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念性景观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兼具着重要的精神功能。本文阐述了场所精神的概念,通过对景观设计中的表达载体的分析,探讨了场所精神在纪念性景观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场所精神;表达载体
一、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是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遗迹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纪念性景观从古至今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标记和记忆的再现。
纪念性景观包括很多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按纪念对象分为纪念人、纪念物与事件等。按功能类型分为庆祝性、墓葬性、标志性、历史文化性等。按纪念性形成过程,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主动指景观在形成之前和定型之初,已具有对未来纪念功能的预期。被动指某些事物或景观初期并不具有预期性,但随着时间的进程,这些景观负载了某些纪念意义,通过长时期的演变和后期的特意开发,挖掘它的纪念性价值,形成公认的纪念景观或获得纪念意义,获得纪念性景观效果。如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按客体功能作用发挥的不同形式分类,分为纪念性建筑环境景观和非建筑环境纪念性景观。依据表现形式,则主要包括纪功柱纪念碑、纪念性雕塑景观、陵墓景观、纪念性景观门和纪念性公园等。
纪念性景观通常具有象征性、自明性和标志性等特点。如矗立在纽约港口上,高举火炬,象征自由与光明的自由女神像,不仅是纽约的标志,更成为美国的标志。尼罗河畔方锥型的巨大陵墓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不仅是古代法老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罗斯福纪念园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和植物创造出四个室外空间,代表了罗斯福总统的四个时期和他宣扬的四种自由。纪念性景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具有记载史实、传承文明、宣传教化等功能,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如果说景观的实体环境给人以认同感,那么场所精神则是景观具有归属感的真正原因。
二、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通常指场所所具有的气氛和特征。场所精神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场所精神是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
场所理论源自于现象学。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创立。其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理论。直到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运用于建筑领域中,建立了场所理论。舒尔茨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有物质本质、质感、形态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與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人处在一定的场所中,通过解读、领悟环境信息,理解其意义,从而引发相应的场所感受,并做适当的环境行为。
景观的设计需要场地,但场地只是一种实体形态,具有一定的功能和用途,只有当它从历史背景、地域条件、社会文化、人事变迁中获得某些独有的故事时,才成为场所。场所集合了自然和人事,成为自然和人事衍生的平台。场所成为人与场地之间对话的基础,又在人与场地的交流中塑造和提升自己的精神。从本质上讲,场所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尤以精神属性最为重要。场所之所以有精神属性,是因为它能凸现地域文脉和特色,并通过场所上的客观实体以或显或隐的方式传达出来。诺伯特舒尔茨认为存在两种场所精神,定向感与认同感。前者是指人所具有的辨识空间的能力,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后者是指对这样场所的认同感与安全感,所有的文化系统都发展出自身的空间方向意义系统。人通过定向与认同,则建立了与场所的关系。人通过认同,对场所的分析和评价而建立了与场所的密切联系,确认了人与场所的情感交流。
当人们置身于一个具体的环境时,他们会通过感知外在的环境,逐渐建立起一种认知图示,若所处环境具有清晰结构、高识别性的街道、广场、建筑等,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明显的文化特征,那他就会被这个环境所散发出来的某种强烈的场所感所打动,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之,环境缺乏秩序,缺乏内涵,则人们容易产生陌生感和失落感这就是场所精神,就是环境意象给人情感上的某种意蕴。
三、场所精神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表达载体
建造纪念性景观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纪念情感的需要,所以纪念性景观的本质就是物化形态的精神象征物,以物质传达精神是它的首要任务。这种情感可能是缅怀、弘扬、宣传教育、抚慰等,纪念性景观的主题意义就是它所要表现的情感内容。纪念信息的传递通常是利用有形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纪念信息通过某种形式的组合,载入某一形象物被纪念主体感知、接受并喚起情感的变化。场所精神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物化载体包括以下几种:
1、硬质载体
地形。地形是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在规则式园林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在自然式园林中,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地形在纪念性场所中是重要的基础要素,通过地形的起伏和沉降可以围合、分隔空间,控制视线。根据纪念内容和性质,或藏、或露、或开放、或含蓄,呈现出景观应有的性格特点。
南京市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靠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中轴线上排列着主要建筑如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等。通过地形烘托出中山陵的庄严与肃穆。
