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明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的同时,也渐渐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人们发现,度假休闲、走进自然可以调节缓解工作压力,而观鸟正是人们亲近自然、松弛身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观鸟可以让人们认识鸟类,了解它们生活、繁殖和迁徙的自然规律,同时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观鸟只需一架望远镜,一本鸟类图鉴,方便易行。透过望远镜在一定距离观察鸟类,体现出“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现代生态伦理观念,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赞美。
本刊在2009年第4期曾刊登旅美观鸟爱好者春勤女士的文章《佛罗里达观鸟》。下面,让我们跟随著名鸟类学家韩联宪教授去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观鸟。
位于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由北向南绵亘数百千米,高大险峻的山体从山脚到山顶形成明显的垂直立体气候带,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多种类型的小生境为各种鸟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最近十余年,随着观鸟活动在我国逐渐普及,位于高黎贡山东坡的百花岭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观鸟旅游的热点地区,不少观鸟者在这个区域“淘”到了别处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种。
我因在高黎贡山地区从事动物研究,曾数次陪同外国专家和观鸟爱好者在保护区进行观鸟活动。在高黎贡山的每一次观鸟都令我难忘。
河谷农耕区的鸟类:乐于助“人”的栗喉蜂虎,“编织能手”黄胸织布鸟,“占山为王”的“斤嘎嘎”。
2007年4月,我陪同几位美国鸟友前往百花岭观鸟。跨过怒江之后,我们的汽车顺着沿江公路溯江而上。发源于西藏的怒江咆哮奔腾,奔涌南下,经过它数百万年不知疲倦的切割,形成了云南西部特有的高山深谷的特殊地貌。当地民谣对这种高山峡谷地貌有颇为形象的描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隔山能说话,见面要一天。”
保山怒江两岸的台地的海拔仅800余米,与两岸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形成巨大的高差。河谷地带的原始植被随着人类定居及其生产活动已被破坏贻尽,取而代之的是稻田、甘蔗地、咖啡园、香蕉园等。河谷地区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
沿江两岸的鸟的种类不多,但颇有热带鸟类的特色。在河岸松软的土堤上,我们看到了凿洞做巢的栗喉蜂虎。这种鸟的羽色以绿色为主,喉部呈黄红色,具有一个尖而略弯的喙,中央尾羽特别长,比较容易识别。蜂虎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食虫鸟类,因善于捕捉并嗜食蜂类而得名。它们在河谷地带找到了适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栗喉蜂虎的飞行姿势很像燕子,故当地老乡又叫它“沙燕”。
栗喉蜂虎总是结群在土崖断面上凿洞为巢。栗喉蜂虎的繁殖行为颇有“利他”意味:一些因巢穴遭到破坏或配偶意外死亡而不能成功繁殖后代的个体,会转而去帮助那些成功繁殖的鸟,比如捕捉食物喂养其他栗喉蜂虎的幼鸟。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高幼鸟的成活率。我们这几年正在研究栗喉蜂虎的这种繁殖行为: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帮助者和受助者之间是否存在亲缘关系?
在怒江西岸的一块农田附近,我们看见了几个吊在竹丛枝梢上的形状奇特的草球——这是黄胸织布鸟的巢。这种外形颇似麻雀的鸟用嘴衔着撕成细条的草叶,在脚爪的配合下,将草叶如同织布般地来回穿梭,编织成自己的巢。织布鸟的巢有两种样式:一种如同一个长有细长柄的柚子,在中部有个偏在侧面的巢室,用来孵卵和育雏;另一种则像一个微型斗笠,中间有一根横带。据当地老乡讲,后一种巢是专门用于雄鸟夜间休息的。这我就有些弄不明白了:从鸟类学教科书上我们知道,雄性黄胸织布鸟在繁殖期需要先做好鸟巢,然后用巢来吸引雌鸟。如果雌鸟看上这个巢,就会和雄鸟共结连理,繁殖后代;如果雌鸟对这个巢不满意,雄鸟就得把辛辛苦苦编织好的巢拆掉,另建新巢,直到雌鸟满意为止。雄鸟还会为自己编织一个专用于夜间休息的巢?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是否属实,还有待观察证实。
织布鸟的巢吊在高高的细细的竹梢上,随风摇晃。食肉动物很难到达这种吊在空中的巢,织布鸟就是用这种方法防备捕食者的袭击的。织布鸟的大小和麻雀相似,外形也比较接近,但它们编织的巢比麻雀用一堆乱草堆积起来的巢漂亮得多。织布鸟可谓鸟中的“编织能手”。最近十多年来,黄胸织布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巢也很不容易见到了。
