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目难度、强度、险度高于国际特种兵比武竞赛,选手来自全军陆海空十余支特战旅团的精兵强将。我军特种部队组建25年来首次综合性比武竞赛“砺刃—2013”,在天高地阔的锡林郭勒草原敲响战鼓。素有“东北虎”之称的陆军第39集团军特种作战团官兵,在8昼夜空前惨烈的博弈比拼中,一举夺得8金5银6铜,金牌、奖牌总数均居全军第一,创造全军特种部队比武竞赛3项纪录。
官兵凯旋那天,前去庆功的集团軍政委张书国说:“一枚枚奖牌背后,是你们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按能打仗、打胜仗目标狠抓实战化训练的结果。”
关键词:27次生与死的考验,51场绝地逢生的演练,101个险难课目登台亮相
血性精神像子弹一样“上膛”
和平时期训练场绝不仅仅靠流汗就能换来战斗力,有时也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代价。这是特战团实战化训练历经波折却始终坚持的一条体会。
过去,团里开展特种伞降训练都是使用圆伞在目标上空跳伞。在一次军事训练形势分析会上有人提出,透明的高技术战场绝不允许这样打仗,建议利用具备一定滑翔功能的翼伞,在距目标几公里外渗透。
道理也许并不深奥,然而训练实施起来并非易事。第一次组织试跳,就有2名特战队员出现两伞相叉、交替失速的险情,落地后1人踝骨受伤,1人鼻骨骨折。团党委没有遇险而退,态度十分坚决:这项训练对未来实战有价值,再险我们也要练!
在训练现场的5名团领导,分别住进连队帐篷帮官兵进行心理调适,一起研究滑降技巧和特情处置措施。经过20余次艰险探索,尽管官兵11次死里逃生,可最终掌握了高空远程滑降渗透的实战本领,实现了突然进入、快速发现、迅捷攻击、精确制敌。
在团长于源水记忆深处,开展三角翼飞行器大编队远程低空突防训练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更大。训练还没开始,团里就发生了飞行训练机毁人亡的事故。后来,在跨海实施的一次远程低空突防训练时,又因天气突变发生编队集体迷航,尽管费尽周折在燃油耗尽前平安着陆,但险后余生的特战队员们还是抱头痛哭一场。
“新装备是用来打仗的,不是摆设,更不是花瓶。”很快,一支12架动力三角翼组成的编队发出疯狂的吼声,从双辽起飞,昂头直上云霄,快速在云层中穿梭,直航洮南综合训练基地,往返共400多公里,克服恶劣天气和人员疲劳等不利因素,在全军范围内首次展开大编队、远距离、长航时、跨区域飞行。
尽管在组训之前,他们拟制了科学详实的训练计划,并对动力三角翼进行加装大容量油箱、改善机身稳定性等,但还是发生了意外:在机群穿过山区时,强气流使机身产生强烈颠簸,从1100米高度急速下降,驾驶杆几次差点脱手,战机就像一叶小舟漂泊在惊涛骇浪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机毁人亡。
生死关头,长机驾驶员李立国没有选择退却,一面通知后方队员避让气流,一面稳住心神紧紧把住操纵杆,尽力使机身保持平稳,在失控的10秒时间里把高度稳定在750米。
训练是实战的“预演”,不惧艰险则无往而不胜。穿迷雾、闯峡谷、掠波涛,经过数十次飞行训练,经受一次又一次生死考验,团队的特战精兵又多了一招克敌制胜本领。当他们以冲锋的姿态,亮相在军区组织的“联合—2012”演习场上时,一串令人晕眩的斑斓弧线吸引着看台上的目光,一项全军范围内的新纪录诞生了!
