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盲蝽重发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n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连年扩大,主要害虫棉铃虫已经降为次要害虫,而以往的次要害虫棉盲蝽为害却逐年加重。据笔者今年调查,平均百株虫量达20~30头,最高达65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7%,叶片平均受害率82%,蕾铃脱落中有50%~60%是由棉盲蝽为害造成的。棉盲蝽常造成叶片破碎、“破头疯”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极大影响了棉花产业的发展和棉农的经济收入。
  一、为害情况
  棉盲蝽是为害棉花各种盲蝽象的总称,主要以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等发生为害,其中绿盲蝽已成为黄河流域为害最重的种群。绿盲蝽俗称小臭虫、破叶疯、天狗蝇,在我省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卵在石榴树、枣树、苹果树等枯枝残茬和棉花枯枝及铃壳内越冬。4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第一代成虫发生在5月中下旬,主要为害棉花幼苗,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三代成虫盛发期。8月下旬陆续迁出棉田飞到蔬菜、果树等其他寄主上为害。第五代成虫9月份羽化产卵越冬。
  棉盲蝽为害时间很长,从棉花幼苗到吐絮为害期长达3个月,以棉花花铃期的第三代为害最为严重。为害作物包括棉花、牧草、豆类、玉米、高粱、蔬菜、果树及杂草等。
  二、重发的原因
  1. 自然控制作用减弱。抗虫棉的普及对棉铃虫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使得棉田用药次数明显减少,于是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减弱,为棉盲蝽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2. 虫源增加。棉盲蝽喜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豆类、棉花、蔬菜、果树等),以及棉田中棉柴和寄主杂草的大量存在,都为棉盲蝽提供了丰富的虫源及越冬场所。
  3. 食物来源充足。棉花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技术的推广使棉苗发育早、生长旺盛,为1、2代棉盲蝽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4. 气候条件有利。棉盲蝽是喜湿性昆虫,近两年棉花生育期间雨水充足,田间相对湿度高,尤其是个别棉田由于化控技术不到位,结果造成棉花生长过旺,无效花、蕾过多,植株含氮量偏高,这对棉盲蝽的繁殖为害都非常有利。
  5. 农药使用不当。使用的药剂对棉铃虫有效,而对棉盲蝽、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效果不佳,造成虫量大量积累。
  6. 为害时期长且隐蔽性强,很难群防群治。棉盲蝽的成虫飞行能力很强,若虫也具有善跑的习性,并且为害时间长,发生期不整齐,给防治带来困难。同时,棉盲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个体小,体色与棉花叶色相似,且十分活跃,在田间只能看到棉盲蝽造成的为害,却很难发现虫子,因而导致防治时间偏晚,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再加上棉农集体观念不强,很难群防群治。在目前情况下,对棉盲蝽的防治,只有采取“统一病虫测报、统一防治指挥、统一防治技术、分户进行防治”的“三统一分”措施,才能达到统防高效的目的。
  三、综合防治技术
  棉盲蝽的防治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积极开展统防统治,狠治第一代,减少其侵入棉田数量;挑治第二、三代,减轻棉田内为害;兼治第四、五代,降低越冬虫源:只有这样才能使棉盲蝽的严重为害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1. 农业防治。
  ①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增施生物肥料及微肥,切忌偏施氮肥,以防棉株生长过旺。
  ②搞好棉花营养钵育苗,扩大麦田套种棉花面积,使棉花生育期提前,减少棉盲蝽食料来源,降低越冬虫源基数。
  ③清除棉花枯枝及杂草等越冬寄主,将棉盲蝽消灭在棉田外。卵孵化前,去除路边、地头杂草及棉柴,减少早春越冬虫源寄主。
  ④做好棉田整枝和化控工作,避免为棉盲蝽发生提供适宜田间环境。对已经出现的“多头棉”,及早除去丛生枝,留1~2个壮枝,这样可加快棉株生长,减少损失。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进行控制。棉盲蝽天敌主要有草蛉、小花蝽、蜘蛛、姬猎蜂、拟猎蝽、黑卵蜂等,它们对棉盲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棉田用药时要选择高效、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防治,如选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阿维菌素防治棉红蜘蛛等。
  3. 化学防治。
  ①要抓好虫源寄主的防治。早春越冬卵孵化前,在越冬虫源集中为害的绿肥、胡萝卜、甘蓝、白菜留种田及杂草丛生地块,喷施10%吡虫啉或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每亩用敌敌畏原液100克喷拌细土25~30千克,可减少越冬虫源。如在无风或微风且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大面积撒施,防治效果更好。
  ②在棉花苗期棉盲蝽发生前施药预防。一般选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内吸性药剂涂茎,可有效消灭嫩叶主脉、叶柄组织中的棉盲蝽,从而较好地控制“无头棉”产生。
  ③从棉花苗期开始至蕾铃期,当百株有成、若虫1~2头或被害株率达3%时,马上用40%久效磷乳油药液滴心,可有效防治棉盲蝽、蚜虫及叶螨,且不伤害天敌昆虫。
  ④在棉盲蝽发生高峰期,根据田间防治指标及时防治。一是在5月中下旬结合防治蚜虫兼治棉盲蝽。二是抓好6月中下旬棉花现蕾期的防治。此时棉花植株比较幼嫩,如遇雨多或湿度大的气候条件,则有利于棉盲蝽的发生与为害,因此这一时期是防治关键期。防治指标掌握在果枝或顶尖叶片被害率达5%或点片棉株受害时。每亩用10%吡虫啉5~10千克 氧化乐果50毫升 菊酯类乳油25~30毫升,对水30千克进行喷雾。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汤阴县农业局 邮编:456150)
其他文献
如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从安徽省滁州市进行社区养老供求状况分析,从而提出改善社区养老服务供求状况矛盾的措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对我国商业银行1996年~2001年的经营情况作了实证分析,估算出各家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发现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存在范围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程度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范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了三大战役之一,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生态
针对无加强U型钛波纹管,依据ASMEB31.3附录X302.1.3中新材料波纹管的疲劳寿命设计公式规定,对其疲劳寿命设计公式进行了相应的推导,并对其疲劳断裂形式进行了分析。经与奥氏体不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