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zi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应用拉米夫定后出现YMDD耐药变异伴或不伴生化学突破、HBeAg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加用或换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拉米夫定耐药后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联合治疗72周;序贯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阿德福韦酯10 mg/d序贯治疗60周,总疗程也是72周.两组中肝功能异常的61例患者酌情给予保肝治疗.结果 在治疗48、60、72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复常率分别为77.4%(24/31)、83.9%(26/31)、90.3%(28/31),均高于序贯治疗组的50.0%( 15/30)、56.7% (17/30)、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60、72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7.5%(27/40)、75.0%(30/40)、82.5%(33/40),均高于序贯治疗组的45.0% (18/40)、52.5%(21/40)、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72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5%(13/40)、37.5%(15/40),高于序贯治疗组的12.5%(5/40)、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的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为27.5%(11/40),高于序贯治疗组的10.0%( 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在72周的疗程中一直未出现与阿德福韦酯有关的耐药变异,但序贯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6周即出现1例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72周时阿德福韦酯耐药变异率达到15.0%( 6/4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异常,对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拉米夫定耐药后应选择与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的优化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保留BMP的微脱矿骨条在脊柱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6月~2010年12月应用保留BMP的微脱矿骨条行脊柱融合术26例(实验组),其中颈椎8例,胸腰椎18例,术后对所有
患者女,70岁,江苏溧水人,居住在丘陵地带,平素体健,因“发热、腹泻一周”,于2011年5月30日入院.此次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最高体温39.3℃,病程早期感极度乏力伴全身肌肉酸痛,病
早期干预糖调节受损并促使其逆转可能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级预防的关键.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为两个相互联系的代谢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文书质量分级管理在提高护士专业能力中作用.方法:选择泌尿系疾病中心40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从2009 年5 月开始,以(专科篇)为指南,根据40 名护士的任职资格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8例肝硬化(其中25例合并腹水)患者(肝硬化组)和30
目的:探讨通过改变CT扫描参数,降低腰椎间盘突出臭氧介入术中扫描剂量的可行性.方法:东芝Asteion4 CT机引导下定位,8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剂量组(120 kV,
目的 观察脉冲波疗法加导乐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分娩方式、产程干预、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96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两组
目的 通过在猪背部设计一定宽长比例的狭长窄蒂所携带不同大小的几组随意型皮瓣,在术后不同时间测定各组皮瓣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CD34的表达量,并观
目的 探讨飞行员航空生理心理训练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针对飞行员不同年龄和不同机种应进行的普训项目及专门项目,开展因人施护的整体护理,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训练前准备;
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时,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L-6、IL-13浓度增高,IL-10浓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