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观察的动力,会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去观察。罗丹早就说过:“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美术教师,在辅导教学中发现平时儿童碰到的不是怎样画,而是怎样看怎样思考的问题。因此我鼓励学生用美术日记的方式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觉得最新鲜、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表现出来。这不但是儿童创作搜集材料的一条途径,也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记忆力和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美术日记产生兴趣呢?
根据我们图书馆的借阅统计,我发现学生都喜欢看有图画的书,因为图画的生动形象及丰富的色彩,更能吸引他们,激发他们看书的兴趣,因此我尝试从一些图画类的故事书即绘本开始,激发学生对美术日记的创作兴趣。以下主要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几种方式,意在抛砖引玉,与教育界的同行作深入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一、以绘本故事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儿童绘本以其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的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不同以往的快乐。为了让学生开始尝试美术日记创作,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美术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带给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最初我引入《蚯蚓日记》这一有趣的图画书,它以日记的方式,写出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同。同学们听了之后很感兴趣,我便借机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的生活点滴,大家都很踊跃地举手说着自己对同学、家庭、周围社会的观察所得。有的说在放学路上看到一辆电瓶车不小心撞了树,那人头上还流血了,有的说自己家吃饭的时候弟弟老挑食,爸爸都会瞪大眼睛批评他,等等,趁此机会鼓励学生也像小蚯蚓一样试着画一画这些平时看到的,像日记一样把这些有趣的事记录下来,果然大家都拿起画笔跃跃欲试地画了起来。虽然在画面中由于基础的差异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看到他们兴奋地交流自己的作品,讲述画面中的故事时,我知道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于是我趁机对大家说以后我们可以每周交流一次,把你在本周看到的想到的有趣的事记录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二、注重对绘本插图的欣赏,解决疑难推动兴趣
有“画面”的故事必然带给孩子的吸引力、感染力更多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大多数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兴趣就会慢慢冷却下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绘本插画的欣赏,把如何构图、如何选材、制作方法、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作为美术教育元素的切入点。
在美术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美术专业知识,如果只是由老师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而在儿童绘本中,依托故事的情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如有次有位学生表现道路上的透视现象,怎么画都画不好就随意画了两条线交给我。透视是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难点,不同的视点产生不同的透视现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运用绘本里的插画分析不同的视点带来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诸如,鸟瞰,从极高处往下看。在《让路给小鸭子》中以展翅翱翔的野鸭为视点,从天上看下去,波士顿公园的情形一览无遗;《走上世界最高的钢索》展现了最触目惊心的鸟瞰画面,画家用一连串的鸟瞰视野,展现了钢索的高度,看得让人头昏目眩。
再如绘画的色调:画面的色调可以表现环境的意境,可以表现时间,可以表现心情。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难题,在儿童绘本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如《黎明》中的画面,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只是靠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通过色彩的渐变,就表现了一个黎明的全过程。还有《菲菲生气了》就使用了鲜红的色彩作为背景贯穿全书,表达一种愤怒情绪。让学生感知颜色不仅仅是绘本的基本元素,还是一种特殊语言。
诸如此类,我们在绘本欣赏的同时把一个个枯燥的美术知识点融合在不同的绘本插画中,丰富了同学们绘画知识的同时解决了遇到困难时的兴趣冷却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绘画兴趣。
三、在绘本式日记的创作中,体验成功保持兴趣
美术日记中很大一部分表现的内容与孩子周围的人物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画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人物与之一起欣赏。记得有次我布置同学们画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我和孩子们先走进了安东尼·布朗的《我的爸爸》,作者把爸爸刻画得极富人性、可爱又逗趣。更吸引的是,“老外”所表现的画面极富想象力、幽默、自由,在安东尼眼里,父亲的身影无所不在吧。受了启发的孩子们跃跃欲试,通过一周的观察,一个个童趣可爱的爸爸形象跃然纸上,同学们也抓住了自己爸爸的长相及生活上的习惯把自己的爸爸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可是杨一菲同学却画不出来,她跟我说爸爸很晚才回家,早上她上学时还在睡觉,她看不到,于是我建议她每天早上去看看爸爸,把爸爸的样子画下来,把每天想对爸爸说的话写在边上。在收到她的作业时我很感动,我看到了一个爸爸每天的睡姿,初生的胡渣,凌乱的头发,还有孩子真诚的语言。我还利用家长日的机会把这些作品展示给他们的爸爸妈妈看,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我想也必定给他们童年留下温暖的记忆……后来这个孩子还很开心地对我说现在她爸爸会抽空陪她玩,还对她说可以把想对他说的事用美术日记告诉他,我在她脸上看到了非常灿烂的笑容。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小小成功中,同学们的绘画兴趣得到了保持和提升,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也越来越细微,真正成了生活的有心人。
四、由绘本艺术风格的理解中,张扬个性升华兴趣
儿童绘本的艺术风格在夏洛特著的《儿童文学在小学》一书里,被分成了八类:具象派艺术、印象派艺术、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民间艺术、卡通艺术等。如凯迪克的《夏日海湾》,作者用充满韵律感的散文和美丽的水彩画,为我们描绘了一段悠闲而又充满了大自然神秘感的小岛生活。这本书带有明显的印象派特征,不那么在乎物体的实质,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光影与色彩的变化上。可让对色彩比较敏感的学生在欣赏中领略印象派的风格并加以借鉴。《谁来我家》《凝固的时间》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让喜欢创意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这类优秀的儿童绘本中挖掘出美术知识进行欣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艺术风格,而且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特点进行创作,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彰显特有的绘画个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如果运用有效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兴趣得以升华,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乐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而美术日记这一内容不是只靠教师上课时简单的讲述就可完成,而是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地坚持,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有限地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不断地研究教材,精心地准备每一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前提,是基础,有了兴趣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很好学习,以至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使之固定下来而成为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青云中心小学)
