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打造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师要弄清什么是高效课堂,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重“形式”,但更要重“内容”,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措施
新课改以来,面对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现状,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老师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形式化、模式化的做法,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谈谈构建高校的高中历史课堂的措施。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下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高效全面发展的课堂。高效全面发展就其内容而言,是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是有高效历史课堂的前提。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的质量,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效。一个精彩、新颖、悬念迭起的课堂导入,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为高效的历史课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目的要明确。所引用的文字材料、图片、声音、影视片段,要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不能牵强附会,不能一味追求故事性,而违背了既定的历史教学目标。
第二,要富有趣味性和启迪性。导入设计力求新颖、精彩,避免平铺直叙,要以兴趣为前提,通过情境的创设,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第三,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导入仅是一个“引子”,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至5分钟。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在新课改的课堂上,经常见有的老师把桌子排成环形,同学们也都叽叽喳喳,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老师则是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齐上阵,搞得看电影不像电影院,上课不像课堂,开讨论会又不像会议室,老师安排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匆匆忙忙,老师也匆匆忙忙,老师没时间点拨,学生没时间思考,最终稀里糊涂就得出了结论。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上去是学生在不断地“参与”,老师也在不断地“引导”,但不难看出学生的参与明显是“被参与”,老师的“引导”也是机械、程式化的,没有做到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但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满堂乱”。
高效课堂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从中掌握历史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学到相关学习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应该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的。要想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除了重视以上所谈到的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外,还要采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见解独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给学生的感觉器官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手段。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巧妙、有深度,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避免形式花哨,走过场。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口诵心思,能始终保持兴趣点和关注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课堂學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
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重“形式”,但更要重“内容”。
三维目标实现的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关键。为推行高效课堂,有些学校制定了所谓的高效课堂标准,内容中竟有这样的规定:老师连续讲解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活动不得低于30分钟等内容。这样,一些老师就千方百计地寻找别的方式代替讲课,辩论会、音乐、诗歌欣赏、诗歌朗诵、影视欣赏等都搬进了历史课堂。对此笔者认为,搬进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与教学内容的协调;二是注意适度原则。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老师不管什么内容,节节都要讨论,节节都要用多媒体,有一位老师在讲“祖国的统一大业”这一课时引用了《乡愁》这首诗,且不说这首诗年代久远,已严重脱离了今天台湾民众的思想主流,这位老师对这首诗的安排更是让人难以接受: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先集体欣赏一遍,然后个别同学朗读一遍,最后再集体诵读一遍,三遍下来再加上这位老师的点评总共用掉了10多分钟,让人搞不清是语文课还是历史课。另外,课堂上要不要讲,讲多少应该取决于具体所上课堂的内容而不能硬性统一规定。比如概念性的东西、难以理解的理论性的内容就要讲得多一些,而情感体验方面的内容就应讲得少一些,而让学生的体验多一些。总之,课堂学习内容决定学习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而不能让形式左右了内容。
五、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环节。课堂检测的内容,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题型应包括选择题和材料题两大类,题量不宜过多,保证学生在15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完成,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一份精心设计的课堂检测,对历史课堂教学有着补充、深化作用。
总之,要打造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关键在于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措施
新课改以来,面对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现状,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老师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形式化、模式化的做法,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谈谈构建高校的高中历史课堂的措施。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下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高效全面发展的课堂。高效全面发展就其内容而言,是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二、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是有高效历史课堂的前提。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的质量,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效。一个精彩、新颖、悬念迭起的课堂导入,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为高效的历史课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目的要明确。所引用的文字材料、图片、声音、影视片段,要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不能牵强附会,不能一味追求故事性,而违背了既定的历史教学目标。
第二,要富有趣味性和启迪性。导入设计力求新颖、精彩,避免平铺直叙,要以兴趣为前提,通过情境的创设,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第三,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导入仅是一个“引子”,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至5分钟。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在新课改的课堂上,经常见有的老师把桌子排成环形,同学们也都叽叽喳喳,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老师则是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齐上阵,搞得看电影不像电影院,上课不像课堂,开讨论会又不像会议室,老师安排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匆匆忙忙,老师也匆匆忙忙,老师没时间点拨,学生没时间思考,最终稀里糊涂就得出了结论。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上去是学生在不断地“参与”,老师也在不断地“引导”,但不难看出学生的参与明显是“被参与”,老师的“引导”也是机械、程式化的,没有做到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但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满堂乱”。
高效课堂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从中掌握历史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学到相关学习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应该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的。要想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除了重视以上所谈到的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外,还要采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见解独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我们可以借助高科技给学生的感觉器官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手段。同时问题的设计要巧妙、有深度,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避免形式花哨,走过场。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口诵心思,能始终保持兴趣点和关注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课堂學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
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重“形式”,但更要重“内容”。
三维目标实现的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关键。为推行高效课堂,有些学校制定了所谓的高效课堂标准,内容中竟有这样的规定:老师连续讲解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活动不得低于30分钟等内容。这样,一些老师就千方百计地寻找别的方式代替讲课,辩论会、音乐、诗歌欣赏、诗歌朗诵、影视欣赏等都搬进了历史课堂。对此笔者认为,搬进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与教学内容的协调;二是注意适度原则。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老师不管什么内容,节节都要讨论,节节都要用多媒体,有一位老师在讲“祖国的统一大业”这一课时引用了《乡愁》这首诗,且不说这首诗年代久远,已严重脱离了今天台湾民众的思想主流,这位老师对这首诗的安排更是让人难以接受: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先集体欣赏一遍,然后个别同学朗读一遍,最后再集体诵读一遍,三遍下来再加上这位老师的点评总共用掉了10多分钟,让人搞不清是语文课还是历史课。另外,课堂上要不要讲,讲多少应该取决于具体所上课堂的内容而不能硬性统一规定。比如概念性的东西、难以理解的理论性的内容就要讲得多一些,而情感体验方面的内容就应讲得少一些,而让学生的体验多一些。总之,课堂学习内容决定学习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而不能让形式左右了内容。
五、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环节。课堂检测的内容,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题型应包括选择题和材料题两大类,题量不宜过多,保证学生在15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完成,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一份精心设计的课堂检测,对历史课堂教学有着补充、深化作用。
总之,要打造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关键在于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