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啥能写出押韵的汉诗

来源 :文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越有文化的人,越喜欢汉诗,如作家夏目漱石曾写下“石苔淋雨滑难攀,渡水穿林往又还.处处鹿声寻不得,白云红叶满千山”;又如毛泽东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便是改自明治维新功臣西乡隆盛的诗句.这些汉诗读来无不琅琅上口,其意境、感情、形式,乃至平仄,都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敢问作者,莫非他们都会中文?
其他文献
启功(1912-2005)是中国书法界的泰斗.晚年时,好多朋友劝他写回忆录,都被他婉言拒绝.他生前出版的《启功口述历史》却并非他自己所为,而是在他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赵仁教
期刊
如今,孩子升学,尤其是考上大学,有的父母要办几桌“升学宴”“谢师宴”,以酬谢老师,宴请亲朋.其实,古人考上状元做了官或升迁后也摆宴庆贺.据唐代《封氏闻见录》云,士人初登
期刊
江西从宋代就开始经济、文化双崛起.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有3个是江西人.江西盛产进士,永乐二年(1404),朱棣在位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前七名无一不是江西人.然而,一个曾经如此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