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伽蓝之内,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
Q=《北京青年》周刊A= 郑春影
“我乐见于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精明。”
Q:您一开始就觉得打 “上海牌 ”,但 “上海牌 ”这里面有个尴尬的悖论。 1949年后, “上海牌 ”,特别是轻工品类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高质量和有档次;但改革开放后国际大牌纷纷涌入,“上海牌 ”一时间没那么灵光了?
A:当初我们介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国内真正本地原创的化妆品牌是空缺的,而且中国消费者对国外化妆品品牌有些过度迷恋,人们去境外游都带回非常多的化妆品,这种消费心理不是短期形成的。而且,过去中国企业和外资企业享受的待遇不一样,没有办法实现公平竞争,我们形容自己是“在中国的客场作战 ”。在终端准入方面,商场超市给中国品牌准入条件比较高。中国品牌如果想进入,在贸易条款、扣点、专柜制作、摆放位置等方面,会有限制。化妆品是个看似门槛很低的行业,谁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厂牌,但是真正做到一个段位,每一步进阶都太难了。需要从文化、时尚、历史人文、消费者心理三个方面去搭建自己的品牌,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讲究其实一点不亚于欧美,特别是上海的消费者她们的品牌视野宽度在那摆着,赢取她们的芳心更加不易。
Q:消费者对于国货的第一认知或者说要求是物美价廉,但化妆品它又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人们对于它往往又会有着 “好货不便宜 ”的思维定势,伽蓝是如何破围?
A:商场是化妆品最短兵相接的场所,但里面的位置序列壁垒森严。中国品牌能赢取一席之地,首先靠的还是性价比,比如伽蓝从一开始创立自然堂品牌,就看齐国际一线品质,品牌口碑是得慢慢攒,但品质必须一步到位。我们创业之初便提出了“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 ”的使命,靠的就是品质过硬。当然,我乐见于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精明,因为我们不怕货比货。而理性怎么培育?我觉得就是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在未来把化妆品作为一种符号来消费的情形会减少,而个性化的消费则会越来越多,这批不愿意跟风的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点。
Q:中国地域广博,消费者肤质不同,消费心理习惯也不同,您和集团如何在产品和营销上做出调整的?
A:我希望相较外国品牌,伽蓝集团旗下品牌自然堂、美素、雅格丽白能成为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同时在中国本土市场上成为最具国际视野的品牌。所以我们必须从地域上去了解消费者,饮食上南人喜米、北人好面,西辣东酸;视觉上西部喜欢喜庆的颜色,北方喜欢浓烈的颜色,南方喜欢淡雅的颜色;气候上,北方和南方差异巨大 ……所以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复杂的市场,像韩日国土面积很小,出一瓶产品可能就满足国人需要了。但中国太大了,不能大而化之,只能具体而微,同一个产品我们起码做三样以上,北方、中部,南方全要顾及到。那么首先我们着手东方美学的研究,比如口红,这个地方的人到底喜欢大红还是粉红?其次,现代化妆品的规制是西方舶来的,但是东方人的肤质和西方人有很大差别,推出新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盲测这是必须的,另外在伽蓝的研发中心我们培育了东方人的 3D皮肤细胞模型,将人体皮肤细胞在体外进行培育,用以代替动物实验,研究中国人的皮肤肌理对产品的反应。
“把东方美学做现代演绎,这一点是我始终强调的。”
Q:注意到您个人穿着鞋履都是国货,很想知道您怎么看待国货?特别的,彭丽媛女士随习主席出访国外,以身作则展示了对国货的支持,您又怎么看?
A:我六零后,如果说对国货的认可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源于对上海货,上海轻工产品的信赖与追求,比如自行车、手表、羊毛衫包括大白兔奶糖。我做的是民族企业,当然对民族品牌国货有信心,我认为无论从什么角度预判,国货终究会成为国人消费的主流。以日化行业为例,洗衣粉我们已经打败了外国品牌,到化妆品领域,这涉及消费者情感、精神因素了,难度大一些,但只要我们研究消费者心理,体认消费者习惯,尊重消费者需求,一样可以赢得他们的支持。国货要崛起,也依靠整个社会从法规、标准上要支持国货,要为国货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Q:您本人用化妆品吗?会选择什么样的品牌?