“钢”多了,“气”应更多。面对不断更新发展的高技术装备,他们不改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组织训练的初衷。冬季,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严寒下,组织连续行军300公里,完成破袭、抢点、反伏击等课目,并利用雪棚、猫耳洞等方式全程野外露营;夏季,把部队拉到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原,每人只给一壶水、二两米进行为期一周的敌后生存和侦察对抗训练。同时,他们还坚持每年把特战骨干拉到海岛进行高强度的潜水、操舟、水下运行器训练,提高对登陆场侦察、水下重要目标破袭能力;在全军率先开展无地面标识、无对空引导、无气象保障体条件下夜间400米超低空武装跳伞,使用4种伞型进行高空渗透跳伞、武装定点跳伞、携装吊挂跳伞训练,大胆探索全地形突击车搭载直升机对敌重要目标实施突击训练,逼迫“陆地虎”的能力素质不断向“飞天鹰”、“海蛟龙”拓展延伸。
关键词:两场中外联演显威,48人异国扬名,11项重大任务建功
异域铁血沙场扬军威
2012年6月18日,特战七连年仅26岁的连长庞尊欣,在位于委内瑞拉加勒比海边高山之上的“猎人学校”,经历了他一生中最为独特的毕业典礼。
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神情庄重的校长马丁内斯上校,用他那宽厚而又有力的手掌,把猎人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等10枚奖章重重地拍进他的胸肌,溅出的鲜血染红了他崭新的中国军服。
回首往事,坚强无比的庞尊欣眼睛湿润了。“猎人学校”,他历经的是3218个小时的“魔鬼训练”:长时间负重极限越野行军,脚掌大面积溃烂脱皮露出红肉寸步难行,教官用藤条不停地抽打辱骂,坚持走到终点拒不退缩;战俘审问课目,在遭受毒打、被扒光衣服绑在雨林中,任由蚊虫叮咬长达14个小时,始终咬牙坚持;在战术演习中,穿着陆战靴在风大浪高的冰冷海峡中连续泅渡6个小时,累得失去知觉险些丧命,仍完成了训练;军事自由跳伞,他从4000米高空离机,以自由落体速度下降,还要按照教员指令完成旋转、滚翻等动作,在600米左右高度手拉开伞……
强者走过,一道道闪光足迹:庞尊欣获得8个单项第一、总评外籍学员第一的骄人成绩。此次参训的71名世界各国的特种兵精英只有15人毕业,而他用胸肌上的30个血洞为中国特种兵的素质做了最有力的鉴证,也仿佛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军人拔节生长的声音。
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庞尊欣,不过是特战团官兵这些年参加国际特种兵训练的一个代表。从2001年至今,团队选派6名特种兵到“猎人学校”经受 “魔鬼训练”,全部以优异成绩毕业,所有人的名字都刻在学校荣誉墙上;42名特战精兵在远赴土耳其、巴基斯坦、哥伦比亚等国特种部队留学训练中作风勇猛,挑战10公里编队长游、直升机空中吊运等百余个课目极限,获“海峡雄鹰低空跳伞”、“水下蛙人突击”等数百枚国际特种部队荣誉奖章。 人们至今仍然无法忘记,发生在科尔沁草原上那最出人意料的一幕:“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军演进入反恐作战决定性突击阶段,一向以训练有素闻名于世且经历实战锻造的俄军空降兵,拿出搭载运输机在600米实施伞降的绝招,3分钟就可落地攻击。在行家看来,我军超越俄军几乎是不可能。哪知,我军10名特战队员搭载直升机竟在300米超低空跳伞,仅用47秒便抢先着陆,率先引导地面部队发起攻击。创造这项超低空伞降突击纪录的,就是特战团官兵。
更让行家们叹服的是,他们突破这项新的训练极限仅用了1周时间。当听说俄军将在演习中采用600米超低空高难度伞降行动,将比我军早着陆三四分钟,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团队上下寝食不安。尽管双方在联演中是合作伙伴,但训练落在人后,就意味着在战场上失去胜利的先机,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经过紧急协调,他们把从未有人跳过的某新型低空伞火速运抵演习现场。在专家指导下,团领导带领伞降队员认真研究训练方法,细致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现场组织实装实跳,在较短时间内就成功驾驭了这种新型伞。
“军事竞争是实力的比拼,更是智慧、意志和胆识的角逐。战场无亚军,中国军人唯一的选择就是挺起胸膛,迎接挑战。”这段在沈阳军区政工网上火爆的博文,是特战四连指导员王治家写下的。今年赴俄罗斯参加“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军演的任务,出人意料地降临到他和特战七连指导员张成尉头上。两个政工干部同样以不甘人后、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展示出中国军人的良好素质。
关键词:升级改造50余类装备,联网应用120余部新装备,深度开展4级指挥平台集成训练
“钢铁硬汉”+“芯片精英”=真英雄
2011年8月,一场基于信息系统陆空联合作战的“活剧”,在广袤的科尔沁草原上演。茫茫的夜空之中,只见8名特战精兵首次披挂我军新型单兵信息系统,借着夜色掩护伞降敌后,借助这套由腕式终端控制,具有动中通信入网、信息接收处理、卫星导航定位、微型战场电视传输、能与上级指挥情报中心互联互通的先进信息系统支持,向上级及时报知所侦察到的“敌”指挥所、雷达站等重要目标方位数据,引导火力实施打击……观摩演习的首长鼓掌称赞:“一剑封喉,经典之作!”
