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听文化学者、作家、鉴赏家们谈美人,很愉快也很有意思。从他们的话语中找不同点和共同点,逐渐还原出千百年来传统观念中美人的形象以及背后的文化心理。原来,美也需要『心机』,对美的认知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决定,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相比之下,古人好像比我们要聪明得多……
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美人形象多得不胜枚举,从流传下来的作品与记载中不难发现,中国人特别善于用花朵的颜色来形容女人的脸色,比如杏脸桃腮,面部似杏花白中透出粉润,腮如桃花的绯红;眉毛则是“蛾眉青黛”,也就是黑黑的颜色、蚕蛾触须一般的形状。如果眉毛稀疏或者颜色很黄,这种面相是不讨喜的。可以说,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传统审美中的基本评判标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隋唐时期,在女人之间流行的眉妆中,形状就很多样化,有粗壮的,还有另类的,用“贴眉”的方式让其随心所欲的产生变化,这种审美的心理跟西方人习惯将脸上痣的位置来回变化,从而营造出美感的做法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的五官面相中,中国人传统审美中最重视的元素就是眼睛。所谓明眸善睐、美目盼兮,由于汉人民族单眼皮为多,所以杏核眼最受推崇。顾名思义,即眼睛呈杏核的形状,眼角细长上翘,双眼皮。当然,眼睛的大小、形状还在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当中要有神韵,要有一种会流动的感觉。汉代李延年写给李夫人的《李延年歌》对此就有着相当经典的描绘——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还有白居易的诗歌中那句著名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你看,古人对美的定位是一种神态与动作,美人是具有传神性的,特别是以眼传神,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红楼梦》讲述的是少男少女的故事。在曹雪芹的笔下,对眼睛、眼神的描绘同样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例如宝黛两位主人公相见时,宝玉是“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不高兴时眼睛里面也有情、有笑,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而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罥烟眉究竟是什么样,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我想,以中国传统审美的角度来看,黛玉的眉毛应当是既黑又弯的,她的神态并不是特别开朗,眼睛里有泪光、有闪烁,含露目是特别精灵的一种描述。由此可见,曹雪芹对于传统美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把握得恰到好处。
与希腊雕塑阳光、强健的形象不不同,东方美的神韵在于它含蓄而娇弱,不过于外露。除了文学作品以外,在中国传统戏剧形象中我们也可就此窥见一斑。例如对美男的描绘,世人最普遍的认知就是小生,即“白面书生”,与多数现代人推崇的“型男”形象截然不同。这固然与时代的变化有关,但也必须看到,娇弱虽然是当时的一种主流形象,并不意味着阳刚之气的不存在,不可一概而论。
作为一部经典名著,《红楼梦》无疑对后世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当下中国作家热衷的亚自由直接话语形态——作者成了讲故事的人,叙事方法、人物思想、标点符号的转换改变等等,即便被业内一度视为“前卫”的当代小说先锋派也是如此。或许,一代又一代艺术创作者们心中的“红楼”情结不泯,进而反映在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创作中,是直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红楼、思红楼的最好诠释。
营造一种“流动”的场景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美人的认知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按照白人种族群体的标准来判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三围,比如丰腴、长腿,实际上,这样将东方女性天然的形体特点全都给否定了。比如我们从古代绘画、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美女的描绘是溜肩、削肩,并非西方雕塑所呈现的那般宽大;还有我们常说的“杨柳腰”,它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是腰身长,如此比例之下自然就不可能是“大长腿”。腿不够长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种“遗憾”,但在先人和老外们看来,“杨柳腰”的女性走起路来有一种水一般的柔美,却是非常动人的。
说到此又想起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作为心灵的“窗户”,不少人现代人喜欢大眼睛、双眼皮,所以像秦始皇兵马俑所展现的那一类人物形象,相貌上很难让他们有“漂亮”之感。前不久,我和一位要好的朋友去欧洲、迪拜旅游,她就长着一双非常细长的眼睛,令我们很意外的是,这让她一路收获了无数称赞,国外朋友觉得她简直“美得不行”。当然,审美标准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而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对于审美的判断,首先应当站在一类人种的天然特点上来衡量。
