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轩的徽居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拍照的?
  A:家人供职于铁路建设单位,由于工作的性质带来的便利,单位里有很多叔叔伯伯热爱摄影。我从小就在铁路大院里长大,受到了这种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单位里面摄影前辈们的鼓励,逐渐接触到了摄影艺术。
  Q:你生活在安徽,在摄影之前,徽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A:我母亲是徽州歙县人,从我出生起逢年过节便会带我来到姥姥姥爷家呆上一段时间。姥爷家的大宅子建于清代末年,是一幢典型的徽居。屋子的窗户极小,整个厅堂的采光全靠狭窄的天井洒下来的一束光柱,每到晴朗的下午,阳光总会把房梁下面那雕刻的并不算太精美的雀替照亮。从我记事起,高耸的马头墙和幽暗的厅堂成了我对我姥爷家的房子,也是对徽居最为深刻的印象。
  Q:你的视觉营养主要从哪里来?掌握目前你的摄影语言用了多长时间?
  2004年的时候,看到了李少白老师的摄影专题《看不见的故宫》,紫禁城的辉煌、神秘、沧桑、悲凉,以及各种各样的摄影语言都在李老师的镜头下展示地淋漓尽致。那是我第一次对古建筑产生了感性的认识,以至于将近十年之后,我现在拍老房子的时候,脑子里依然会清晰地浮现李老师记录的一幅幅影像。
  Q:拍徽居的人不少,这样的地方要拍出新意不太容易,你是怎样构思、设想的?
  2008年高考结束之后我购置了数码相机,从那时起便开始尝试拍摄徽居。一开始人云亦云如游客一般拍了大量“到此一游”式的照片而总不得要领,后来接触到了几位拍摄徽居比较有经验的摄影前辈,就如何拍摄徽居参考了他们的意见。通过几年的拍摄实践,拍摄了一些作品,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由于近些年徽州地区的旅游开发日臻火热,来徽州地区创作的摄影人蜂拥而至,拍摄了大量徽派建筑题材的摄影作品。但是在这个全民摄影的时代,想要拍出别具一格,在各类影展影赛中取得评委们青睐的徽居题材作品实在是比较困难。甚至在《这样的照片容易被淘汰》这么一篇文章中,第一条就提到了徽州题材。我认为评委之所以对徽州题材的作品感到审美疲劳,是因为很多摄影人拍摄的诸如石潭春花、宏村月沼、石城云雾,一味追求大场景而变成了唯美的风光作品而缺少徽州古建筑固有的文化底蕴。我认为既然要拍摄徽州,就应该拍摄其独特的文化精髓。我比较偏好用镜头捕捉徽州古建筑的细节,捕捉其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然后以适当的后期作为辅助,通过组照的形式来进行表现。比如我在黟县关麓村采风时,看到当地最有名气的八大家连体住宅的砖雕门罩非常有特色,便通过不同的构图拍摄了下来,参加2011年的古建筑摄影大展时获得了装饰之道特别奖;在2012年的古建筑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的《古祠遗风》组照,我挑选了10张最能反映徽州区呈坎村罗东舒祠的特点的照片,从大门上的门神彩绘,到厅堂粗大的金柱,到栏板上的龙纹石雕,再到屋顶悬挂的明代牌匾,后期压暗了影调,强化了明暗对比。
  Q:看到你新的彩色作品,你自己一定也在考虑创新和后面的创作?你觉得自己现在的拍摄创作,优势在哪里,受限在哪里?
