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革命党人创办的报纸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绪三十一年(1905)2月,两江学堂(两江会馆开办的学校)创办《直隶白话报》。吴樾为主编。
  吴樾(1878-1905),字梦霞,后改孟侠。安徽桐城人。1901年就读于保定直隶高等学堂,其间广阅革命书籍。1903年,与杨笃生在上海发起组织军国民教育会,自担保定支部工作。同年又经杨笃生介绍,加入革命组织“北方暗杀团”,任支部长。并積极开展活动,除自己到两江学堂讲课,传播革命思想外,还请武备学堂的教员到两江学堂进行反清演讲。为扩大宣传爱国救亡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04年,辛亥革命先驱吴樾积极参与创办《直隶白话报》,这是革命党人在直隶省会保定创办最早的报纸。
  《直隶白话报》为综合性半月刊。其宗旨为:“开通民智,提倡学术”。设有社论、历史、地理、传记、教育、军事、学术、实业、纪事、政法等二十多个栏目。由于直隶是清政府的统治中心,该报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方式进行反清宣传。一是大量刊载历史人物传记,借古人宣传“爱国爱种”;另一方面鼓吹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反对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猛烈抨击清朝专制政府。它具有强烈的救亡色彩,大声疾呼中华民族处在危亡之际,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瓜分中国的野心。它反对义和团的盲目排外,提出“文明排外”,主张通过自主自强,富国强兵,发展教育,来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它还重视向民众介绍科学技术,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民族工业,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
  1905年2月《直隶白话报》出版后,极受欢迎,第一、二期各发行3000份,全部售完,而“索购者尚纷纷不绝”,又再版2000份。该报在直隶省和北京、安徽等地设有17个分销处,后增至45个,其中直隶23处,京津14处,在上海、南京、奉天和日本东京也设有分销处。
  1905年7月,吴樾闻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遂进京参加杨笃生等组织的暗杀团,行刺五大臣,以揭露清政府立宪阴谋。9月24日,吴樾怀揣炸弹,乔装为仆人,混入北京站仆役中,进入五大臣车厢,不幸被人发现,仓促中拉响炸弹,炸伤载泽、绍英二大臣,自己壮烈牺牲。吴樾殉难后,《直隶白话报》也随之停刊,共出14期。
  辛亥革命后,安庆都督孙毓筠将吴樾灵柩运回安庆安葬,孙中山为吴樾作祭文。
  (后记:本文作者郝毅生为本刊多年的忠实读者和撰稿人,2017年12月16日老先生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享年83岁,今刊发老先生的遗作以示凭吊和纪念。)
其他文献
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棵树——母校的那棵羊蹄甲树。  秋末冬初,羊蹄甲树开始开花,白色的花蕊,花瓣上的粉色由浅至深。它不如鸡蛋花那般清新淡雅,更不如紫藤萝树上那一串串的花朵来得妖艳。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它,却常常让我心里挂念着。想必,这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吧。  羊蹄甲的树干细小而且长得歪歪扭扭,树叶的形状就如同树名一样,一片片树叶就像一只只巨大的羊蹄。母校的那棵羊蹄甲位于红砖小道的拐角处。秋冬之
屈大均(1630—1696年)文学家。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  屈大均的父亲屈宜遇对儿子的教育相当严格。当屈大均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为屈大均定下了一条规矩:每天读书必须超过3000字,不然就不准睡觉。他还亲自为屈大均讲解疑难。屈大均从小十分聪明,几乎是过目成诵。在父亲的督促下,屈大均也表现出与一般孩子不同的勤奋。每晚屈大均都跑到母亲纺
根据省委组织部冀组明字〔2018〕74号《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老干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為充分体现对生活困难党员、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的深情关爱,两节期间,馆领导带领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处有关人员走访慰问了省馆生活困难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并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寒冷的冬日把组织的温暖送到了离退休老干部心中。慰问中,馆领导对老党员、老干部嘘寒问暖
为推进《河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办法》深入实施,促进省直各机关的档案工作发展,8月17日上午,省档案局在省检察院召开河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现场会,学习交流省检察院档案工作先进经验。省档案局副局长刘学圃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高树勇出席会议并致辞,省档案局业务指导处处长杜建强主持会议,省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任国强介绍档案工作开展情况。省直各单位及中直驻冀单位主管档案的负责同志
2014年12月2日,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现场会在涿州召开,省档案局、省农业厅,各设区市、定州、辛集市和有关县(市、区)档案局、农业局,邯郸、邢台、唐山市农工委,农口单位共31个单位近50人参加会议。会议就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具体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并现场观摩了涿州市高官庄镇崔庄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波光粼粼的滹沱河,满目葱绿的柏坡岭,环抱着一个静谧的村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这里坐落于太行山深处,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指导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进而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这里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2013年7月11日
泥浆似乎很喜欢我的脚,紧紧地粘着,让我不得动弹。  我今年的暑假是在乡村度过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更加缤纷多彩。  一放假,爸爸、妈妈和我就踏上了回乡的旅途。来到山清水秀的老家,和长辈们一一打了招呼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冲出了家门,来到了一片比较空旷的田野。望着满眼的绿色,我一路上的疲惫一扫而空,顿时有了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舒心!我一边跟爸爸走,一边用眼睛和鼻子贪婪地吸收这里的美好景象和新鲜空气。
(主持人):  拍攝于1962年的老电影《地雷战》,讲述了山东胶东抗日根据地抗日军民运用地雷与侵华日军进行斗争的故事。据了解当时情况的观众说,虽然电影中展现的情节与真实的地雷战有一些不太一样,但电影中反应出来的中国军民保卫家园的智慧与反抗敌人的勇气却是非常真实的。  (短片解说):  这是一份发行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的《晋察冀日报》(图一),报纸用了整整两版来讲述一个抗日英雄的故事。这个人就
执着,是侯晓慧的天性。  她在临西县档案局(馆)工作已整整27个春秋,虽岁月漫长,但心无旁骛,越干越有滋味。每每说起档案工作,她总是满怀深情地说:“没干够,还要接着干下去。”  执着的“螺丝钉”精神,伴着侯晓慧由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由普通一兵走上了领导岗位,临西县档案馆也一跃成为省、市先进单位,开辟了临西档案的新天地。  行家里手  1990年2月,侯晓慧调入临西县档案局工作。陌生的世界,寂寞的
或许是因为故乡处于海的怀抱,海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和神秘,蓝蓝的保护色亦是我的最爱。不知在从前,这样美丽的海洋充当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它又有怎样的感情?  站在海边,柔和的海风迎面吹来,海浪一浪接一浪地向岸边涌来。看着眼前这样舒适的水天一色的蓝,我不由得想起昨天看过的书——《大发现的时代》。这本书以海洋为线索,讲述了欧洲15世纪至17世纪的航海历程。  湛蓝的海洋在明媚的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