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拍照的?
A:家人供职于铁路建设单位,由于工作的性质带来的便利,单位里有很多叔叔伯伯热爱摄影。我从小就在铁路大院里长大,受到了这种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单位里面摄影前辈们的鼓励,逐渐接触到了摄影艺术。
Q:你生活在安徽,在摄影之前,徽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A:我母亲是徽州歙县人,从我出生起逢年过节便会带我来到姥姥姥爷家呆上一段时间。姥爷家的大宅子建于清代末年,是一幢典型的徽居。屋子的窗户极小,整个厅堂的采光全靠狭窄的天井洒下来的一束光柱,每到晴朗的下午,阳光总会把房梁下面那雕刻的并不算太精美的雀替照亮。从我记事起,高耸的马头墙和幽暗的厅堂成了我对我姥爷家的房子,也是对徽居最为深刻的印象。
Q:你的视觉营养主要从哪里来?掌握目前你的摄影语言用了多长时间?
2004年的时候,看到了李少白老师的摄影专题《看不见的故宫》,紫禁城的辉煌、神秘、沧桑、悲凉,以及各种各样的摄影语言都在李老师的镜头下展示地淋漓尽致。那是我第一次对古建筑产生了感性的认识,以至于将近十年之后,我现在拍老房子的时候,脑子里依然会清晰地浮现李老师记录的一幅幅影像。
Q:拍徽居的人不少,这样的地方要拍出新意不太容易,你是怎样构思、设想的?
2008年高考结束之后我购置了数码相机,从那时起便开始尝试拍摄徽居。一开始人云亦云如游客一般拍了大量“到此一游”式的照片而总不得要领,后来接触到了几位拍摄徽居比较有经验的摄影前辈,就如何拍摄徽居参考了他们的意见。通过几年的拍摄实践,拍摄了一些作品,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由于近些年徽州地区的旅游开发日臻火热,来徽州地区创作的摄影人蜂拥而至,拍摄了大量徽派建筑题材的摄影作品。但是在这个全民摄影的时代,想要拍出别具一格,在各类影展影赛中取得评委们青睐的徽居题材作品实在是比较困难。甚至在《这样的照片容易被淘汰》这么一篇文章中,第一条就提到了徽州题材。我认为评委之所以对徽州题材的作品感到审美疲劳,是因为很多摄影人拍摄的诸如石潭春花、宏村月沼、石城云雾,一味追求大场景而变成了唯美的风光作品而缺少徽州古建筑固有的文化底蕴。我认为既然要拍摄徽州,就应该拍摄其独特的文化精髓。我比较偏好用镜头捕捉徽州古建筑的细节,捕捉其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然后以适当的后期作为辅助,通过组照的形式来进行表现。比如我在黟县关麓村采风时,看到当地最有名气的八大家连体住宅的砖雕门罩非常有特色,便通过不同的构图拍摄了下来,参加2011年的古建筑摄影大展时获得了装饰之道特别奖;在2012年的古建筑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的《古祠遗风》组照,我挑选了10张最能反映徽州区呈坎村罗东舒祠的特点的照片,从大门上的门神彩绘,到厅堂粗大的金柱,到栏板上的龙纹石雕,再到屋顶悬挂的明代牌匾,后期压暗了影调,强化了明暗对比。
Q:看到你新的彩色作品,你自己一定也在考虑创新和后面的创作?你觉得自己现在的拍摄创作,优势在哪里,受限在哪里?
A:徽居题材我一直在拍摄,近两年我逐渐从单纯地拍摄建筑构成转移到对于人文的关注。因为徽居虽然古老,虽然精美,但是它是为它的主人所服务的,人类的活动对于建筑文化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兴起了购买古宅的风气,越来越多的外地的有钱人为了附庸风雅在徽州购买古宅然后加以改造变成自己的私家别墅。到时徽州的老宅依然存在,但是屋主已不是曾经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主。我没有权利来评说这种行为的正确与否,但是我认为长此以往下去,徽州的文化将会断裂。更多的老房子,可能因为年久失修而面临被拆毁或是倒塌的命运。所以我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更多地去关注这些徽州老宅子的人文精神,在它们易主或是倒塌之前,记录下来它们原本的影像。比如我在今年的古建筑摄影大展中获得二等奖的《生活杂谈》,便是我拍摄的一组徽州普通农家中的陈设,虽然历经百年的老宅子如今堆着些许杂物而变得有些杂乱,但这正是现在徽州人家真实的面貌。我也经常走进一幢老宅子,和宅子的主人闲聊几句,了解这屋子的历史,然后以拍摄环境人像的手法把主人和这老房子一并记录下来。虽然说这并不是真正的建筑摄影,但是我觉着这比记录古建筑本身有着不同的意义。
A:家人供职于铁路建设单位,由于工作的性质带来的便利,单位里有很多叔叔伯伯热爱摄影。我从小就在铁路大院里长大,受到了这种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单位里面摄影前辈们的鼓励,逐渐接触到了摄影艺术。
Q:你生活在安徽,在摄影之前,徽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A:我母亲是徽州歙县人,从我出生起逢年过节便会带我来到姥姥姥爷家呆上一段时间。姥爷家的大宅子建于清代末年,是一幢典型的徽居。屋子的窗户极小,整个厅堂的采光全靠狭窄的天井洒下来的一束光柱,每到晴朗的下午,阳光总会把房梁下面那雕刻的并不算太精美的雀替照亮。从我记事起,高耸的马头墙和幽暗的厅堂成了我对我姥爷家的房子,也是对徽居最为深刻的印象。
Q:你的视觉营养主要从哪里来?掌握目前你的摄影语言用了多长时间?