A:我女儿包括我自己都在用自家产品,从清洁到护肤,基本上我自己每天都在用伽蓝正在研发的产品。化妆品是个特别强调体验的产品,功能性必须附着在感官性上,而这是很微妙的。所以每天早上从洗面奶、化妆水、精华液,眼霜、面霜、面膜,反正只要伽蓝出品,我全用。
Q:伽蓝集团的年度报道,“可持续发展 ”是其中的关键词,您如何解读之于集团的实际意义?
A:2009年集团制定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战略时提出了这个的口号,伽蓝集团要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世界级化妆品企业。我们对此的理解基于三个方面,环境、社会和企业管理,这三个要素都决定了企业发展是否可持续。我们希望中国的自然环境得到改观,如果这里成了世界上公认环境最恶劣的地方,我们的产品没有理由不被人怀疑;社会角度,我们希望国泰民安,和谐顺畅;企业管理角度,我的理论模型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易经》讲厚德载物,《老子》曰水生万物,我们要把企业打造成一个适合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包括我们的销售商、客户都应该获得共同的发展,我们互利共生,荣损与共。
2011年我们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签定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将携手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我们以结社的形式,推广可替代的发展模式,不是再靠竭泽而渔,靠手艺让他们发家致富。我们认为文化保护要纳入商业化运作的轨道,如此才能长效。今年我们和全国妇联的儿基会一道启动一个为期八年的“关爱留守儿童 ”项目。做慈善做公益,我的体会不是光把钱掏出来就可以了,这不是个姿势或者姿态,而是要考虑到如何设计这个项目,问题的关键是落实,物质上要落实,精神上更要落实。
Q=《北京青年》周刊A= 郑春影
“我乐见于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精明。”
Q:您一开始就觉得打 “上海牌 ”,但 “上海牌 ”这里面有个尴尬的悖论。 1949年后, “上海牌 ”,特别是轻工品类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高质量和有档次;但改革开放后国际大牌纷纷涌入,“上海牌 ”一时间没那么灵光了?
A:当初我们介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国内真正本地原创的化妆品牌是空缺的,而且中国消费者对国外化妆品品牌有些过度迷恋,人们去境外游都带回非常多的化妆品,这种消费心理不是短期形成的。而且,过去中国企业和外资企业享受的待遇不一样,没有办法实现公平竞争,我们形容自己是“在中国的客场作战 ”。在终端准入方面,商场超市给中国品牌准入条件比较高。中国品牌如果想进入,在贸易条款、扣点、专柜制作、摆放位置等方面,会有限制。化妆品是个看似门槛很低的行业,谁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厂牌,但是真正做到一个段位,每一步进阶都太难了。需要从文化、时尚、历史人文、消费者心理三个方面去搭建自己的品牌,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讲究其实一点不亚于欧美,特别是上海的消费者她们的品牌视野宽度在那摆着,赢取她们的芳心更加不易。
Q:消费者对于国货的第一认知或者说要求是物美价廉,但化妆品它又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人们对于它往往又会有着 “好货不便宜 ”的思维定势,伽蓝是如何破围?
A:商场是化妆品最短兵相接的场所,但里面的位置序列壁垒森严。中国品牌能赢取一席之地,首先靠的还是性价比,比如伽蓝从一开始创立自然堂品牌,就看齐国际一线品质,品牌口碑是得慢慢攒,但品质必须一步到位。我们创业之初便提出了“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 ”的使命,靠的就是品质过硬。当然,我乐见于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精明,因为我们不怕货比货。而理性怎么培育?我觉得就是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在未来把化妆品作为一种符号来消费的情形会减少,而个性化的消费则会越来越多,这批不愿意跟风的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点。
Q:中国地域广博,消费者肤质不同,消费心理习惯也不同,您和集团如何在产品和营销上做出调整的?
