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冯克力的新书《当历史可以观看》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内容主要是他的专栏文章。他着重分析了照片记录历史的特点。人类记录历史,最早是声音,口口相传,但几经转述,不免走样,所以口承时代的记录被后人称为传说;后来发明了文字,对历史的记录相对稳定,这样的历史记载可以称为信史;再后来,又有了图像。与几千年前开始出现的文字相比,摄影术才出现100多年,但照片传递信息却有独特魅力,可以解读的细节,往往出乎摄影者的预想。在诚实记录信息方面,照片自有优势,所以又称写真。文字记录历史,可以故意避讳,导致扭曲、失真,而照片的失真率较少——即使是人为摆拍的照片,也能保存很多真实的历史信息。
冯克力的名字和老照片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他喜欢、研究的东西,也是他所主办的杂志书(也称“MOOK”)的名字。杂志书是介于书籍和杂志之间的出版物,用书号出版,但形式更像杂志。1996年,冯克力和出版家汪家明共同创意,推出了杂志书《老照片》。
《老照片》甫一问世,就受到热烈欢迎,发行量一度高达30万册。它图文并茂,价格低廉,最早定价6元5角,现在的定价也不过15元。在《老照片》出现之前,以图片为主的画册和以文字为主的书籍是两个不同的品种。画册用高档纸张印刷,一般读者买不起。书籍用普通纸,印刷质量往往不高。《老照片》以普通书籍的价位,推出了图文相得益彰的读物,填平了画册与书籍的鸿沟。许多出版者竞相模仿,成为一时的潮流。
作为创办者及主事者,冯克力更把他对文化的追求倾注在《老照片》中。它适应中国反思历史、保存记忆的思潮,弘扬了一种历史的理性精神。17年来,《老照片》已经出版了88辑。中国先后出现的杂志书不下千种,但若论持续时间之长、出版期数之多、文化影响力之大、经济效益之好,无出《老照片》其右者。
冯克力和后来加盟《老照片》的搭档张杰一样,都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他们对历史情有独钟,在把握历史事件和人物细节方面,可称细致入微。这种对历史的知与爱,成为《老照片》品质一贯的内在保证。
《老照片》第一辑问世时,朋友孙珉就向我推荐。我一看果然不错。当时我是《中国摄影报》特约记者,于是建议该报召开一次小型研讨会,探讨《老照片》的意义。会议纪要刊登出来,成为对《老照片》的第一次公开评论。不久,冯克力和张杰来北京与我见面,问我能不能为之撰稿。我见第九辑发了一组张志新的照片,第十辑又发了一组遇罗克(1966年写下了《出身论》一文,广为传播,1970年被判死刑,时年27岁)的照片,就说我手里有一张王申酉(华东师范大学学者,“文革”期间被判处死刑)的照片,和我的短文《寻找王申酉》相配,发在第十二辑上。
冯克力不善言谈,但思维缜密。因为彼此志趣相投,我担任了《老照片》特邀编辑,参加组稿。《老照片》在读者中有良好信誉,作者也愿意在此亮相,所以这是一件愉快的工作。
最近,国内出版社纷纷转企改制,冯克力所在的山东画报出版社自不例外。我认识不少50多岁的老编辑,都提前退休了,生于1954年的冯克力也在这个年龄段。有朋友听说他要退休,不免伤感。其实,他虽办了手续,随即便以返聘的方式继续主编《老照片》。打造一个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品牌不容易,保持的关键在人。人在品牌在,人去品牌息。不论是对历史的理解、对人脉的聚集,还是对稿件分寸的把握,都非一日之功。出版社这样安排,是很明智的。
冯克力的名字和老照片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他喜欢、研究的东西,也是他所主办的杂志书(也称“MOOK”)的名字。杂志书是介于书籍和杂志之间的出版物,用书号出版,但形式更像杂志。1996年,冯克力和出版家汪家明共同创意,推出了杂志书《老照片》。
《老照片》甫一问世,就受到热烈欢迎,发行量一度高达30万册。它图文并茂,价格低廉,最早定价6元5角,现在的定价也不过15元。在《老照片》出现之前,以图片为主的画册和以文字为主的书籍是两个不同的品种。画册用高档纸张印刷,一般读者买不起。书籍用普通纸,印刷质量往往不高。《老照片》以普通书籍的价位,推出了图文相得益彰的读物,填平了画册与书籍的鸿沟。许多出版者竞相模仿,成为一时的潮流。
作为创办者及主事者,冯克力更把他对文化的追求倾注在《老照片》中。它适应中国反思历史、保存记忆的思潮,弘扬了一种历史的理性精神。17年来,《老照片》已经出版了88辑。中国先后出现的杂志书不下千种,但若论持续时间之长、出版期数之多、文化影响力之大、经济效益之好,无出《老照片》其右者。
冯克力和后来加盟《老照片》的搭档张杰一样,都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他们对历史情有独钟,在把握历史事件和人物细节方面,可称细致入微。这种对历史的知与爱,成为《老照片》品质一贯的内在保证。
《老照片》第一辑问世时,朋友孙珉就向我推荐。我一看果然不错。当时我是《中国摄影报》特约记者,于是建议该报召开一次小型研讨会,探讨《老照片》的意义。会议纪要刊登出来,成为对《老照片》的第一次公开评论。不久,冯克力和张杰来北京与我见面,问我能不能为之撰稿。我见第九辑发了一组张志新的照片,第十辑又发了一组遇罗克(1966年写下了《出身论》一文,广为传播,1970年被判死刑,时年27岁)的照片,就说我手里有一张王申酉(华东师范大学学者,“文革”期间被判处死刑)的照片,和我的短文《寻找王申酉》相配,发在第十二辑上。
冯克力不善言谈,但思维缜密。因为彼此志趣相投,我担任了《老照片》特邀编辑,参加组稿。《老照片》在读者中有良好信誉,作者也愿意在此亮相,所以这是一件愉快的工作。
最近,国内出版社纷纷转企改制,冯克力所在的山东画报出版社自不例外。我认识不少50多岁的老编辑,都提前退休了,生于1954年的冯克力也在这个年龄段。有朋友听说他要退休,不免伤感。其实,他虽办了手续,随即便以返聘的方式继续主编《老照片》。打造一个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品牌不容易,保持的关键在人。人在品牌在,人去品牌息。不论是对历史的理解、对人脉的聚集,还是对稿件分寸的把握,都非一日之功。出版社这样安排,是很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