水。在纪念性场所的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根据纪念性场所的性质,以不同的形态存在,比如静水、动水、雾化水等等。应用形式表现成为水池、喷泉、湖、跌水、瀑布等。静水安静平和,适宜营造冥想空间,大多都用简单的几何形如矩形、圆形、椭圆形等来容纳。动水跳跃灵动,给纪念性景观带来生机和活力。 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从一条小溪引水,建成一90m×45m的人工水池,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微风都能吹起阵阵涟漪。教堂临水而筑,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可以整个开启,人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与自然的融合,信徒在引入自然景色的建筑中祈祷。在安藤忠雄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他认为神圣空间与自然存在着某种联系,神圣所关系的是建筑化的自然。当植物、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它们即趋向了神性。
植物。植物载体是具有生命力的,植物的形态、色彩、寓意、季相、配置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景观感受和纪念特质。植物配置方式多样,有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通常在景观轴线、入口处、纪念性雕塑周围采用规则式配置方法,如列植、对植,以显示肃穆庄重。在一些纪念性公园中运用群植、散植等方式塑造亲和的环境氛围,以便于观景时休憩。通过植物合理的配置方式来划分景区、塑造空间、点缀景观。烘托出纪念主体的形象和意境。
斯德哥尔摩森林墓园在仪式型道路两侧,运用高耸挺拔的植物形成狭长的线性空间,营造庄重、沉稳的空间氛围,为仪式的举行做铺垫;在景观休闲区,运用伞形植物营造出柔和、包容的空间氛围,使人寄情于自然,缓解悲痛的情绪。
人工构筑物,包括景观墙、雕塑、纪念柱或碑、铺地等。景观墙通过设计的肌理和质感影响人们的情感。景观墙还可以围合和分割空间,引導参观路线。雕塑和纪念柱等往往是景观的构图中心,装饰性的雕塑也可散置在草坪或水畔。雕塑是隐喻的图像载体,要考虑造型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效果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铺地可以丰富景观的空间色彩,同时对空间进行分隔和引导。
2、软质载体
场所精神不仅取决于场所空间的形态和品质,也取决于在该场所中生发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除此之外感知者自身的文化、性情、心理、经验等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汶川地震纪念馆采用裂缝的景观形式,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该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整个项目减少对山体地形的破坏,保留土地的脉络。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为确保建筑体量达到消隐的效果,这座大型的地下建筑采用了屋顶绿化,建筑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象徵新生和希望。祭奠区由原北川中学的操场改造而成,整齐排列的松柏如同死难者的纪念碑,绿色植物的形式象征了他们生命的延续,整个纪念馆平和、低调。充分将表现自然灾难与伤痛與表现人性的大爱、坚强相结合,既考虑对受伤心灵的抚慰,又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
优秀的纪念性景观,应通过视觉形象表达或启发观者的想象力,充分挖掘场所具备的地形、植被、遗址、文化、典故、风俗等。对人们熟知的视觉要素进行概括或提炼。尊重场所精神并不意味着完全固守和重复原有的具体结构和特征,也是人文思想和情感的提取和注入,更是时间与空间、人与自然、现世与历史的相互激发。在纪念性景观的设计和实现中,充分尊重场所精神具有十分必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场所精神;表达载体
一、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是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遗迹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纪念性景观从古至今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标记和记忆的再现。
纪念性景观包括很多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按纪念对象分为纪念人、纪念物与事件等。按功能类型分为庆祝性、墓葬性、标志性、历史文化性等。按纪念性形成过程,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主动指景观在形成之前和定型之初,已具有对未来纪念功能的预期。被动指某些事物或景观初期并不具有预期性,但随着时间的进程,这些景观负载了某些纪念意义,通过长时期的演变和后期的特意开发,挖掘它的纪念性价值,形成公认的纪念景观或获得纪念意义,获得纪念性景观效果。如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按客体功能作用发挥的不同形式分类,分为纪念性建筑环境景观和非建筑环境纪念性景观。依据表现形式,则主要包括纪功柱纪念碑、纪念性雕塑景观、陵墓景观、纪念性景观门和纪念性公园等。
纪念性景观通常具有象征性、自明性和标志性等特点。如矗立在纽约港口上,高举火炬,象征自由与光明的自由女神像,不仅是纽约的标志,更成为美国的标志。尼罗河畔方锥型的巨大陵墓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不仅是古代法老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罗斯福纪念园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和植物创造出四个室外空间,代表了罗斯福总统的四个时期和他宣扬的四种自由。纪念性景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具有记载史实、传承文明、宣传教化等功能,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如果说景观的实体环境给人以认同感,那么场所精神则是景观具有归属感的真正原因。
二、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通常指场所所具有的气氛和特征。场所精神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场所精神是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
场所理论源自于现象学。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创立。其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理论。直到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运用于建筑领域中,建立了场所理论。舒尔茨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有物质本质、质感、形态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與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人处在一定的场所中,通过解读、领悟环境信息,理解其意义,从而引发相应的场所感受,并做适当的环境行为。