在远处荒山草坡中,我们不时听到“嘎、嘎、斤嘎嘎”的声音,这是中华鹧鸪的响亮叫声。中华鹧鸪是一种小型野生鸡类,体重大约为500克,也即1市斤,因此被当地人称之为“斤嘎嘎”(“嘎嘎”是当地俗语,是“肉”的意思)。从当地人给中华鹧鸪起的俗名就能判断,这种鸟经常被捕捉猎杀。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们生性机警,活动隐蔽,要想看到它们的尊容是很不容易的。不过,这种鸟有“占山为王”的习性,每到繁殖季节,雄鹧鸪都要占领一块地盘,并频频发出响亮的叫声,严禁其他雄鹧鸪进入,所以不难从叫声中判断它们的行踪。
山村旁的鸟:吸食花蜜的灰腹绣眼鸟,气势汹汹保卫领土的鹊鸲,“江洋大盗”棕背伯劳。
沿江上行数十千米后,汽车离开交通干道,沿着冈党河拐进山谷,顺着盘山公路前往百花岭。近年来,为适应生态旅游,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在海拔1500米的山腰建立了百花岭旅游接待中心,专门接待前来考察的专家、学者和游客。这儿的地形属于山脚地带,鸟的种类不少,大多是在农田灌丛中活动或伴人栖居的种类(接待中心与村庄相邻,周围有不少庄稼地和灌木丛)。
一群浑身翠绿、有着显眼白色眼圈的灰腹绣眼鸟在一片开着红花的灌丛中觅食,这种鸟只有大拇指大小,小巧玲珑,在树叶间窜跳觅食,不时发出“嘀—嘀—”的清脆鸣声。绣眼鸟主要捕食各种小昆虫,也喜欢吸食花蜜。为了有效地取食花蜜和花粉,绣眼鸟的舌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前端的角质鞘形成刷状,能更快捷地从花朵中收集花蜜和花粉。
我们沿着村旁耕地边的山路且行且看。一阵婉转激越的鸣叫声从不远处的农舍传来——这是两只羽色黑白相间、外观有点像喜鹊的雄鹊鸲正在农舍的屋顶上,为宣示自己的领域相互“赛歌”。
很多鸟类在繁殖季节都要占据一块地盘,然后站在显眼位置高声鸣唱或巡护飞行,以向同类宣告自己对这块地盘的占有权。通常情况下,其他鸟都会尊重对方的“主权”,不会入侵。如果有鸟儿入侵已有主人的空间,领域的主人就会发出大声鸣叫。如果入侵者识趣退却,纠纷自然消失;如果入侵者不肯离开,领域的主人就会诉诸武力,连啄带抓地将入侵者赶走。有领域行为的鸟类,雄鸟只有在占据领域后才有可能与雌鸟配对,生儿育女,将自己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它们对领域的保卫是不遗余力的,而且它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常常斗志十足,不可战胜。当两只实力相当的鸟在各自领域边界相遇时,就会用鸣唱的方式来宣示自己的领土权。鹊鸲是中国南方农村城镇的常见鸟类,因常在茅坑中觅食蝇蛆,又被俗称为“猪屎雀”。鹊鸲一年四季均会发出婉转动听的歌声,为一些养鸟者所青睐,作为观赏鸟饲养,并给它们取名为“进鸟”,意为“进宝招财”。
我们看见其中一只鹊鸲突然停止了鸣唱,尖声高叫着飞到屋舍旁菜地边的一棵树上。原来它发现一只红腹松鼠爬到了树上。这只鹊鸲气势汹汹地对着松鼠又啄又抓,把松鼠弄得不知所措,慌慌张张下树逃跑,鹊鸲穷追不舍,直到把松鼠赶到几十米之外才罢休。我告诉同行者,红腹松鼠经常偷吃鸟卵和幼鸟,那棵树上一定有鹊鸲的巢,所以这只鹊鸲才会如此拼命地驱赶红腹松鼠。
村后山坡耕地边有几棵大榕树,黄色的榕树果吸引了各种鸟儿前来聚餐。我们静静地坐在附近观察,记录到黄臀鹎、红耳鹎、红臀鹎、蓝喉拟啄木鸟、大拟啄木鸟、银耳相思鸟等十余种鸟类。
一位美国鸟友在路边的荆棘丛中看到一只挂在尖刺上的小老鼠,已被开膛破肚,内脏全都不见了。这是谁干的?我很快就锁定了“凶手”——一只站在不远处的灌丛的树梢上发出“嘎—嘎—嘎”凄厉尖叫声的棕背伯劳。伯劳科的鸟虽然属于雀形目,却生性凶悍猛鸷,一道黑色的贯眼纹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戴着面罩打家劫舍的江洋大盗。伯劳鸟有一个大脑袋,一个强健的钩嘴和一副锐利的爪子,钩嘴上还带有尖锐的齿突。有了这样的行头,伯劳鸟不满足于只捕食昆虫,只要有机会就会捕捉鼠类、蛙类、蜥蜴和小鸟,将这些猎物挂在尖刺上开膛破肚,吃掉其柔软的内脏。在中国各地,伯劳鸟有不同的俗名,有人叫它“马大头”,有人叫它“虎不拉”,也有人叫它“雀老虎”。说英语的外国人依据伯劳的这种捕食行为,称它为“Shrike”,意为“屠夫鸟”。
当天晚上,我们下榻于接待中心客房,十分安静,只有蛙歌虫鸣,好好地睡了一个“生态觉”。
山路上的鸟:鹰鹃、白颊噪鹛、棕噪鹛、锈脸钩嘴鹛、蓝喉拟啄木鸟等正在举行一场“鸟类专场音乐会”。
次日清晨,我带着美国鸟友沿过去的采伐公路往山上走。夜间下了一场小雨,山色焕然一新。沐浴在清晨春日下的百花岭,简直就像正在举办循环场的鸟类音乐会。不知躲在何处的鹰鹃不断地把它那响亮的叫声撒向山野,漫山遍野都响彻着“贵贵阳、贵贵阳”的叫声。这场景用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诗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来形容,竟是如此贴切。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地区,因拥有丰富的画眉科鸟类和雉科鸟类而被誉为鹛类乐园和雉类乐园。在百花岭山道上观鸟,对此更有深刻的体会。在林缘灌丛中,白颊噪鹛发出“叽—甲、叽—甲”的喧噪声;茅纹草鹛的叫声尖细高亢悠长,“啾—啾—啾—”。附近灌丛中突然传来一阵极富音韵、圆润响亮的“咪哆来,咪哆来,咪咪哆来”的叫声,我示意其他人不要动,注意观察叫声传出的灌丛。大约10多秒后,这位“歌手”跳到灌丛的树梢上,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一只棕噪鹛。似乎受到棕噪鹛的感染,一对锈脸钩嘴鹛也跟着发出响亮激越的叫声。我经过一阵仔细寻找,发现了这对鸟的藏身地点。一只鸟昂首叫出“呀喝”声,另一只鸟立刻挺胸发出“给”的叫声,配合十分默契,“呀喝、给”的叫声就像是一只鸟在鸣唱。我把这两只锈脸钩嘴鹛的位置指示给美国鸟友,他们看后也十分惊喜。来自芝加哥的比尔一连声地说:“Very wonderful!”
