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莫言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其作品的影响力也逐渐广泛,其在作品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绝大多数从中国农村最底层视角出发。要想理解莫言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深刻内涵,需要将其放在特定历史背景和具体国情下进行分析。英美文学评论中以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为认知基础,加之忽略了中国的具体情况,从而导致对莫言作品中女性形象解读存在误差,甚至是负面形象。基于此,本文从莫言具体作品中来分析其女性形象及英美文学评论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英美文学评论;莫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负面形象
莫言作为中国举足轻重的新一辈作家,一贯深刻地对人生、人性进行剖析和刻画,特别是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的影响力也随之迅速扩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欢迎。莫言的作品创作于中国社会的巨变时期,从男作家角度关注了特定环境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刻画了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压迫、奋起反抗的女性形象。英美文学评论中将此类女性形象阐释为女强权,或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对莫言作品造成了严重的误读。
一、莫言作品中刻画的女性形象
在莫言作品中刻画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如《红高粱家族》里的“我奶奶”戴凤莲,虽然无法扭转命运的不公,却抓住一切机遇来奋力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丰富肥臀》中的“母亲”上官鲁氏代表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顽强;《白狗秋千架》的“暖”展现了不屈服苦难命运的传统妇女形象。
由此,我们可以将莫言刻画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包括叛逆、传统、不屈服精神,是莫言对女性命运和社会生存环境的关注,及对男权主义的批判,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坚忍不拔和对困难命运的积极反抗、对美好生活奋力追求的精神品格,对现代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英美文学评论中对莫言女性形象的负面形象
自莫言獲得文学奖后,英美对其作品的关注也逐日增加,但英美对于莫言作品的评论基于西方文化文化意识形态,对其女性形象存在误读。
美国一篇评论中,对《红高粱家族》李的人物进行了解读。文中写到“我奶奶”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立志主导自己命运的女性,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发出挑战。当她得知父母为了一头骡子而将她嫁给一个患病之人后不久,就有了外遇,且杀了患病的丈夫。她临终遗言中说道:“天你认为我有罪吗?什么是贞洁?什么是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都没有告诉我,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文章认为通篇阅读会让读者认为这个是敢爱敢恨的女性,又深入探讨了奶奶年轻时对爱情的憧憬与轿夫融合,还是只是作为对命运不公的报复?评论中认为莫言作品对奶奶的赞美诗为了掩饰其对困难命运妇女的怜悯。
其实,这就是一种误读。此类故事在西方意识形态中就会弱化人物个性,反抗精神也被淡化,其中所饱含的中国女性解放同样会被忽略,将人物个性归结为人类意识上的共性。众所周知,莫言作品中以小见大,包含人类意识上的共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其文学作品是以中国具体背景为出发点,更多的包含了中国人的民族性和人物的个性。
所以,英美很大一部分文学评论中都忽视了莫言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成长背景、生存环境,将在恶劣环境、命运条件下的抗争视为自我个性的解放,将个人发展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调。我们通读莫言作品,再结合中国时代发展巨变过程中所带来的人民变化可以看出,莫言是通过单个女性的描写来发出中华民族个性解放的时代最强音,同样也是对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和对过去历史的警醒。
三、对英美文学评论中负面形象的原因及措施
英美国家对莫言作品的关注更大程度上是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还没有结合中国长远历史和深刻发展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背后的各种因素,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政治误解,导致英美文学评论中对莫言作品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存在着负面评论。对此,一方面要包容其对中国文学评论存在的偏差,这也是由于各自的意识形态所导致的认知区别;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输出力度,通过文学作品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宣传中国社会各层面的深刻变化,全方位向世界介绍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外对中国文学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作品中的形象也会得到全面的解读,这正是我们新时代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新一辈作家利用其文学作品深刻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和中国人民的良好品格。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作品作为国家的名片向世界进行推广,逐渐引导国外对中国作品的全面认知。
参考文献
[1]吕争.英美文学评论对莫言女性形象的误读初探[J].北方文学旬刊,2017(7):111-111.
