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J.C.Sullivan等人于1961年首次报道了五价锕系元素Np(V)和六价锕系元素U(Ⅵ)在高氯酸溶液中能够形成1:1型的“阳离子-阳离子”配合物以来^[1],五价锕系元素在酸性溶液中的这一特殊配位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随着对锕系元素在后处理中化学性质的进一步认识,相继报道了U(V)、Np(V)以及Am(V)等五价锕系元素与Np(Ⅵ)、U(Ⅵ)等六价锕系元素形成的“阳离子-阳离子”配合物^[2,3],随后又报道了五价Np(V)和Pu(V)与一系列三价过渡元素,如Cr(Ⅲ)、Rh(Ⅲ)、Sc(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