顺着公路继续上行,路边不时可以看到嘴红如玉、体色艳丽的红嘴相思鸟在树丛中窜跳。转过一个弯,前面地面上出现一只拖着长长尾羽、正边走边觅食的白腹锦鸡雄鸟,五彩缤纷的羽毛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当它发现我们后,很快便隐入树丛中。我们几人正为没能多看它一眼而感到遗憾,一群长尾摇曳、红嘴红脚、浑身蓝中透紫的红嘴蓝鹊从山坡上飘飞而下,让我们大饱眼福。
一只翠绿色的鸟飞落在我前面30米处的一颗旱冬瓜树上,不一会儿就传来它响亮的“各多落、各多落……”的叫声,这是一只蓝喉拟啄木鸟。它的叫声很特别,很像僧人在敲木鱼。蓝喉拟啄木鸟鸣叫时,喉部鼓起,形成共鸣腔,声音十分响亮。它越叫越起劲,越叫越急促。停在远处另一棵高树上的一只大拟啄木鸟不甘示弱似的发出“皮奥、皮奥”的叫声,听上去特别凄惨,好似它的皮被剥去了。透过望远镜,我发现它的附近有一对漂亮的楔尾绿鸠在枝头上东张西望,可能是我们的出现引起了它们的不安。或许是感觉到我们并无恶意,它们又继续蹲在枝头上晒太阳。与常见的山斑鸠或珠颈斑鸠不同,绿鸠的树栖性很强,几乎不到地面活动,总是停留在森林树冠上层,食物也以各种树木果实为主。
溪流边的鸟:表演杂技的栗臀鳾,在树干上攀爬的啄木鸟,在灌丛中结群活动的点斑林鸽,相互追逐嬉戏的水鸲。
在公路上观了一阵鸟后,不知不觉已是上午10点多。我们离开公路,转入通往澡堂河的森林小路。澡堂河是藏在深山沟谷中的一条小溪,因有温泉,适于沐浴,被当地人叫做“澡堂河”。我们计划在上午观鸟结束时,到这里来美美地洗个温泉浴。路边的几棵高大的野核桃树上,有几只灰蓝色的鸟沿着树干灵活地攀上爬下,如同表演杂技。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这些鸟两胁各有一条明显的栗色条纹,原来是栗臀鳾。
在树干上攀爬活动的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啄木鸟,第二类是鳾科鸟,最后一类是旋木雀。啄木鸟尾羽坚硬而有弹性,四个脚趾两前两后成对趾形,这样的结构很适合在树干上攀爬。不过,啄木鸟只会由下向上跳跃式攀爬,而不会头朝下由高处向低处行走。鳾科鸟的脚趾三个向前一个向后,爪子比较发达,它们不仅能在树干上向上攀爬,而且还能头朝下地由树干上部向下行走,也能倒吊在树枝上运动。旋木雀的名字就表明了它们的运动方式,绕着树干向上做螺旋形爬行。这三类鸟可以依据它们在树干上的运动方式来加以辨别。
小道两旁的鸟类仍以画眉科鸟为主,在灌丛中结群活动的有红头穗鹛、黑喉穗鹛、栗头雀鹛、褐胁雀鹛等,白喉噪鹛、纯色噪鹛则在树林枝叶茂密处来回跳跃。抵达澡堂河,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大群浑身紫黑带斑点的点斑林鸽,它们站在一棵大树上,黑压压的如同长在树上的果实,待我们走近,它们才哗啦啦地全部飞走了。
我们泡在温泉中向四周张望,周围林木掩映,清溪曼舞,头上白云蓝天,鸟在树林中不时鸣叫……在这样的“生态澡堂”洗浴,任何人只要经过一次,一定终生难忘。在水边活动的一些鸟类并不怕人,体黑尾红的红尾水鸲雄鸟和铅灰色满布白点的雌鸟,在我身边不远的岩石上飞来飞去,相互追逐嬉戏;白顶溪鸲在远处水边觅食昆虫,并不在意我们这群陌生客人的存在;只有灰背燕尾不习惯人类的到来,显得比较害羞,躲在灌丛中发出尖锐的“叽—叽—”的不满叫声。远处传来一阵响亮动听、颇似人类的口哨声,比尔以为附近有人。我侧耳仔细倾听,原来是紫啸鸫发出的声音。这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鸫科鸟,紫蓝色羽毛上闪耀着亮蓝色的条纹和斑点,这种鸟也喜欢在山溪边活动觅食。繁殖期的雄鸟能发出类似人类吹口哨般的优美叫声,因而得名紫啸鸫。红尾水鸲、白顶溪鸲、紫啸鸫等鸟类虽然喜欢在水域边活动,但与野鸭、鸬鹚、鹈鹕等水鸟不同,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鸟,因此被称为近水鸟类。
返途中的意外收获:没有见到楔嘴鹩鹛和剑嘴鹛,却在山道上意外邂逅黑颈长尾雉。
我和美国鸟友在百花岭最希望见到的目标鸟是楔嘴鹩鹛和剑嘴鹛。这两种鸟都是画眉科中的稀有鸟种,人们对它们的生态习性所知甚少。百花岭大路场至金场河的林间小道是这两种鸟时常出没的地段。幸运之神似乎没有对我们微笑,连续三天,我们都没有见到这两种鸟的影子。按计划我们就要离开百花岭前往盈江观鸟。那天下午,我们沿着小道来回找了好几遍,依然不见楔嘴鹩鹛和剑嘴鹛的踪影。眼看天就要黑了,我们只好悻悻然地坐进汽车,准备下山回接待中心。
越野车顺着山路轻轻地滑行,转过一个180度的回头弯,我突然看见路边上有三只鸟在走动,仔细一看:哇!好鸟——黑颈长尾雉。我赶紧示意驾驶员停车,然后告诉几位美国客人赶紧操“家伙”,抓紧时机看难得一见的好鸟。三只黑颈长尾雉,一雄两雌,它们显得非常配合,慢慢地在山路上踱步,让大家看了个够。来自马里兰州的丹想拍摄黑颈长尾雉的照片,从车窗探出头,可相机还没来得及伸出去,就被雄鸟发现了,它尖叫一声便大步流星地窜进了路边的灌丛,转眼之间两只雌鸟也消失不见了。不过大家都很满足,这三只鸟已经让我们看了足足60秒。根据我的观鸟经验,如果步行与黑颈长尾雉或其他雉类相遇,我们可能只有几秒钟的观察机会。在中国,由于雉类长期被人们猎捕,它们对人始终保持着极度的警惕,因此野外观察雉类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运气。
