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毕业生个体的就业竞争力不足。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紧跟就业市场化的步伐,加强高校体制改革、调整教学重点,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市场化
众所周知,当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在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足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体有两个:其一是学生自身,另一个则是承担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尽管学生自身的努力对就业竞争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高等院校必须紧随就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化的教育理念与体制尚未建立。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与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然而,很多高校并未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教育、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至今其人才培养模式都未与市场需求相接轨。人们常说,观念塑造行为,那么在传统观念仍旧发挥主导作用的背景下,教育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于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尽管大学生就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几乎仍然遵循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化办学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政府对学校的控制和限制仍然很多,学校的招生计划、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各类“计划”按部就班,并未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学科与课程的设置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与过去相比,大学生群体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类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社会与市场的具体需求,只有一少部分人可能会继续从事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工作,而大多数人则会投身到一线的生产与建设中去。于是,大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适应、创新能力。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高校仍然会采用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具体做法,如在教学中,高校囿于学时的限制与学科的设置,无法将教学的注意力真正转移到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与综合技能的培养上来。诚然,教学经费的不足在客观上也限制了高校对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例如由于高校对产品开发和制造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不能及时掌握,也就谈不上在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与传授了。无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方法的更新、淘汰速率正在加快,因此高校的教学与社会实际生产之间差距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低下,进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拥有的办学自主权太小,以至于很多学科与课程的设置都缺乏相应的灵活性,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高校学科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及重视程度不够。在通常意义上,一位合格的员工应该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也就是说,他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应兼具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奉献精神等等。我们知道,大多数用人单位之所以更愿意雇佣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看中了他们成熟的专业能力,二是看中了他们的职业素养,一般而言,经过职业历练、具备丰富经验的员工比“新人”更能为单位做出贡献。目前,高校多是偏重于课堂教学,将课程学分作为毕业考评的主要依据,并未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吃苦奉献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为例,在多数大学里,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政治思想类、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四大类课程。而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则多属选修课的范围,加之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致使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出现明显的偏差。甚至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此类课程,这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由此可见,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与能力势在必行。
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主要措施
由于高校教育未能紧跟就业市场的发展步伐,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便出现了明显的脱节,这亦是造成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当强化高校体制改革、调整教学重点,针对就业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教育市场化的理念,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必须正视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现状,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努力培养和造就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高校应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进行细致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培养合作关系,积极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取向和人才聘用标准,以此为参照寻找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更新理念为主旨,积极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积极推动学科与课程设置等诸多层面的改革。
把握就业市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和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结构。同时,还需不断加强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既要拓展专业口径,也要突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使二者有机地接合起来。其次是调查、研究人才的需求状况,大力扶持和发展社会急需或是具有巨大社会需求潜力的专业,适当增加此类专业的招生数量,而对于那些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社会需求日渐萎缩的专业,可以逐步减少招生数量。此外,也要积极强化包括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与培养方式等在内的教学改革,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和目标,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结构,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畛域,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
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质量是培养人才的硬性指标之一,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也是毕业生能否在社会上长期立足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其他环节都将无从谈起。为此,高校应切实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而营造出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学环境。当前的高校不仅要重视外语和计算机等热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测试的通过率,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更主动地开辟新的渠道,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广泛开展通识教育,强化高校的教育能力。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高校通识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首先,必须科学、全面、合理地设置高校通识教育课程,除了传统的四类课程,还有必要针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增加部分就业指导课与形势教育课;其次,要把大学生的品性、心理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例如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程,使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品性;此外,还应扩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范围,调整必修课的比例,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材编写工作,改革考试考查制度,最终造就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重视职业规划,首先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高校里的相关部门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同时也要将就业指导的方针、政策贯穿至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此外,要积极推广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以此作为有效提升学生职业基本素质与能力的一种途径。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他们也可以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如此,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别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所以说,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路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与引导,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扶持,为创业者提供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结 语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但同时,毕业生自身竞争力不足又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社会现象。勿庸置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这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存在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必须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学工作与就业市场的接轨,结合就业市场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市场化
