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趁着青春还能奔跑,不要原地踏步
我喜欢白色金盏花。我总想,如果我的花园能从深浅不一的橙色变成一片雪白该有多好。
绿手指老奶奶最会筛选种子,我种下了她送给我的第一袋花种。
第一个春天,它们就在我的小花园里开花了。被偶尔发现的那一两星并不显眼的白色,收獲了路人毫不吝惜的赞美。“我会为你塑造一个纯白花园。”
原来世界各个角落有那么多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简单的敲击之后,充斥着各种信息的互联网世界扑面而来,原本以为自己的孤独无法消解的小动物嗅了嗅鼻子,在二进制的丛林里找到一个又一个同类。黑塞所说的人和人之间无法进行的解读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有了可能性,每一次的浏览和评论、点赞、转发都像是一次无所谓空间距离的灵魂投契,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同气连枝的彼此而狂喜。
第二袋种子,源于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在小花园里筛选出的最白的几朵金盏花。“我仔细挑选过了,这一次杂色一定很少。”于是,第二个春天的花园里,已经不见橙色,而白色则快要染遍我的花园。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如精心筛选后的种子一样,是有记忆的。它记得你偏爱白色胜过橙色,偏爱这一话题胜过另一话题,下一次搜索的时刻就是它展示记忆开花结果的季节。世界正在无限的网络里一点点缩小,眼不见为净的愿望在慢慢实现,“交结五都雄”的少年侠气在恣意挥洒,小小的世界里几乎没有否定的声音。
第三个春天,花园里一片纯净的白,像绿手指奶奶应允的一样。
数据把世界缩小成一个房间,房间里时间没有了流速,空气不再流动,刻在墙上的赞同观点指数在增长,四方的格子里一切都在凝固,包括身处其中正敲击键盘咧嘴笑着的人。
一切似乎恰合心意。
然而,道契机缘岂偶然。互联网就像童话里老奶奶的绿手指,在一次次数据迭代里筛选着种子,把你最爱的白花种出来捧到你面前,你舒适地坐在电脑前和赞同你的人一起热切地交流共同喜爱的话题。从此眼前那唯一一片白施下了咒语,于是其余的姹紫嫣红开遍不过是可以忽略的劣种。
种子可以被筛选,但作为人选择所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思考的权利,却不应在虚拟时代里被具象成一个个数据点,分门别类贴上标签。电脑或手机后面人的情感和思想并非陶土,不该在一次次靶向投放后被塑造成没有生机的摆件。无论是惺惺相惜还是感动共鸣,都是灯火阑珊处与蓦然回首时的眼神交汇,而非算法精妙地推测好时间地点的守株待兔。算法精准但也冰冷,并非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与互通。
“玫瑰是没有理由的”,而美与情绪亦如安杰勒斯的玫瑰花,无须互联网刻意地贯通和放大。“心期默契真如见,何必追随与拍肩。”当互联网把思想当成陶土试图塑造,流水线制造,填鸭式灌输,持续不断地激动之后,只有精疲力竭地在那个被压缩到至密的小房间里的昏昏然,看不见窗外还有良辰美景。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再包容并非我们所偏爱的事物,不愿意接受自己小小圈子外的信息,终会以快乐而空虚的神情,被塑造成互联网所希望看到的那个封闭自我,乐于轻信,仿佛沉迷于药物一样沉迷于定向投放的样子。
我的花园从此只有我最爱的白色金盏花,同样热爱它的人们纷至沓来送上夸奖,热烈但刻意。我似乎开始想念那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用尽办法想要抹去的橙色。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王淦生老师点评:
文章表现的主题是:世界不能只有一种色彩,缤纷多姿才是大美人间。立意准确。这篇作文在写法上很有新意。文章采用双线结构,一是童话世界中的花园选种,一是现实世界里的观念求同。花园选种的结果是世界一片压抑的白色,观念求同的结局是只能听到同一种的声音。文章从反面揭示一个真理:世界必须丰富多样,人生需要求同存异。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我喜欢白色金盏花。我总想,如果我的花园能从深浅不一的橙色变成一片雪白该有多好。