这次观鸟,我也很有收获。十多年前我在百花岭做鸟类调查时,当地老乡就告诉我,这里有一种野鸡,俗名“地花鸡”。我拿出鸟类图鉴让他们指认,他们一下就指着黑颈长尾雉的图片说:“就是这种鸟。”由于没有直接的观察记录,我也不好肯定。没想到今天与它们在山道上邂逅。感觉真是好极了!
我们互相做了个OK的手势,心满意足地坐上车直奔接待中心。晚餐已经在呼唤我们了。
观鸟知识
望远镜
通常情况下,由于鸟类对人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一旦发现有人接近就会迅速飞走,所以,观鸟需要与鸟保持一定距离,用望远镜进行观察。观鸟用的望远镜有双筒望远镜和单筒望远镜两种。
双筒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是观鸟必备的基本器材,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视野宽,操作方便。双筒望远镜在镜身上刻有技术数据,如7×35,8×30,10×50。前面的数字代表倍数,表示望远镜的放大能力,后面的数字代表物镜的直径,直径越大,进光量越多,观看时就越明亮。镜身上还刻有7.20,340 FT at 1000 YDS,114M/1000M等数据。7.20表示该架望远镜的视角宽度为7.2度;340 FT at 1000 YDS,114M/1000M表示观察1000码距离处在望远镜里能看到的宽度是340英尺,或者在1000米距离处在望远镜里能看到的宽度是114米。
观鸟用双筒望远镜以倍数7~10倍、物镜直径30~50毫米、视角7~9度、亮度系数9~25为佳。明亮度系数小的望远镜容易使眼睛疲劳。明亮度与物镜直径和镜片材质关系很大。
在此范围内的望远镜,重量适中,手持稳定,视野较宽,容易搜索观察对象,适合野外观察使用。
变焦望远镜和广角定焦望远镜,因成像质量色彩还原都不是很好,因此不适合用来观鸟。
单筒望远镜
单筒望远镜放大倍数高,特别适合观察远距离的水鸟或旷野鸟类。它体积大,有一定重量,加上视野很窄,通常要固定在三脚架上使用,操作不如双筒望远镜迅速方便,再加上不便携带,而且价格相对昂贵,因此只有狂热的资深观鸟爱好者或专业观鸟导游才会携带单筒望远镜观鸟。单筒望远镜的最大优点就是它可以让观鸟者轻松仔细地观察远距离的鸟儿。
单筒望远镜以放大倍数20~40倍、物镜直径65~80毫米为宜,超过40倍则明亮度变差,视角狭小。与单筒望远镜配合使用的三脚架要坚固稳定,否则因风力晃动会让观察者很吃力。
鸟类野外识别图鉴
除了望远镜,观鸟还需要一本鸟类图鉴。鸟类图鉴是识别鸟类的基本工具书。对不认识的鸟,可借助鸟类图鉴“看图认鸟”,使识别鸟类的效率在短期内很快提高。对观鸟有兴趣,就需要考虑购买鸟类野外识别图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认鸟能力就会提高。野外观察识别鸟类的图鉴开本不大,可以放在衣袋中,便于携带。一些供观赏的大开本鸟类画册不适合野外观鸟用,但可用来辨认核对在野外看到的鸟。
鸟类识别图鉴有绘画和照片两种。绘画图鉴的优点是鸟类都采用侧面站立的标准姿势,部位特征显示清楚,有些图鉴上对重要的识别特征还标有提示线,但部分图画色彩不够准确。
照片图鉴采用鸟类照片,鸟类的姿势、形态和生活环境真实自然,不足之处是受拍摄角度影响,鸟的某些重要特征在照片上不一定能显示出来。
观鸟时最好随时携带图鉴,看到鸟后当场翻阅查对,容易加深记忆。
在使用鸟类图鉴核对比较时要注意:所看到的鸟的羽色、斑点、条纹有时与图鉴的描述并不完全吻合,这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中国太大,很多鸟有形态差异的不同亚种,著书者没有把所有亚种的特征全部列出;异常的白色鸟类个体可能是白化的结果;深色的鸟可能是黑化的结果或是沾染其他物质;鸟体上的羽毛可能因为磨损造成白斑,正在换羽的长尾鸟可能会变成短尾鸟。遇到一时不能确定种类的鸟,注意不要仅仅只看图片,还要仔细阅读文字叙述,结合其行为特征、栖息生境、分布区域和迁徙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判断。
观鸟可以让人们认识鸟类,了解它们生活、繁殖和迁徙的自然规律,同时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观鸟只需一架望远镜,一本鸟类图鉴,方便易行。透过望远镜在一定距离观察鸟类,体现出“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现代生态伦理观念,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赞美。
本刊在2009年第4期曾刊登旅美观鸟爱好者春勤女士的文章《佛罗里达观鸟》。下面,让我们跟随著名鸟类学家韩联宪教授去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观鸟。
