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状况和职教形势,中职学校教师,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本文结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程特点,综合高校课堂和项目教学法优点,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进行案例评析。
关键词: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案例评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中职学校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近几年中职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学方法不创新,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研究创新教学模式。近几年学校也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教师参加省、国家级培训、参观兄弟学校高效课堂、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笔者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始转变教学模式。结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特点,综合各种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下面是笔者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案例中发给学生的学案内容,课题为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教学学案
教学学案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通过零件工作情况,认识硬度这一重要的力学性能;经过探究,掌握影响布氏硬度值的因素;熟悉布氏硬度表示方法;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二是重点难点。影响布氏硬度的因素。
三是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按学案的要求,独立完成“知识链接”题目,并标出疑难问题;小组探究,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展示,结合老师的点评,规范完成学案内容。
四是知识回顾。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____和____的能力,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之前____塑性变形的能力,钢索、连杆、轴需具备一定的____,垫圈、垫片应具备良好的
性。
五是学习流程。第一,知识链接:自主学习课本26-27页。内容包括硬度的概念,布氏硬度的测试原理以及布氏硬度的表示方法。第二,合作探究、交流碰撞。讨论:机械加工中常用的车刀、钻头、千分尺、游标卡尺等为什么应具备足够的硬度。小实验:借助台虎钳判断钢板、铝板、滚珠谁硬谁软。
六是课堂检测。判断题: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較高;做布氏硬度试验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压痕直径越小说明材料的硬度越低。
选择题:金属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A硬度B强度
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 A强度 B塑性 C硬度
硬度越高,材料的耐磨性越? A好 B中 C差
七是知识拓展。强度与硬度的关系。八是课堂小结。各小组代表概括总结本次课收获。
二、教学实例
本次课是“金属材料的硬度”,教材上有一个小实验“借助台虎钳判断钢板、铝板、滚珠谁硬谁软”。笔者提前准备了导学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有组长、组名和口号。提前将学案发给每位学生。小组自主学习完成学案内容,上课时展示成果。小组互评打分,得分高的小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学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见到台虎钳等试验用具很兴奋,听到还要评比更激发了积极性,在组长带领下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搜集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实验前发给一、二组和三、四组的滚珠大小不一,但学生并不知情。各小组展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组同时将滚珠放到钢板与铝板中间用台虎钳夹住用力,通过压痕大小判断三者硬度;第二组先将钢板与滚珠用台虎钳夹住测试,然后将铝板与滚珠用台虎钳夹住测试;第三组与第一组方法相同,只不过学生借助坏掉的凳子腿(钢管)套在台虎钳手柄上增大力矩,压痕更明显;第四组讲述在做实验时先将钢板与铝板用台虎钳夹住用力,发现不可行又换用了正确的方法。四个小组得到的结论一致,但方法不同。通过小组展示,学生认识到第二组虽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但方法不可行,因为分两次不能保证用力大小一致,其他小组最终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小组代表讲解展示成果时,学生的仪态、表达方式等各有千秋,大家客观评价之后名次有先有后。通过大家质疑、讨论和笔者的及时点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到硬度的概念、影响布氏硬度的因素(压头直径、试验力大小、试验力保持时间),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小结
总结本次课,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组织者作用,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培养其主动学习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教学中将不断研究实践,注重因材施教,重新定位角色,转变教学策略,充分关注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案例评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中职学校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近几年中职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学方法不创新,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研究创新教学模式。近几年学校也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教师参加省、国家级培训、参观兄弟学校高效课堂、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笔者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始转变教学模式。结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特点,综合各种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下面是笔者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案例中发给学生的学案内容,课题为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教学学案
教学学案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通过零件工作情况,认识硬度这一重要的力学性能;经过探究,掌握影响布氏硬度值的因素;熟悉布氏硬度表示方法;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二是重点难点。影响布氏硬度的因素。
三是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按学案的要求,独立完成“知识链接”题目,并标出疑难问题;小组探究,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展示,结合老师的点评,规范完成学案内容。
四是知识回顾。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____和____的能力,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之前____塑性变形的能力,钢索、连杆、轴需具备一定的____,垫圈、垫片应具备良好的
性。
五是学习流程。第一,知识链接:自主学习课本26-27页。内容包括硬度的概念,布氏硬度的测试原理以及布氏硬度的表示方法。第二,合作探究、交流碰撞。讨论:机械加工中常用的车刀、钻头、千分尺、游标卡尺等为什么应具备足够的硬度。小实验:借助台虎钳判断钢板、铝板、滚珠谁硬谁软。
六是课堂检测。判断题: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較高;做布氏硬度试验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压痕直径越小说明材料的硬度越低。
选择题:金属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A硬度B强度
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 A强度 B塑性 C硬度
硬度越高,材料的耐磨性越? A好 B中 C差
七是知识拓展。强度与硬度的关系。八是课堂小结。各小组代表概括总结本次课收获。
二、教学实例
本次课是“金属材料的硬度”,教材上有一个小实验“借助台虎钳判断钢板、铝板、滚珠谁硬谁软”。笔者提前准备了导学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有组长、组名和口号。提前将学案发给每位学生。小组自主学习完成学案内容,上课时展示成果。小组互评打分,得分高的小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学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见到台虎钳等试验用具很兴奋,听到还要评比更激发了积极性,在组长带领下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搜集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实验前发给一、二组和三、四组的滚珠大小不一,但学生并不知情。各小组展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组同时将滚珠放到钢板与铝板中间用台虎钳夹住用力,通过压痕大小判断三者硬度;第二组先将钢板与滚珠用台虎钳夹住测试,然后将铝板与滚珠用台虎钳夹住测试;第三组与第一组方法相同,只不过学生借助坏掉的凳子腿(钢管)套在台虎钳手柄上增大力矩,压痕更明显;第四组讲述在做实验时先将钢板与铝板用台虎钳夹住用力,发现不可行又换用了正确的方法。四个小组得到的结论一致,但方法不同。通过小组展示,学生认识到第二组虽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但方法不可行,因为分两次不能保证用力大小一致,其他小组最终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小组代表讲解展示成果时,学生的仪态、表达方式等各有千秋,大家客观评价之后名次有先有后。通过大家质疑、讨论和笔者的及时点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到硬度的概念、影响布氏硬度的因素(压头直径、试验力大小、试验力保持时间),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小结
总结本次课,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组织者作用,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培养其主动学习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教学中将不断研究实践,注重因材施教,重新定位角色,转变教学策略,充分关注学生这个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