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江苏省政府公布了一组数字:该省“十三五”时期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实施4年来,已实现脱贫254万人,脱贫率达到99.99%以上,目前还剩6户、17人未脱贫。消息一出,随即在网上炸开了锅。“有零有整,怎么会这么准确?”很多人不敢相信。
“6户”“17人”“99.99%”本是一组普通的数字,但在很多人的“常识”里,不要说真正实现脱贫,哪怕是精准掌握这些数字都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不少人对脱贫攻坚成绩有所怀疑的潜在“依据”。
殊不知,这些数字的背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治理革命正在推进。
只不过,这场治理革命并非自生自发的,而是一系列制度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央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有计划的扶贫开发,但其基本导向仍然是开发式的扶贫,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这一扶贫思路在“一穷二白”的发展中国家,是再正确不过的。但它也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困难,即扶贫的精准问题。有可能造成“大水漫灌”,非贫困人口也会享受扶贫资源。
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提出“精准扶贫”,是因为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并建立了全世界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剩下的贫困人口,确实只是“少数”了。
脱贫攻坚成绩需要用数据说话,但显然不是“数字脱贫”。那么,如何既让数据说话,又不陷入数字脱贫的形式主义游戏呢?前提是对贫困户的状况进行精准识别。
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了技术完善。
平心而论,过去一些年,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形式主义问题,尤其是在贫困户建档立卡和数据录入的过程中,基层面临的考核压力较重,出现了数据反复加工等做无用功的现象。但如今,各地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建立和运用起大数据核查,极大提高了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连带低保、医疗、教育、养老等涉农政策的实施效果也有了质的提升。
在这个意义上,脱贫数据的精准,并不是“数字脱贫”的产物,而是国家认证能力增强的表现。
但凡参与过扶贫工作的人都知道,国家认证能力的提升绝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自然结果,而且还是强大的政治和行政动员的结果。
目前,所有的贫困户都经过了技术识别和社区瞄准。简言之,对贫困户的识别不仅要计算其收入水平,还要经过“四议两公开”的社区民主过程。所以说,如今扶贫取得的“战绩”,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扶贫干部长期以来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根据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者徕村第一书记刘晓宇的介绍,脱贫干部会从村一级组成核验小组,到每一户去核验这一户是否符合脱贫的政策。核实后,再召开屯级评议会,确定该贫困户是否符合脱贫标准。屯一级公示无异议后,到达乡一级评议。一级一级评议、一级一级公示,都不存在异议后,才会对这户贫困户进行脱贫。
并且,扶贫是各个贫困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行政资源的投入也是巨大的。比如每个村都会配置扶贫工作队,每个干部都有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每个单位都要领扶贫任务,任何一户贫困户的退出,都要经过公开公示等程序。
某种意义上,强大的体制动员能力是中国扶贫经验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判断中国扶贫成绩的可靠依据。
事实上,一些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让人难以理解的并不是工作太虚,数字不精准,而是本着“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对精准扶贫的衡量近乎“严苛”。
(作者珞珈散人,选自“侠客岛”2019年1月11日,有删改)
简评
此次人们对江苏17人未脱贫事件的质疑是一件坏事,反映出大家对脱贫信心的缺乏、对脱贫工作的不信任。但是,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它为我们揭开了脱贫工作的面纱,使大家对脱贫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精准脱贫,不是口号,而是國家在制度层面上的完善,以及扶贫工作人员的行动实践。在这样的情形下,实在没必要怀疑脱贫数据的真实性。
必须认识到的是,我们说脱贫或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前提条件都是“在现行标准下”。现如今,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贫困线标准都在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这既合于贫困概念,同时也高于人均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一些相对发达的省份,比如江苏,会提高贫困线到年收入6000元。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贫困户,或许比其他贫困县的小康之家生活得还要好。
“6户”“17人”“99.99%”本是一组普通的数字,但在很多人的“常识”里,不要说真正实现脱贫,哪怕是精准掌握这些数字都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不少人对脱贫攻坚成绩有所怀疑的潜在“依据”。
殊不知,这些数字的背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治理革命正在推进。
只不过,这场治理革命并非自生自发的,而是一系列制度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央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有计划的扶贫开发,但其基本导向仍然是开发式的扶贫,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这一扶贫思路在“一穷二白”的发展中国家,是再正确不过的。但它也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困难,即扶贫的精准问题。有可能造成“大水漫灌”,非贫困人口也会享受扶贫资源。
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提出“精准扶贫”,是因为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并建立了全世界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剩下的贫困人口,确实只是“少数”了。
脱贫攻坚成绩需要用数据说话,但显然不是“数字脱贫”。那么,如何既让数据说话,又不陷入数字脱贫的形式主义游戏呢?前提是对贫困户的状况进行精准识别。
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了技术完善。
平心而论,过去一些年,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形式主义问题,尤其是在贫困户建档立卡和数据录入的过程中,基层面临的考核压力较重,出现了数据反复加工等做无用功的现象。但如今,各地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建立和运用起大数据核查,极大提高了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连带低保、医疗、教育、养老等涉农政策的实施效果也有了质的提升。
在这个意义上,脱贫数据的精准,并不是“数字脱贫”的产物,而是国家认证能力增强的表现。
但凡参与过扶贫工作的人都知道,国家认证能力的提升绝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自然结果,而且还是强大的政治和行政动员的结果。
目前,所有的贫困户都经过了技术识别和社区瞄准。简言之,对贫困户的识别不仅要计算其收入水平,还要经过“四议两公开”的社区民主过程。所以说,如今扶贫取得的“战绩”,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扶贫干部长期以来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
根据隆林各族自治县者浪乡者徕村第一书记刘晓宇的介绍,脱贫干部会从村一级组成核验小组,到每一户去核验这一户是否符合脱贫的政策。核实后,再召开屯级评议会,确定该贫困户是否符合脱贫标准。屯一级公示无异议后,到达乡一级评议。一级一级评议、一级一级公示,都不存在异议后,才会对这户贫困户进行脱贫。
并且,扶贫是各个贫困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行政资源的投入也是巨大的。比如每个村都会配置扶贫工作队,每个干部都有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每个单位都要领扶贫任务,任何一户贫困户的退出,都要经过公开公示等程序。
某种意义上,强大的体制动员能力是中国扶贫经验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判断中国扶贫成绩的可靠依据。
事实上,一些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让人难以理解的并不是工作太虚,数字不精准,而是本着“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对精准扶贫的衡量近乎“严苛”。
(作者珞珈散人,选自“侠客岛”2019年1月11日,有删改)
简评
此次人们对江苏17人未脱贫事件的质疑是一件坏事,反映出大家对脱贫信心的缺乏、对脱贫工作的不信任。但是,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它为我们揭开了脱贫工作的面纱,使大家对脱贫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精准脱贫,不是口号,而是國家在制度层面上的完善,以及扶贫工作人员的行动实践。在这样的情形下,实在没必要怀疑脱贫数据的真实性。
必须认识到的是,我们说脱贫或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前提条件都是“在现行标准下”。现如今,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贫困线标准都在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这既合于贫困概念,同时也高于人均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一些相对发达的省份,比如江苏,会提高贫困线到年收入6000元。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贫困户,或许比其他贫困县的小康之家生活得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