位于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由北向南绵亘数百千米,高大险峻的山体从山脚到山顶形成明显的垂直立体气候带,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多种类型的小生境为各种鸟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最近十余年,随着观鸟活动在我国逐渐普及,位于高黎贡山东坡的百花岭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观鸟旅游的热点地区,不少观鸟者在这个区域“淘”到了别处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种。
我因在高黎贡山地区从事动物研究,曾数次陪同外国专家和观鸟爱好者在保护区进行观鸟活动。在高黎贡山的每一次观鸟都令我难忘。
河谷农耕区的鸟类:乐于助“人”的栗喉蜂虎,“编织能手”黄胸织布鸟,“占山为王”的“斤嘎嘎”。
2007年4月,我陪同几位美国鸟友前往百花岭观鸟。跨过怒江之后,我们的汽车顺着沿江公路溯江而上。发源于西藏的怒江咆哮奔腾,奔涌南下,经过它数百万年不知疲倦的切割,形成了云南西部特有的高山深谷的特殊地貌。当地民谣对这种高山峡谷地貌有颇为形象的描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隔山能说话,见面要一天。”
保山怒江两岸的台地的海拔仅800余米,与两岸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形成巨大的高差。河谷地带的原始植被随着人类定居及其生产活动已被破坏贻尽,取而代之的是稻田、甘蔗地、咖啡园、香蕉园等。河谷地区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
沿江两岸的鸟的种类不多,但颇有热带鸟类的特色。在河岸松软的土堤上,我们看到了凿洞做巢的栗喉蜂虎。这种鸟的羽色以绿色为主,喉部呈黄红色,具有一个尖而略弯的喙,中央尾羽特别长,比较容易识别。蜂虎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食虫鸟类,因善于捕捉并嗜食蜂类而得名。它们在河谷地带找到了适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栗喉蜂虎的飞行姿势很像燕子,故当地老乡又叫它“沙燕”。
栗喉蜂虎总是结群在土崖断面上凿洞为巢。栗喉蜂虎的繁殖行为颇有“利他”意味:一些因巢穴遭到破坏或配偶意外死亡而不能成功繁殖后代的个体,会转而去帮助那些成功繁殖的鸟,比如捕捉食物喂养其他栗喉蜂虎的幼鸟。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高幼鸟的成活率。我们这几年正在研究栗喉蜂虎的这种繁殖行为: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帮助者和受助者之间是否存在亲缘关系?
在怒江西岸的一块农田附近,我们看见了几个吊在竹丛枝梢上的形状奇特的草球——这是黄胸织布鸟的巢。这种外形颇似麻雀的鸟用嘴衔着撕成细条的草叶,在脚爪的配合下,将草叶如同织布般地来回穿梭,编织成自己的巢。织布鸟的巢有两种样式:一种如同一个长有细长柄的柚子,在中部有个偏在侧面的巢室,用来孵卵和育雏;另一种则像一个微型斗笠,中间有一根横带。据当地老乡讲,后一种巢是专门用于雄鸟夜间休息的。这我就有些弄不明白了:从鸟类学教科书上我们知道,雄性黄胸织布鸟在繁殖期需要先做好鸟巢,然后用巢来吸引雌鸟。如果雌鸟看上这个巢,就会和雄鸟共结连理,繁殖后代;如果雌鸟对这个巢不满意,雄鸟就得把辛辛苦苦编织好的巢拆掉,另建新巢,直到雌鸟满意为止。雄鸟还会为自己编织一个专用于夜间休息的巢?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是否属实,还有待观察证实。
织布鸟的巢吊在高高的细细的竹梢上,随风摇晃。食肉动物很难到达这种吊在空中的巢,织布鸟就是用这种方法防备捕食者的袭击的。织布鸟的大小和麻雀相似,外形也比较接近,但它们编织的巢比麻雀用一堆乱草堆积起来的巢漂亮得多。织布鸟可谓鸟中的“编织能手”。最近十多年来,黄胸织布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巢也很不容易见到了。
在远处荒山草坡中,我们不时听到“嘎、嘎、斤嘎嘎”的声音,这是中华鹧鸪的响亮叫声。中华鹧鸪是一种小型野生鸡类,体重大约为500克,也即1市斤,因此被当地人称之为“斤嘎嘎”(“嘎嘎”是当地俗语,是“肉”的意思)。从当地人给中华鹧鸪起的俗名就能判断,这种鸟经常被捕捉猎杀。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们生性机警,活动隐蔽,要想看到它们的尊容是很不容易的。不过,这种鸟有“占山为王”的习性,每到繁殖季节,雄鹧鸪都要占领一块地盘,并频频发出响亮的叫声,严禁其他雄鹧鸪进入,所以不难从叫声中判断它们的行踪。
山村旁的鸟:吸食花蜜的灰腹绣眼鸟,气势汹汹保卫领土的鹊鸲,“江洋大盗”棕背伯劳。
