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书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需要得到教师指点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中可以使用“改读”艺术。“改读”的形式包括:漏读、增读、移位、换词、换句式。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改读”
笔者曾经在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的论著《谈读写》中读到过这么两句话:“书是应该读的,有的书还是应该熟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能真正理解,而这是要有人指点的。读书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这也是要有人指点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两句话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因为读书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需要得到教师指点的。那么教师该怎样“指点”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使学生“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呢?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我想结合中职语文教学谈的是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和词汇时可以用到的“改读”艺术。
说到“改读”,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师的职责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改读”原文岂不是误人子弟吗?其实这里我要谈的“改读”它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范读课文时有选择地对原文加以增删、换词、移位,然后让学生将之和原文进行比较鉴别,悟出课文中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当巧妙之处。
“改读”的具体形式,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漏读
在朗读时故意漏掉一些能起到修饰、限制作用的定语、状语,或者是一些句子、段落。通过与原文的比较,领会到语言使用应力求准确、严密。
例如在读《荷塘月色》第3段中“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句时,可以把“好像”和“像”两个词语漏掉。这句话本来要表现的是在这幽僻、寂静的小路上,作者好像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但实际上始终不可能真正摆脱愁思的意思。而一旦去掉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就完全相反了,不合文意。通过比较,不难体会原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还特别适合讲授说明文时用。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读的时候,老师可以故意漏掉“大多数”三个字,则“成熟荔枝的颜色”范围明显地由“大多数”变成了“全部”。而诏安后港荔枝就是典型的青壳荔枝品种。这种品种的荔枝我们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可以很容易地在周围的水果店里买到,学生也都比较熟悉。老师改读后学生马上就能发现其不准确、不严密。
再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的“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一句。如果我们在朗读时漏掉“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这一部分,同学们就会想,作为一个革命导师,难道当敌人的攻击损害到了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时,他也不给予答复吗?通过和原文的比较,更容易对马克思作出准确评价。
增读
在朗读时故意在原文表意已经很清楚的基础上增添内容,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语言简洁干脆的重要性。
还举《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句子为例——“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果我们将它改读为“荔枝有大有小,通常是小的直径三厘米左右,大的直径四厘米左右;从重量上看,小的重十多克,大的重二十多克”,从内容上看未改变原文的意思,但明显地就觉得拖沓、罗嗦、别扭,不如原文简洁干脆。
再比如这篇课文中的另一个句子“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我们可以对它作这样的改动“荔枝的核就是荔枝的种子,它的形状是长圆形,触摸表面感觉光滑,颜色看起来是棕褐色的”。所起到的作用和上面一个例子是一样的。
移位
朗读中故意改变相连的几个词语或句子的前后顺序,通过比较来理解语言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逻辑性。
《讲讲实事求是》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其中“忘记、抛弃、反对”是对待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的三种不同态度,按照其程度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如果老师在范读时将这三个词的顺序改读为“反对、忘记甚至抛弃”,则完全打乱了其内在的逻辑性。学生通过将之与原文的比较就可以理解在组织语言时必须考虑合理性与逻辑性问题。
换词
朗读过程中故意用其他的词语代替原文中的词语,比较后可以发现即使意思没有变,但表达效果可能会相差很远。
例如我们把《阿Q正传》中的“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换成“据喜欢打听消息的打探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很明显换了词语的句子失去了表现未庄人急于了解船的底细,削尖了脑袋到处打听消息,但又怕船上人察觉的形象性的效果。
这篇小说中的另外一个句子“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看见的人大嚷说”。“大嚷”形象地刻画了未庄的村民们异常惊讶的样子。读的时候可以把“大嚷”换成“大声”,则失去了原文的形象性。
换句式
朗读时在不改变原义的基础上,对某些句式加以改变,借此掌握不同句式的不同表达效果。
例如:《把栏杆拍遍》中“古来文人的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呢?”假如我们将它改为“没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表达的意思一点没变,但语气却明显减弱了。
这种方法用在像这样的反问句上效果最好。
要注意的是,“改读”艺术应该是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自然而然地使用,以达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什么情况之下该用什么样的语言,理解“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提高阅读鉴赏和遣词造句能力的目的。不能刻意视之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生拉硬扯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改读”
