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世博会的某个场馆成为埃菲尔铁塔那样世界知名的建筑很难,不过世博会后,“对上海这个城市来讲,这里注定会成为一个精神地标”
从卢浦大桥上看,在上海成片的灰色水泥森林中,红色的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异常夺目。这个传统斗拱造型的建筑,空间展示面积15800平方米,是上海世博会所有展馆中最大的,也是中国在参与世博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场馆面积。
这个史上投入最大的中国馆,自设计方案公布之日起,就一直处于舆论关注之中:有人褒,也有人贬,更多人对它很好奇。
71岁的中国国家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对这些争议并未置评,只用“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八个字来评价这件自己迄今为止最知名的作品。
“中国器”让人眼前一亮
2007年4月,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公开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对设计者做出了一条“限制”——全球华人。
在此之前,中国正逐渐变成外国建筑师的“实验田”。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公开表示,国际上一股“东倒西歪”的建筑风吹到了中国。
“中国馆要与中国的文化理念相结合,所以极力倡导在国内和海外华人建筑师中征集方案。”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解释说。
短短两个月内,主办方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华人建筑师的344件方案。海选中,所有效果图每张显示5分钟,由评委打分。当评委们从344个方案中挑选出20个入选方案后,却发现没有一个让人“一见钟情”。
评委们又回过头去翻那些选过的方案,何镜堂的“东方之冠’’就在此时被发现。
最后,“东方之冠”(当时称之为“中国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简盟工作室和上海建筑设计院的“叠篆”(外观镌刻着古代叠篆文字)胜出。评委对这两个方案难以取含,决定将两者合并。
2007年8月,吴良镛打电话给何镜堂,希望两家单位合作,由他来带队。何镜堂欣然应允。相关设计人员齐聚上海进行最后的修改,“冻方之冠”最终成型。
“中国味”如何能“镇得住”
在设计之初,上海世博局就明确要求,中国馆要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
“中国地大物博,很难用一个形象概括。”何镜堂对本刊记者说,难在如何从形体或精神上表达出中国文化的韵味。
为了寻找一个可以表意的中国元素,何镜堂最初将他的几十人设计团队分成三组:—组寻找“中国印象”,借助绘画、戏剧、民族民风、文字,这一组最终形成了“中国结”方案,第二组借鉴了中国的城市建筑、园林,例如九经九纬、南北轴线,形成“中国园林”方案;第三组灵感来自“出土文物”,最后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提炼,形成了“中国器”。
其实在历届世博会上,中国馆都贯穿了传统文化和建筑形象,比如2001年汉诺威世博会上的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中国红,’和十二生肖等。但这些中国元素也因其过于具象而饱受诟病,‘‘历史太沉重,现实太单薄。”
对于“中国器’方案最终胜出,中国馆副总设计师倪阳分析说,这并不代表它是最好的,但它是最切题的——要‘佣不具象的形式诠释中国建筑与文化的联系”。
“我们不是要设计一个具象的东西,但是要让每一个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中国的,要镇得住。”何镜堂说。
用园林智慧解决世界问题
尽管外形很有中国味,中国馆又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建筑,设计更吻合现代建筑要求,
在中国馆,观众可以感受到冬暖夏凉,这是因为中华古老的“大屋顶”原理被借鉴了过来,中国馆自上而下的立面收分角度正好处于上海冬至日和夏至日的阳光射角之间。
中国馆地区馆的屋顶是—个270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在世博会中主要用于人流集散,而在会后则用于公共休闲活动。它同时也是调控温度的“天然空调”,能产生8~10℃的降温效果。这个名为“新九洲清晏”的园林,其形制和取意都源于圆明园四十景之终景“九洲清晏”,即以碧水环绕的九个岛屿象征中华之广袤疆土。
中国馆联合设计团队副总设计师张利认为,“新九洲清晏”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园林智慧,是对高密度的城市里实现城市开放空间的一种探索。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上海和中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张利说,“新九洲清晏”是希望用中国传统的城市空间和园林智慧来解决—个世界眭的问题。
“要由全国人民来说话”
中国馆在建构的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做了修改,比如入口方位原来是在西边,后来改为南边。这一改动更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
何镜堂介绍说,中国馆每一面的椽子都是中国特色的“印章”,每个印章大约是2.7米×2.7米,东面就是“东”字,西面是“西”字,用篆字表现,其实这些印章就是通风洞。“我们也想过在顶端镂上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名字,但涉及排序等问题,而且不太整齐、不美观。就改为镂刻方位。”
作为本次世博会的主角之一,中国馆自设计方案出台之日起就争议不断。
有人对“东方之冠”的仿古形象无法接受,认为这—设计“既不能表达科技的进步,也不能表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有人认为这一强势的“中国符号”与海派风情格格不入。
何镜堂对本刊记者说:“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谁都可以提意见。建筑没有100分,没有最好的建筑,只有相对适宜的建筑。”
他认为,中国馆的设计建造,给中国建筑师带来了自信,向世界证实了中国建筑师的实力和水平。“中国馆还给了中国文化一种自信,它的标志性、-美感和文化内涵都将大大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更多的人对中国馆充满期待。在世博会结束后,它会不会像英国伦敦的水晶官、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原子球馆一样,成为上海未来的标志性建筑?
