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来源 :中学生理科应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1839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的成长阶段看,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是经历了中学读书阶段、大学进一步的求知进修阶段及参加工作后的历练阶段,无论心智还是看问题的角度都和学生有所差别,这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教师在授课时,特别是讲评作业习题时不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只是一味的“傻听”,过后即便叫他原题重做一遍也不会,所以常常听到教师这样的疑惑:讲完课后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都答“听懂了!”但解题时却是“我不会!”为什么学生听懂的知识却不会用呢?问题在于教师是怎么让学生“听懂”.进一步地,学生是“真懂”还是“假懂”?笔者想“假懂”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自己思考过,还有教师讲的方法不切学生的实际?以后类似的题目出现学生还是不会做.在教师剖析一些高考题时产生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图1例1(2011年重庆理20)如图1,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离心率e=22,一条准线的方程为x=22.
  (Ⅰ)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为400元的概率为425;
  (Ⅱ)设销售三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300元为事件B,则P(B)=25×25×25+C23×25×25×25=32125.
  故销售三台这种家用电器的利润总和为300元的概率为32125.
  点评(Ⅱ)中利用独立重复事件和互斥事件的概念把求解转化为几个事件概率和与积的形式,其实体现了一种“拆分”的解题思路.
  四、n次独立重复试验发生k次的概率
  n次独立重复试验发生k次的概率一般使用公式Pn(k)=Cknpk(1-p)n-k进行计算,因此把问题转化为独立重复试验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4已知在3支不同编号的枪中有2支已经试射校正过,1支未经试射校正.某射手若使用其中校正过的枪,每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45;若使用其中未校正的枪,每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15,假定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Ⅰ)若该射手用其中2支已经试射校正过的枪各射击一次,求目标被击中的次数为偶数的概率;
  (Ⅱ)若该射手用这3支枪各射击一次,求目标至多被击中一次的概率.
  解(Ⅰ)若“该射手用其中2支已经试射校正过的枪各射击一次,目标被击中的次数为i”为事件Ai(i=0,1,2),则A0,A1,A2彼此互斥;
  记“该射手用这2支已经试射校正过的枪各射击一次,目标被击中的次数为偶数”为事件B.
  因为P(A0)=C02(1-45)2=125,P(A2)=C22(45)2=1625,所以P(B)=P(A0)+P(A2)=125+1625=1725.故目标被击中的次数为偶数的概率为1725.
  (Ⅱ)记“该射手用3支枪各射击一次,目标被击中的次数为i”为事件Ci(i=0,1,2,3),则C0,C1,C2,C3彼此互斥;记“该射手用这3支枪各射击一次,目标至多被击中一次”为事件D.
  因为P(C0)=C22(15)2×(1-15)=4125;P(C1)=C12×45×15×45+C02×(15)2×15=33125;所以P(D)=P(C0)+P(C1)=4125+33125=37125.
  点评本题中两支已经试射校正过的枪射中目标的概率是相等的,用这两支枪进行射击可以看成独立重复试验,而另一支没有试射校正过的枪进行射击时必须单独进行考虑,这也是本题难点所在.(Ⅱ)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所有情况考虑全面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收稿日期:2014-11-15)(Ⅱ)设动点P满足:OP=OM+2ON,其中M,N是椭圆上的点,直线OM与ON的斜率之积为-12,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F1,F2,使得|PF1|+|PF2|为定值?若存在,求F1,F2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Ⅰ)易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24+y22=1.
  (Ⅱ)(命题组给出的答案)设P(x,y),M(x1,y1),N(x2,y2)则由OP=OM+2ON得(x,y)=(x1,y1)+2(x2,y2)=(x1+2x2,y1+2y2),即x=x1+2x2,y=y1+2y2.
  因为点M,N在椭圆x2+2y2=4上,所以x21+2y21=4,x22+2y22=4,故
  x2+2y2=(x21+4x22+4x1x2)+2(y21+4y22+4y1y2)
  =(x21+2y21)+4(x22+2y22)+4(x1x2+2y1y2)
  =20+4(x1x2+2y1y2) (*)
  设kOM,kON分别为直线OM,ON的斜率,由题设条件知kOM·kON=y1y2x1x2=-12,因此x1x2+2y1y2=0,所以x2+2y2=20.
  所以P点是椭圆x2(25)2+y2(10)2=1上的点,设该椭圆的左、右焦点为F1,F2,则由椭圆的定义|PF1|+|PF2|为定值,又因为c=(25)2-(10)2=10,所以两焦点的坐标为F1(-10,0),F2(10,0).
  评析教师都知道,本题用意是由五个式子:x=x1+2x2,y=y1+2y2,x21+2y21=4,x22+2y22=4,x1x2+2y1y2=0消去x1,x2,y1,y2留下含x,y的轨迹方程.不要说学生想不到,教师一时也想不到.难怪学生看了标准答案后,对(*)这一步感到一头雾水,惊叹其真是“神来之笔”,怎么如此高明,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想到x2+2y2=?
  新课改以来,教材对消参法求轨迹有所减弱,更不用说四个参数一起消去.所以命题组提供的方法是不适合学生的,他们以命题专家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学生“学情”是脱节的,尽管高考题是选拔人才的.笔者认为引起点P运动的“罪魁祸首”是直线OM和ON的运动,所以斜率作为自变量再恰当不过了,又两者斜率都存在,且有关系,只要设其中一个斜率即可.下面解法是笔者给出的,学生赞赏有加.
