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之美含蓄动人意无穷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听文化学者、作家、鉴赏家们谈美人,很愉快也很有意思。从他们的话语中找不同点和共同点,逐渐还原出千百年来传统观念中美人的形象以及背后的文化心理。原来,美也需要『心机』,对美的认知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决定,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相比之下,古人好像比我们要聪明得多……
  


  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美人形象多得不胜枚举,从流传下来的作品与记载中不难发现,中国人特别善于用花朵的颜色来形容女人的脸色,比如杏脸桃腮,面部似杏花白中透出粉润,腮如桃花的绯红;眉毛则是“蛾眉青黛”,也就是黑黑的颜色、蚕蛾触须一般的形状。如果眉毛稀疏或者颜色很黄,这种面相是不讨喜的。可以说,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传统审美中的基本评判标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隋唐时期,在女人之间流行的眉妆中,形状就很多样化,有粗壮的,还有另类的,用“贴眉”的方式让其随心所欲的产生变化,这种审美的心理跟西方人习惯将脸上痣的位置来回变化,从而营造出美感的做法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的五官面相中,中国人传统审美中最重视的元素就是眼睛。所谓明眸善睐、美目盼兮,由于汉人民族单眼皮为多,所以杏核眼最受推崇。顾名思义,即眼睛呈杏核的形状,眼角细长上翘,双眼皮。当然,眼睛的大小、形状还在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当中要有神韵,要有一种会流动的感觉。汉代李延年写给李夫人的《李延年歌》对此就有着相当经典的描绘——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还有白居易的诗歌中那句著名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你看,古人对美的定位是一种神态与动作,美人是具有传神性的,特别是以眼传神,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红楼梦》讲述的是少男少女的故事。在曹雪芹的笔下,对眼睛、眼神的描绘同样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例如宝黛两位主人公相见时,宝玉是“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不高兴时眼睛里面也有情、有笑,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而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罥烟眉究竟是什么样,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我想,以中国传统审美的角度来看,黛玉的眉毛应当是既黑又弯的,她的神态并不是特别开朗,眼睛里有泪光、有闪烁,含露目是特别精灵的一种描述。由此可见,曹雪芹对于传统美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把握得恰到好处。
  与希腊雕塑阳光、强健的形象不不同,东方美的神韵在于它含蓄而娇弱,不过于外露。除了文学作品以外,在中国传统戏剧形象中我们也可就此窥见一斑。例如对美男的描绘,世人最普遍的认知就是小生,即“白面书生”,与多数现代人推崇的“型男”形象截然不同。这固然与时代的变化有关,但也必须看到,娇弱虽然是当时的一种主流形象,并不意味着阳刚之气的不存在,不可一概而论。
  作为一部经典名著,《红楼梦》无疑对后世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当下中国作家热衷的亚自由直接话语形态——作者成了讲故事的人,叙事方法、人物思想、标点符号的转换改变等等,即便被业内一度视为“前卫”的当代小说先锋派也是如此。或许,一代又一代艺术创作者们心中的“红楼”情结不泯,进而反映在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创作中,是直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红楼、思红楼的最好诠释。
  营造一种“流动”的场景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美人的认知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按照白人种族群体的标准来判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三围,比如丰腴、长腿,实际上,这样将东方女性天然的形体特点全都给否定了。比如我们从古代绘画、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美女的描绘是溜肩、削肩,并非西方雕塑所呈现的那般宽大;还有我们常说的“杨柳腰”,它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是腰身长,如此比例之下自然就不可能是“大长腿”。腿不够长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种“遗憾”,但在先人和老外们看来,“杨柳腰”的女性走起路来有一种水一般的柔美,却是非常动人的。
  说到此又想起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作为心灵的“窗户”,不少人现代人喜欢大眼睛、双眼皮,所以像秦始皇兵马俑所展现的那一类人物形象,相貌上很难让他们有“漂亮”之感。前不久,我和一位要好的朋友去欧洲、迪拜旅游,她就长着一双非常细长的眼睛,令我们很意外的是,这让她一路收获了无数称赞,国外朋友觉得她简直“美得不行”。当然,审美标准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而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对于审美的判断,首先应当站在一类人种的天然特点上来衡量。
  还有就是肤白。过去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肤白都是种美。比如在中国的农耕社会,肤白说明这个人不用下地干活,那么他的身份、地位一定是尊贵的。这证明美的背后潜藏着一些其他的价值评判。如西方也是如此,过去也是以白为美,那么今天为什么变成肤色古铜是美?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只有当你有钱、有时间,才有可能会去海滩晒“日光浴”。不难看出,很多时候人们谈论他人美或不美,潜意识中是受到一定比较世俗的标准影响和左右的,这些标准对人的心理产生了某种暗示。
  今天我们来看《红楼梦》中的美女和美男,我认为曹雪芹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并不去刻意描绘人物的五官到底什么样,而是通过一种意境的塑造,像黛玉葬花、湘云醉眠等经典场景,让读者心生对美的憧憬。
  


