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次展览以大漆艺术作为展览的主题,旨在从大漆文化的场域中寻找大漆材质在艺术表达上的高度,展示大漆材质的特有的文化气息与情感接受。对大漆艺术创作的复归是我们基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义上的文化寻根。中华文化复兴是百年中华民族精神觉醒的继续,也是21世纪新时代的文化巅峰。
【关键词】 海峡两岸;大漆艺术;文化复兴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大漆,是从树干被割破后流出来的树汁。它开始是白色,后来慢慢变成褐色,经过加工又静静地凝成黑色——整个过程就像是在讲述一个生命的历程。从8000年前跨湖桥遗址的漆弓到河姆渡的漆碗、从曾侯乙到马王堆的墓葬,大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直在传播着东方特有的精神寄托与审美情趣。庄子宁为漆园吏,不为士大夫,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恃,其“逍遥游”与“虚静”的艺术主张似乎为大漆艺术做了最好的注解。明代黄成所著的《髹饰录》以易学为纲,分为乾、坤两集,叙述了艺当取法天地造化,强调人与自然造物法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在生活习俗、民间信仰上更为相近,两岸文化一脉相承。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频繁,但台湾地区的大漆艺术在大陆鲜有全面展出,同根同祖的渊源不可切断,两岸文化正是“如胶似漆”。
“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是由福建省文化厅发起,由中国艺术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福建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由福建省美术馆、福建博物院、福建省艺术馆承办的一次大型海峡两岸的漆艺术展览。本次展览以大漆艺术作为展览的主题,在大漆文化的场域中寻找大漆材质在艺术表达上的高度,展示大漆材质的特有文化气息与情感接受。
在展览的学术定位上,我们可以从漆与艺术、漆与生活这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一方面是漆与生活。从先民发现它的粘性到光亮的保护膜,再到发现它的装饰美,大漆对人们生活的介入从先秦以前的实用功能逐渐向楚汉漆器的审美功能转化。唐代起,漆器开始在东南亚传播,金银平脱、嵌螺钿等漆艺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诸国;宋代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走向简淡清新的审美臻境;至明后期则集前代之大成,漆工艺越来越奇巧,形成了完美的程式;清代,漆工艺更是百花齐放、流派纷呈,而福州脱胎漆器正是兴于此。漆与器的结合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伟大体现,也是使得漆文化一直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流传的最主要形式。
近年来,大漆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媒材被艺术家们接受并得到多角度的呈现,既有传承传统的脱胎、剔红、晕金等技法的表达,又有艺术家们在当代语境下的探索,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漆艺术家。他们一直在关注漆器的创新和发展,将原本已经逐渐远离生活的大漆艺术重新又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漆与生活的结合已经开始进入对公共艺术空间的探索,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漆艺术的无限可能。
另一方面是漆与艺术。通常对漆艺有着宽泛的释义,即以漆为主要媒介进行的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这也决定了漆艺应用的广泛性,从髹饰到漆画、从漆艺材料的研究到漆画语言的表达。自20世纪30年代沈福文先生等创作漆画,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这使漆艺除了漆器外,开始从器物走向架上绘画,拓展了漆艺所能表达的范畴,让艺术家们看到了大漆材质的更多可能性。漆画成为独立画种,也打开了漆艺的另一扇门。
然纵观艺术史,中国绘画先附属于器物,而后独立而出。附属在器物上的漆画对漆画的独立出现具有独特的贡献。如1987年荆门包山2号墓“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的出土,改变了过去认为风俗画始于六朝《女史箴图》与《洛神赋图》的观点,将主题性绘画至晚确定到战国时期。而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漆奁上的《迎宾图》,绘有众多的人和物,堪称战国时期楚地漆画中的瑰宝。
近年来,高等艺术院校纷纷开设漆艺专业,教育上的重视与学科的建设必将重新唤醒大漆艺术。大漆艺术从师徒传承转变为学科传播,以具有完备的美术基础和掌握大漆艺术的技艺为起点,年青一代艺术家们对当下的介入态度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决定了他们对大漆艺术的理解与姿态:生活的和审美的并存,技艺的和观念的兼备,和大漆的对话正在延续。在展览中,我们将收入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实验、探索之作,开启并展现大漆与当代艺术语境的对话。
为了尽最大可能地研究与梳理海峡两岸的大漆艺术创作生态,策展团队从今年5月起先后五个时间段对两岸的大漆艺术创作生态进行了田野调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们开始对福建省内福州、厦门、泉州进行田野调查。我们对福州的传统脱胎的艺人,厦门、泉州、福州的高校创作者及职业大漆艺术家进行走访,并向大漆艺术的研究学者约稿。
6月中旬起,我们到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高校,如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华东师大、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几所高校进行走访。
7月初开始,我们从珠海、广州再到湖北、湖南,走访了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师大等院校,也拜访了湖北美术馆、湖北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在大漆艺术的收藏、研究与推广上具有丰富经验的兄弟单位。
7月底到8月初,我们到西安的中国生漆研究所,了解了生漆的科研状态,并到山西的新降、平遥调查云雕、莳绘与推光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现状,又到北京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进行了走访。
