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国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就业模式的综述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_o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国后,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模式的变革、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而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安定。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合理的配置高校毕业生,无论对社会、学校,还是学生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简析普通高等院校的就业模式,希望能够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关键词】就业模式;统包统分;双向选择;自由选择
  
  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伴随着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模式在经历过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洗礼后,它的演变轨迹也呈现出从完全计划到市场化的转变,由传统的统招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转变为逐步培育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面向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模式,引入了市场机制,提高了人才的竞争意识和高校的办学效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指令性计划分配时期的就业模式——统包统分
  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这一时期的就业政策被称为“统包统分”模式,由国家控制人才的流向。主要标志是: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1]这种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承担高校生培养的全部费用,并按照计划统一分配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此期间,我国在就业工作方面否定市场的存在,排斥市场的作用,对人力资源基本采取强硬的行政配置方式,适龄的劳动者由国家统包统配。国家依据指令性计划来分配企业用人的数量和质量。在这种模式下,劳动力需求方即企业,它的用人计划完全由企业以外的政府决定,而不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劳动力的使用效率及生产率来定。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完全没有自主选择职业的自由,劳动者不能通过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这种高度集中、高度计划性的就业模式与建国初期的经济政治现实密切相关,是适应高等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一方面在建国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百废待兴,对在此大环境下培养的大学生的确有必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其树立为祖国、为社会主义奋斗的远大抱负;另一方面,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也面临着选拔使用、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和国家党政机关的艰巨任务。更何况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当时属于稀缺的社会资源。为了能充分的发挥这一稀缺资源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采取中央的行政手段、统一计划和集中使用来进行配置。1952年7月,政务院又发出了《关于1952年暑期全国高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的指示》,再次强调了“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这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发展和需要的”。在这之后的30年的时间里,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外,一直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家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用人单位统统无权参与毕业计划的制定,[2]更谈不上自主培养、自主输送人才,劳资双方都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这一时期,这种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与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保证了国家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区之间人才需求不平衡的状况,保障了大学生的就业,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变革,这种“统包统分”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凸现出来,首先它严重的违反了市场价值规律,这种“强买强卖”的做法,一方面限制了个人择业的自主性,毕业生的个性表现得不到重视,工作热情受到了抑制,降低了工作中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企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适合的人才,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受到了影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其次这种模式忽视了高校的调节作用,高校完全没有自主权利,导致高校缺乏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难以及时依据社会需要的变化有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指令性计划分配向市场导向就业过度时期——双向选择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的就业模式处于指令性计划分配向市场导向就业过度时期,被称为双向选择模式。主要的标志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毕业分配办法,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3]由国家计划指导就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传统经济体制下运作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于是双向选择这种模式应运而生。这一阶段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由主管部门和高校以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编制分配几乎,扩大了学校参与毕业生分配的权限。
  (2)国家给高校部分切块计划自主权,在少数学校实行小范围的“供需见面”,以促进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
  (3)进行“双向选择”试点工作,促使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相互选择。[4]这是对以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革新,毕业生就业环节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国家主管部门提出了搞好宏观调控,加强政策导向,培养就业市场,扩大双向选择,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新思路。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首先对“双向选择”这一就业模式进行了尝试,主要做法有:在国家分配方针指导下,由毕业生选择工作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录用。[5]这些大胆的尝试,使过去大学生“皇上女儿不愁嫁”的日子成为往事。统包统分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开始过渡到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其中双向选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双向选择”的模式,无论是对国家、高校、企业,还是毕业生个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对国家而言,它实现了人才的合理配置,避免了人才浪费和堆积的现象,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高校而言,它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增强了动力和活力,使高校有了一定自主权,毕业生就业市场走向了市场化。高校可以及时从就业市场得到反馈,增强了对就业市场信息的灵敏度,更及时、主动的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对企业而言,提升对人才选择的自主权,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择优选择,保证了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储备。对毕业生个人而言,从被动就业到主动择业,择业的自主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双向选择”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统包统分”就业模式与经济转型的矛盾,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转轨,满足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这种科学合理的就业模式使得高校毕业生和有人单位得到了有效的沟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使得利益达到了最大化。
  三、市场导向时期——自主选择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是我国的市场导向就业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就业模式为自主选择模式。这种市场导向的就业模式,是指劳动力资源完全实现市场配置,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招收和使用劳动力,企业有充分的工资决定权,劳动力的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6]主要标志为: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作了阐述,这份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到来,开启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的自主选择模式。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2002年3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意见”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7]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计划调控、市场引导,加强管理,拓宽渠道,自主择业,鼓励创业。可以说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是在自主选择模式中的一种创新,标着着我国大学生就业模式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的新时期。
  在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终究要摆脱完全国家计划分配的模式,纳入市场的轨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家行政手段保障就业的方式已经不存在,而是需要劳动者凭借自身能力竞争上岗。这种模式打破了企业、高校、毕业生个人的安于现状的态度,使得就业工作的的每一环节都加入了危机和竞争的意识,为解决就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企业而言,在人才选择方面有了自主权,另一方面也使得用人单位要利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优秀的毕业生,为企业增添了动力。对于高校而言,教育不再是闭门造车,市场信息、毕业生的求职状况可以及时的为高校提供反馈,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对于毕业生而言,在自主就业的模式,他们有完全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其自身能力,有一定压力。新的就业模式有效的解决了以往统包统分方式的种种弊端,是成功的变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并没有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就业市场无法全部容纳,再加上我国产业结构正处在转型期,产生了结构性失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就业模式仍有待于改进和完善。
  四、小结
  以上三种就业模式是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采用的。就业模式包含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包括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劳动力的就业方式,还包括政府促进就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的总和,总之就业模式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就业方面关系的总和。[8]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模式过分强调了国家的作用,而忽视了企业和个人的能动性,但应该承认的是在那段特定的时期,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确实为建设新中国,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我们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到,就业不是政府单方面可以解决的。在就业模式中,个人和企业这两个维度也应该参与其中,调动各方面的有力条件来促进就业,这将大大减少政府的压力,完善市场化的就业模式。不能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就业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完全的市场化可能会因为消息流通的不及时,而造成就业的不公平等。所以我们要处理好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动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马书臣.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历史演进与政府角色转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
  [2]杜晓培.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
  [3]王茜.我国大学生就业运行机制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黄玉桃.现阶段我国高校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
  [5][7]赵北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6]章金萍.论我国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构建[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8]吴丽娟,刘晓英.就业模式的分类及我国就业模式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2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理论实际相结合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主要群体,必须要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指向标”,才能在复杂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争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已经在我国全面实施,并且对每行每夜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其中,建筑业恰恰是受到较大影响的行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时,建筑的企业必须要依靠自身
As a foreigner anywhere,it is important to make an effort to experience the cultura heritage of the city you are in.In Paris you should visit Montmartre,in Lond
期刊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不断增加,但是传统的城市土地调控对于城市空间不能充分利用,造成很多的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除了教会学生驾驭语言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德育、智育外,还包括了美感教育.儿童的智
近年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迅猛,成绩有目共睹,PPP已经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广泛参与公共服务领域,丰富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期刊
新世纪之初,统计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加快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力开创统计工作的新局面。一、改革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任务
随着企业合并浪潮的不断高涨和央企整合的逐步深化,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问题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层、财务人员等日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合并报表编制程序是否合理、子公司报
近年来,城乡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急需创新新型测量模式,以往的航空摄影形式流程较多,操作难度较大,工作繁复且投资金额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预期测量工作.如果能将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