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G蛋白偶联受体编码基因(DrGPCR)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d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硬骨鱼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结合斑马鱼基因组序列分析,鉴定了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的编码基因,命名为DrGPCR。该基因全长2251bp,包括一个117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9个氨基酸的蛋白。用SMART程序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蛋白包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暗示其为膜蛋白。利用BLAST算法搜索非冗余蛋白数据库发现,DrGPCR蛋白与无脊椎动物GPCR家族的FMRFamide受体以及高等脊椎动物的GPCR139和GPCR142具有高度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而且D
其他文献
对植物细胞膜、细胞相对含水量与渗透调节、光合与呼吸作用、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等多个影响冷季型草坪草耐热性能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外观指标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筛选耐热性冷季型
1 临床资料孕妇,籍贯广东潮州,28岁,首次妊娠,孕期8个月时,来我院作产前IgG抗体检查.正定型与抗-A无反应性,与抗-B呈混合外观,反定型为B型.患者自述数日前在外院血型鉴定为"O
摘 要:当前,生物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生物知识体系建构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对生物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设置一些“小问题”,可以极大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学科奥秘的兴趣,而实施“小问题”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高中生物知识的体系构成,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实践的能力和问题意识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有效的投入到研究生物的教学上去,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朝向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学习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