这个看似不大的战术行动,创造了我军特种作战单兵融入体系作战的新历史,也以战场信息情报多维空间直达单兵的新景观向世人透露:这支素以传统作战本领高强著称的部队,正悄然加速向信息化转型,在战略转型的宏大交响曲中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的脚步,鹰一样敏锐的团党委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特种作战光凭“一把绳子一把刀,拳打脚踢地上跑”的传统特战本领,很難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有效履行使命。信息化战场的真正英雄应该是“钢铁硬汉”+“芯片精英”,传统的特战精兵应奋力向信息化前沿冲击,打造未来信息化战场的真正英雄。
英雄观的嬗变,带来了官兵们行动上许多耐人寻味的变化:在特战训练场上,他们是“拼命三郎”,挑战着特战训练的种种极限。走下训练场,他们抓住点滴时间,开始阅读《现代战争与信息化》《复杂电磁环境》等相关书籍资料,系统掌握视频编辑、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等信息应用技术。
从春到夏,历经100多个不眠之夜的反复分析研究、设计统计、排列组合,一项用十六开纸打印出来厚度近半米的综合集成建设方案诞生了。他们“按图索骥”,申请上级配备了150余部信息化装备,对50余部老旧装备进行了软件升级和硬件改造,率先实现了单兵数据终端、连、营、团与上级信息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积极开展信息化新装备实战运用训练,团领导带头学习指挥信息系统,特战分队钻研特侦装备,还利用参加上级组织各种演习的机会,把全团的信息化装备悉数拉上“战场”进行检验。
无形的网络,无限的舞台,上演着一场场无痕的搏杀:多路强兵强将组织的攻关组大胆探索,先后创新数十项信息化条件下特种作战新战法,可以实施精确快速的作战行动,精准高效地达成作战目的;在上级组织的多场重大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演习中,他们运用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成果,对特种部队在未来战争中可能遂行的渗透侦察、引导打击、节点破袭、要点夺控、战场营救、反恐维稳等主要作战行动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成功演练“联合战场情报侦察、精确引导打击评估、立体快速突击破袭”等战法,在提升部队遂行核心军事任务能力的同时,也收获着“人的信息化”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485人入选特战精兵,54人荣立军功,49人获荣誉奖章
每个人都是制胜子弹
特战营六连中士曾昇铨家境十分优越,原本可以去上大学,但他却选择了参军,而且一定要去特种部队。
从军9年,曾昇铨两次骨折,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次磨砺中,练就30多项特战技能,兼任伞降、潜水、武装攀登等8项专业教员,从一名孱弱的新兵成长为特战精兵,被评为“全军优秀侦察士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9月中旬,他荣膺全军学习成才标兵的消息传出,让全团官兵为之欢欣鼓舞,成为长时间讨论的成长话题。
该团大操场上矗立的“战胜是最大的褒奖,疤痕是最耀眼的勋章”标语,已成为官兵们最响亮的口号。据团政委刘修忠介绍,团队40余次组织特战队员挑战新装备训练极限,30余次研练改进战法训法, 54人荣立一、二等功,11人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军事良剑”等,涌现出48名蜚声海外的“侦察尖子”、34名享誉全军的“武教头”、485名能侦善战的“特战精英”。
