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87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西安交大附中建校以来不断加强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努力打造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调整美育手段,整合美育资源,让美育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在美育实践中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环境。
  精心设置美育课程
  针对美育课程设置不均衡,不适应美育特殊性需求的现状,西安交大附中更加注重美育的通识性、普及性教育和特殊人才的培养。实行自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一体化教学管理;以开放的思维整合各类资源,结合本校优势办活美育;借助改革契机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美育环境。
  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是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西安交大附中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的刚性要求,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开展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领域的相关课程教学。以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课余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让美育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推进美育发展的需要。美育的深入研究需要人文学科丰富内涵,需要心理学印证育人效果,需要自然科学帮助理解美的含义。让美育的研究和实施融入各个学科中,形成多元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
  西安交大附中在美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将美术设计课程与信息劳技课程结合,实现学科间的交互;让学生手绘制作数学学科节徽标,体现数学与美学的融合;主办“艺术与科学的交汇”首场中学版音乐会,以“音乐家演奏+科学家讲解”的独特形式展现艺术与科学的奥秘。这些跨学科美育尝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美,创造美,提升审美品位,在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中感受到学科间的普遍联系与实用价值。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认识、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现生活中的美。在艺术的课堂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立认知,其中,对比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通过同一时期中国文人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理解中西方的审美差异。
  宋朝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中华文化、艺术相对成熟的时期,诞生了很多文人画家。文人多寄情山水,强调用艺术形象表达主观感受,表现诗歌意趣,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追求画外之意,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在中国文人追求个人情感表达和崇尚自然之时,西方正处在中世纪,生活以宗教为中心,艺术也以宗教题材为主,突出庄严与神性。通过同一时期艺术作品的对比,学生更容易在学习作品的同时理解艺术创作背景,客观地认识文化现象,建立科学的审美观,树立健康的个人审美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志趣。
  学校可借鉴美育中的形象思维特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直接体验、感受和想象,使学生作为鉴赏者把自己的想象力、联想力和感情植入到作品中,借助他人作品进行再创造。引导学生进行直接体验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学校戏剧课程为例,就是要剖析戏曲元素,将戏曲体验融入美育课程。
  戏曲綜合了对白、音乐、唱、舞、武术、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又说又唱,有文有武,有夸张的妆容、艺术脸谱、服装和道具等,为学校综合大课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听戏模仿戏曲中的唱、念、做、打,体验用肢体表演塑造人物的感觉;完成传统人物脸谱和服装道具的当代化设计,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按照自己的理解编排简单的戏曲作品,完成多种艺术技能的有机结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戏曲知识和必要的专业技巧,还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实践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美育延伸课程,比如“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如何视觉化表现”“日常生活中的设计”“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特点”等,让学生感受到美育无所不在。教师要以课题的形式,给学生布置探究式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兴趣点深入实践,将美育融入生活,在实践中磨炼思维方式。让美育从兴趣出发,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良好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
  美育的发展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共同参与,需要学校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生的艺术学习。西安交大附中聘请校外各类专家,从美育认知高度和专业技能原理角度研讨高中阶段美育的大方向,做关于美育发展未来、艺术理念梳理和艺术专业方向等方面的主题报告,为学生开阔眼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和信心。
  学校为有特殊才艺的学生搭建多样学习平台,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学习;大力支持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展示自己的实力;利用暑期到社会艺术机构和同龄人进行“PK”,在竞争中学习;组织、策划个人作品展……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学校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明确未来的专业方向,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夯实基础。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西安交大附中在美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获得了“陕西省艺术特色学校”“陕西省艺术示范学校”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艺术团在省、市、区各类艺术比赛活动中表现突出。未来,西安交大附中将回应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对美育的新要求,树立更高标准,办好学校美育。
  责任编辑:李英菁
其他文献
如何遵循教育规律,构建高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者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江苏省海门中学作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立项学校,致力于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实践成果。  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念  只有让劳动回归生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才能培养出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的精神。我校
期刊
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要求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学会改造世界,塑造自己,提高自身素养。  近年来,潍坊实验中学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紧密结合271教育集团长远布局,立足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依据地区特色和学校实际,开发校园、校外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体验课程,致力于“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时代背景与价值意蕴  《辞海》对
期刊
2013年12月,以“建设郑州教育发展智库”为宗旨,秉承“引领主流,驱动发展”的科研理念,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郑州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了一档科研类专业电视节目——《聚焦教科研》,把市级重点教育科研成果搬进电视节目,进行可视化呈现,把厚厚的铅字变成鲜活生动的电视画面,助推区域教育科研成果的普及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聚焦教科研》节目主要包括科研成果筛选、节目现场录制和新媒介平台播放三个主要制作
期刊
2021年4月,经过为期两年的考察,北京汉德三维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汉德三维”)凭借其专业、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专注、热诚从17家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签约山东省乐陵市的一所高中建设项目,这所高中将是集团旗下的第23所学校。“汉德”代表集团母校——山西翼城县汉德园中学,是汉德三维办学的起点;“三维”一词,则取自“教育的三维目标”,意指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期刊
新课程中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而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时代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更新观念,转变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教师要转变角色,尊重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期刊
在多年的农村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现在的农村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成了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的娇儿,失去了农村孩子本该有的质朴与勇敢;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因此,我们设立了“以劳益智、以劳立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学目标,构建了“一主两辅”的劳动教育课程,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
期刊
作业改革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做作业的过程,是学生从教师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向没有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过渡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充分重视。“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作业改革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双减”政策的落地是重塑全民教育价值观的过程,是教育机制体制重建的过程,是让全社会越来越尊重科学教育规律的过程,是让学生回归正规学校教育的过程。如何切实发挥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给学校教育
期刊
疫情如镜——鉴照教育现状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国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竞争。但目前我国的人才评价还停留在“学历社会”阶段,这使高等教育变成了身份教育,学生和教师趋于功利,将教学与学习的目的简化为传授答案与获得成绩。学校、教师、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替学生安排一切,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管
期刊
四川省彭州市隆丰中学是彭州市最大的农村初级中学,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单位、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长期坚持“知行合一”,以“隆德丰才,以文化人”为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一直进行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并将隆耕园劳动生物实践基地建设与家校协同教育相结合,打造校内外结合、家校协同的劳动教育实践新模式,促进“五育”并举。  打造隆耕园劳动生物实践基地  学校利用空闲的荒地,结合“晴耕雨读、忙种闲
期刊
“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是打造卓越教师文化的重要基石。借力技术,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任务驱动,探索教师破土拔节助长方式;“泵”性评价,铺就教师专业成长“快速路”——  本着“人尽其才,优化结构,激发教师高层次需求”原则,我们在校内遴选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骨干教师作为课题组成员,成立了由专家为助学者、课题组成员为学习者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借助外部支持和内部力量,实现了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