沿江上行数十千米后,汽车离开交通干道,沿着冈党河拐进山谷,顺着盘山公路前往百花岭。近年来,为适应生态旅游,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在海拔1500米的山腰建立了百花岭旅游接待中心,专门接待前来考察的专家、学者和游客。这儿的地形属于山脚地带,鸟的种类不少,大多是在农田灌丛中活动或伴人栖居的种类(接待中心与村庄相邻,周围有不少庄稼地和灌木丛)。
一群浑身翠绿、有着显眼白色眼圈的灰腹绣眼鸟在一片开着红花的灌丛中觅食,这种鸟只有大拇指大小,小巧玲珑,在树叶间窜跳觅食,不时发出“嘀—嘀—”的清脆鸣声。绣眼鸟主要捕食各种小昆虫,也喜欢吸食花蜜。为了有效地取食花蜜和花粉,绣眼鸟的舌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前端的角质鞘形成刷状,能更快捷地从花朵中收集花蜜和花粉。
我们沿着村旁耕地边的山路且行且看。一阵婉转激越的鸣叫声从不远处的农舍传来——这是两只羽色黑白相间、外观有点像喜鹊的雄鹊鸲正在农舍的屋顶上,为宣示自己的领域相互“赛歌”。
很多鸟类在繁殖季节都要占据一块地盘,然后站在显眼位置高声鸣唱或巡护飞行,以向同类宣告自己对这块地盘的占有权。通常情况下,其他鸟都会尊重对方的“主权”,不会入侵。如果有鸟儿入侵已有主人的空间,领域的主人就会发出大声鸣叫。如果入侵者识趣退却,纠纷自然消失;如果入侵者不肯离开,领域的主人就会诉诸武力,连啄带抓地将入侵者赶走。有领域行为的鸟类,雄鸟只有在占据领域后才有可能与雌鸟配对,生儿育女,将自己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它们对领域的保卫是不遗余力的,而且它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常常斗志十足,不可战胜。当两只实力相当的鸟在各自领域边界相遇时,就会用鸣唱的方式来宣示自己的领土权。鹊鸲是中国南方农村城镇的常见鸟类,因常在茅坑中觅食蝇蛆,又被俗称为“猪屎雀”。鹊鸲一年四季均会发出婉转动听的歌声,为一些养鸟者所青睐,作为观赏鸟饲养,并给它们取名为“进鸟”,意为“进宝招财”。
我们看见其中一只鹊鸲突然停止了鸣唱,尖声高叫着飞到屋舍旁菜地边的一棵树上。原来它发现一只红腹松鼠爬到了树上。这只鹊鸲气势汹汹地对着松鼠又啄又抓,把松鼠弄得不知所措,慌慌张张下树逃跑,鹊鸲穷追不舍,直到把松鼠赶到几十米之外才罢休。我告诉同行者,红腹松鼠经常偷吃鸟卵和幼鸟,那棵树上一定有鹊鸲的巢,所以这只鹊鸲才会如此拼命地驱赶红腹松鼠。
村后山坡耕地边有几棵大榕树,黄色的榕树果吸引了各种鸟儿前来聚餐。我们静静地坐在附近观察,记录到黄臀鹎、红耳鹎、红臀鹎、蓝喉拟啄木鸟、大拟啄木鸟、银耳相思鸟等十余种鸟类。
一位美国鸟友在路边的荆棘丛中看到一只挂在尖刺上的小老鼠,已被开膛破肚,内脏全都不见了。这是谁干的?我很快就锁定了“凶手”——一只站在不远处的灌丛的树梢上发出“嘎—嘎—嘎”凄厉尖叫声的棕背伯劳。伯劳科的鸟虽然属于雀形目,却生性凶悍猛鸷,一道黑色的贯眼纹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戴着面罩打家劫舍的江洋大盗。伯劳鸟有一个大脑袋,一个强健的钩嘴和一副锐利的爪子,钩嘴上还带有尖锐的齿突。有了这样的行头,伯劳鸟不满足于只捕食昆虫,只要有机会就会捕捉鼠类、蛙类、蜥蜴和小鸟,将这些猎物挂在尖刺上开膛破肚,吃掉其柔软的内脏。在中国各地,伯劳鸟有不同的俗名,有人叫它“马大头”,有人叫它“虎不拉”,也有人叫它“雀老虎”。说英语的外国人依据伯劳的这种捕食行为,称它为“Shrike”,意为“屠夫鸟”。
当天晚上,我们下榻于接待中心客房,十分安静,只有蛙歌虫鸣,好好地睡了一个“生态觉”。
山路上的鸟:鹰鹃、白颊噪鹛、棕噪鹛、锈脸钩嘴鹛、蓝喉拟啄木鸟等正在举行一场“鸟类专场音乐会”。
次日清晨,我带着美国鸟友沿过去的采伐公路往山上走。夜间下了一场小雨,山色焕然一新。沐浴在清晨春日下的百花岭,简直就像正在举办循环场的鸟类音乐会。不知躲在何处的鹰鹃不断地把它那响亮的叫声撒向山野,漫山遍野都响彻着“贵贵阳、贵贵阳”的叫声。这场景用唐代山水诗人王维的诗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来形容,竟是如此贴切。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地区,因拥有丰富的画眉科鸟类和雉科鸟类而被誉为鹛类乐园和雉类乐园。在百花岭山道上观鸟,对此更有深刻的体会。在林缘灌丛中,白颊噪鹛发出“叽—甲、叽—甲”的喧噪声;茅纹草鹛的叫声尖细高亢悠长,“啾—啾—啾—”。附近灌丛中突然传来一阵极富音韵、圆润响亮的“咪哆来,咪哆来,咪咪哆来”的叫声,我示意其他人不要动,注意观察叫声传出的灌丛。大约10多秒后,这位“歌手”跳到灌丛的树梢上,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一只棕噪鹛。似乎受到棕噪鹛的感染,一对锈脸钩嘴鹛也跟着发出响亮激越的叫声。我经过一阵仔细寻找,发现了这对鸟的藏身地点。一只鸟昂首叫出“呀喝”声,另一只鸟立刻挺胸发出“给”的叫声,配合十分默契,“呀喝、给”的叫声就像是一只鸟在鸣唱。我把这两只锈脸钩嘴鹛的位置指示给美国鸟友,他们看后也十分惊喜。来自芝加哥的比尔一连声地说:“Very wonderful!”