如同东北虎执着于森林,团党委常委组成“第一班”, 带头驾第一车、开第一炮、跳第一伞、飞第一机、敲第一键,现任班子成员全部掌握伞降、潜水、动力三角翼飞行等特战硬功,14人次因军事训练成绩突出荣立一、二等功和总部、军区表彰。近两年,他们又走在部队信息化转型的前列,带头学信息化知识、练信息化装备,运用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成果开展“侦察、引导、评估、打击”多要素集成训练,在集团军组织的一体指挥平台首长机关比武中夺得参谋个人综合第一、集体总评第二、团职军官个人第三的优异成绩。
官兵凯旋那天,前去庆功的集团軍政委张书国说:“一枚枚奖牌背后,是你们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按能打仗、打胜仗目标狠抓实战化训练的结果。”
关键词:27次生与死的考验,51场绝地逢生的演练,101个险难课目登台亮相
血性精神像子弹一样“上膛”
和平时期训练场绝不仅仅靠流汗就能换来战斗力,有时也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代价。这是特战团实战化训练历经波折却始终坚持的一条体会。
过去,团里开展特种伞降训练都是使用圆伞在目标上空跳伞。在一次军事训练形势分析会上有人提出,透明的高技术战场绝不允许这样打仗,建议利用具备一定滑翔功能的翼伞,在距目标几公里外渗透。
道理也许并不深奥,然而训练实施起来并非易事。第一次组织试跳,就有2名特战队员出现两伞相叉、交替失速的险情,落地后1人踝骨受伤,1人鼻骨骨折。团党委没有遇险而退,态度十分坚决:这项训练对未来实战有价值,再险我们也要练!
在训练现场的5名团领导,分别住进连队帐篷帮官兵进行心理调适,一起研究滑降技巧和特情处置措施。经过20余次艰险探索,尽管官兵11次死里逃生,可最终掌握了高空远程滑降渗透的实战本领,实现了突然进入、快速发现、迅捷攻击、精确制敌。
在团长于源水记忆深处,开展三角翼飞行器大编队远程低空突防训练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更大。训练还没开始,团里就发生了飞行训练机毁人亡的事故。后来,在跨海实施的一次远程低空突防训练时,又因天气突变发生编队集体迷航,尽管费尽周折在燃油耗尽前平安着陆,但险后余生的特战队员们还是抱头痛哭一场。
“新装备是用来打仗的,不是摆设,更不是花瓶。”很快,一支12架动力三角翼组成的编队发出疯狂的吼声,从双辽起飞,昂头直上云霄,快速在云层中穿梭,直航洮南综合训练基地,往返共400多公里,克服恶劣天气和人员疲劳等不利因素,在全军范围内首次展开大编队、远距离、长航时、跨区域飞行。
尽管在组训之前,他们拟制了科学详实的训练计划,并对动力三角翼进行加装大容量油箱、改善机身稳定性等,但还是发生了意外:在机群穿过山区时,强气流使机身产生强烈颠簸,从1100米高度急速下降,驾驶杆几次差点脱手,战机就像一叶小舟漂泊在惊涛骇浪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机毁人亡。
生死关头,长机驾驶员李立国没有选择退却,一面通知后方队员避让气流,一面稳住心神紧紧把住操纵杆,尽力使机身保持平稳,在失控的10秒时间里把高度稳定在750米。
训练是实战的“预演”,不惧艰险则无往而不胜。穿迷雾、闯峡谷、掠波涛,经过数十次飞行训练,经受一次又一次生死考验,团队的特战精兵又多了一招克敌制胜本领。当他们以冲锋的姿态,亮相在军区组织的“联合—2012”演习场上时,一串令人晕眩的斑斓弧线吸引着看台上的目光,一项全军范围内的新纪录诞生了!