众所周知,当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在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足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体有两个:其一是学生自身,另一个则是承担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尽管学生自身的努力对就业竞争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高等院校必须紧随就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化的教育理念与体制尚未建立。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与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然而,很多高校并未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教育、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至今其人才培养模式都未与市场需求相接轨。人们常说,观念塑造行为,那么在传统观念仍旧发挥主导作用的背景下,教育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于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尽管大学生就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几乎仍然遵循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化办学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政府对学校的控制和限制仍然很多,学校的招生计划、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各类“计划”按部就班,并未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学科与课程的设置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与过去相比,大学生群体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类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社会与市场的具体需求,只有一少部分人可能会继续从事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工作,而大多数人则会投身到一线的生产与建设中去。于是,大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适应、创新能力。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高校仍然会采用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具体做法,如在教学中,高校囿于学时的限制与学科的设置,无法将教学的注意力真正转移到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与综合技能的培养上来。诚然,教学经费的不足在客观上也限制了高校对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例如由于高校对产品开发和制造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不能及时掌握,也就谈不上在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与传授了。无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方法的更新、淘汰速率正在加快,因此高校的教学与社会实际生产之间差距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低下,进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拥有的办学自主权太小,以至于很多学科与课程的设置都缺乏相应的灵活性,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高校学科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及重视程度不够。在通常意义上,一位合格的员工应该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也就是说,他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应兼具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奉献精神等等。我们知道,大多数用人单位之所以更愿意雇佣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看中了他们成熟的专业能力,二是看中了他们的职业素养,一般而言,经过职业历练、具备丰富经验的员工比“新人”更能为单位做出贡献。目前,高校多是偏重于课堂教学,将课程学分作为毕业考评的主要依据,并未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吃苦奉献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为例,在多数大学里,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育部规定的政治思想类、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四大类课程。而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则多属选修课的范围,加之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致使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出现明显的偏差。甚至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此类课程,这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由此可见,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与能力势在必行。
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主要措施
由于高校教育未能紧跟就业市场的发展步伐,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便出现了明显的脱节,这亦是造成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应当强化高校体制改革、调整教学重点,针对就业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教育市场化的理念,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必须正视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现状,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努力培养和造就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高校应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进行细致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培养合作关系,积极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取向和人才聘用标准,以此为参照寻找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更新理念为主旨,积极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积极推动学科与课程设置等诸多层面的改革。
把握就业市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和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结构。同时,还需不断加强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既要拓展专业口径,也要突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使二者有机地接合起来。其次是调查、研究人才的需求状况,大力扶持和发展社会急需或是具有巨大社会需求潜力的专业,适当增加此类专业的招生数量,而对于那些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社会需求日渐萎缩的专业,可以逐步减少招生数量。此外,也要积极强化包括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与培养方式等在内的教学改革,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和目标,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结构,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畛域,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
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学质量是培养人才的硬性指标之一,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也是毕业生能否在社会上长期立足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其他环节都将无从谈起。为此,高校应切实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而营造出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学环境。当前的高校不仅要重视外语和计算机等热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测试的通过率,还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更主动地开辟新的渠道,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广泛开展通识教育,强化高校的教育能力。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高校通识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首先,必须科学、全面、合理地设置高校通识教育课程,除了传统的四类课程,还有必要针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增加部分就业指导课与形势教育课;其次,要把大学生的品性、心理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例如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程,使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品性;此外,还应扩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范围,调整必修课的比例,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材编写工作,改革考试考查制度,最终造就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重视职业规划,首先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高校里的相关部门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同时也要将就业指导的方针、政策贯穿至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此外,要积极推广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以此作为有效提升学生职业基本素质与能力的一种途径。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他们也可以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如此,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别人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所以说,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路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与引导,同时也需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扶持,为创业者提供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结 语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但同时,毕业生自身竞争力不足又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社会现象。勿庸置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这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存在高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必须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学工作与就业市场的接轨,结合就业市场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