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经常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主要是指他对待学习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是要有我要学的心态。反之,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则指他对待学习持消极,被动甚至厌恶的情绪,也就是别人要我学而我不想学,甚至偏不要学的心态。那么如何将学生从“要我学”的消极心态变成“我要学”的积极心态呢?
关键词;学习态度;积极;影响力
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学生的心灵、思想等诸因素随之变化而趋于复杂,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太多,使班主任及家长很难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常常束手无策。如何培养孩子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扛在肩头的第一使命。学习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形成的。
一、学习态度的界定
在我看来,学习态度包括作业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字迹是否书写工整规范、表达是否清晰流畅、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及积极动脑、学生是否能合作探究、学习后是否有及时而深刻地反思、书本保管是否整洁有序、难题是否敢于探索挑战等。综合以上,如果学生都表现突出,那么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十分端正的,这样的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钦佩。
二、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首先,家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首先是家长,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断带给父母新的体会。父母影响着子女,子女也同样影响着父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互动过程,而是一个深层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称。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子女的学习态度。家庭是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总个12年的学习阶段,父母都在不可忽视地影响着孩子,孩子的学业的成败,与家庭有着不可低估的关系。
其次,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小。教师对学科的态度,必然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改变过去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教育观念。应把课堂交还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多变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相反,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单调的教学形式更易使学生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
再次,社会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从主观愿望上来说,人人希望社会环境纯净理想。但开放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种种社会现象和人群是多样化的、多侧面的。我们不能去蒙住孩子的双眼,更不可能去掩盖社会种种丑恶现实与阴影。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不成熟,所以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如受到目前社会上“走后门”“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因而学习态度变得消极,有的甚至弃学从商。
三、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与措施
学习态度作为一种对待学习的内部状态,它影响着人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因此,有何种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的观点之一是:快乐必须到人际关系中去寻找[ 张忠仁.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第一点就是积极的校园关系,即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需要教师的主动出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作为一名老师,需要了解学生,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有效的沟通、情感的共鸣、仔细的观察是一名合格老师的必备技能。第二点是积极的家庭关系。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要适时引导家长,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这就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要与学生沟通,也要与家长沟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接纳一些新思想、新事物。
2、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态度最直接的制约因素,学习动机的发展会引起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一样,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会产生积极作用,而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则会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通过强化“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让他们养成热爱科学知识,自觉地、认真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的习惯。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有些学生由于智力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刻苦程度不够,因此学习成绩不好,这样的学生缺乏学生的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严重的挫折心理和不良的想学习态度。这些学生受挫时,得不到鼓励,而只是批评和白眼,有的甚至还会受到父母的责骂。这样,就使他们心理上形成了“学习即痛苦”的消极情绪反应。滋生了不爱学甚至逃避学习的思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失败的原因,指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令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中的困难。
4、帮助学生培养自控能力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按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规划和自我改进。使学生能积极学习,并能自觉抑制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等学生有了良好的自控能力,再促使他们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不仅会提高学习的阅读能力,还会提高课堂上的阅读效率。
5、帮助学生正视考试与成绩
要让学生明白考试不是目的,分数不是最终结果,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进自身总体素质发展才是目标。让学生不因考的分数高而骄傲自满,也不因分数低而自卑。学会进行自我总结,包括成败得失。“虽然你的成绩比别人差,但你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对比其他的孩子多。我知道你有学习的潜能,当你把自己潜能一点点释放出来时,成绩就会“嗖嗖”地提高。”学生听了老师这么说,感受的不仅是鼓励,还有最真诚的关怀,这会让他心里觉得温暖。同时,考试带给他的压力也会因此而化解了。
6、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
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周围任务和坏境的影响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好、又得到大家喜欢的好学生来带动其他后进的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一个有威信、特爱学生并受学生敬爱的教师,也会对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起促进作用。教师及时的表扬是学生改变旧的不良态度、形成新的学习态度的重要策略。
总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態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热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并耐心地培养他们。要对学生多给予期望和鼓励,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相信只要导之有方,必将得之有效。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才会更加端正,优生才会更加优秀,学困生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2001:23