根据我们图书馆的借阅统计,我发现学生都喜欢看有图画的书,因为图画的生动形象及丰富的色彩,更能吸引他们,激发他们看书的兴趣,因此我尝试从一些图画类的故事书即绘本开始,激发学生对美术日记的创作兴趣。以下主要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几种方式,意在抛砖引玉,与教育界的同行作深入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一、以绘本故事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儿童绘本以其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的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不同以往的快乐。为了让学生开始尝试美术日记创作,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美术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带给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最初我引入《蚯蚓日记》这一有趣的图画书,它以日记的方式,写出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同。同学们听了之后很感兴趣,我便借机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的生活点滴,大家都很踊跃地举手说着自己对同学、家庭、周围社会的观察所得。有的说在放学路上看到一辆电瓶车不小心撞了树,那人头上还流血了,有的说自己家吃饭的时候弟弟老挑食,爸爸都会瞪大眼睛批评他,等等,趁此机会鼓励学生也像小蚯蚓一样试着画一画这些平时看到的,像日记一样把这些有趣的事记录下来,果然大家都拿起画笔跃跃欲试地画了起来。虽然在画面中由于基础的差异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看到他们兴奋地交流自己的作品,讲述画面中的故事时,我知道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于是我趁机对大家说以后我们可以每周交流一次,把你在本周看到的想到的有趣的事记录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二、注重对绘本插图的欣赏,解决疑难推动兴趣
有“画面”的故事必然带给孩子的吸引力、感染力更多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大多数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兴趣就会慢慢冷却下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绘本插画的欣赏,把如何构图、如何选材、制作方法、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作为美术教育元素的切入点。
在美术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美术专业知识,如果只是由老师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而在儿童绘本中,依托故事的情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如有次有位学生表现道路上的透视现象,怎么画都画不好就随意画了两条线交给我。透视是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难点,不同的视点产生不同的透视现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运用绘本里的插画分析不同的视点带来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诸如,鸟瞰,从极高处往下看。在《让路给小鸭子》中以展翅翱翔的野鸭为视点,从天上看下去,波士顿公园的情形一览无遗;《走上世界最高的钢索》展现了最触目惊心的鸟瞰画面,画家用一连串的鸟瞰视野,展现了钢索的高度,看得让人头昏目眩。
再如绘画的色调:画面的色调可以表现环境的意境,可以表现时间,可以表现心情。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难题,在儿童绘本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如《黎明》中的画面,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只是靠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通过色彩的渐变,就表现了一个黎明的全过程。还有《菲菲生气了》就使用了鲜红的色彩作为背景贯穿全书,表达一种愤怒情绪。让学生感知颜色不仅仅是绘本的基本元素,还是一种特殊语言。
诸如此类,我们在绘本欣赏的同时把一个个枯燥的美术知识点融合在不同的绘本插画中,丰富了同学们绘画知识的同时解决了遇到困难时的兴趣冷却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绘画兴趣。
三、在绘本式日记的创作中,体验成功保持兴趣
美术日记中很大一部分表现的内容与孩子周围的人物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画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人物与之一起欣赏。记得有次我布置同学们画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我和孩子们先走进了安东尼·布朗的《我的爸爸》,作者把爸爸刻画得极富人性、可爱又逗趣。更吸引的是,“老外”所表现的画面极富想象力、幽默、自由,在安东尼眼里,父亲的身影无所不在吧。受了启发的孩子们跃跃欲试,通过一周的观察,一个个童趣可爱的爸爸形象跃然纸上,同学们也抓住了自己爸爸的长相及生活上的习惯把自己的爸爸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可是杨一菲同学却画不出来,她跟我说爸爸很晚才回家,早上她上学时还在睡觉,她看不到,于是我建议她每天早上去看看爸爸,把爸爸的样子画下来,把每天想对爸爸说的话写在边上。在收到她的作业时我很感动,我看到了一个爸爸每天的睡姿,初生的胡渣,凌乱的头发,还有孩子真诚的语言。我还利用家长日的机会把这些作品展示给他们的爸爸妈妈看,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我想也必定给他们童年留下温暖的记忆……后来这个孩子还很开心地对我说现在她爸爸会抽空陪她玩,还对她说可以把想对他说的事用美术日记告诉他,我在她脸上看到了非常灿烂的笑容。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小小成功中,同学们的绘画兴趣得到了保持和提升,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也越来越细微,真正成了生活的有心人。
四、由绘本艺术风格的理解中,张扬个性升华兴趣
儿童绘本的艺术风格在夏洛特著的《儿童文学在小学》一书里,被分成了八类:具象派艺术、印象派艺术、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民间艺术、卡通艺术等。如凯迪克的《夏日海湾》,作者用充满韵律感的散文和美丽的水彩画,为我们描绘了一段悠闲而又充满了大自然神秘感的小岛生活。这本书带有明显的印象派特征,不那么在乎物体的实质,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光影与色彩的变化上。可让对色彩比较敏感的学生在欣赏中领略印象派的风格并加以借鉴。《谁来我家》《凝固的时间》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让喜欢创意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这类优秀的儿童绘本中挖掘出美术知识进行欣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艺术风格,而且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特点进行创作,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彰显特有的绘画个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如果运用有效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兴趣得以升华,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乐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而美术日记这一内容不是只靠教师上课时简单的讲述就可完成,而是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地坚持,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有限地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不断地研究教材,精心地准备每一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前提,是基础,有了兴趣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很好学习,以至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使之固定下来而成为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青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