“钢”多了,“气”应更多。面对不断更新发展的高技术装备,他们不改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组织训练的初衷。冬季,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严寒下,组织连续行军300公里,完成破袭、抢点、反伏击等课目,并利用雪棚、猫耳洞等方式全程野外露营;夏季,把部队拉到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原,每人只给一壶水、二两米进行为期一周的敌后生存和侦察对抗训练。同时,他们还坚持每年把特战骨干拉到海岛进行高强度的潜水、操舟、水下运行器训练,提高对登陆场侦察、水下重要目标破袭能力;在全军率先开展无地面标识、无对空引导、无气象保障体条件下夜间400米超低空武装跳伞,使用4种伞型进行高空渗透跳伞、武装定点跳伞、携装吊挂跳伞训练,大胆探索全地形突击车搭载直升机对敌重要目标实施突击训练,逼迫“陆地虎”的能力素质不断向“飞天鹰”、“海蛟龙”拓展延伸。
关键词:两场中外联演显威,48人异国扬名,11项重大任务建功
异域铁血沙场扬军威
2012年6月18日,特战七连年仅26岁的连长庞尊欣,在位于委内瑞拉加勒比海边高山之上的“猎人学校”,经历了他一生中最为独特的毕业典礼。
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神情庄重的校长马丁内斯上校,用他那宽厚而又有力的手掌,把猎人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等10枚奖章重重地拍进他的胸肌,溅出的鲜血染红了他崭新的中国军服。
回首往事,坚强无比的庞尊欣眼睛湿润了。“猎人学校”,他历经的是3218个小时的“魔鬼训练”:长时间负重极限越野行军,脚掌大面积溃烂脱皮露出红肉寸步难行,教官用藤条不停地抽打辱骂,坚持走到终点拒不退缩;战俘审问课目,在遭受毒打、被扒光衣服绑在雨林中,任由蚊虫叮咬长达14个小时,始终咬牙坚持;在战术演习中,穿着陆战靴在风大浪高的冰冷海峡中连续泅渡6个小时,累得失去知觉险些丧命,仍完成了训练;军事自由跳伞,他从4000米高空离机,以自由落体速度下降,还要按照教员指令完成旋转、滚翻等动作,在600米左右高度手拉开伞……
强者走过,一道道闪光足迹:庞尊欣获得8个单项第一、总评外籍学员第一的骄人成绩。此次参训的71名世界各国的特种兵精英只有15人毕业,而他用胸肌上的30个血洞为中国特种兵的素质做了最有力的鉴证,也仿佛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军人拔节生长的声音。
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庞尊欣,不过是特战团官兵这些年参加国际特种兵训练的一个代表。从2001年至今,团队选派6名特种兵到“猎人学校”经受 “魔鬼训练”,全部以优异成绩毕业,所有人的名字都刻在学校荣誉墙上;42名特战精兵在远赴土耳其、巴基斯坦、哥伦比亚等国特种部队留学训练中作风勇猛,挑战10公里编队长游、直升机空中吊运等百余个课目极限,获“海峡雄鹰低空跳伞”、“水下蛙人突击”等数百枚国际特种部队荣誉奖章。 人们至今仍然无法忘记,发生在科尔沁草原上那最出人意料的一幕:“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军演进入反恐作战决定性突击阶段,一向以训练有素闻名于世且经历实战锻造的俄军空降兵,拿出搭载运输机在600米实施伞降的绝招,3分钟就可落地攻击。在行家看来,我军超越俄军几乎是不可能。哪知,我军10名特战队员搭载直升机竟在300米超低空跳伞,仅用47秒便抢先着陆,率先引导地面部队发起攻击。创造这项超低空伞降突击纪录的,就是特战团官兵。
更让行家们叹服的是,他们突破这项新的训练极限仅用了1周时间。当听说俄军将在演习中采用600米超低空高难度伞降行动,将比我军早着陆三四分钟,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团队上下寝食不安。尽管双方在联演中是合作伙伴,但训练落在人后,就意味着在战场上失去胜利的先机,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经过紧急协调,他们把从未有人跳过的某新型低空伞火速运抵演习现场。在专家指导下,团领导带领伞降队员认真研究训练方法,细致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现场组织实装实跳,在较短时间内就成功驾驭了这种新型伞。
“军事竞争是实力的比拼,更是智慧、意志和胆识的角逐。战场无亚军,中国军人唯一的选择就是挺起胸膛,迎接挑战。”这段在沈阳军区政工网上火爆的博文,是特战四连指导员王治家写下的。今年赴俄罗斯参加“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军演的任务,出人意料地降临到他和特战七连指导员张成尉头上。两个政工干部同样以不甘人后、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展示出中国军人的良好素质。
关键词:升级改造50余类装备,联网应用120余部新装备,深度开展4级指挥平台集成训练
“钢铁硬汉”+“芯片精英”=真英雄
2011年8月,一场基于信息系统陆空联合作战的“活剧”,在广袤的科尔沁草原上演。茫茫的夜空之中,只见8名特战精兵首次披挂我军新型单兵信息系统,借着夜色掩护伞降敌后,借助这套由腕式终端控制,具有动中通信入网、信息接收处理、卫星导航定位、微型战场电视传输、能与上级指挥情报中心互联互通的先进信息系统支持,向上级及时报知所侦察到的“敌”指挥所、雷达站等重要目标方位数据,引导火力实施打击……观摩演习的首长鼓掌称赞:“一剑封喉,经典之作!”