对此,何镜堂认为,这要由实践和时间考验,要由全国人民来说话。不过,“以后来到上海拍照的话,选择中国馆比东方明珠更好。”他开玩笑地说。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夏骏则认为,从已有的建筑造型来看,上海世博会的某个场馆成为埃菲尔铁塔那样世界知名的建筑很难,不过世博会后,“对上海这个城市来讲,这里注定会成为一个精神地标。”
从卢浦大桥上看,在上海成片的灰色水泥森林中,红色的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异常夺目。这个传统斗拱造型的建筑,空间展示面积15800平方米,是上海世博会所有展馆中最大的,也是中国在参与世博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场馆面积。
这个史上投入最大的中国馆,自设计方案公布之日起,就一直处于舆论关注之中:有人褒,也有人贬,更多人对它很好奇。
71岁的中国国家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对这些争议并未置评,只用“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八个字来评价这件自己迄今为止最知名的作品。
“中国器”让人眼前一亮
2007年4月,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公开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对设计者做出了一条“限制”——全球华人。
在此之前,中国正逐渐变成外国建筑师的“实验田”。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公开表示,国际上一股“东倒西歪”的建筑风吹到了中国。
“中国馆要与中国的文化理念相结合,所以极力倡导在国内和海外华人建筑师中征集方案。”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解释说。
短短两个月内,主办方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华人建筑师的344件方案。海选中,所有效果图每张显示5分钟,由评委打分。当评委们从344个方案中挑选出20个入选方案后,却发现没有一个让人“一见钟情”。
评委们又回过头去翻那些选过的方案,何镜堂的“东方之冠’’就在此时被发现。
最后,“东方之冠”(当时称之为“中国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简盟工作室和上海建筑设计院的“叠篆”(外观镌刻着古代叠篆文字)胜出。评委对这两个方案难以取含,决定将两者合并。
2007年8月,吴良镛打电话给何镜堂,希望两家单位合作,由他来带队。何镜堂欣然应允。相关设计人员齐聚上海进行最后的修改,“冻方之冠”最终成型。
“中国味”如何能“镇得住”
在设计之初,上海世博局就明确要求,中国馆要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
“中国地大物博,很难用一个形象概括。”何镜堂对本刊记者说,难在如何从形体或精神上表达出中国文化的韵味。
为了寻找一个可以表意的中国元素,何镜堂最初将他的几十人设计团队分成三组:—组寻找“中国印象”,借助绘画、戏剧、民族民风、文字,这一组最终形成了“中国结”方案,第二组借鉴了中国的城市建筑、园林,例如九经九纬、南北轴线,形成“中国园林”方案;第三组灵感来自“出土文物”,最后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提炼,形成了“中国器”。
其实在历届世博会上,中国馆都贯穿了传统文化和建筑形象,比如2001年汉诺威世博会上的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中国红,’和十二生肖等。但这些中国元素也因其过于具象而饱受诟病,‘‘历史太沉重,现实太单薄。”
对于“中国器’方案最终胜出,中国馆副总设计师倪阳分析说,这并不代表它是最好的,但它是最切题的——要‘佣不具象的形式诠释中国建筑与文化的联系”。
“我们不是要设计一个具象的东西,但是要让每一个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中国的,要镇得住。”何镜堂说。
用园林智慧解决世界问题
尽管外形很有中国味,中国馆又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建筑,设计更吻合现代建筑要求,
在中国馆,观众可以感受到冬暖夏凉,这是因为中华古老的“大屋顶”原理被借鉴了过来,中国馆自上而下的立面收分角度正好处于上海冬至日和夏至日的阳光射角之间。
中国馆地区馆的屋顶是—个270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在世博会中主要用于人流集散,而在会后则用于公共休闲活动。它同时也是调控温度的“天然空调”,能产生8~10℃的降温效果。这个名为“新九洲清晏”的园林,其形制和取意都源于圆明园四十景之终景“九洲清晏”,即以碧水环绕的九个岛屿象征中华之广袤疆土。
中国馆联合设计团队副总设计师张利认为,“新九洲清晏”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园林智慧,是对高密度的城市里实现城市开放空间的一种探索。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上海和中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张利说,“新九洲清晏”是希望用中国传统的城市空间和园林智慧来解决—个世界眭的问题。
“要由全国人民来说话”
中国馆在建构的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做了修改,比如入口方位原来是在西边,后来改为南边。这一改动更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
何镜堂介绍说,中国馆每一面的椽子都是中国特色的“印章”,每个印章大约是2.7米×2.7米,东面就是“东”字,西面是“西”字,用篆字表现,其实这些印章就是通风洞。“我们也想过在顶端镂上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名字,但涉及排序等问题,而且不太整齐、不美观。就改为镂刻方位。”
作为本次世博会的主角之一,中国馆自设计方案出台之日起就争议不断。
有人对“东方之冠”的仿古形象无法接受,认为这—设计“既不能表达科技的进步,也不能表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有人认为这一强势的“中国符号”与海派风情格格不入。
何镜堂对本刊记者说:“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谁都可以提意见。建筑没有100分,没有最好的建筑,只有相对适宜的建筑。”
他认为,中国馆的设计建造,给中国建筑师带来了自信,向世界证实了中国建筑师的实力和水平。“中国馆还给了中国文化一种自信,它的标志性、-美感和文化内涵都将大大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更多的人对中国馆充满期待。在世博会结束后,它会不会像英国伦敦的水晶官、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原子球馆一样,成为上海未来的标志性建筑?
对此,何镜堂认为,这要由实践和时间考验,要由全国人民来说话。不过,“以后来到上海拍照的话,选择中国馆比东方明珠更好。”他开玩笑地说。
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夏骏则认为,从已有的建筑造型来看,上海世博会的某个场馆成为埃菲尔铁塔那样世界知名的建筑很难,不过世博会后,“对上海这个城市来讲,这里注定会成为一个精神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