还有就是肤白。过去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肤白都是种美。比如在中国的农耕社会,肤白说明这个人不用下地干活,那么他的身份、地位一定是尊贵的。这证明美的背后潜藏着一些其他的价值评判。如西方也是如此,过去也是以白为美,那么今天为什么变成肤色古铜是美?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只有当你有钱、有时间,才有可能会去海滩晒“日光浴”。不难看出,很多时候人们谈论他人美或不美,潜意识中是受到一定比较世俗的标准影响和左右的,这些标准对人的心理产生了某种暗示。
今天我们来看《红楼梦》中的美女和美男,我认为曹雪芹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并不去刻意描绘人物的五官到底什么样,而是通过一种意境的塑造,像黛玉葬花、湘云醉眠等经典场景,让读者心生对美的憧憬。
以女人为例,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一位女人美不美,鬓尤为重要,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女性特别性感的部位。中国古代女性的很高明,她们懂得美以及魅力不仅来自精致的五官与倩丽的形体,不仅要借助巧妙的化妆与华美的衣裙,更取决于一个人所能创造的风仪,韵致,氛围,换用今天的概念就是——气场。韵致、气场又如何形成?古代女性的要旨是,通过暗示,通过施加给视觉、嗅觉、听觉的感受,在旁人的心理上熏洇印记。
按礼教规矩,女性必须安静端庄,不能轻言妄动。也许正是为了克服由此造成的呆板形象,传统女子的遍身上下偏偏要点缀种种轻易就会颤晃的饰物,无论是步摇、钗、簪,还是香囊、玉佩、荷包等等,她们身上的很多事物都是流动的,让观者根本没法去定格或者聚焦。古人尤其重视利用听觉来制造“气质”,调动悦耳的声音来赋予魅力,香气也是营造幽雅而迷人、具有个性特征的氛围的经典手段。所有的这些无疑会调动人的感官,营造心理的印象,让人觉得眼前的这一位就是美的……《红楼梦》中宝钗服冷香丸的场景不也正是如此吗?恐怕时至今日,宝钗长什么样,很难有人能给出具象的形容,但几乎所有人在读过后,都会有种“这真是位神仙姐姐”之感。
再说美男,这就不得不提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阴柔之美。的确,当时无论是男贵族还是女贵族,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言谈举止之间让人觉得他们活得简直像在表演。这种风气形成固然离不开当时的庄园经济。然而,将“魏晋风骨”笼统理解为阴柔未免有失偏颇。例如在南朝,同时存在着强大的军人集团,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阳刚之美在当时又是另一番风景,只不过后人在审视这一段历史时忽视了这一方面而已。所以说,千百年来,传统审美的标准不光是在人自身,还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决定。
古典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美人形象多得不胜枚举,从流传下来的作品与记载中不难发现,中国人特别善于用花朵的颜色来形容女人的脸色,比如杏脸桃腮,面部似杏花白中透出粉润,腮如桃花的绯红;眉毛则是“蛾眉青黛”,也就是黑黑的颜色、蚕蛾触须一般的形状。如果眉毛稀疏或者颜色很黄,这种面相是不讨喜的。可以说,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传统审美中的基本评判标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隋唐时期,在女人之间流行的眉妆中,形状就很多样化,有粗壮的,还有另类的,用“贴眉”的方式让其随心所欲的产生变化,这种审美的心理跟西方人习惯将脸上痣的位置来回变化,从而营造出美感的做法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的五官面相中,中国人传统审美中最重视的元素就是眼睛。所谓明眸善睐、美目盼兮,由于汉人民族单眼皮为多,所以杏核眼最受推崇。顾名思义,即眼睛呈杏核的形状,眼角细长上翘,双眼皮。当然,眼睛的大小、形状还在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当中要有神韵,要有一种会流动的感觉。汉代李延年写给李夫人的《李延年歌》对此就有着相当经典的描绘——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还有白居易的诗歌中那句著名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你看,古人对美的定位是一种神态与动作,美人是具有传神性的,特别是以眼传神,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红楼梦》讲述的是少男少女的故事。在曹雪芹的笔下,对眼睛、眼神的描绘同样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例如宝黛两位主人公相见时,宝玉是“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不高兴时眼睛里面也有情、有笑,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而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罥烟眉究竟是什么样,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我想,以中国传统审美的角度来看,黛玉的眉毛应当是既黑又弯的,她的神态并不是特别开朗,眼睛里有泪光、有闪烁,含露目是特别精灵的一种描述。由此可见,曹雪芹对于传统美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把握得恰到好处。