这个看似不大的战术行动,创造了我军特种作战单兵融入体系作战的新历史,也以战场信息情报多维空间直达单兵的新景观向世人透露:这支素以传统作战本领高强著称的部队,正悄然加速向信息化转型,在战略转型的宏大交响曲中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的脚步,鹰一样敏锐的团党委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特种作战光凭“一把绳子一把刀,拳打脚踢地上跑”的传统特战本领,很難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有效履行使命。信息化战场的真正英雄应该是“钢铁硬汉”+“芯片精英”,传统的特战精兵应奋力向信息化前沿冲击,打造未来信息化战场的真正英雄。
英雄观的嬗变,带来了官兵们行动上许多耐人寻味的变化:在特战训练场上,他们是“拼命三郎”,挑战着特战训练的种种极限。走下训练场,他们抓住点滴时间,开始阅读《现代战争与信息化》《复杂电磁环境》等相关书籍资料,系统掌握视频编辑、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等信息应用技术。
从春到夏,历经100多个不眠之夜的反复分析研究、设计统计、排列组合,一项用十六开纸打印出来厚度近半米的综合集成建设方案诞生了。他们“按图索骥”,申请上级配备了150余部信息化装备,对50余部老旧装备进行了软件升级和硬件改造,率先实现了单兵数据终端、连、营、团与上级信息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积极开展信息化新装备实战运用训练,团领导带头学习指挥信息系统,特战分队钻研特侦装备,还利用参加上级组织各种演习的机会,把全团的信息化装备悉数拉上“战场”进行检验。
无形的网络,无限的舞台,上演着一场场无痕的搏杀:多路强兵强将组织的攻关组大胆探索,先后创新数十项信息化条件下特种作战新战法,可以实施精确快速的作战行动,精准高效地达成作战目的;在上级组织的多场重大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演习中,他们运用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成果,对特种部队在未来战争中可能遂行的渗透侦察、引导打击、节点破袭、要点夺控、战场营救、反恐维稳等主要作战行动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成功演练“联合战场情报侦察、精确引导打击评估、立体快速突击破袭”等战法,在提升部队遂行核心军事任务能力的同时,也收获着“人的信息化”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485人入选特战精兵,54人荣立军功,49人获荣誉奖章
每个人都是制胜子弹
特战营六连中士曾昇铨家境十分优越,原本可以去上大学,但他却选择了参军,而且一定要去特种部队。
从军9年,曾昇铨两次骨折,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次磨砺中,练就30多项特战技能,兼任伞降、潜水、武装攀登等8项专业教员,从一名孱弱的新兵成长为特战精兵,被评为“全军优秀侦察士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9月中旬,他荣膺全军学习成才标兵的消息传出,让全团官兵为之欢欣鼓舞,成为长时间讨论的成长话题。
该团大操场上矗立的“战胜是最大的褒奖,疤痕是最耀眼的勋章”标语,已成为官兵们最响亮的口号。据团政委刘修忠介绍,团队40余次组织特战队员挑战新装备训练极限,30余次研练改进战法训法, 54人荣立一、二等功,11人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军事良剑”等,涌现出48名蜚声海外的“侦察尖子”、34名享誉全军的“武教头”、485名能侦善战的“特战精英”。
如同东北虎执着于森林,团党委常委组成“第一班”, 带头驾第一车、开第一炮、跳第一伞、飞第一机、敲第一键,现任班子成员全部掌握伞降、潜水、动力三角翼飞行等特战硬功,14人次因军事训练成绩突出荣立一、二等功和总部、军区表彰。近两年,他们又走在部队信息化转型的前列,带头学信息化知识、练信息化装备,运用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成果开展“侦察、引导、评估、打击”多要素集成训练,在集团军组织的一体指挥平台首长机关比武中夺得参谋个人综合第一、集体总评第二、团职军官个人第三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