  以女人为例,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一位女人美不美,鬓尤为重要,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女性特别性感的部位。中国古代女性的很高明,她们懂得美以及魅力不仅来自精致的五官与倩丽的形体,不仅要借助巧妙的化妆与华美的衣裙,更取决于一个人所能创造的风仪,韵致,氛围,换用今天的概念就是——气场。韵致、气场又如何形成?古代女性的要旨是,通过暗示,通过施加给视觉、嗅觉、听觉的感受,在旁人的心理上熏洇印记。
  


  


  


  按礼教规矩,女性必须安静端庄,不能轻言妄动。也许正是为了克服由此造成的呆板形象,传统女子的遍身上下偏偏要点缀种种轻易就会颤晃的饰物,无论是步摇、钗、簪,还是香囊、玉佩、荷包等等,她们身上的很多事物都是流动的,让观者根本没法去定格或者聚焦。古人尤其重视利用听觉来制造“气质”,调动悦耳的声音来赋予魅力,香气也是营造幽雅而迷人、具有个性特征的氛围的经典手段。所有的这些无疑会调动人的感官,营造心理的印象,让人觉得眼前的这一位就是美的……《红楼梦》中宝钗服冷香丸的场景不也正是如此吗?恐怕时至今日,宝钗长什么样,很难有人能给出具象的形容,但几乎所有人在读过后,都会有种“这真是位神仙姐姐”之感。
  再说美男,这就不得不提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阴柔之美。的确,当时无论是男贵族还是女贵族,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言谈举止之间让人觉得他们活得简直像在表演。这种风气形成固然离不开当时的庄园经济。然而,将“魏晋风骨”笼统理解为阴柔未免有失偏颇。例如在南朝,同时存在着强大的军人集团,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阳刚之美在当时又是另一番风景,只不过后人在审视这一段历史时忽视了这一方面而已。所以说,千百年来,传统审美的标准不光是在人自身,还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决定。
其他文献
近日,朋友送我一套自己珍藏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军用信卡,反复把玩品读,回味无穷。10年前制作的这套军用信卡,只印了2500套,想必能一睹芳容者不会太多。  这套军用信卡的可贵之处不单在于题材的重要性,还在于参与单位和人员的权威性。广州军区联勤部的前身是第四野战军,这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经过抗日战争烽火锤炼的老部队的直属保障部队,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主题,制发的一套10枚军用信卡
期刊
金庸笔下的江湖,最玄妙、最复杂、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或许不是兄弟侠义,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剑之于剑客、刀之于刀客。刀与剑,绝不只是助人扬名立万的利刃,而是刀客、剑客纵情四海的知己良朋,是他们的性命所依,更是他们的灵魂伴侣。  不妨把烟斗圈比作一个江湖,那么,斗客就是这里的主角,而烟斗与斗客之间的故事则是最值得玩味的。  张晓岚的名字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斗友的聚会中被提起了,每一次,不同的人,说起这个
期刊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  一部《红楼梦》,千芳一哭,万艳同悲,写尽了天下女儿的悲惨遭遇,而这其中的男主角,却只有贾宝玉一人而已。  就气质类型来说,贾宝玉虽为男子,但却生性质朴,情感细腻,对他身边的女孩儿天然地怀有亲近之
期刊
