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资助工作上也加大了力度,就教育本质来说,资助是一种促进手段,而育人才是本质目标。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队伍建设、加大资源支持力度、完善各项资助育人工作制度三方面,论述了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资源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教育公平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这对民办高校资助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民办高校需要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进一步创新,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完善。
一、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不足
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很多部门将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纳入经济问题之中,认为只要资金到位,便能将学生的问题解决。这种观念缺乏与资助体系配套的思政教育指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还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2.教育环节存在问题
民办学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依然以政治教育为主要渠道,缺乏对经济困难学生的针对性教育。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便会对学校产生不满,降低民办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3.项目之间缺乏系统性整合
在民办高校之中,很多部门只关心各类资助项目的增设,对资助体系的组成和建设缺乏系统性划分,对资助的对象选择也不具备统一标准。因此,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一种盲目性,最终导致很多资助项目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让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二、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
1.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队伍建設
各个民办高校中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是工作开展的核心,其工作意识和工作方法等因素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十分严重。因此,民办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首先需要建立一支专职的工作队伍,由各地区的资助中心带头。其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让优秀的民办高校分享经验,并在公众号和网站中发布,让更多的高校可以借鉴。最后,民办高校还要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规律进行研究。例如,从2015年开始,广东省推行了“民办高校学生自主育人提升计划”,将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申报和研究,并对项目给予充足的经济支持。
2.加大资源支持力度
在资源支持方面,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资助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学校。站在国家层面来说,在国家奖助学金分配比例上,民办高校远低于公办学校。相关数据显示,在公办学校中,有20%~30%的人都能得到国家奖助学金,而民办学校的比例只有10%左右。因此,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国家应注意奖助学金分配的合理性。站在学校资助层面来说,有的学校的资助普及范围过小,学校之间不均衡。总的来说,民办高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拿出更多的资源,以便实现资助育人工作效率的提升。
3.完善各项资助育人工作制度
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制度进行规范。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每一个层面中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并根据实际需求和工作经验对考核和评价方式进行设计,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另外,由于资助育人工作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持续实施,才能保证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其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例如,民办高校育人工作需要将专职教师、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全部纳入其中,但也不能仅仅限制于此。民办高校还可以借助心理教师的力量,对学生的各项心理活动进行了解,根据学生需求对制度进行完善,保证资助育人工作变得更具科学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民办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员应该对工作重点进行合理明确,对各种资助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并将科学发现观念融入其中,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基础。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来说,学校不但要对其进行经济资助,还需要为学生开展心理引导,提升他们对未来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纪书燕,文碧兰,王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来自广东省7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97-99.
[2]胡大白.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2):1-13.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2017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zjy2017-03)。
作者简介:杜悦嘉 (1991— ),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资源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教育公平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这对民办高校资助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民办高校需要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进一步创新,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完善。
一、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不足
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很多部门将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纳入经济问题之中,认为只要资金到位,便能将学生的问题解决。这种观念缺乏与资助体系配套的思政教育指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还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2.教育环节存在问题
民办学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依然以政治教育为主要渠道,缺乏对经济困难学生的针对性教育。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便会对学校产生不满,降低民办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3.项目之间缺乏系统性整合
在民办高校之中,很多部门只关心各类资助项目的增设,对资助体系的组成和建设缺乏系统性划分,对资助的对象选择也不具备统一标准。因此,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一种盲目性,最终导致很多资助项目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让资助育人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二、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
1.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队伍建設
各个民办高校中的资助育人工作队伍是工作开展的核心,其工作意识和工作方法等因素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十分严重。因此,民办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首先需要建立一支专职的工作队伍,由各地区的资助中心带头。其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让优秀的民办高校分享经验,并在公众号和网站中发布,让更多的高校可以借鉴。最后,民办高校还要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规律进行研究。例如,从2015年开始,广东省推行了“民办高校学生自主育人提升计划”,将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申报和研究,并对项目给予充足的经济支持。
2.加大资源支持力度
在资源支持方面,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资助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学校。站在国家层面来说,在国家奖助学金分配比例上,民办高校远低于公办学校。相关数据显示,在公办学校中,有20%~30%的人都能得到国家奖助学金,而民办学校的比例只有10%左右。因此,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国家应注意奖助学金分配的合理性。站在学校资助层面来说,有的学校的资助普及范围过小,学校之间不均衡。总的来说,民办高校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拿出更多的资源,以便实现资助育人工作效率的提升。
3.完善各项资助育人工作制度
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制度进行规范。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每一个层面中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并根据实际需求和工作经验对考核和评价方式进行设计,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另外,由于资助育人工作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持续实施,才能保证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其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例如,民办高校育人工作需要将专职教师、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全部纳入其中,但也不能仅仅限制于此。民办高校还可以借助心理教师的力量,对学生的各项心理活动进行了解,根据学生需求对制度进行完善,保证资助育人工作变得更具科学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民办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员应该对工作重点进行合理明确,对各种资助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并将科学发现观念融入其中,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基础。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来说,学校不但要对其进行经济资助,还需要为学生开展心理引导,提升他们对未来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纪书燕,文碧兰,王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来自广东省7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97-99.
[2]胡大白.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2):1-13.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2017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zjy2017-03)。
作者简介:杜悦嘉 (1991— ),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