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柑橘园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在长期种植柑橘基地开展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橘园土壤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为四川丘陵地区柑橘园土壤合理施用有机肥,减施化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有机肥配施化肥(OF+CF),仅施有机肥(OF),共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pH值、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Vc等)和产量及经
【基金项目】
: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0YFN014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柑橘园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在长期种植柑橘基地开展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橘园土壤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为四川丘陵地区柑橘园土壤合理施用有机肥,减施化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有机肥配施化肥(OF+CF),仅施有机肥(OF),共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pH值、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Vc等)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OF+CF处理和OF处理能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而全钾和全磷含量降低。OF+CF处理的土壤碳氮比较CK处理降低18.39%(p<0.05)。与CK相比,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29.26%和18.44%,而有机酸分别下降30.52%和22.94%,果实的Vc含量分别增加16.04%和11.19%。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柑橘产量较CK处理增加75.10%和56.32%(p<0.0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及其配施化肥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柑橘产量,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提高柑橘种植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以铝为能源储备介质的铝-空气电池安全性高、比能量高,且可实现铝的回收循环利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可持续电化学电源,但仍面临铝负极腐蚀析氢的发展瓶颈。往电解液中添加ZnO缓蚀剂尽管析氢抑制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但负极电化学性能难以长期稳定维持。为此,论文提出利用有机缓蚀剂中所含酰胺基团改善ZnO的作用效果,通过二者的相互协同进一步提升铝负极性能,并研究了缓蚀剂对铝负极析氢腐蚀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此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4G LTE,4G LTE,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基础上,移动通信数据业务迅速发展,不同维度的新应用和新技术也开始涌现,这对无线网络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第五代移动通信新空口技术(5G NR,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
基于三维视觉的堆叠物料机器人分拣系统是自动化物流的关键环节,作为视觉分拣系统核心技术的点云配准是目标位姿估计、模型重构的基础。研究一种快速而高效的自动配准和目标识别方法以满足视觉引导机器人分拣需求,对于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针对点云稀疏分布程度估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量的点云自适应平均间距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点云数据的统计量信息,将邻域内出现频次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深入,面对呈海量增长趋势的专利文本,高质量的专利分析工作难度加大。航空航天领域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其专利文本中蕴含着大量的高新技术成果,是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对专利文本进行挖掘和利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专利文本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质,文本内容信息较为难懂,专有名词众多,非专业人员读取和使用较为困难,尤其是对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利挖掘和探
卫星通信因大容量和广区域的地理覆盖,为超第五代(Beyond the Fifth-Generation,B5G)/第六代(the Sixth-Generation,6G)通信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以满足人们对随时随地高质量通信的需求。低轨卫星因低成本、低延迟、低功耗、高数据传输速率成为B5G/6G通信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卫星互联网在传输技术和物理层安全方面的研究不充分,从而限制了低轨卫星互联网
为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基于STEM教育理念,以STEM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中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该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实现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进而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材编写与建议”中提出:教材素材的选取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学生的现实包含:生活现实,即学生熟悉的事物;数学现实,即学生已经积累的数学知识;其他学科现实,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在各学段已经具备的其他学科知识。可见,教学内容应源于学生现实,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建构,重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新知迅
本文结合“数松果”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在低学段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具体在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境、立足问题解决探索乘法口诀、利用多种形式记忆培养迁移类推三个环节进行渗透。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的改善与优化,国内教学的质量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科学化的提升,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在我国小学教学科目中,小学科学STEM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注重小学科学STEM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得小学生养成科学学习的态度,从而更好地展开日常学习生活。而要想使得小学科学STEM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得以实现,那么也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措施。本文在接下来的环节将会展开主题分析,探讨开展小学科学
<正>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上)数学教材安排了三个单元学习乘法意义、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计算。笔者经过对以往这个内容的教学反思和比较,认为一要根据小学二(上)乘法初步的教学目标:掌握乘法意义、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计算,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二要站在学生能够简洁轻松、愉快高效学习这些内容的角度上,以乘法意义教学为基础,理解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计算就是表示或者求积100以内的几个几相加是多少,应据此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