景观的设计需要场地,但场地只是一种实体形态,具有一定的功能和用途,只有当它从历史背景、地域条件、社会文化、人事变迁中获得某些独有的故事时,才成为场所。场所集合了自然和人事,成为自然和人事衍生的平台。场所成为人与场地之间对话的基础,又在人与场地的交流中塑造和提升自己的精神。从本质上讲,场所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尤以精神属性最为重要。场所之所以有精神属性,是因为它能凸现地域文脉和特色,并通过场所上的客观实体以或显或隐的方式传达出来。诺伯特舒尔茨认为存在两种场所精神,定向感与认同感。前者是指人所具有的辨识空间的能力,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后者是指对这样场所的认同感与安全感,所有的文化系统都发展出自身的空间方向意义系统。人通过定向与认同,则建立了与场所的关系。人通过认同,对场所的分析和评价而建立了与场所的密切联系,确认了人与场所的情感交流。
当人们置身于一个具体的环境时,他们会通过感知外在的环境,逐渐建立起一种认知图示,若所处环境具有清晰结构、高识别性的街道、广场、建筑等,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明显的文化特征,那他就会被这个环境所散发出来的某种强烈的场所感所打动,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之,环境缺乏秩序,缺乏内涵,则人们容易产生陌生感和失落感这就是场所精神,就是环境意象给人情感上的某种意蕴。
三、场所精神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表达载体
建造纪念性景观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纪念情感的需要,所以纪念性景观的本质就是物化形态的精神象征物,以物质传达精神是它的首要任务。这种情感可能是缅怀、弘扬、宣传教育、抚慰等,纪念性景观的主题意义就是它所要表现的情感内容。纪念信息的传递通常是利用有形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纪念信息通过某种形式的组合,载入某一形象物被纪念主体感知、接受并喚起情感的变化。场所精神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物化载体包括以下几种:
1、硬质载体
地形。地形是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在规则式园林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在自然式园林中,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地形在纪念性场所中是重要的基础要素,通过地形的起伏和沉降可以围合、分隔空间,控制视线。根据纪念内容和性质,或藏、或露、或开放、或含蓄,呈现出景观应有的性格特点。
南京市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靠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中轴线上排列着主要建筑如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等。通过地形烘托出中山陵的庄严与肃穆。
水。在纪念性场所的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根据纪念性场所的性质,以不同的形态存在,比如静水、动水、雾化水等等。应用形式表现成为水池、喷泉、湖、跌水、瀑布等。静水安静平和,适宜营造冥想空间,大多都用简单的几何形如矩形、圆形、椭圆形等来容纳。动水跳跃灵动,给纪念性景观带来生机和活力。 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从一条小溪引水,建成一90m×45m的人工水池,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微风都能吹起阵阵涟漪。教堂临水而筑,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可以整个开启,人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与自然的融合,信徒在引入自然景色的建筑中祈祷。在安藤忠雄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他认为神圣空间与自然存在着某种联系,神圣所关系的是建筑化的自然。当植物、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它们即趋向了神性。
植物。植物载体是具有生命力的,植物的形态、色彩、寓意、季相、配置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景观感受和纪念特质。植物配置方式多样,有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通常在景观轴线、入口处、纪念性雕塑周围采用规则式配置方法,如列植、对植,以显示肃穆庄重。在一些纪念性公园中运用群植、散植等方式塑造亲和的环境氛围,以便于观景时休憩。通过植物合理的配置方式来划分景区、塑造空间、点缀景观。烘托出纪念主体的形象和意境。
斯德哥尔摩森林墓园在仪式型道路两侧,运用高耸挺拔的植物形成狭长的线性空间,营造庄重、沉稳的空间氛围,为仪式的举行做铺垫;在景观休闲区,运用伞形植物营造出柔和、包容的空间氛围,使人寄情于自然,缓解悲痛的情绪。
人工构筑物,包括景观墙、雕塑、纪念柱或碑、铺地等。景观墙通过设计的肌理和质感影响人们的情感。景观墙还可以围合和分割空间,引導参观路线。雕塑和纪念柱等往往是景观的构图中心,装饰性的雕塑也可散置在草坪或水畔。雕塑是隐喻的图像载体,要考虑造型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效果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铺地可以丰富景观的空间色彩,同时对空间进行分隔和引导。
2、软质载体
场所精神不仅取决于场所空间的形态和品质,也取决于在该场所中生发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除此之外感知者自身的文化、性情、心理、经验等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汶川地震纪念馆采用裂缝的景观形式,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该馆占地14.23万平方米,整个项目减少对山体地形的破坏,保留土地的脉络。整个建筑造型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切割、抬起,形成主要的建筑体量,并通过下沉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为确保建筑体量达到消隐的效果,这座大型的地下建筑采用了屋顶绿化,建筑与平缓的草坡融为一体,局部翘起露出地面,象徵新生和希望。祭奠区由原北川中学的操场改造而成,整齐排列的松柏如同死难者的纪念碑,绿色植物的形式象征了他们生命的延续,整个纪念馆平和、低调。充分将表现自然灾难与伤痛與表现人性的大爱、坚强相结合,既考虑对受伤心灵的抚慰,又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
优秀的纪念性景观,应通过视觉形象表达或启发观者的想象力,充分挖掘场所具备的地形、植被、遗址、文化、典故、风俗等。对人们熟知的视觉要素进行概括或提炼。尊重场所精神并不意味着完全固守和重复原有的具体结构和特征,也是人文思想和情感的提取和注入,更是时间与空间、人与自然、现世与历史的相互激发。在纪念性景观的设计和实现中,充分尊重场所精神具有十分必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