笔者曾经在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的论著《谈读写》中读到过这么两句话:“书是应该读的,有的书还是应该熟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能真正理解,而这是要有人指点的。读书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这也是要有人指点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两句话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因为读书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需要得到教师指点的。那么教师该怎样“指点”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使学生“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呢?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我想结合中职语文教学谈的是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和词汇时可以用到的“改读”艺术。
说到“改读”,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师的职责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改读”原文岂不是误人子弟吗?其实这里我要谈的“改读”它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范读课文时有选择地对原文加以增删、换词、移位,然后让学生将之和原文进行比较鉴别,悟出课文中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当巧妙之处。
“改读”的具体形式,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漏读
在朗读时故意漏掉一些能起到修饰、限制作用的定语、状语,或者是一些句子、段落。通过与原文的比较,领会到语言使用应力求准确、严密。
例如在读《荷塘月色》第3段中“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句时,可以把“好像”和“像”两个词语漏掉。这句话本来要表现的是在这幽僻、寂静的小路上,作者好像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但实际上始终不可能真正摆脱愁思的意思。而一旦去掉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就完全相反了,不合文意。通过比较,不难体会原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还特别适合讲授说明文时用。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读的时候,老师可以故意漏掉“大多数”三个字,则“成熟荔枝的颜色”范围明显地由“大多数”变成了“全部”。而诏安后港荔枝就是典型的青壳荔枝品种。这种品种的荔枝我们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可以很容易地在周围的水果店里买到,学生也都比较熟悉。老师改读后学生马上就能发现其不准确、不严密。
再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的“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一句。如果我们在朗读时漏掉“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这一部分,同学们就会想,作为一个革命导师,难道当敌人的攻击损害到了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时,他也不给予答复吗?通过和原文的比较,更容易对马克思作出准确评价。
增读
在朗读时故意在原文表意已经很清楚的基础上增添内容,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语言简洁干脆的重要性。
还举《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句子为例——“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果我们将它改读为“荔枝有大有小,通常是小的直径三厘米左右,大的直径四厘米左右;从重量上看,小的重十多克,大的重二十多克”,从内容上看未改变原文的意思,但明显地就觉得拖沓、罗嗦、别扭,不如原文简洁干脆。
再比如这篇课文中的另一个句子“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我们可以对它作这样的改动“荔枝的核就是荔枝的种子,它的形状是长圆形,触摸表面感觉光滑,颜色看起来是棕褐色的”。所起到的作用和上面一个例子是一样的。
移位
朗读中故意改变相连的几个词语或句子的前后顺序,通过比较来理解语言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逻辑性。
《讲讲实事求是》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其中“忘记、抛弃、反对”是对待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的三种不同态度,按照其程度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如果老师在范读时将这三个词的顺序改读为“反对、忘记甚至抛弃”,则完全打乱了其内在的逻辑性。学生通过将之与原文的比较就可以理解在组织语言时必须考虑合理性与逻辑性问题。
换词
朗读过程中故意用其他的词语代替原文中的词语,比较后可以发现即使意思没有变,但表达效果可能会相差很远。
例如我们把《阿Q正传》中的“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换成“据喜欢打听消息的打探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很明显换了词语的句子失去了表现未庄人急于了解船的底细,削尖了脑袋到处打听消息,但又怕船上人察觉的形象性的效果。
这篇小说中的另外一个句子“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看见的人大嚷说”。“大嚷”形象地刻画了未庄的村民们异常惊讶的样子。读的时候可以把“大嚷”换成“大声”,则失去了原文的形象性。
换句式
朗读时在不改变原义的基础上,对某些句式加以改变,借此掌握不同句式的不同表达效果。
例如:《把栏杆拍遍》中“古来文人的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呢?”假如我们将它改为“没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表达的意思一点没变,但语气却明显减弱了。
这种方法用在像这样的反问句上效果最好。
要注意的是,“改读”艺术应该是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自然而然地使用,以达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什么情况之下该用什么样的语言,理解“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提高阅读鉴赏和遣词造句能力的目的。不能刻意视之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生拉硬扯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