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事实上,中学物理教材的编写也有很多地方给学生以某种高尚情操的感化、向上品格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等等。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成了目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向之一。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渗透德育 爱国 辩证唯物 有向渗透
其实,我们中学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中学物理教材的编写也同其他学科教材的编写一样,有很多地方给学生以某种高尚情操的感化、向上品格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等等。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成了目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向之一,而我们物理教师在这方面则必须要有目的的进行渗透性教育,借以促进学生在学好物理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下面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这方面粗浅地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教育目标,有的放矢,做到有向渗透
作为中学物理教师,不难看出: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操的感化、向上品格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不论何时何地,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的崇高感情;把我国某些科技成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亮给学生,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让他们在比较与展示中真切地感受到爱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敢向前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将来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的愿望。
(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思想观。
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并用哲学思想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近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以及掌握一定的方法论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以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为主。
在介绍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原理的过程时,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知、务实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品质。
例如,焦耳在极困难条件下用30余年时间,除了400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经历10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等等。这些事迹举不胜举。教学中,见缝插针、恰到好处地引入这些名人的可歌可泣事迹,来感化激励学生去积极进取,同时? 以这些名人专家、伟人学者的事迹为楷模,引导学生自我解剖,自我提升,净化心灵,优化素质。
二、针对学生实际,紧扣教材内容,做到有机渗透
青少年善于憧憬,但对资产阶级的侵蚀缺少抵制力度,如果教师只是敷衍地提一句“要学习某某人的精神(或品质)”,或在宣讲知识之后,加上一勺香油——说几句原则话,生硬灌输德育是毫无效益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掌握知识,懂得自然科学原则和社会学规律,能够很好地回答问题及获得很好的分析——所有这一切还不等于德育教育。”因此,我们在德育因素比较突出和集中的教材中应集中渗透德育。如在说明火箭照片时介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技术成熟、继承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征已步入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先进行列。可见,爱国激情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是科技工作者成功的支柱,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情感通融,学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升华。
三、改进教法,提高艺术,做到灵活渗透
不同教材,德育方法迥异,要灵活生动渗透德育教育,须讲求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一)德育渗透应力求“新”。有些老素材要陈话新说。比如,旧中国发明的火药却填进了英帝国的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南大门的“帮凶”;古人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却被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从另一新角度渗透“四大发明”,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
(二)德育渗透应做到“灵活多样”。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等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阵地;教学中利用图表、挂图、录像、幻灯、专题讲座等能增強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三)德育渗透应掌握“分寸”,不能过多引用哲学名词,把物理课上成政治课,例如,只说明电尝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物质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的则看不见揣不到,寥寥数语却蕴含了“世界物质性”的思想。
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和家长保持密切配合,适时联系,共同搞好学生品德教育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以为品德教育只不过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事,与物理老师没多大的关系,更别提联系家长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物理教学是思想与物理的有机结合。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适时地跟家长联系,让家长参与,请他们帮孩子或是和孩子一起共同收集有关物理学家事迹的图片或其它资料,了解他们的事迹,感同身受,让学生从中受到直接性的教育,促进他们思想品质的提高,我想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崇高品德,并不是哪一科任老师单个的事,而是要和其他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兼顾物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契机,并时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起来。因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当今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将对其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中学物理老师要和其他各科老师携起手来,为学生提升思想品德切切实实的尽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词 中学物理 渗透德育 爱国 辩证唯物 有向渗透
其实,我们中学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中学物理教材的编写也同其他学科教材的编写一样,有很多地方给学生以某种高尚情操的感化、向上品格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等等。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成了目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向之一,而我们物理教师在这方面则必须要有目的的进行渗透性教育,借以促进学生在学好物理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下面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这方面粗浅地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教育目标,有的放矢,做到有向渗透
作为中学物理教师,不难看出: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操的感化、向上品格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不论何时何地,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的崇高感情;把我国某些科技成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亮给学生,激发他们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让他们在比较与展示中真切地感受到爱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敢向前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将来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的愿望。
(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思想观。
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并用哲学思想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近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以及掌握一定的方法论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以向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为主。
在介绍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原理的过程时,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知、务实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敢于革新的品质。
例如,焦耳在极困难条件下用30余年时间,除了400次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经历10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等等。这些事迹举不胜举。教学中,见缝插针、恰到好处地引入这些名人的可歌可泣事迹,来感化激励学生去积极进取,同时? 以这些名人专家、伟人学者的事迹为楷模,引导学生自我解剖,自我提升,净化心灵,优化素质。
二、针对学生实际,紧扣教材内容,做到有机渗透
青少年善于憧憬,但对资产阶级的侵蚀缺少抵制力度,如果教师只是敷衍地提一句“要学习某某人的精神(或品质)”,或在宣讲知识之后,加上一勺香油——说几句原则话,生硬灌输德育是毫无效益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掌握知识,懂得自然科学原则和社会学规律,能够很好地回答问题及获得很好的分析——所有这一切还不等于德育教育。”因此,我们在德育因素比较突出和集中的教材中应集中渗透德育。如在说明火箭照片时介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技术成熟、继承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征已步入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先进行列。可见,爱国激情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是科技工作者成功的支柱,实践证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情感通融,学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升华。
三、改进教法,提高艺术,做到灵活渗透
不同教材,德育方法迥异,要灵活生动渗透德育教育,须讲求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一)德育渗透应力求“新”。有些老素材要陈话新说。比如,旧中国发明的火药却填进了英帝国的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南大门的“帮凶”;古人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却被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从另一新角度渗透“四大发明”,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
(二)德育渗透应做到“灵活多样”。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等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好阵地;教学中利用图表、挂图、录像、幻灯、专题讲座等能增強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三)德育渗透应掌握“分寸”,不能过多引用哲学名词,把物理课上成政治课,例如,只说明电尝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物质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的则看不见揣不到,寥寥数语却蕴含了“世界物质性”的思想。
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和家长保持密切配合,适时联系,共同搞好学生品德教育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以为品德教育只不过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事,与物理老师没多大的关系,更别提联系家长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物理教学是思想与物理的有机结合。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适时地跟家长联系,让家长参与,请他们帮孩子或是和孩子一起共同收集有关物理学家事迹的图片或其它资料,了解他们的事迹,感同身受,让学生从中受到直接性的教育,促进他们思想品质的提高,我想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崇高品德,并不是哪一科任老师单个的事,而是要和其他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兼顾物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契机,并时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起来。因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当今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将对其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中学物理老师要和其他各科老师携起手来,为学生提升思想品德切切实实的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