2004年的时候,看到了李少白老师的摄影专题《看不见的故宫》,紫禁城的辉煌、神秘、沧桑、悲凉,以及各种各样的摄影语言都在李老师的镜头下展示地淋漓尽致。那是我第一次对古建筑产生了感性的认识,以至于将近十年之后,我现在拍老房子的时候,脑子里依然会清晰地浮现李老师记录的一幅幅影像。
Q:拍徽居的人不少,这样的地方要拍出新意不太容易,你是怎样构思、设想的?
2008年高考结束之后我购置了数码相机,从那时起便开始尝试拍摄徽居。一开始人云亦云如游客一般拍了大量“到此一游”式的照片而总不得要领,后来接触到了几位拍摄徽居比较有经验的摄影前辈,就如何拍摄徽居参考了他们的意见。通过几年的拍摄实践,拍摄了一些作品,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由于近些年徽州地区的旅游开发日臻火热,来徽州地区创作的摄影人蜂拥而至,拍摄了大量徽派建筑题材的摄影作品。但是在这个全民摄影的时代,想要拍出别具一格,在各类影展影赛中取得评委们青睐的徽居题材作品实在是比较困难。甚至在《这样的照片容易被淘汰》这么一篇文章中,第一条就提到了徽州题材。我认为评委之所以对徽州题材的作品感到审美疲劳,是因为很多摄影人拍摄的诸如石潭春花、宏村月沼、石城云雾,一味追求大场景而变成了唯美的风光作品而缺少徽州古建筑固有的文化底蕴。我认为既然要拍摄徽州,就应该拍摄其独特的文化精髓。我比较偏好用镜头捕捉徽州古建筑的细节,捕捉其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然后以适当的后期作为辅助,通过组照的形式来进行表现。比如我在黟县关麓村采风时,看到当地最有名气的八大家连体住宅的砖雕门罩非常有特色,便通过不同的构图拍摄了下来,参加2011年的古建筑摄影大展时获得了装饰之道特别奖;在2012年的古建筑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的《古祠遗风》组照,我挑选了10张最能反映徽州区呈坎村罗东舒祠的特点的照片,从大门上的门神彩绘,到厅堂粗大的金柱,到栏板上的龙纹石雕,再到屋顶悬挂的明代牌匾,后期压暗了影调,强化了明暗对比。
Q:看到你新的彩色作品,你自己一定也在考虑创新和后面的创作?你觉得自己现在的拍摄创作,优势在哪里,受限在哪里?
A:徽居题材我一直在拍摄,近两年我逐渐从单纯地拍摄建筑构成转移到对于人文的关注。因为徽居虽然古老,虽然精美,但是它是为它的主人所服务的,人类的活动对于建筑文化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兴起了购买古宅的风气,越来越多的外地的有钱人为了附庸风雅在徽州购买古宅然后加以改造变成自己的私家别墅。到时徽州的老宅依然存在,但是屋主已不是曾经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主。我没有权利来评说这种行为的正确与否,但是我认为长此以往下去,徽州的文化将会断裂。更多的老房子,可能因为年久失修而面临被拆毁或是倒塌的命运。所以我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更多地去关注这些徽州老宅子的人文精神,在它们易主或是倒塌之前,记录下来它们原本的影像。比如我在今年的古建筑摄影大展中获得二等奖的《生活杂谈》,便是我拍摄的一组徽州普通农家中的陈设,虽然历经百年的老宅子如今堆着些许杂物而变得有些杂乱,但这正是现在徽州人家真实的面貌。我也经常走进一幢老宅子,和宅子的主人闲聊几句,了解这屋子的历史,然后以拍摄环境人像的手法把主人和这老房子一并记录下来。虽然说这并不是真正的建筑摄影,但是我觉着这比记录古建筑本身有着不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