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是感悟、体验、内化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注重过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一线教师,就要勇担此任,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带着问题激活课堂,利用课堂点燃智慧的火炬.备课时,要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课前,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预习,多角度,多侧面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利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充分拓展.因此,备课时要把教学内容活化成一系列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问题.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可以引发兴趣、激发动脑、引发动手、引发讨论等.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引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设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关注的、所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出问题:缝衣针放在水中即下沉,而万吨货轮为何能浮在水面上呢?水中提物和空气中提物,你感觉有何不同?在空气中称500g棉花和500g铁,两个哪一个受到的重力大?这些问题既紧扣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学习与生活充满乐趣.
又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利用数码相机让学生拍摄教室里其他学生学习情况,并当场在多媒体、屏幕上放映.在学生中引起骚动和兴趣,让屏幕中出现的学生回答图像的形成过程,使其他学生从骚动进入到思考.这样的情境问题,既丰富了学生对相机、投影仪成像的认识,又为下面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激发动脑
例如,在探究滑轮特点时,定滑轮研究的结果与教材结论一致:使用定滑轮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学生在探究动滑轮时,无论怎样也得不到教材中的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此时将失败的问题推向学生,让大家来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的原因是:(1)两边的绳子不平行;(2)动滑轮自身有重力.通过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散.再联系实际生活,提问:起重机吊重物时的滑轮是怎样工作的?能否把它画下来?这样就过渡到滑轮组的学习.
三、引发动手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是指要真正地给予学生发展的机会,从而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例如,在探究“二力平衡”的特点时,若用小车做实验,实验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得不出正确结论,教师可请学生分析原因,并自己动手、动脑设计改进这一装置的方案.在学生开展实验设计前,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讲解一些实验的小窍门及实验仪器代用品等,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加以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设想,努力创新,设计了多种实验装置,教师可从中评出最佳实验装置来展示.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改进和创新实验装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基于教材又不拘束于教材的思维.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引发讨论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知识的获取与掌握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通过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通过生生讨论,达到知识的迁移、延伸和拓展.
例如,在探究“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中,学生计算出的导体电阻比导体的真实电阻(用的电阻是50欧姆)基本上偏小,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让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并说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情况,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学生明白被测电阻与电压表内阻并联,电流表的示数是被测电阻电流加上电压表中流过的电流,所以测得的电阻偏小.再追问:用什么方法减小误差?教师出示电流表内接法测电阻,让学生课外分析.教师如能将知识适当地发掘和延伸,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思维不断发展、发散和延伸,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提高、认识自己的长处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教师在备课中设计、设想的问题,应立足于教材的内容,注意情境的适度和坡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教师只要课前充分备课,课堂灵活把握,一定能驾驭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引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设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关注的、所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出问题:缝衣针放在水中即下沉,而万吨货轮为何能浮在水面上呢?水中提物和空气中提物,你感觉有何不同?在空气中称500g棉花和500g铁,两个哪一个受到的重力大?这些问题既紧扣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学习与生活充满乐趣.
又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利用数码相机让学生拍摄教室里其他学生学习情况,并当场在多媒体、屏幕上放映.在学生中引起骚动和兴趣,让屏幕中出现的学生回答图像的形成过程,使其他学生从骚动进入到思考.这样的情境问题,既丰富了学生对相机、投影仪成像的认识,又为下面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激发动脑
例如,在探究滑轮特点时,定滑轮研究的结果与教材结论一致:使用定滑轮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学生在探究动滑轮时,无论怎样也得不到教材中的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此时将失败的问题推向学生,让大家来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的原因是:(1)两边的绳子不平行;(2)动滑轮自身有重力.通过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散.再联系实际生活,提问:起重机吊重物时的滑轮是怎样工作的?能否把它画下来?这样就过渡到滑轮组的学习.
三、引发动手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是指要真正地给予学生发展的机会,从而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例如,在探究“二力平衡”的特点时,若用小车做实验,实验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得不出正确结论,教师可请学生分析原因,并自己动手、动脑设计改进这一装置的方案.在学生开展实验设计前,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讲解一些实验的小窍门及实验仪器代用品等,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加以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设想,努力创新,设计了多种实验装置,教师可从中评出最佳实验装置来展示.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改进和创新实验装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基于教材又不拘束于教材的思维.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引发讨论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知识的获取与掌握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通过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通过生生讨论,达到知识的迁移、延伸和拓展.
例如,在探究“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中,学生计算出的导体电阻比导体的真实电阻(用的电阻是50欧姆)基本上偏小,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让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并说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情况,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学生明白被测电阻与电压表内阻并联,电流表的示数是被测电阻电流加上电压表中流过的电流,所以测得的电阻偏小.再追问:用什么方法减小误差?教师出示电流表内接法测电阻,让学生课外分析.教师如能将知识适当地发掘和延伸,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思维不断发展、发散和延伸,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提高、认识自己的长处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教师在备课中设计、设想的问题,应立足于教材的内容,注意情境的适度和坡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教师只要课前充分备课,课堂灵活把握,一定能驾驭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