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我县部分中小学校,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缺乏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看眼前,图实惠;2、劳动观念十分淡薄,不懂得勤俭朴素,不珍惜劳动的果实;3、沉溺于玩电子游戏机和网吧;4、过早学会抽烟、喝酒、早恋;5、大多数孩子存在任性、自私、缺乏同情心,不懂得感恩。做起事来,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很少顾及他人利益,不谦让,少宽容。我们中小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挥中小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功能,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牢牢把握这样三个基本观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效为重。
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尊敬、关怀、理解和信赖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增进学生平等、协调、自主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要建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教书,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育人。因此,学校组织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把教育人、培育人作为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育人,应当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去育人?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育人观。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育人工作,当前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
(一)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二)开展诚实守信教育
(三)开展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
二、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思想品德是统帅、是灵魂。江泽民同志强调:“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質教育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德育为先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受到最好的教育,获得最大的发展,而在这四个方面教育中德是最重要的。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成绩轻品德表现的倾向可以说由来已久,已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症”。
(二)成才与成人的关系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与成才孰先孰后本来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无不表现出同样的偏差:重成才轻做人,重分数轻素质。很多家长总教育自己的孩子立志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或企业家,却忽略了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和技能。很多学校总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就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了,而对他们表露出来的缺乏理想、胸无大志、计较得失、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甚至骄傲自满、自私自利等不良行为却视而不见,认为无关紧要,导致一些学校看似“好的学生”却干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成才首先学会做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的成人成才。只有教会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良好的素质和文明的行为,只有教会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才能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使他们今后能够报效祖国、造福人民。可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着于学生的学习好,更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承担起育好人的职责。
(三)人格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人格是指个人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健康的人格素质是学生学会做人、长大成才、走进社会所必需的一种素质。然而,当前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社会,看重文化素质教育而轻视人格素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名青少年心理有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 高达21.6%至32在未成年人经常可能患的心理障碍中,居于首位的是忧郁、强迫、焦虑、思维障碍等神经症状,占42.86其次是违纪、攻击、残忍、自残等行为症状,占22.16再次是交友不良、社交退缩、不受欢迎等社交障碍,占5.93%。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甚至左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人格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需要把健全他们的人格素质作为学生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中予以明确,努力为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营造安全、和谐民主、多彩的校园氛围,着力培育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独立自信的心理和健全统一的人格。
三、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实效为重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反思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多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在不重视,而在不实在;不在不突出,而在不渗透;不在不知情,而在不贴心;不在不活动,而在缺实效。因而,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实效为重,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思想道德工作是潜移默化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工作,是滴水穿石的工作,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浮躁粗糙,更不能追求表面的政绩工程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做得如何,不仅要看教育者说了多少,做了多少更要看实际效果如何,措施是否落到实处,是否真正做到了孩子的心里去,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否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评价学校的教育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开设得怎样,不仅要看是否按国家要求开足了课程,保证了课时,更要看这些课程学生是否喜爱,是)否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其他的非政治课中是否也都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评价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如何,不仅要看这所学校开了多少会,组织了多少活动,制订了多少措施,更要看这些工作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否建立健全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有效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发挥效能。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太阳小学 韦玉华
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尊敬、关怀、理解和信赖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增进学生平等、协调、自主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要建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教书,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育人。因此,学校组织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把教育人、培育人作为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育人,应当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去育人?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育人观。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好育人工作,当前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
(一)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二)开展诚实守信教育
(三)开展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
二、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思想品德是统帅、是灵魂。江泽民同志强调:“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質教育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德育为先关键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受到最好的教育,获得最大的发展,而在这四个方面教育中德是最重要的。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成绩轻品德表现的倾向可以说由来已久,已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症”。
(二)成才与成人的关系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成人与成才孰先孰后本来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无不表现出同样的偏差:重成才轻做人,重分数轻素质。很多家长总教育自己的孩子立志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或企业家,却忽略了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和技能。很多学校总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就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了,而对他们表露出来的缺乏理想、胸无大志、计较得失、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甚至骄傲自满、自私自利等不良行为却视而不见,认为无关紧要,导致一些学校看似“好的学生”却干出了违法乱纪的事。成才首先学会做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的成人成才。只有教会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良好的素质和文明的行为,只有教会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才能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使他们今后能够报效祖国、造福人民。可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着于学生的学习好,更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承担起育好人的职责。
(三)人格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人格是指个人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健康的人格素质是学生学会做人、长大成才、走进社会所必需的一种素质。然而,当前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社会,看重文化素质教育而轻视人格素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名青少年心理有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 高达21.6%至32在未成年人经常可能患的心理障碍中,居于首位的是忧郁、强迫、焦虑、思维障碍等神经症状,占42.86其次是违纪、攻击、残忍、自残等行为症状,占22.16再次是交友不良、社交退缩、不受欢迎等社交障碍,占5.93%。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甚至左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人格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需要把健全他们的人格素质作为学生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中予以明确,努力为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营造安全、和谐民主、多彩的校园氛围,着力培育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独立自信的心理和健全统一的人格。
三、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实效为重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反思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多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在不重视,而在不实在;不在不突出,而在不渗透;不在不知情,而在不贴心;不在不活动,而在缺实效。因而,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实效为重,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思想道德工作是潜移默化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工作,是滴水穿石的工作,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浮躁粗糙,更不能追求表面的政绩工程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做得如何,不仅要看教育者说了多少,做了多少更要看实际效果如何,措施是否落到实处,是否真正做到了孩子的心里去,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否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评价学校的教育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开设得怎样,不仅要看是否按国家要求开足了课程,保证了课时,更要看这些课程学生是否喜爱,是)否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其他的非政治课中是否也都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评价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如何,不仅要看这所学校开了多少会,组织了多少活动,制订了多少措施,更要看这些工作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否建立健全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有效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发挥效能。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太阳小学 韦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