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把《昨天》看成一个吸毒青年戒毒过程的展现,也有人认为它主要表现了老少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个人从一个生命阶段艰难地走向另一个生命阶段的真实记录。
影片的情节完全取自现实生活,如贾宏生自己所说的,再现他那一段吸毒历程。贾宏生是一个青年演员,拍过很多片子,喜欢穿时髦的衣服,听BEATLS,像很多年青人一样地虚荣和前卫,前卫地需要拿吸毒来表现,而且一吸就是四年。为了帮他戒毒,父母从东北老家赶到北京和他一起住,可是他非但不领情,对父母的态度还特别恶劣,父母一心一意顺着他的性子来,他要听歌,父亲买给他,歌听腻了,他要出去兜风,父亲又给他买了二手车,整天偷偷跟在他身后,害怕他出事。他嫌父亲土气,要父亲穿牛仔裤,父亲也依了他,陪他出去散步、喝酒。家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他早日戒毒。贾宏生要的却不是这些,他需要精神上的支撑,或者说对人生的一个诠释。
他曾经希望做个好演员,当他站在很高的地方来要求自己时,他并不能做到很好,只能引来影院里一阵阵的嘲笑声。他砸碎了自己出演的所有片子,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日弹吉它,连朋友们都害怕他这种状态,最终一个个离他而去。他失望至极,在极度脆弱的状态下,贾宏生突然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终点,痛苦像恶魔一样俘获了他,他不知道别人在大街上来来去去有何意义,他骂每一个经过的人“傻瓜”。
二十九岁生日,他逼着父亲喝酒,问父亲:“你为什么是我父亲?”“你为什么活着?”“你快乐吗?”父亲不能回答他的问题,于是他动手打了父亲,有了第一次,当然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当他拒绝承认母亲时,家人再也不能忍受,最后将他送进了医院。
医院当然也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所以诊断为幻视、幻听。存在于他内心深处的东西是不能被发现的,那只有他自己明白。他明白自己必须与每一个人斗争,可悲的是他斗不过任何人,没有人理解列侬、BEATLS以及龙状乌云给他的启示。当龙状乌云再次出现并与他对话,他头脑里某些固有的东西渐渐明晰,最终他看清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其实他什么也不是,仅仅是一个人,作为人的符号存在于这个世界,他明白了:“所有伤心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将会有一个答案——顺其自然”,那么,他也不例外。
三十岁生日,他自己去市场买菜,与家人和解,毒彻底戒了,连烟也不再抽,紧张的家庭气氛慢慢消融,镜头的拉伸使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整个故事看似松散、琐碎,节奏缓慢,但正是这种无序真实地再现了贾宏生从模糊、消极、脆弱到平静、明了的艰难历程,它不涉及视觉的冲击力,与爱情无关,但每一个处于焦灼状态的青年都能在贾宏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反叛、对向往的事业的热爱,情绪的骤然起落,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慢慢掉进了贾宏生的世界,但张扬是个不大愿意收集观众眼泪的导演,当我们全心把感情投入到故事中时,张扬却让镜头一下子把你从故事中拉出来,让你看到了整个赤裸裸的演出舞台,所有的演员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哭或者笑或者沉思,他让你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看这个故事,而不仅仅拘泥于特定的事件。他大胆采用了戏剧里常用的视角间离效果,这看似疏远与观众的距离,实际上让观众看到了真实带给人的残酷与冷漠。
影片的情节完全取自现实生活,如贾宏生自己所说的,再现他那一段吸毒历程。贾宏生是一个青年演员,拍过很多片子,喜欢穿时髦的衣服,听BEATLS,像很多年青人一样地虚荣和前卫,前卫地需要拿吸毒来表现,而且一吸就是四年。为了帮他戒毒,父母从东北老家赶到北京和他一起住,可是他非但不领情,对父母的态度还特别恶劣,父母一心一意顺着他的性子来,他要听歌,父亲买给他,歌听腻了,他要出去兜风,父亲又给他买了二手车,整天偷偷跟在他身后,害怕他出事。他嫌父亲土气,要父亲穿牛仔裤,父亲也依了他,陪他出去散步、喝酒。家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他早日戒毒。贾宏生要的却不是这些,他需要精神上的支撑,或者说对人生的一个诠释。
他曾经希望做个好演员,当他站在很高的地方来要求自己时,他并不能做到很好,只能引来影院里一阵阵的嘲笑声。他砸碎了自己出演的所有片子,把自己关在屋里,整日弹吉它,连朋友们都害怕他这种状态,最终一个个离他而去。他失望至极,在极度脆弱的状态下,贾宏生突然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终点,痛苦像恶魔一样俘获了他,他不知道别人在大街上来来去去有何意义,他骂每一个经过的人“傻瓜”。
二十九岁生日,他逼着父亲喝酒,问父亲:“你为什么是我父亲?”“你为什么活着?”“你快乐吗?”父亲不能回答他的问题,于是他动手打了父亲,有了第一次,当然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当他拒绝承认母亲时,家人再也不能忍受,最后将他送进了医院。
医院当然也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所以诊断为幻视、幻听。存在于他内心深处的东西是不能被发现的,那只有他自己明白。他明白自己必须与每一个人斗争,可悲的是他斗不过任何人,没有人理解列侬、BEATLS以及龙状乌云给他的启示。当龙状乌云再次出现并与他对话,他头脑里某些固有的东西渐渐明晰,最终他看清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其实他什么也不是,仅仅是一个人,作为人的符号存在于这个世界,他明白了:“所有伤心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将会有一个答案——顺其自然”,那么,他也不例外。
三十岁生日,他自己去市场买菜,与家人和解,毒彻底戒了,连烟也不再抽,紧张的家庭气氛慢慢消融,镜头的拉伸使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整个故事看似松散、琐碎,节奏缓慢,但正是这种无序真实地再现了贾宏生从模糊、消极、脆弱到平静、明了的艰难历程,它不涉及视觉的冲击力,与爱情无关,但每一个处于焦灼状态的青年都能在贾宏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反叛、对向往的事业的热爱,情绪的骤然起落,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慢慢掉进了贾宏生的世界,但张扬是个不大愿意收集观众眼泪的导演,当我们全心把感情投入到故事中时,张扬却让镜头一下子把你从故事中拉出来,让你看到了整个赤裸裸的演出舞台,所有的演员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哭或者笑或者沉思,他让你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看这个故事,而不仅仅拘泥于特定的事件。他大胆采用了戏剧里常用的视角间离效果,这看似疏远与观众的距离,实际上让观众看到了真实带给人的残酷与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