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白色念珠菌病的防治措施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09-0039-02
  白色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真菌病,又叫霉菌性口炎。近年来,随着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迅猛发展,白色念珠菌病在肉鸡生产中已广泛存在,并呈现新的流行及感染特征,给肉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让广大养殖户更好地了解该病的发病诱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要点、真菌培养、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总结如下防治措施供大家分享。
  1 发病诱因
  1.1 管理因素 由于免疫程序不合理或免疫不当,在肉鸡生产中会造成鸡体免疫机能不完善及免疫抑制现象。这种发育不良的鸡体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致使白色念珠菌普遍存在。
  1.2 营养因素 营养不良,饲料不全价,维生素缺乏或不平衡。
  1.3 饲料因素 饲料卫生控制较差,饲料贮存条件不当,使用发霉、变质、过期或受雨淋饲料,导致白色念珠菌乘势而入。
  1.4 药物因素 雏鸡入舍时使用抗阴性菌开口药,致白色念珠菌优先占位;滥用药物扰乱肠道微生态环境,致使白色念珠菌成优势菌群;肉鸡消化道病的日常预防用药致肠道有益菌减少等难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1.5 舍内环境 鸡舍内垫料、工器具、饮水、空气等的污染,造成了白色念珠菌大量生长。
  2 流行病学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多发,常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垫料、饮水、粪便等感染,潜伏期2~3d,发病迅速,出现症状后一般第二天开始出现死亡,出现明显腿病现象,但无明显死亡高峰 ,一般日死亡率在0.5%~1%左右,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病程可一直持续下去。
  3 临床症状
  3.1 采食量下降,嗉囊积食,生产性能下降。
  3.2 生长发育受阻,消化不良,大小分化严重,均匀度差,羽毛发暗无光泽。
  3.3 病鸡渐进式消瘦,无精打采,口腔可见酸臭味液体。
  3.4 有时有顽固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发生。
  3.5 严重的病鸡呼吸困难,拉石灰水样稀便,脱水衰竭而死亡。
  4 病理变化
  ①嗉囊粘膜增厚,沟回增多,在粘膜表面散布黄白色坏死灶而形成假膜,严重者出现溃烂;②腺胃乳头表面被覆一层厚厚的浆糊样粘液,偶见粘膜肿胀、出血;肌胃角质层溃烂;③胰腺苍白,或有坏死点;④肾脏尿酸盐沉积而肿大;⑤直肠末端发红,有坏死点;⑥心包液有白色尿酸盐沉淀物;⑦肠道内有浆糊样粘液。
  5 鉴别要点
  该病在口腔、嗉囊、肠道等处均可感染,但主要在嗉囊里表现的特征最明显,是一种以感染为主的真菌,而黄曲霉毒素是以中毒为主。这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肾脏肿胀上要做好与传染性腺胃炎、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区别。
  6 真菌培养
  取嗉囊内黄白色坏死物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的酵母菌和菌丝;取嗉囊内的坏死物接种于葡萄糖琼脂平板上,经37℃培养24~48h,发现有灰白色、光滑、圆形凹起、湿润而带有酵母气味的菌落,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作纯培养后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卵圆形孢子。
  7 防治措施
  7.1 保持鸡舍小环境卫生,加强通风与换气,使用新鲜垫料、清洁的饮水及全价的无霉变的饲料。
  7.2 合理规范使用药物,防止滥用药。
  7.3 在梅雨季节,定期进行日常兽医观察,发现有口腔溃疡鸡只或嗉囊病变的鸡只,要立即用0.1%的硫酸铜对鸡舍、垫料进行消毒,每天一次,同时对工器具进行碘制剂的消毒。
  7.4 对发病鸡群及时使用制霉菌素拌料饲喂,每千克饲料拌100万单位,连用5~7d。
  7.5 饮水中加入多维或口服补液盐,使用保肝通肾药物有利于缓解症状。
  8 注意事项
  8.1 确诊发生白色念珠菌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
  8.2 因白色念珠菌能抑制各种疫苗产生抗体,影响各种治疗药物对鸡病的控制效果,为此要及时有效投药,尽快恢复鸡群健康体质,避免造成鸡体的免疫抑制或免疫力低下。
  □
其他文献
肝脏具有分泌胆汁、贮存养分、解毒、免疫防御、造血、再生等一系列功能。作为鸡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肝脏影响胆汁的代谢,从而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导致鸡采食量急剧下降。肝脏又是代
炎热的夏日将要来临,为保障鸡群安全度夏.特将一些夏季养鸡需要关注的问题与业内人士和广大养殖户探讨,希望对夏季蛋鸡饲养管理有所帮助。
1鸡舍内温度来源太阳辐射热、外界气温以及鸡体散发的热均是鸡舍温度的来源。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鸡舍,舍内外气温相差不大,舍内温度基本上随季节和昼夜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对于密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11-0033-02  气囊炎只是一个症状,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现在有不少兽医,在临床诊断时往往把发生气囊炎后的病简单地以气囊炎命名之,说明我们对气囊炎本质问题的认识上有欠缺,气囊炎只是由于一些因素导致气囊发炎的一种表现,很多原因能引起气囊炎。  1 鸡的特殊生理结构使得气囊炎的发生更常见  1.1 鸡的体内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