顺着公路继续上行,路边不时可以看到嘴红如玉、体色艳丽的红嘴相思鸟在树丛中窜跳。转过一个弯,前面地面上出现一只拖着长长尾羽、正边走边觅食的白腹锦鸡雄鸟,五彩缤纷的羽毛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当它发现我们后,很快便隐入树丛中。我们几人正为没能多看它一眼而感到遗憾,一群长尾摇曳、红嘴红脚、浑身蓝中透紫的红嘴蓝鹊从山坡上飘飞而下,让我们大饱眼福。
一只翠绿色的鸟飞落在我前面30米处的一颗旱冬瓜树上,不一会儿就传来它响亮的“各多落、各多落……”的叫声,这是一只蓝喉拟啄木鸟。它的叫声很特别,很像僧人在敲木鱼。蓝喉拟啄木鸟鸣叫时,喉部鼓起,形成共鸣腔,声音十分响亮。它越叫越起劲,越叫越急促。停在远处另一棵高树上的一只大拟啄木鸟不甘示弱似的发出“皮奥、皮奥”的叫声,听上去特别凄惨,好似它的皮被剥去了。透过望远镜,我发现它的附近有一对漂亮的楔尾绿鸠在枝头上东张西望,可能是我们的出现引起了它们的不安。或许是感觉到我们并无恶意,它们又继续蹲在枝头上晒太阳。与常见的山斑鸠或珠颈斑鸠不同,绿鸠的树栖性很强,几乎不到地面活动,总是停留在森林树冠上层,食物也以各种树木果实为主。
溪流边的鸟:表演杂技的栗臀鳾,在树干上攀爬的啄木鸟,在灌丛中结群活动的点斑林鸽,相互追逐嬉戏的水鸲。
在公路上观了一阵鸟后,不知不觉已是上午10点多。我们离开公路,转入通往澡堂河的森林小路。澡堂河是藏在深山沟谷中的一条小溪,因有温泉,适于沐浴,被当地人叫做“澡堂河”。我们计划在上午观鸟结束时,到这里来美美地洗个温泉浴。路边的几棵高大的野核桃树上,有几只灰蓝色的鸟沿着树干灵活地攀上爬下,如同表演杂技。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这些鸟两胁各有一条明显的栗色条纹,原来是栗臀鳾。
在树干上攀爬活动的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啄木鸟,第二类是鳾科鸟,最后一类是旋木雀。啄木鸟尾羽坚硬而有弹性,四个脚趾两前两后成对趾形,这样的结构很适合在树干上攀爬。不过,啄木鸟只会由下向上跳跃式攀爬,而不会头朝下由高处向低处行走。鳾科鸟的脚趾三个向前一个向后,爪子比较发达,它们不仅能在树干上向上攀爬,而且还能头朝下地由树干上部向下行走,也能倒吊在树枝上运动。旋木雀的名字就表明了它们的运动方式,绕着树干向上做螺旋形爬行。这三类鸟可以依据它们在树干上的运动方式来加以辨别。
小道两旁的鸟类仍以画眉科鸟为主,在灌丛中结群活动的有红头穗鹛、黑喉穗鹛、栗头雀鹛、褐胁雀鹛等,白喉噪鹛、纯色噪鹛则在树林枝叶茂密处来回跳跃。抵达澡堂河,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大群浑身紫黑带斑点的点斑林鸽,它们站在一棵大树上,黑压压的如同长在树上的果实,待我们走近,它们才哗啦啦地全部飞走了。
我们泡在温泉中向四周张望,周围林木掩映,清溪曼舞,头上白云蓝天,鸟在树林中不时鸣叫……在这样的“生态澡堂”洗浴,任何人只要经过一次,一定终生难忘。在水边活动的一些鸟类并不怕人,体黑尾红的红尾水鸲雄鸟和铅灰色满布白点的雌鸟,在我身边不远的岩石上飞来飞去,相互追逐嬉戏;白顶溪鸲在远处水边觅食昆虫,并不在意我们这群陌生客人的存在;只有灰背燕尾不习惯人类的到来,显得比较害羞,躲在灌丛中发出尖锐的“叽—叽—”的不满叫声。远处传来一阵响亮动听、颇似人类的口哨声,比尔以为附近有人。我侧耳仔细倾听,原来是紫啸鸫发出的声音。这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鸫科鸟,紫蓝色羽毛上闪耀着亮蓝色的条纹和斑点,这种鸟也喜欢在山溪边活动觅食。繁殖期的雄鸟能发出类似人类吹口哨般的优美叫声,因而得名紫啸鸫。红尾水鸲、白顶溪鸲、紫啸鸫等鸟类虽然喜欢在水域边活动,但与野鸭、鸬鹚、鹈鹕等水鸟不同,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鸟,因此被称为近水鸟类。
返途中的意外收获:没有见到楔嘴鹩鹛和剑嘴鹛,却在山道上意外邂逅黑颈长尾雉。
我和美国鸟友在百花岭最希望见到的目标鸟是楔嘴鹩鹛和剑嘴鹛。这两种鸟都是画眉科中的稀有鸟种,人们对它们的生态习性所知甚少。百花岭大路场至金场河的林间小道是这两种鸟时常出没的地段。幸运之神似乎没有对我们微笑,连续三天,我们都没有见到这两种鸟的影子。按计划我们就要离开百花岭前往盈江观鸟。那天下午,我们沿着小道来回找了好几遍,依然不见楔嘴鹩鹛和剑嘴鹛的踪影。眼看天就要黑了,我们只好悻悻然地坐进汽车,准备下山回接待中心。