与希腊雕塑阳光、强健的形象不不同,东方美的神韵在于它含蓄而娇弱,不过于外露。除了文学作品以外,在中国传统戏剧形象中我们也可就此窥见一斑。例如对美男的描绘,世人最普遍的认知就是小生,即“白面书生”,与多数现代人推崇的“型男”形象截然不同。这固然与时代的变化有关,但也必须看到,娇弱虽然是当时的一种主流形象,并不意味着阳刚之气的不存在,不可一概而论。
作为一部经典名著,《红楼梦》无疑对后世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当下中国作家热衷的亚自由直接话语形态——作者成了讲故事的人,叙事方法、人物思想、标点符号的转换改变等等,即便被业内一度视为“前卫”的当代小说先锋派也是如此。或许,一代又一代艺术创作者们心中的“红楼”情结不泯,进而反映在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创作中,是直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红楼、思红楼的最好诠释。
营造一种“流动”的场景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美人的认知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按照白人种族群体的标准来判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三围,比如丰腴、长腿,实际上,这样将东方女性天然的形体特点全都给否定了。比如我们从古代绘画、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美女的描绘是溜肩、削肩,并非西方雕塑所呈现的那般宽大;还有我们常说的“杨柳腰”,它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是腰身长,如此比例之下自然就不可能是“大长腿”。腿不够长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种“遗憾”,但在先人和老外们看来,“杨柳腰”的女性走起路来有一种水一般的柔美,却是非常动人的。
说到此又想起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作为心灵的“窗户”,不少人现代人喜欢大眼睛、双眼皮,所以像秦始皇兵马俑所展现的那一类人物形象,相貌上很难让他们有“漂亮”之感。前不久,我和一位要好的朋友去欧洲、迪拜旅游,她就长着一双非常细长的眼睛,令我们很意外的是,这让她一路收获了无数称赞,国外朋友觉得她简直“美得不行”。当然,审美标准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而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对于审美的判断,首先应当站在一类人种的天然特点上来衡量。
还有就是肤白。过去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肤白都是种美。比如在中国的农耕社会,肤白说明这个人不用下地干活,那么他的身份、地位一定是尊贵的。这证明美的背后潜藏着一些其他的价值评判。如西方也是如此,过去也是以白为美,那么今天为什么变成肤色古铜是美?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只有当你有钱、有时间,才有可能会去海滩晒“日光浴”。不难看出,很多时候人们谈论他人美或不美,潜意识中是受到一定比较世俗的标准影响和左右的,这些标准对人的心理产生了某种暗示。
今天我们来看《红楼梦》中的美女和美男,我认为曹雪芹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并不去刻意描绘人物的五官到底什么样,而是通过一种意境的塑造,像黛玉葬花、湘云醉眠等经典场景,让读者心生对美的憧憬。
以女人为例,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一位女人美不美,鬓尤为重要,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女性特别性感的部位。中国古代女性的很高明,她们懂得美以及魅力不仅来自精致的五官与倩丽的形体,不仅要借助巧妙的化妆与华美的衣裙,更取决于一个人所能创造的风仪,韵致,氛围,换用今天的概念就是——气场。韵致、气场又如何形成?古代女性的要旨是,通过暗示,通过施加给视觉、嗅觉、听觉的感受,在旁人的心理上熏洇印记。
按礼教规矩,女性必须安静端庄,不能轻言妄动。也许正是为了克服由此造成的呆板形象,传统女子的遍身上下偏偏要点缀种种轻易就会颤晃的饰物,无论是步摇、钗、簪,还是香囊、玉佩、荷包等等,她们身上的很多事物都是流动的,让观者根本没法去定格或者聚焦。古人尤其重视利用听觉来制造“气质”,调动悦耳的声音来赋予魅力,香气也是营造幽雅而迷人、具有个性特征的氛围的经典手段。所有的这些无疑会调动人的感官,营造心理的印象,让人觉得眼前的这一位就是美的……《红楼梦》中宝钗服冷香丸的场景不也正是如此吗?恐怕时至今日,宝钗长什么样,很难有人能给出具象的形容,但几乎所有人在读过后,都会有种“这真是位神仙姐姐”之感。
再说美男,这就不得不提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阴柔之美。的确,当时无论是男贵族还是女贵族,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言谈举止之间让人觉得他们活得简直像在表演。这种风气形成固然离不开当时的庄园经济。然而,将“魏晋风骨”笼统理解为阴柔未免有失偏颇。例如在南朝,同时存在着强大的军人集团,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阳刚之美在当时又是另一番风景,只不过后人在审视这一段历史时忽视了这一方面而已。所以说,千百年来,传统审美的标准不光是在人自身,还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