A:我希望相较外国品牌,伽蓝集团旗下品牌自然堂、美素、雅格丽白能成为最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品牌,同时在中国本土市场上成为最具国际视野的品牌。所以我们必须从地域上去了解消费者,饮食上南人喜米、北人好面,西辣东酸;视觉上西部喜欢喜庆的颜色,北方喜欢浓烈的颜色,南方喜欢淡雅的颜色;气候上,北方和南方差异巨大 ……所以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复杂的市场,像韩日国土面积很小,出一瓶产品可能就满足国人需要了。但中国太大了,不能大而化之,只能具体而微,同一个产品我们起码做三样以上,北方、中部,南方全要顾及到。那么首先我们着手东方美学的研究,比如口红,这个地方的人到底喜欢大红还是粉红?其次,现代化妆品的规制是西方舶来的,但是东方人的肤质和西方人有很大差别,推出新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盲测这是必须的,另外在伽蓝的研发中心我们培育了东方人的 3D皮肤细胞模型,将人体皮肤细胞在体外进行培育,用以代替动物实验,研究中国人的皮肤肌理对产品的反应。
“把东方美学做现代演绎,这一点是我始终强调的。”
Q:注意到您个人穿着鞋履都是国货,很想知道您怎么看待国货?特别的,彭丽媛女士随习主席出访国外,以身作则展示了对国货的支持,您又怎么看?
A:我六零后,如果说对国货的认可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源于对上海货,上海轻工产品的信赖与追求,比如自行车、手表、羊毛衫包括大白兔奶糖。我做的是民族企业,当然对民族品牌国货有信心,我认为无论从什么角度预判,国货终究会成为国人消费的主流。以日化行业为例,洗衣粉我们已经打败了外国品牌,到化妆品领域,这涉及消费者情感、精神因素了,难度大一些,但只要我们研究消费者心理,体认消费者习惯,尊重消费者需求,一样可以赢得他们的支持。国货要崛起,也依靠整个社会从法规、标准上要支持国货,要为国货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Q:您本人用化妆品吗?会选择什么样的品牌?
A:我女儿包括我自己都在用自家产品,从清洁到护肤,基本上我自己每天都在用伽蓝正在研发的产品。化妆品是个特别强调体验的产品,功能性必须附着在感官性上,而这是很微妙的。所以每天早上从洗面奶、化妆水、精华液,眼霜、面霜、面膜,反正只要伽蓝出品,我全用。
Q:伽蓝集团的年度报道,“可持续发展 ”是其中的关键词,您如何解读之于集团的实际意义?
A:2009年集团制定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战略时提出了这个的口号,伽蓝集团要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世界级化妆品企业。我们对此的理解基于三个方面,环境、社会和企业管理,这三个要素都决定了企业发展是否可持续。我们希望中国的自然环境得到改观,如果这里成了世界上公认环境最恶劣的地方,我们的产品没有理由不被人怀疑;社会角度,我们希望国泰民安,和谐顺畅;企业管理角度,我的理论模型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易经》讲厚德载物,《老子》曰水生万物,我们要把企业打造成一个适合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包括我们的销售商、客户都应该获得共同的发展,我们互利共生,荣损与共。
2011年我们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签定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将携手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我们以结社的形式,推广可替代的发展模式,不是再靠竭泽而渔,靠手艺让他们发家致富。我们认为文化保护要纳入商业化运作的轨道,如此才能长效。今年我们和全国妇联的儿基会一道启动一个为期八年的“关爱留守儿童 ”项目。做慈善做公益,我的体会不是光把钱掏出来就可以了,这不是个姿势或者姿态,而是要考虑到如何设计这个项目,问题的关键是落实,物质上要落实,精神上更要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