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先生在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到现在已有七十年了。随着“四风”整治的深入,重温甲申之殇,再来品鉴这段由崇祯、李自成、朱由崧、吴三桂四个大佬演绎的“历史剧”时,竟有新的发现。
形式主义——崇祯。崇祯在位时,“年年岁岁差不多遍地都是旱灾、蝗灾”,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论权力,他是一国之君;论财力,他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不去救灾治国,而是尽搞一些“申说爱民,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的《罪己诏》以及减膳、撤乐的面子工程,光是痛心疾首、剖析深刻的《罪己诏》就玩了六次之多,最终咎由自取,吊死在煤山之上。
官僚主义——李自成。史载李自成“不好色,不饮酒,不贪财利,而且十分朴素”,但他“进了北京以后,便进了皇宫”,对“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似乎全不在意”。当制将军李岩提出严肃军纪、凝聚民心、清理前朝旧臣、用政略解决吴三桂等建议时,李自成“不甚喜,既批疏后‘知道了’,并不行”。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他在位仅四十余天,留给后人无数的叹息与思考。
享乐主义——南明王。崇祯上吊后,堂弟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为帝,其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南明王在位仅一年余,即被清军所俘。他即位后,一年內三次下令选淑女入宫,花巨资修慈禧殿,仅造龙凤床座、床顶架、宫殿陈设金玉等项就“越数十万两”。其造皇后冠时,命内臣采购猫儿眼、祖母绿及大珠重一钱以上者百余颗。后人称其为“明朝及南明最昏庸的帝王,唯知享乐,不问政事,沉湎酒色,荒淫透顶”。
奢靡之风——吴三桂。在管辖土地少、人口少、经济并不发达的背景下,吴三桂大兴土木,填平了半个翠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黄金殿,仅后宫之选,就殆及千人。公暇之时,他经常“召幕中诸名士宴会。酒酣,三桂擫笛,宫人以次高唱入云。旋呼颁赏,则珠玉金帛堆置满前,诸官人相率攘取,三桂辄顾之以为乐”。当“三藩之乱”进入第三年的时候,他的财力严重不足,逐渐坠入失败的深渊。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细而思之,三百七十年前的这四位风云人物除了“四风”之外,难道就没有“崇祯面对执政考验时的能力不足,李自成面对外部环境考验时的精神懈怠,南明王面对权力和地位考验时的消极腐败,吴三桂面对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考验时的脱离群众”等等问题吗?如今时移势易,“决不当李自成”的誓言犹然耳畔,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形式主义——崇祯。崇祯在位时,“年年岁岁差不多遍地都是旱灾、蝗灾”,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论权力,他是一国之君;论财力,他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不去救灾治国,而是尽搞一些“申说爱民,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的《罪己诏》以及减膳、撤乐的面子工程,光是痛心疾首、剖析深刻的《罪己诏》就玩了六次之多,最终咎由自取,吊死在煤山之上。
官僚主义——李自成。史载李自成“不好色,不饮酒,不贪财利,而且十分朴素”,但他“进了北京以后,便进了皇宫”,对“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似乎全不在意”。当制将军李岩提出严肃军纪、凝聚民心、清理前朝旧臣、用政略解决吴三桂等建议时,李自成“不甚喜,既批疏后‘知道了’,并不行”。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他在位仅四十余天,留给后人无数的叹息与思考。
享乐主义——南明王。崇祯上吊后,堂弟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为帝,其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南明王在位仅一年余,即被清军所俘。他即位后,一年內三次下令选淑女入宫,花巨资修慈禧殿,仅造龙凤床座、床顶架、宫殿陈设金玉等项就“越数十万两”。其造皇后冠时,命内臣采购猫儿眼、祖母绿及大珠重一钱以上者百余颗。后人称其为“明朝及南明最昏庸的帝王,唯知享乐,不问政事,沉湎酒色,荒淫透顶”。
奢靡之风——吴三桂。在管辖土地少、人口少、经济并不发达的背景下,吴三桂大兴土木,填平了半个翠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黄金殿,仅后宫之选,就殆及千人。公暇之时,他经常“召幕中诸名士宴会。酒酣,三桂擫笛,宫人以次高唱入云。旋呼颁赏,则珠玉金帛堆置满前,诸官人相率攘取,三桂辄顾之以为乐”。当“三藩之乱”进入第三年的时候,他的财力严重不足,逐渐坠入失败的深渊。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细而思之,三百七十年前的这四位风云人物除了“四风”之外,难道就没有“崇祯面对执政考验时的能力不足,李自成面对外部环境考验时的精神懈怠,南明王面对权力和地位考验时的消极腐败,吴三桂面对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考验时的脱离群众”等等问题吗?如今时移势易,“决不当李自成”的誓言犹然耳畔,何去何从?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