“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是中国书画的俗谚。之所以如此,皆因湖笔。但笔者认为,古今以湖州境内的真山真水真人入书入画者,不胜枚举,国内无出其右者,才是正解。  近年来,笔者有心搜检,虽未得全貌,迄今也不曾有统计,但书画里的湖州,真是蔚为可观。  不胜枚举  过眼资料,记忆中跳出的著名墨迹、画卷有:王献之的《吴兴帖》、智永的《千字文》、颜真卿的《湖州帖》、米芾的《苕溪诗帖》、《蜀素帖》、张先的《十咏
期刊
今年是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提到曹雪芹,自然就想到《红楼梦》。这两个名字是彼此的一种『烙印』,几百年下来仍然如此深入人心。  有关二者,长期以来业界的研究成果已经多不胜数,从衣食住行开始,小说中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学术触角的渗透。因此,借曹公诞辰的契机来推出这样一个特别策划,为读者寻找什么样的『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既然如此,干脆轻松一些,来说说美人好了。请注意,『美人』并不光只是美女,美男也在此
期刊
日本美协2015年春拍人气旺盛,成绩骄人,特别是新开设的“盛世吉金 世古之宝—日本旧藏铜器瑰宝专场”战绩不俗。此外,东瀛遗珍和盛世经典宫廷夜场也继续受到买家追捧,赢得满堂彩。据悉,10月19日至21日,日本美协2015年秋拍将在东京开槌,囊括了“东瀛遗珍—日本名门珍藏集”、“宫廷艺术及古董精选”、“永恒的生命—佛教美术博物馆特展佛造像”、“中国古董·文房·铜器·茶香道具”、中国书画以及和风雍容珠宝
期刊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现代人评价美女帅哥,近几年有两个词特别流行——锥子脸与小鲜肉。按照笔者肤浅的理解,“锥子”即脸窄下巴尖,俗称瓜子脸的“升级版”,听说如果脸型小得似巴掌一般大,人就会特别地上镜;而相比之下,“小
期刊
5月10日,浙江横店圆明新园正式对外开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不止是盛景重现,更有争议纷飞。  据了解,圆明园重建一事,自其被毁的清末至今,屡次被重提而争论不休,但终未成真。而浙江横店早在7年前首开“异地(北京)复建”,规划伊始更惹非议。当年,圆明园管理处就曾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开对圆明新园的建设表示反对,并提出多项质疑。时任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的宗天亮表示,圆明园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它记
期刊
宝玉方低头一瞧,便嗳呀了一声,说:『怎么就拖在泥里了?可惜这石榴红绫最不经染。』香菱道:『这是前儿琴姑娘带了来的。姑娘做了一条,我做了一条,今儿才上身。』    近代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其巨著《中国通史》中对中国人崇红的原因如此概括道:“周朝崇尚赤色……华含有赤意。凡遵守周礼尚赤的人和族称为华人,通称诸华。”不难看出,周代崇尚红色,而“华”有赤的意思,所以,凡崇尚红色的人或者族群就被称作了“华人”
期刊
《红楼梦》是一部花的经典,最广为人知的是大观园中的女子都有着自己的象征之花。而红楼众人的吃穿用度中,花的元素也是如影随形。其实花作为自然的精灵本无雅俗之分,但在文人主观情志的依托之下,花草的意象都已经表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展现出一种比德思想。仅以妆扮娱乐为例,从流传下来的实物中我们就不难发现,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不管是在表象还是氛围上,都意蕴深长。    清 粤绣油彩花鸟团扇  宋以前称扇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