8月23日到8月29日,我们的团队走进宝岛台湾,七天时间共行程1700公里,拜访近42位艺术家,包括王清霜、赖高山、陈火庆等台湾近现代三大漆艺家族的艺术家,得到台湾漆艺家的大力支持,得以在展览中全面呈现台湾民间艺人、高校学者及职业漆艺术家的精彩作品。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人们重新衡量和认识古老的漆文化:艺术家对传统材料和技法的重拾、对新材料的挖掘、对技法的创新,不仅改变了漆艺表现的美感形象,更能启发观众的艺术想象,影响人们的艺术观念。我们还希望通过对本次展览的推广与研究,勾勒出近百年来海峡两岸大漆艺术创作与发展的脉络,展示海峡两岸在文化血脉上的同根同源,推进海峡两岸漆艺术的交流合作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 海峡两岸;大漆艺术;文化复兴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大漆,是从树干被割破后流出来的树汁。它开始是白色,后来慢慢变成褐色,经过加工又静静地凝成黑色——整个过程就像是在讲述一个生命的历程。从8000年前跨湖桥遗址的漆弓到河姆渡的漆碗、从曾侯乙到马王堆的墓葬,大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直在传播着东方特有的精神寄托与审美情趣。庄子宁为漆园吏,不为士大夫,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恃,其“逍遥游”与“虚静”的艺术主张似乎为大漆艺术做了最好的注解。明代黄成所著的《髹饰录》以易学为纲,分为乾、坤两集,叙述了艺当取法天地造化,强调人与自然造物法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在生活习俗、民间信仰上更为相近,两岸文化一脉相承。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频繁,但台湾地区的大漆艺术在大陆鲜有全面展出,同根同祖的渊源不可切断,两岸文化正是“如胶似漆”。
“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是由福建省文化厅发起,由中国艺术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福建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由福建省美术馆、福建博物院、福建省艺术馆承办的一次大型海峡两岸的漆艺术展览。本次展览以大漆艺术作为展览的主题,在大漆文化的场域中寻找大漆材质在艺术表达上的高度,展示大漆材质的特有文化气息与情感接受。
在展览的学术定位上,我们可以从漆与艺术、漆与生活这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一方面是漆与生活。从先民发现它的粘性到光亮的保护膜,再到发现它的装饰美,大漆对人们生活的介入从先秦以前的实用功能逐渐向楚汉漆器的审美功能转化。唐代起,漆器开始在东南亚传播,金银平脱、嵌螺钿等漆艺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诸国;宋代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走向简淡清新的审美臻境;至明后期则集前代之大成,漆工艺越来越奇巧,形成了完美的程式;清代,漆工艺更是百花齐放、流派纷呈,而福州脱胎漆器正是兴于此。漆与器的结合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伟大体现,也是使得漆文化一直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流传的最主要形式。
近年来,大漆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媒材被艺术家们接受并得到多角度的呈现,既有传承传统的脱胎、剔红、晕金等技法的表达,又有艺术家们在当代语境下的探索,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漆艺术家。他们一直在关注漆器的创新和发展,将原本已经逐渐远离生活的大漆艺术重新又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漆与生活的结合已经开始进入对公共艺术空间的探索,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漆艺术的无限可能。
另一方面是漆与艺术。通常对漆艺有着宽泛的释义,即以漆为主要媒介进行的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这也决定了漆艺应用的广泛性,从髹饰到漆画、从漆艺材料的研究到漆画语言的表达。自20世纪30年代沈福文先生等创作漆画,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这使漆艺除了漆器外,开始从器物走向架上绘画,拓展了漆艺所能表达的范畴,让艺术家们看到了大漆材质的更多可能性。漆画成为独立画种,也打开了漆艺的另一扇门。
然纵观艺术史,中国绘画先附属于器物,而后独立而出。附属在器物上的漆画对漆画的独立出现具有独特的贡献。如1987年荆门包山2号墓“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的出土,改变了过去认为风俗画始于六朝《女史箴图》与《洛神赋图》的观点,将主题性绘画至晚确定到战国时期。而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漆奁上的《迎宾图》,绘有众多的人和物,堪称战国时期楚地漆画中的瑰宝。
近年来,高等艺术院校纷纷开设漆艺专业,教育上的重视与学科的建设必将重新唤醒大漆艺术。大漆艺术从师徒传承转变为学科传播,以具有完备的美术基础和掌握大漆艺术的技艺为起点,年青一代艺术家们对当下的介入态度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决定了他们对大漆艺术的理解与姿态:生活的和审美的并存,技艺的和观念的兼备,和大漆的对话正在延续。在展览中,我们将收入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实验、探索之作,开启并展现大漆与当代艺术语境的对话。
为了尽最大可能地研究与梳理海峡两岸的大漆艺术创作生态,策展团队从今年5月起先后五个时间段对两岸的大漆艺术创作生态进行了田野调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们开始对福建省内福州、厦门、泉州进行田野调查。我们对福州的传统脱胎的艺人,厦门、泉州、福州的高校创作者及职业大漆艺术家进行走访,并向大漆艺术的研究学者约稿。
6月中旬起,我们到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高校,如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华东师大、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几所高校进行走访。
7月初开始,我们从珠海、广州再到湖北、湖南,走访了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师大等院校,也拜访了湖北美术馆、湖北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在大漆艺术的收藏、研究与推广上具有丰富经验的兄弟单位。
7月底到8月初,我们到西安的中国生漆研究所,了解了生漆的科研状态,并到山西的新降、平遥调查云雕、莳绘与推光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现状,又到北京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进行了走访。
8月23日到8月29日,我们的团队走进宝岛台湾,七天时间共行程1700公里,拜访近42位艺术家,包括王清霜、赖高山、陈火庆等台湾近现代三大漆艺家族的艺术家,得到台湾漆艺家的大力支持,得以在展览中全面呈现台湾民间艺人、高校学者及职业漆艺术家的精彩作品。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人们重新衡量和认识古老的漆文化:艺术家对传统材料和技法的重拾、对新材料的挖掘、对技法的创新,不仅改变了漆艺表现的美感形象,更能启发观众的艺术想象,影响人们的艺术观念。我们还希望通过对本次展览的推广与研究,勾勒出近百年来海峡两岸大漆艺术创作与发展的脉络,展示海峡两岸在文化血脉上的同根同源,推进海峡两岸漆艺术的交流合作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