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爵迹》预告片刚出来的时候,特技被人喷个臭死,所以电影上映的时候,是带着看笑话的心情去看的。本想发动自己一切刻薄的本能,写一篇喷文,可是看完一出来,我和蓝小姐面面相觑,“还行!”
是啊,虽然这样的讨厌郭敬明,但是电影还真不是最烂的,当然这也是基于烂片如云的中国电影市场,郭敬明这部“首部华语全真人CG电影”还真是属于能看的电影之一,震撼大幕,奇幻世界,名角云集,颜值爆表,关键是故事完成得不错。
我在个人公号里就这么说了几句,后台便出现几百条留言骂我,主要是——对“抄袭的罪人”,你怎么能说他的电影能看,这不是助纣为虐么?连我评论郭的为人都变成了捧他。也就是说,在当下的中国网络,你只能骂,不能评,再一次深刻地领略了网络暴力的疯狂。
这个事,怎么说呢?
郭敬明抄袭不假,几成定案,该骂的该说的,已经说了十来年了,但如果你不能把他凌迟,他就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且还在不停地做事,我们是否应该正视这个人的存在,而不是只有一味的骂。要是骂就能解决问题,那么世界就只存泼妇了。大师说没有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郭虽然讨厌,但我个人更感兴趣的是这后面的原因,那就是为什么郭敬明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宵小居然可以这么红,而且一红红这么久?
一个小城市出身、作品来历形迹可疑、行事剑走偏锋的自贡少年,居然就这样踏上了名利之巅,而且一直待在那里,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世相,那后面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想,首先当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青春文化市场近乎空白,这让抄袭有了市场,就像我们原来没有长篇电视连续剧,因为太缺货大家都翻录香港片,然后照着拍,然后才是自己做。以前流行过那些以写私生活出名的美女作家,哪一个没有看过几遍萨冈,连王朔也承认他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就是源自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暗店街》。只是郭敬明学了个皮毛,只学会了把水搅浑,却无能力再次澄清,因而到后来不能自圆其说。
第二,不得不说郭敬明是一个敬业的产品经理,他的行事,几乎就是一位“产品经理”的行为:你们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至于用抄袭还是别的什么手段,他不管,总之,他要把那件货品做得华丽流畅。在级别上,这当然很低端,但现实就是,在没有人做的时候,谁出产品谁就卖钱,谁让人家有货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都穿蓝军装的时候,设计师随便抄一个电视剧里的版就能卖疯了,你觉得那设计师要凌迟么?只能说,这是文化洪荒时代一种必经的路程,当没有好的原创产品来代替时,这种让人恶心的情况就会一直发生。
第三,郭敬明的存在真不是偶然,我甚至觉得从某种程度说是时代的必然。我不喜欢冯仑,但冯先生有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一个人在一个时代能够迸发出的光芒,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光芒”。是啊,这个时代是怎样的就会出现怎样的人,这个时代功利就会选择功利的人,这个时代粗暴就会选择暴虐的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选择了它要的人。这个时代就是急功近利、缺乏底线,你又怎么能指望一个写作的小孩有道德观,连百度起家都是抄的GOOGLE呢,难道我们都忘了么?
《爵迹》里有一个镜头让我非常感触:年轻的还没有法术的小伙乘着白色飞狮俯瞰帝都万千灯火时,让我觉得这个景象非常像真实世界里的郭敬明——他乘着自己制造的带着明显模拟痕迹的急就作品飞临了这个世界,攻占了这个世界,傲视这个世界,人们痛恨他,但又奈何不了他,因为到处都是这样的人。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若干年前,还是风光公知的韩寒接受采访时这样自嘲:他是竖子,被他百般看不起的郭敬明当然更是。可是韩寒自己到底也没能成为英雄,到底也拍起了电影,聊起商业更是一套一套的……你看,时间,时间证明了一切;时代,时代选择了一切。没办法,养成不了李安的爵迹时代,只好让郭敬明在幻城里君临天下,不然呢?
是啊,虽然这样的讨厌郭敬明,但是电影还真不是最烂的,当然这也是基于烂片如云的中国电影市场,郭敬明这部“首部华语全真人CG电影”还真是属于能看的电影之一,震撼大幕,奇幻世界,名角云集,颜值爆表,关键是故事完成得不错。
我在个人公号里就这么说了几句,后台便出现几百条留言骂我,主要是——对“抄袭的罪人”,你怎么能说他的电影能看,这不是助纣为虐么?连我评论郭的为人都变成了捧他。也就是说,在当下的中国网络,你只能骂,不能评,再一次深刻地领略了网络暴力的疯狂。
这个事,怎么说呢?
郭敬明抄袭不假,几成定案,该骂的该说的,已经说了十来年了,但如果你不能把他凌迟,他就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且还在不停地做事,我们是否应该正视这个人的存在,而不是只有一味的骂。要是骂就能解决问题,那么世界就只存泼妇了。大师说没有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郭虽然讨厌,但我个人更感兴趣的是这后面的原因,那就是为什么郭敬明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宵小居然可以这么红,而且一红红这么久?
一个小城市出身、作品来历形迹可疑、行事剑走偏锋的自贡少年,居然就这样踏上了名利之巅,而且一直待在那里,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世相,那后面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想,首先当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青春文化市场近乎空白,这让抄袭有了市场,就像我们原来没有长篇电视连续剧,因为太缺货大家都翻录香港片,然后照着拍,然后才是自己做。以前流行过那些以写私生活出名的美女作家,哪一个没有看过几遍萨冈,连王朔也承认他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就是源自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暗店街》。只是郭敬明学了个皮毛,只学会了把水搅浑,却无能力再次澄清,因而到后来不能自圆其说。
第二,不得不说郭敬明是一个敬业的产品经理,他的行事,几乎就是一位“产品经理”的行为:你们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至于用抄袭还是别的什么手段,他不管,总之,他要把那件货品做得华丽流畅。在级别上,这当然很低端,但现实就是,在没有人做的时候,谁出产品谁就卖钱,谁让人家有货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都穿蓝军装的时候,设计师随便抄一个电视剧里的版就能卖疯了,你觉得那设计师要凌迟么?只能说,这是文化洪荒时代一种必经的路程,当没有好的原创产品来代替时,这种让人恶心的情况就会一直发生。
第三,郭敬明的存在真不是偶然,我甚至觉得从某种程度说是时代的必然。我不喜欢冯仑,但冯先生有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一个人在一个时代能够迸发出的光芒,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光芒”。是啊,这个时代是怎样的就会出现怎样的人,这个时代功利就会选择功利的人,这个时代粗暴就会选择暴虐的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选择了它要的人。这个时代就是急功近利、缺乏底线,你又怎么能指望一个写作的小孩有道德观,连百度起家都是抄的GOOGLE呢,难道我们都忘了么?
《爵迹》里有一个镜头让我非常感触:年轻的还没有法术的小伙乘着白色飞狮俯瞰帝都万千灯火时,让我觉得这个景象非常像真实世界里的郭敬明——他乘着自己制造的带着明显模拟痕迹的急就作品飞临了这个世界,攻占了这个世界,傲视这个世界,人们痛恨他,但又奈何不了他,因为到处都是这样的人。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若干年前,还是风光公知的韩寒接受采访时这样自嘲:他是竖子,被他百般看不起的郭敬明当然更是。可是韩寒自己到底也没能成为英雄,到底也拍起了电影,聊起商业更是一套一套的……你看,时间,时间证明了一切;时代,时代选择了一切。没办法,养成不了李安的爵迹时代,只好让郭敬明在幻城里君临天下,不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