  A:徽居题材我一直在拍摄,近两年我逐渐从单纯地拍摄建筑构成转移到对于人文的关注。因为徽居虽然古老,虽然精美,但是它是为它的主人所服务的,人类的活动对于建筑文化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兴起了购买古宅的风气,越来越多的外地的有钱人为了附庸风雅在徽州购买古宅然后加以改造变成自己的私家别墅。到时徽州的老宅依然存在,但是屋主已不是曾经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主。我没有权利来评说这种行为的正确与否,但是我认为长此以往下去,徽州的文化将会断裂。更多的老房子,可能因为年久失修而面临被拆毁或是倒塌的命运。所以我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更多地去关注这些徽州老宅子的人文精神,在它们易主或是倒塌之前,记录下来它们原本的影像。比如我在今年的古建筑摄影大展中获得二等奖的《生活杂谈》,便是我拍摄的一组徽州普通农家中的陈设,虽然历经百年的老宅子如今堆着些许杂物而变得有些杂乱,但这正是现在徽州人家真实的面貌。我也经常走进一幢老宅子,和宅子的主人闲聊几句,了解这屋子的历史,然后以拍摄环境人像的手法把主人和这老房子一并记录下来。虽然说这并不是真正的建筑摄影,但是我觉着这比记录古建筑本身有着不同的意义。
其他文献
技巧亮点提示  1.套索抠图,并任意加、减选区。  2.更改不透明度,使新加入的素材具有空气透视感。  我认为:  原片意境神秘,三棵小树、蒿草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已经具有一定的欣赏性、艺术性。只要在色调方面稍加改善,即能成为作品。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给大家带来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成为更引人入胜的作品,则需要发挥想象,为照片增加更有看点的实体。  原图不足之处:  ◎ 主体吸引力稍欠。  ◎ 色彩平庸
期刊
水珠为什么会这么圆?  这一组作品很简洁明了,不过也许你会提出疑问,这些水珠为什么如此浑圆,不太符合地球引力的规则呢?这也让我们想到了曼·雷的名作,女人脸上的眼泪用玻璃珠来代替,强化了作者想要的视觉效果。不过在当前PS无敌的时代,不太需要如此复杂的工序了,也就是在这个环节,作者对这组作品做了唯一的后期处理——液化。将水珠的形状稍作调整,便出现了饱满欲滴的生动效果。  “镜中花,水中月”——视角决定
期刊
富士借助X100重新回到专业相机市场的竞争中,而X100的热销也让更多厂商重新认识了大底便携相机市场。可以说,大底便携相机能有今日的繁荣场面,富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时隔两年,富士推出了X100的后续机型X100s,同样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X100s采用了APS-C画幅X-Trans CMOS II感光元件,具备约1600万有效像素。和X-Pro1/X-E1一样,X100s的感光元件也
期刊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卢浮宫无疑是中外艺术家青睐的神圣殿堂。去巴黎旅游的摄影人无不将卢浮宫作为拍摄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很少看到具有新意的卢浮宫摄影作品。韩永峰拍摄的《仰视卢浮》,采用独到的视角和二次曝光技法,不仅在视觉上为我们带来新意,更体现了卢浮宫这座艺术殿堂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历史感、辉煌感和神秘感。
期刊
原片场景不错,但最大的问题是色彩平淡,气氛欠佳。两位嘉宾提供了两种简单的解决方案,陈建强直接降低饱和度,配合局部高反差简单地实现了淡彩效果。这种源于江西的低饱和度色调如何得来,一直是个谜,本期将为您解密。郭红营制作了细腻的黑白效果,他的黑白作品屡获业内好评,我们且看他是如何调整的。无论您喜欢哪种风格,相信至少都能学会几招密技。
期刊
仅在原图上调整,不添加元素,这对后期是一个挑战。它衡量的是摄影师通过后期的摄影语言表达能力。先经过想象,确定大致目标,再通过种种技术手段向目标进发,并不断修正、升华目标,一幅好看的作品很可能就产生了。以本文为例,原本普通的照片,细化了影调、色调,做好了局部细节之后,即产生了神奇的变化效果。
期刊
我所在的城市“无锡”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城,从幽静婉约逐渐走向现代时尚,这种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在城市的变迁中,我只能坐看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曾经生活过的场景一一被物理摧毁,随之荡然无存的是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从哪来?”已然看不见了;“往哪去?”亦然不清晰。在徘徊与恐慌之间唯有相机可以作为旁证,记录我曾遇见过的城市。除此以外,拍摄者也可以通过镜头表达自己的视角与立场、兴趣与感想
期刊
摄影离不开光,所以摄影也被人们成为光与影的艺术。无论是拍摄人物还是风景,观察并利用主体与光影的对比关系,才能为照片赋予更加生动的美感。可以说,光影是摄影艺术的语言,光影不但可以营造氛围,还可以传递情感,表达摄影者对摄影作品主题的理解和诉求。高志平的摄影作品非常注重光与影的对比关系,无论侧光还是逆光,都从画面的整体结构和布局来考虑,使作品产生浓郁的环境氛围和特殊的光影效果。
期刊
1打开第一张图并复制背景图层,然后执行菜单中的图像->调整->去色命令将原图变为黑白。  2再复制一个去色后的图层,然后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模糊值设得大一些以得到水墨画里的大面积色块效果。  3将副本图层移到副本2图层之上,然后执行滤镜->画笔描边->喷溅,打开喷溅窗如下图所示进行设置,确定后得到近似画笔效果的水墨画轮廓和细节。  4在图层调板中将副本图层的图层样式改为柔
期刊
原片是我们经常能拍得到的人像,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它还有加工的空间吗?具体又应该怎样做呢?本期两位嘉宾从质感和色调入手,对这张原片进行了精加工。果然,人像摄影的魅力得到了凸现。无论是纤毫毕现的质感,还是超越平凡的色调,都远远超越原图,令我们眼前一亮。这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陈建强(江西)  我认为:  画面中人物充满了阳刚之气,但是在强光下,画面反差很大,在数码后期制作中,通过合理的技术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