[2]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极其培养[J].当代科学教育,2003,19
[3]张忠仁.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
关键词;学习态度;积极;影响力
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学生的心灵、思想等诸因素随之变化而趋于复杂,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太多,使班主任及家长很难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常常束手无策。如何培养孩子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扛在肩头的第一使命。学习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形成的。
一、学习态度的界定
在我看来,学习态度包括作业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字迹是否书写工整规范、表达是否清晰流畅、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及积极动脑、学生是否能合作探究、学习后是否有及时而深刻地反思、书本保管是否整洁有序、难题是否敢于探索挑战等。综合以上,如果学生都表现突出,那么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十分端正的,这样的学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钦佩。
二、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首先,家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首先是家长,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断带给父母新的体会。父母影响着子女,子女也同样影响着父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互动过程,而是一个深层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称。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子女的学习态度。家庭是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总个12年的学习阶段,父母都在不可忽视地影响着孩子,孩子的学业的成败,与家庭有着不可低估的关系。
其次,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小。教师对学科的态度,必然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改变过去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教育观念。应把课堂交还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多变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相反,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单调的教学形式更易使学生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
再次,社会的影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从主观愿望上来说,人人希望社会环境纯净理想。但开放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种种社会现象和人群是多样化的、多侧面的。我们不能去蒙住孩子的双眼,更不可能去掩盖社会种种丑恶现实与阴影。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不成熟,所以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如受到目前社会上“走后门”“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因而学习态度变得消极,有的甚至弃学从商。
三、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与措施
学习态度作为一种对待学习的内部状态,它影响着人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因此,有何种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的观点之一是:快乐必须到人际关系中去寻找[ 张忠仁.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第一点就是积极的校园关系,即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需要教师的主动出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作为一名老师,需要了解学生,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有效的沟通、情感的共鸣、仔细的观察是一名合格老师的必备技能。第二点是积极的家庭关系。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要适时引导家长,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这就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要与学生沟通,也要与家长沟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接纳一些新思想、新事物。
2、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态度最直接的制约因素,学习动机的发展会引起学习态度的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一样,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会产生积极作用,而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则会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通过强化“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让他们养成热爱科学知识,自觉地、认真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的习惯。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有些学生由于智力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刻苦程度不够,因此学习成绩不好,这样的学生缺乏学生的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严重的挫折心理和不良的想学习态度。这些学生受挫时,得不到鼓励,而只是批评和白眼,有的甚至还会受到父母的责骂。这样,就使他们心理上形成了“学习即痛苦”的消极情绪反应。滋生了不爱学甚至逃避学习的思想。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失败的原因,指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令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中的困难。
4、帮助学生培养自控能力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按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规划和自我改进。使学生能积极学习,并能自觉抑制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等学生有了良好的自控能力,再促使他们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不仅会提高学习的阅读能力,还会提高课堂上的阅读效率。
5、帮助学生正视考试与成绩
要让学生明白考试不是目的,分数不是最终结果,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进自身总体素质发展才是目标。让学生不因考的分数高而骄傲自满,也不因分数低而自卑。学会进行自我总结,包括成败得失。“虽然你的成绩比别人差,但你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绝对比其他的孩子多。我知道你有学习的潜能,当你把自己潜能一点点释放出来时,成绩就会“嗖嗖”地提高。”学生听了老师这么说,感受的不仅是鼓励,还有最真诚的关怀,这会让他心里觉得温暖。同时,考试带给他的压力也会因此而化解了。
6、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
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周围任务和坏境的影响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好、又得到大家喜欢的好学生来带动其他后进的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一个有威信、特爱学生并受学生敬爱的教师,也会对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起促进作用。教师及时的表扬是学生改变旧的不良态度、形成新的学习态度的重要策略。
总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態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热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并耐心地培养他们。要对学生多给予期望和鼓励,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相信只要导之有方,必将得之有效。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才会更加端正,优生才会更加优秀,学困生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2001:23
[2]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极其培养[J].当代科学教育,2003,19
[3]张忠仁.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