越野车顺着山路轻轻地滑行,转过一个180度的回头弯,我突然看见路边上有三只鸟在走动,仔细一看:哇!好鸟——黑颈长尾雉。我赶紧示意驾驶员停车,然后告诉几位美国客人赶紧操“家伙”,抓紧时机看难得一见的好鸟。三只黑颈长尾雉,一雄两雌,它们显得非常配合,慢慢地在山路上踱步,让大家看了个够。来自马里兰州的丹想拍摄黑颈长尾雉的照片,从车窗探出头,可相机还没来得及伸出去,就被雄鸟发现了,它尖叫一声便大步流星地窜进了路边的灌丛,转眼之间两只雌鸟也消失不见了。不过大家都很满足,这三只鸟已经让我们看了足足60秒。根据我的观鸟经验,如果步行与黑颈长尾雉或其他雉类相遇,我们可能只有几秒钟的观察机会。在中国,由于雉类长期被人们猎捕,它们对人始终保持着极度的警惕,因此野外观察雉类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运气。
这次观鸟,我也很有收获。十多年前我在百花岭做鸟类调查时,当地老乡就告诉我,这里有一种野鸡,俗名“地花鸡”。我拿出鸟类图鉴让他们指认,他们一下就指着黑颈长尾雉的图片说:“就是这种鸟。”由于没有直接的观察记录,我也不好肯定。没想到今天与它们在山道上邂逅。感觉真是好极了!
我们互相做了个OK的手势,心满意足地坐上车直奔接待中心。晚餐已经在呼唤我们了。
观鸟知识
望远镜
通常情况下,由于鸟类对人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一旦发现有人接近就会迅速飞走,所以,观鸟需要与鸟保持一定距离,用望远镜进行观察。观鸟用的望远镜有双筒望远镜和单筒望远镜两种。
双筒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是观鸟必备的基本器材,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视野宽,操作方便。双筒望远镜在镜身上刻有技术数据,如7×35,8×30,10×50。前面的数字代表倍数,表示望远镜的放大能力,后面的数字代表物镜的直径,直径越大,进光量越多,观看时就越明亮。镜身上还刻有7.20,340 FT at 1000 YDS,114M/1000M等数据。7.20表示该架望远镜的视角宽度为7.2度;340 FT at 1000 YDS,114M/1000M表示观察1000码距离处在望远镜里能看到的宽度是340英尺,或者在1000米距离处在望远镜里能看到的宽度是114米。
观鸟用双筒望远镜以倍数7~10倍、物镜直径30~50毫米、视角7~9度、亮度系数9~25为佳。明亮度系数小的望远镜容易使眼睛疲劳。明亮度与物镜直径和镜片材质关系很大。
在此范围内的望远镜,重量适中,手持稳定,视野较宽,容易搜索观察对象,适合野外观察使用。
变焦望远镜和广角定焦望远镜,因成像质量色彩还原都不是很好,因此不适合用来观鸟。
单筒望远镜
单筒望远镜放大倍数高,特别适合观察远距离的水鸟或旷野鸟类。它体积大,有一定重量,加上视野很窄,通常要固定在三脚架上使用,操作不如双筒望远镜迅速方便,再加上不便携带,而且价格相对昂贵,因此只有狂热的资深观鸟爱好者或专业观鸟导游才会携带单筒望远镜观鸟。单筒望远镜的最大优点就是它可以让观鸟者轻松仔细地观察远距离的鸟儿。
单筒望远镜以放大倍数20~40倍、物镜直径65~80毫米为宜,超过40倍则明亮度变差,视角狭小。与单筒望远镜配合使用的三脚架要坚固稳定,否则因风力晃动会让观察者很吃力。
鸟类野外识别图鉴
除了望远镜,观鸟还需要一本鸟类图鉴。鸟类图鉴是识别鸟类的基本工具书。对不认识的鸟,可借助鸟类图鉴“看图认鸟”,使识别鸟类的效率在短期内很快提高。对观鸟有兴趣,就需要考虑购买鸟类野外识别图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认鸟能力就会提高。野外观察识别鸟类的图鉴开本不大,可以放在衣袋中,便于携带。一些供观赏的大开本鸟类画册不适合野外观鸟用,但可用来辨认核对在野外看到的鸟。
鸟类识别图鉴有绘画和照片两种。绘画图鉴的优点是鸟类都采用侧面站立的标准姿势,部位特征显示清楚,有些图鉴上对重要的识别特征还标有提示线,但部分图画色彩不够准确。
照片图鉴采用鸟类照片,鸟类的姿势、形态和生活环境真实自然,不足之处是受拍摄角度影响,鸟的某些重要特征在照片上不一定能显示出来。
观鸟时最好随时携带图鉴,看到鸟后当场翻阅查对,容易加深记忆。
在使用鸟类图鉴核对比较时要注意:所看到的鸟的羽色、斑点、条纹有时与图鉴的描述并不完全吻合,这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中国太大,很多鸟有形态差异的不同亚种,著书者没有把所有亚种的特征全部列出;异常的白色鸟类个体可能是白化的结果;深色的鸟可能是黑化的结果或是沾染其他物质;鸟体上的羽毛可能因为磨损造成白斑,正在换羽的长尾鸟可能会变成短尾鸟。遇到一时不能确定种类的鸟,注意不要仅仅只看图片,还要仔细阅读文字叙述,结合其行为特征、栖息生境、分布区域和迁徙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