  另解设ON方程为:y=kx,则OM方程为y=-12kx,由y=kx
  x2+2y2-4=0,得x2=41+2k2,y2=4k21+2k2,不妨取N坐标为(21+2k2,2k1+2k2),将k替换成-12k即得M的坐标为(-22k1+2k2,21+2k2).设P坐标为(x,y),则由OP=OM+2ON,得y=2+4k1+2k2
  x=4-22k1+2k2,消去k,得(x2)2+(y2)2=5,即x2(25)2+y2(10)2=1,下略.
  纵观一些高考题标准答案,教师和学生有时很难想到,若教师上课时照搬标准答案讲评,学生只能“望题兴叹”,啧啧称奇,自愧不如,要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似乎是困难了.所以笔者有一习惯,自己先做高考题,再和标准答案比照,有时候觉得比标准答案略微逊色,但却是“真情流露”,解法朴实、自然,和学生没有“代沟”.
  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很复杂的题目,要求考生对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特征有较好的理解,拥有较强的探究转化能力、较强的符号运算能力、较强的代数式恒等变形能力才能解决此类问题.从历年高考题看,有些参考答案接近学生水平,有些确实“巧夺天工”,可望而不可及也,但只要我们用心去钻研、领悟,不要让所谓标准答案牵着鼻子走,都能找到和学生思维接轨的解法,
  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还要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解法,尤其年长的教师多年的教学养成了“教学定势”,对一些“小儿科”的问题不放在眼里,轻描淡写地过去了.笔者有一习惯就是喜欢叫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一方面这种解法是学生提出,适合他们口味,能引起其他学生共鸣,并且对提出解法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另一方面确实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他们解法中得到一些启示,为今后教学服务.下面一题就是笔者提出传统做法后,学生又提出了新方法.
  例2已知直线l:2x-3y+1=0,点P1(-1,-2),
  (1)求点P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2的坐标;
  (2)求直线l关于点P1对称的直线l′的方程.
其他文献
三角函数是高中教材中的传统内容,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高考数学应注重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理念的指引下,它在过去简单的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考查的基础上,逐渐与其它知识渗透和交汇,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值得关注.
期刊
此法是用倍角公式将齐一次式转化为齐二次,再转化为齐二次分式,避免开方造成增解出现.在三角恒等变形中,能不用开方尽量不用,以免造成增解出现有一定道理,有时我们老师也疏于考虑而造成错误,更可况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考试,难免挂一漏万.  错误是正确的前奏,错题是一种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只要能探寻错误的原因,挖掘错误的根源,并加以改进,一定能奏出美妙的乐章,毕竟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留有遗憾的艺术.写出拙文也算是对
期刊
平时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都很重视物理规律和公式的记忆,但往往只记住了规律的内容而忽视了规律的成立条件或适用范围,进而会用错规律,得出错误答案。比如众多学生解答2006年一道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详见下面例题1)时就容易出现该错误。下面我们针对该现象,通过该高考试题及其他一些具体实例,做进一步分析说明。  例题1(2006·全国高考):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
期刊
对于功率的计算公式 大家并不陌生。其中,当 是平均速度时,利用该公式计算所得到的P为平均功率;当 是即时速度时,利用该公式计算所得到的P为即时功率。而当对交通运输工具运用该公式时,应当注意理解公式P = Fv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其中P为交通运输工具发动机的功率,F为交通运输工具发动机所产生的牵引力,v为交通运输工具的即时速度。即无论是即时功率还是额定功率,都等于牵引力F与即时速度v的乘积。因此正确
期刊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常会遇到有关“点”的问题,这些“点”有些是代表“数”,是一个值,不是真正几何意义上的点,是代数意义的“点”,如函数的零点、函数的极值点;也会遇到另外有关的“点”,这些“点” 是真正几何意义上的点,是曲线上的“点”,如曲线的交点、拐点、切点,还有曲线上的动点、定点等.下面用具体的例题来说明这些“点”的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期刊
摘要:指出什么是圆弧相似,剖析两圆弧相似应满足的条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求解,说明圆弧相似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圆弧 相似 带电粒子 匀强磁场 运动轨迹  所有的圆都是相似图形。等圆能够相互重合,是全等形,当然相似;大小不同的两圆,将小圆放大一定倍数之后,可以和大圆变得相同而成为等圆,也相似。但不同的圆弧却未必相似,比如,一段优弧与一段劣弧相比,它们一定不相似
期刊
插图
期刊
插图
期刊
抽象函数问题是学生学习函数时的一个难点,那么怎样突破因“抽象”而造成的解题障碍呢?“化生为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利用我们所熟悉的函数、性质、定义、法则等,将抽象的问题熟悉化,从而打开解决抽象函数问题的通道.  一、利用熟悉的和谐结构式化生为熟  通过观察题目所给条件的结构特征,将之与所学过的熟悉内容建立联系,进行问题转化.  例1已知函数f(x)的导函数为f ′(x),若2f ′(x)2f
期刊
课本中给出了关于概率的许多公式,学生在学习中常觉得无所适从,不知用哪个公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概率题的类型和解法,现举例说明.  一、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一般是借助排列组合的方法,分别求出公式P(A)=mn中的m、n的值.  例1在试制某种牙膏新品种时,需要选用两种不同的添加剂.现在可供选用的不同添加剂有6种,其中芳香度为1的添加剂1种,芳香度为2的添加剂2种,芳香度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