绿手指老奶奶最会筛选种子,我种下了她送给我的第一袋花种。
第一个春天,它们就在我的小花园里开花了。被偶尔发现的那一两星并不显眼的白色,收獲了路人毫不吝惜的赞美。“我会为你塑造一个纯白花园。”
原来世界各个角落有那么多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简单的敲击之后,充斥着各种信息的互联网世界扑面而来,原本以为自己的孤独无法消解的小动物嗅了嗅鼻子,在二进制的丛林里找到一个又一个同类。黑塞所说的人和人之间无法进行的解读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有了可能性,每一次的浏览和评论、点赞、转发都像是一次无所谓空间距离的灵魂投契,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同气连枝的彼此而狂喜。
第二袋种子,源于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在小花园里筛选出的最白的几朵金盏花。“我仔细挑选过了,这一次杂色一定很少。”于是,第二个春天的花园里,已经不见橙色,而白色则快要染遍我的花园。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如精心筛选后的种子一样,是有记忆的。它记得你偏爱白色胜过橙色,偏爱这一话题胜过另一话题,下一次搜索的时刻就是它展示记忆开花结果的季节。世界正在无限的网络里一点点缩小,眼不见为净的愿望在慢慢实现,“交结五都雄”的少年侠气在恣意挥洒,小小的世界里几乎没有否定的声音。
第三个春天,花园里一片纯净的白,像绿手指奶奶应允的一样。
数据把世界缩小成一个房间,房间里时间没有了流速,空气不再流动,刻在墙上的赞同观点指数在增长,四方的格子里一切都在凝固,包括身处其中正敲击键盘咧嘴笑着的人。
一切似乎恰合心意。
然而,道契机缘岂偶然。互联网就像童话里老奶奶的绿手指,在一次次数据迭代里筛选着种子,把你最爱的白花种出来捧到你面前,你舒适地坐在电脑前和赞同你的人一起热切地交流共同喜爱的话题。从此眼前那唯一一片白施下了咒语,于是其余的姹紫嫣红开遍不过是可以忽略的劣种。
种子可以被筛选,但作为人选择所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思考的权利,却不应在虚拟时代里被具象成一个个数据点,分门别类贴上标签。电脑或手机后面人的情感和思想并非陶土,不该在一次次靶向投放后被塑造成没有生机的摆件。无论是惺惺相惜还是感动共鸣,都是灯火阑珊处与蓦然回首时的眼神交汇,而非算法精妙地推测好时间地点的守株待兔。算法精准但也冰冷,并非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与互通。
“玫瑰是没有理由的”,而美与情绪亦如安杰勒斯的玫瑰花,无须互联网刻意地贯通和放大。“心期默契真如见,何必追随与拍肩。”当互联网把思想当成陶土试图塑造,流水线制造,填鸭式灌输,持续不断地激动之后,只有精疲力竭地在那个被压缩到至密的小房间里的昏昏然,看不见窗外还有良辰美景。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再包容并非我们所偏爱的事物,不愿意接受自己小小圈子外的信息,终会以快乐而空虚的神情,被塑造成互联网所希望看到的那个封闭自我,乐于轻信,仿佛沉迷于药物一样沉迷于定向投放的样子。
我的花园从此只有我最爱的白色金盏花,同样热爱它的人们纷至沓来送上夸奖,热烈但刻意。我似乎开始想念那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用尽办法想要抹去的橙色。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王淦生老师点评:
文章表现的主题是:世界不能只有一种色彩,缤纷多姿才是大美人间。立意准确。这篇作文在写法上很有新意。文章采用双线结构,一是童话世界中的花园选种,一是现实世界里的观念求同。花园选种的结果是世界一片压抑的白色,观念求同的结局是只能听到同一种的声音。文章从反面揭示一个真理:世界必须丰富多样,人生需要求同存异。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