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籍福建安溪的王永庆弟兄三人早年在台湾嘉义开米店卖米,与别的米店经营不同的是,王永庆却做出了一些看似很“傻”甚至不可思议的动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别的米店都是大米、沙砾、小石子一起卖(当然也不是故意的),而王永庆却在卖米之前,把这些杂物全部挑拣出来。
第二,别的米店都是坐以待“币”,而王永庆却在当时就能够走街串巷去做推销,并且配置运输工具,送货上门,方便顾客。
第三,在送米上门的同时,还总是见缝插针地做了一些精心的统计,比如这户人家有几口人,每天用米量是多少,需要多长时间送一次,每次送多少,他都一一列在本子上。
第四,送米的时候王永庆还细心地为顾客擦洗米缸,记下米缸的容量,把新米放在下面,陈米放在上面。
第五,王永庆还了解顾客家发工资的日子,并记录下来,在他们发了工资一两天内去讨米钱。
就是以上的点点滴滴,让王永庆最多一天可以卖出一百多斗的米,并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对象,王永庆一下子就成为了当地大米行业的名人。
创业时的王永庆不愧为一个营销高手,其“无招胜有招”的做法,给我们留下诸多启发。
首先,王永庆在当时物资不甚丰富,生活不甚富裕的“产品阶段”,没有“趁火打劫”,连石子、沙砾一起卖,而是单纯卖米,因此,虽根底不深,但仍然能够后来者居上,归结于其树立的诚信形象。因此,做事先做人,要做大事,先做好人。
其二,他懂得主动营销,主动出击的道理,在别的米店还是“坐商”时,他就能够成为一名“行商”,实施“物流配送”,提高效率,方便顾客,可谓一箭双雕。
其三,王永庆建立了“数据库营销”,把客户的人口、每天用米量这些内在需求一一登记,并总结出多长时间送一次,每次送多少,从而找出营销规律,既不跑冤枉路,也不至于缺客户的“货”。
其四,王老先生还细心为顾客擦洗米缸,以此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与顾客建立一种内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把新米放在下面,陈米放上面这种“先进先出”的库存原则,换位思考,为顾客着想,通过记下容量,为以后引导客户需求,挖掘客户需求,做“顾问式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五,王永庆还是一个“讨账高手”,知道如何才能减少或者避免“呆账”——了解顾客发工资的日子,并及时讨要——在发了工资一两天内去讨米钱。
第一,别的米店都是大米、沙砾、小石子一起卖(当然也不是故意的),而王永庆却在卖米之前,把这些杂物全部挑拣出来。
第二,别的米店都是坐以待“币”,而王永庆却在当时就能够走街串巷去做推销,并且配置运输工具,送货上门,方便顾客。
第三,在送米上门的同时,还总是见缝插针地做了一些精心的统计,比如这户人家有几口人,每天用米量是多少,需要多长时间送一次,每次送多少,他都一一列在本子上。
第四,送米的时候王永庆还细心地为顾客擦洗米缸,记下米缸的容量,把新米放在下面,陈米放在上面。
第五,王永庆还了解顾客家发工资的日子,并记录下来,在他们发了工资一两天内去讨米钱。
就是以上的点点滴滴,让王永庆最多一天可以卖出一百多斗的米,并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对象,王永庆一下子就成为了当地大米行业的名人。
创业时的王永庆不愧为一个营销高手,其“无招胜有招”的做法,给我们留下诸多启发。
首先,王永庆在当时物资不甚丰富,生活不甚富裕的“产品阶段”,没有“趁火打劫”,连石子、沙砾一起卖,而是单纯卖米,因此,虽根底不深,但仍然能够后来者居上,归结于其树立的诚信形象。因此,做事先做人,要做大事,先做好人。
其二,他懂得主动营销,主动出击的道理,在别的米店还是“坐商”时,他就能够成为一名“行商”,实施“物流配送”,提高效率,方便顾客,可谓一箭双雕。
其三,王永庆建立了“数据库营销”,把客户的人口、每天用米量这些内在需求一一登记,并总结出多长时间送一次,每次送多少,从而找出营销规律,既不跑冤枉路,也不至于缺客户的“货”。
其四,王老先生还细心为顾客擦洗米缸,以此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与顾客建立一种内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把新米放在下面,陈米放上面这种“先进先出”的库存原则,换位思考,为顾客着想,通过记下容量,为以后引导客户需求,挖掘客户需求,做“顾问式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五,王永庆还是一个“讨账高手”,知道如何才能减少或者避免“呆账”——了解顾客发工资的日子,并及时讨要——在发了工资一两天内去讨米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