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网络的中美初中物理教科书比较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对中美两国初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网络进行比较,以中美两国普遍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的“声与光”部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声与光”主题编排及其内在关系,并依据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中美两国初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网络。通过对两国知识网络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教科书知识“窄而深”,美国教科书知识“联系紧密”。两国教科书知识网络的差异体现了两国教科书的特色,可以为我国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
  关键词:知识网络;初中;物理;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6-0025-3
  教科书的设计和编制过程中,对知识的选择和设计组织都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E·加涅认为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知识镶嵌在命题网络之中,共同组成知识网络[1]。复杂网络理论中的知识网络是指知识与知识间有联系的一种网络,以知识单元作为节点,以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作为连边[2]。鉴于知识网络能够反映知识间的联系,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中美两国初中物理教科书的知识网络并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两国物理教科书在知识网络上存在的差异。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3]和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美國初中主流教材《科学探索者——声与光(第二版)》[4]的“声与光”部分。
  1 “声与光”主题编排及其内在关系
  “声与光”主题的知识同属于“波”的知识体系,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既有理论又有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中美两国均按照章节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划分,“声与光”主题编排中,中国教科书分为三章,美国教科书分为四章。中国教科书按照“声现象”“光现象”和“透镜及其应用”的顺序编排,美国教科书按照“波”“声音”“电磁波”和“光”的顺序编排。两国都是先介绍“声”,再介绍“光”。为了具体体现中美教科书“声与光”主题的内在关系,用图1进行具体描述。
  通过对图1分析可知,中美教科书在同一主题下的编排以及内在关系上均存在差异。中国教科书依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5]中科学内容的要求进行编排,“声与光”是“运动和相互作用”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有关“电磁波”的内容划归到“能量”一级主题中。美国教科书以“波”为中心,将“声音”“电磁波”和“光”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从微观层面上呈现中美物理教科书的特点,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中美物理知识网络对两国教科书进一步进行研究。
  2 中美物理教科书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比较
  2.1 物理知识网络构建的方法
  为构建中美教科书的知识网络,以物理用语作为节点,认为同一句子中同时出现的物理用语间有连线[6-9]。构建知识网络的具体方式如图2所示,教科书中物理用语的提取参照《牛津英汉双解物理学词典》[10]和《中学教师实用物理辞典》[11]中的物理用语。
  2.2 物理知识网络的比较
  借助于Pajek[12]软件并参照图1的主题编排对物理用语进行分类,分别构建出中国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和美国《科学探索者》教科书的二元知识网络,图3形象地展示出构建的物理知识网络。图中出现的共通用语指的是在“声与光”各章均出现的物理用语。由于中美教科书关于“声与光”部分的内容容量不同且使用频率较少的物理用语较多,所以中国教科书选取频率在5次及以上的物理用语,共55个,美国教科书选取频率在10次及以上的物理用语,共62个。
  通过中美物理知识网络的对比可以发现,在主题编排上,中美教科书按照各章的顺序依次呈现物理知识,表现出物理知识之间的递进关系。在内容间的紧密度上,中国教科书的物理知识网络的连边少于美国教科书的知识网络。中国教科书的物理知识网络的平均度=8.37,美国教科书的物理知识网络的平均度=14.55,说明了美国教科书知识网络中知识单元间的联系更紧密。
  中国教科书中,“声”与“光”两者之间并未建立紧密联系,其中明显分为“声”和“光”两部分;美国教科书是用实质性的知识——“波”将“声”“电磁波”和“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与图1所描述的主题内容内在关系保持一致。中国教科书从“光现象”出发,拓展延伸到“透镜及其应用”,说明中国教科书“窄而深”地加强特定内容;美国教科书是以“波”为主线展开的,从本质属性出发将各章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说明美国教科书更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物理知识网络的对比可知,在宏观层面上中美教科书在“声与光”主题的编排以及内在关系存在差异;在微观层面上通过构建中美教科书物理知识二元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美教科书物理知识网络上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各章内容间的联系和紧密度上。
  通过挖掘教科书差异背后的原因,可以为我国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几点建议:(1)从本质上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体现科学的本质。美国教科书从“声”与“光”的本质出发,将各知识点及概念建立起内在联系。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逐渐养成从事物的现象出发把握事物本质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2)加强知识间的紧密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美国教科书用“可见的电磁波是光”这一事实将“电磁波”与“光”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随着我国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始倡导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教科书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辅助材料,要反映课程改革的需求,物理教科书的编写者要进行理性思考。在前人教科书比较研究的基础上[13-16],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中美两国初中物理教科书“声与光”部分的知识网络并进行比较,可以为我国教材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并为我国物理教科书后续的完善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摘 要】书法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与生活相融的艺术,是与大师邂逅的情缘。引领学生亲近书法、喜欢书法、练习书法是学校书法教育之重任。它指向的不应仅是对书写技能的训练,还应有对中华文明的传承。  【关键词】书法;欣赏入境;手感训练;践行规范;感悟文化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5-0052-03  【作者简介】冯静,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
摘要:从公开课参与者的三个身份着手来阐述公开课的优点。对于执教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导火索,着重从科学课程特点视野例谈科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实验设计技能提高的必要性;对于听课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加油站,吸纳百家之长;对于同课异构的双重身份者来说,它是提升自我的推进器,在对比中加速成长。  关键词:公开课;反思型教师;科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
摘 要:基于学习进阶理论,让学生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水平的5等级。在“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水平,結合物理学科的逻辑特点,设计了进阶式的习题链:从原始问题到物理模型构建,从单一知识到大单元知识,从知识传授到关键能力和高阶思维培养,从解决物理问题到情境迁移能力的达成。  关键词:进阶式;习题链;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基于核心素养,对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从内容编排顺序、新课导入方式、栏目设置、习题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举例比较分析,同时阐述了中美高中物理教材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同策略及各自教材的優缺点。通过研究发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严谨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美国版高中物理教材内容集中、灵活性强
摘 要:HPS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高度契合。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探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相关内容,文章以“行星的运动”内容为例,对新人教版和新粤教版教材HPS的呈现方式与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备课建议,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HPS;新人教版教材;新粤教版教材;行星的运动;教材对比  中图分类号:G
【设计理念】  本课程系笔者自编的三年级硬笔书法教材————《掌握双耳旁及带有双耳旁字的书写要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教学设计遵循这一理念,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写为主线”的趣味书法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拓展,巧用多种途径打造高效的书法课堂。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摘 要】赵孟頫书法对整个元代书法产生深远影响;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提出的“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书法理论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赵孟頫的学书、书法风格的行程与确立以及对现当代书坛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加强对赵孟頫书法风格的研究,能够了解书法学习的一般规律、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赵孟頫;书法;风格;影响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摘要:针对大创项目实践中选题有效性欠佳、完成质量有待提高,以及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借鉴OBE教育理念,以项目选题方向为基础,探究将“大创项目”实践与相关课程教学进行融合的模式,使“大创项目”选题更具依据性,同时,使相关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更具指向性。  关键词:大创项目;课程教学;融合模式;OBE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我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之一。  于
摘要: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物联网技术》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很多,如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知识,也涉及管理学、软件开发等诸多方面。因此,想学好这门课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所需课时也较多。鉴于《物联网技术》的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这里将MOOC和混合式学习理论应用于《物联网技术》教学过程中,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首先,简要介绍MOOC和混合式学习理论;其次,针对《物联网技术》课程理论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