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的各类语文考题设置中,都离不了现代文阅读这一板块,特别是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占了25分。多数考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对文言文阅读可以答满分,但对接触最广泛的现代文就很少有满分,在25分中能得16、17分就算是高分了,农村考生只能得10分上下,现代文的作答便成了学生的一个软肋。笔者多年从事高考备考工作,结合自己的点滴经验,就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谈谈看法,算是抛砖引玉。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可分三步走:
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在这些方面,语文教师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开始训练,诸如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出每段、每层的大意,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这种训练一直延续到初中甚至高中,按理有了这种长期训练和知识储备,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当没有多大的困难,但事实恰恰相反,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在训练时急于求成,为了教学过程的简化、顺畅而将理应诱导启发出的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学生觉得现代文学习枯燥无味,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的思考。
2.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阅读中对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要特别留意,因为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为此,考生要按以下要求去做:
(1)不要急着去做题,在答题之前首先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摄取各段大意,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2)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
(3)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并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审题要把握以下几点: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在表述时,一定要分条陈述,把握大的答案靠前写,语言要简练,书写要规范整洁。
为了体现考生的语文素养,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中对试题中的常用术语要熟知,在表述时用“行话”作答,如: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等;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要答得具体点,如空间顺序(从上到小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因后果,层层递进等);论证方法方式,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立论和驳论等;论据一般有理论论据(如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
现代文阅读的作答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熟悉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的有意识培养,通过精心筛选尽量给学生提供准确、喜读的范文,在讲解中要循循善诱,切忌灌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因为现代文习以为常、学习没有成就感而偷懒,甚至抄录现成答案,这在现代文的学习中是绝对不可取的。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可分三步走:
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在这些方面,语文教师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开始训练,诸如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出每段、每层的大意,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这种训练一直延续到初中甚至高中,按理有了这种长期训练和知识储备,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当没有多大的困难,但事实恰恰相反,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在训练时急于求成,为了教学过程的简化、顺畅而将理应诱导启发出的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学生觉得现代文学习枯燥无味,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的思考。
2.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阅读中对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要特别留意,因为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为此,考生要按以下要求去做:
(1)不要急着去做题,在答题之前首先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摄取各段大意,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2)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
(3)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并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审题要把握以下几点: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在表述时,一定要分条陈述,把握大的答案靠前写,语言要简练,书写要规范整洁。
为了体现考生的语文素养,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中对试题中的常用术语要熟知,在表述时用“行话”作答,如: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等;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要答得具体点,如空间顺序(从上到小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因后果,层层递进等);论证方法方式,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立论和驳论等;论据一般有理论论据(如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
现代文阅读的作答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熟悉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的有意识培养,通过精心筛选尽量给学生提供准确、喜读的范文,在讲解中要循循善诱,切忌灌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因为现代文习以为常、学习没有成就感而偷懒,甚至抄录现成答案,这在现代文的学习中是绝对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