[2]司晶卉.莫言笔下的叛逆女性形象探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31):30-32.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英美文学评论;莫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负面形象
莫言作为中国举足轻重的新一辈作家,一贯深刻地对人生、人性进行剖析和刻画,特别是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的影响力也随之迅速扩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欢迎。莫言的作品创作于中国社会的巨变时期,从男作家角度关注了特定环境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刻画了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压迫、奋起反抗的女性形象。英美文学评论中将此类女性形象阐释为女强权,或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对莫言作品造成了严重的误读。
一、莫言作品中刻画的女性形象
在莫言作品中刻画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如《红高粱家族》里的“我奶奶”戴凤莲,虽然无法扭转命运的不公,却抓住一切机遇来奋力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丰富肥臀》中的“母亲”上官鲁氏代表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顽强;《白狗秋千架》的“暖”展现了不屈服苦难命运的传统妇女形象。
由此,我们可以将莫言刻画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包括叛逆、传统、不屈服精神,是莫言对女性命运和社会生存环境的关注,及对男权主义的批判,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坚忍不拔和对困难命运的积极反抗、对美好生活奋力追求的精神品格,对现代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英美文学评论中对莫言女性形象的负面形象
自莫言獲得文学奖后,英美对其作品的关注也逐日增加,但英美对于莫言作品的评论基于西方文化文化意识形态,对其女性形象存在误读。
美国一篇评论中,对《红高粱家族》李的人物进行了解读。文中写到“我奶奶”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立志主导自己命运的女性,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发出挑战。当她得知父母为了一头骡子而将她嫁给一个患病之人后不久,就有了外遇,且杀了患病的丈夫。她临终遗言中说道:“天你认为我有罪吗?什么是贞洁?什么是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都没有告诉我,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文章认为通篇阅读会让读者认为这个是敢爱敢恨的女性,又深入探讨了奶奶年轻时对爱情的憧憬与轿夫融合,还是只是作为对命运不公的报复?评论中认为莫言作品对奶奶的赞美诗为了掩饰其对困难命运妇女的怜悯。
其实,这就是一种误读。此类故事在西方意识形态中就会弱化人物个性,反抗精神也被淡化,其中所饱含的中国女性解放同样会被忽略,将人物个性归结为人类意识上的共性。众所周知,莫言作品中以小见大,包含人类意识上的共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其文学作品是以中国具体背景为出发点,更多的包含了中国人的民族性和人物的个性。
所以,英美很大一部分文学评论中都忽视了莫言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成长背景、生存环境,将在恶劣环境、命运条件下的抗争视为自我个性的解放,将个人发展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调。我们通读莫言作品,再结合中国时代发展巨变过程中所带来的人民变化可以看出,莫言是通过单个女性的描写来发出中华民族个性解放的时代最强音,同样也是对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和对过去历史的警醒。
三、对英美文学评论中负面形象的原因及措施
英美国家对莫言作品的关注更大程度上是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还没有结合中国长远历史和深刻发展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背后的各种因素,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政治误解,导致英美文学评论中对莫言作品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存在着负面评论。对此,一方面要包容其对中国文学评论存在的偏差,这也是由于各自的意识形态所导致的认知区别;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输出力度,通过文学作品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宣传中国社会各层面的深刻变化,全方位向世界介绍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外对中国文学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作品中的形象也会得到全面的解读,这正是我们新时代所要坚定的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新一辈作家利用其文学作品深刻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和中国人民的良好品格。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作品作为国家的名片向世界进行推广,逐渐引导国外对中国作品的全面认知。
参考文献
[1]吕争.英美文学评论对莫言女性形象的误读初探[J].北方文学旬刊,2017(7):111-111.
[2]司晶卉.莫言笔下的叛逆女性形象探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31):30-32.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