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除了增加绿地面积外,还可加大建筑物表面的绿色覆盖,丰富绿化的空间层次,使建筑更好地适应生态环境,削弱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该项目基地内部沿主轴线引导进入中央景观,各组团景观围绕中央景观布置,楼座底层局部打开,形成遮而不闭的院落空间,同时增加阳光下沉广场,丰富了园区景观,升了地下空间的功能优势。园区建筑外部空间采用立体的绿色设计,场地绿化、平台绿化和墙体垂直绿化相结合,使得绿色成为建筑立面形象的重要元素。
3.3适应行为环境的交通流线网络
适应行为环境的创造离不开步行系统的设计。目前建筑外部空间功能逐步向多向化和立体化发展与转换,必然带来步行系统立体化复合模式。立體步行系统的建立既克服了土地资源的紧张态势,又丰富和美化了开放空间景观,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合理解决方法。
项目中基地内部四周及相应产业用房内部组团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与主入口相连,形成场地内部的主要交通流线。在各产业用房组团内部及重要景观区布置人行及景观流线作为主流线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场地周边设置消防环路,园区各部分建筑间,屋顶花园和空中连廊,建立立体绿化步行系统。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于场地的前区,减少机动车对园区的干扰。
总结
建筑外部空间是建筑适应环境的重要媒介之一,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构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空间叠加与功能同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自组织性;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不能仅仅以生态功能为目的,建筑通过外部空间系统与环境在空间、功能、生态、行为等不同层面的同构融合,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体的复合化空间系统,使建筑与环境形成溶解性介入的状态,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功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梁岑.城市外部空间构形手法对建筑复合空间设计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3.
[3] 周谦.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复合性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作者单位:1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2中旭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00)
关键词: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系统;环境适应性;建筑生态设计
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大量人口的安置、城市经济的繁荣这些都离不开建筑空间。人们既需要有大量的建筑来满足工作、生活的需要,又渴望有优美的生态宜居环境,建筑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始终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建筑作为环境中的空间形式,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作用与影响,随着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入,基于环境适应的建筑设计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复合化”整合模式以其特有的功能与作用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这种“复合化”整合模式的研究对于新形势下建筑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适应性的内涵机制
1.1 建筑外部空间的内涵
外部空间的形成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与无限延伸的自然环境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建筑外部空间从不同维度上的定义为:
①宏观——基于城市空间层面
②中观——基于建筑单体或集群层面
③微观——基于细部层面
1.2建筑外部空间是建筑环境适应性的结构载体
建筑外部空间是建筑与环境之间共存的空间,它是建筑与环境之间有秩序的中间领域。建筑外部空间是人与环境交流联系的中介,建筑与其所在场地的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对于建筑物自身而言,它的外部空间是建筑适应其存在环境的重要媒介和有效的载体。
1.3 环境适应性是建筑外部空间的多元化表达
基于环境适应的建筑外部空间首先体现了其生态适应性这种外显功能,而随着同构对象的变化,其复合而成的多义性就可能使其体现出社会适应性等功能。因此,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适应性是一种多元化的表达,是建筑通过外部空间系统与环境在功能、生态、活动等不同层面的同构融合,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体的复合化空间系统,实现功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2.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的概念及目标
2.1 “复合化”系统的引入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与建筑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复杂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充分运用系统理论的相关思想,从系统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建立系统性的思维方法,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复合”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复”与“合”两个方面,“复”反映了不同属性的空间在形态上的交叠过程;“合”则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的空间功能的系统性整合,使不同功能的空间同构共生为一个功能统一体。在现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当中必须要以“复合”化构建思维为指导,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生态、社会、文化功能。
将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整合作为一种系统构建过程,将各种环境元素进行高度的同构整合,这将改变过去将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仅仅局限于几何线条的美学式研究或者仅仅强调与某一类功能的研究手段,而是综合考虑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处理以及经济条件、生活方式、传统习惯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交叉、联结渗透,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
通过上述对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整合的分析,本文拟将其定义为:将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系统在空间形态上进行交叠与一体化,由此使建筑外部空间在功能上得到多元化扩展,使空间得到最优化利用。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整合强调的是功能及行为活动的主动融合,通过复合性整合,在宏观上形成市域绿色对城市的主动融入;中观上使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建筑空间形成一体化结构,使其功能得到提升;微观上满足使用者生态、交流、文化教育等多样化综合需求。
3.适应环境的建筑外部空间复合化构建策略实践
基于前文的理论研究,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实践,对适应环境的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构建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北京天地邻枫绿色产业项目(以下简称天地邻枫项目)用地位于北京市黑泉路以东,永泰庄北路以北。项目区块位于北京奥运公园正后方,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加上用地东北面临高尔夫球场,东南面有大片绿地与城市道路相隔,形成良好的区域环境。本项目总用地55747.6m2。总建筑面积98876.6m2,其中地上55700m2,地下43176.6m2。建筑檐口高度12.80m。项目性质为绿色产业用房和配套管理用房。
如何充分利用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并结合该区域显著的地理优势,打造高品质、多样性、功能齐全的低层生态组团办公群落是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通过复合化系统的设计使相对规整的组团产业用房与灵活多变的景观配套结合,营造移步异景的空间效果。最终打造该区块独特的建筑形象,处理好基地内部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本文结合该项目的设计理念与目标操作,试图建立以下几方面的构建策略。
3.1适应空间环境的建筑开放布局
项目中体现了“园中有院,院中有园”的设计思想,采用园林的布局方式,每组建筑围合出不同尺度的院落,各个院落围绕园区中心依次展开,既相对独立,又彼此渗透。项目规划布置了三大功能区块,各不同区块既相互独立,又有机形成完整的整体。该项目的空间布局上协调了地块和四周城市道路、市政配套及用地和建筑红线,呈组团式布置。传统的空间概念中内外空间是有区别的。
3.2适应生态环境的立体绿化系统
采取立体化发展的途径,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除了增加绿地面积外,还可加大建筑物表面的绿色覆盖,丰富绿化的空间层次,使建筑更好地适应生态环境,削弱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该项目基地内部沿主轴线引导进入中央景观,各组团景观围绕中央景观布置,楼座底层局部打开,形成遮而不闭的院落空间,同时增加阳光下沉广场,丰富了园区景观,升了地下空间的功能优势。园区建筑外部空间采用立体的绿色设计,场地绿化、平台绿化和墙体垂直绿化相结合,使得绿色成为建筑立面形象的重要元素。
3.3适应行为环境的交通流线网络
适应行为环境的创造离不开步行系统的设计。目前建筑外部空间功能逐步向多向化和立体化发展与转换,必然带来步行系统立体化复合模式。立體步行系统的建立既克服了土地资源的紧张态势,又丰富和美化了开放空间景观,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合理解决方法。
项目中基地内部四周及相应产业用房内部组团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与主入口相连,形成场地内部的主要交通流线。在各产业用房组团内部及重要景观区布置人行及景观流线作为主流线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场地周边设置消防环路,园区各部分建筑间,屋顶花园和空中连廊,建立立体绿化步行系统。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于场地的前区,减少机动车对园区的干扰。
总结
建筑外部空间是建筑适应环境的重要媒介之一,建筑外部空间的复合化构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空间叠加与功能同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自组织性;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不能仅仅以生态功能为目的,建筑通过外部空间系统与环境在空间、功能、生态、行为等不同层面的同构融合,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体的复合化空间系统,使建筑与环境形成溶解性介入的状态,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功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梁岑.城市外部空间构形手法对建筑复合空间设计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3.
[3] 周谦.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复合性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作者单位:1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2中旭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