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东河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ysta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梨树县东河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在王平房村,2008年乘着改革的东风,秉着科技兴农的理念,凭借科技支撑力量,为当地农民架起了“致富金桥”,闯出了一条: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农民与合作社共享经营成果的双赢之路。2011年,合作社创始人理事长王印被梨树县人民政府评选为梨树县劳动模范;梨树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被梨树县委评为先进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
  组建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
  梨树县东河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于2008年12月11日,并在梨树县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之初成员为12户,现已登记注册61户,注册资金74.3万元,带动梨树县东河镇61户农民。合作组织主要经营种植、养殖,社员种植面积0.22万亩,养殖生猪0.16万头,产品销售到辽宁省等5个市级市场。2008年12月,借着试验区建设的东风,东河镇王平房村支部书记王印联合本村12名群众,成立了东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社根据国家政策和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联合开发水稻原种吉粳105,现已取得成功,该产品成熟期123天,抗倒伏、抗病虫害、产量高,现已发展36户,种植面积795亩,亩产达到1050公斤,每公顷增收3500元,总增收18万元。生猪养殖已达到27户,年出栏生猪1600头,每户增收8000元,总增收21.5万元。种养殖合作社四年的总收入达到了51万元,到2012年8月,合作社入社社员达到120人。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王印等人还准备在2012年11月投资260万元,组建东河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广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
  规模经营,最终要靠发展特色产业作支撑。东河镇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发展特色产业,在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农业科技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自己培养最新水稻原种——吉粳105系列品种,推广应用软盘育秧,机械插秧,两段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一系列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2011年,又新引进万寿菊订单农业项目,发展到3户45亩,每公顷比玉米增收1万元。2012年增加到7.5公顷,预计可以增收10万元左右。利用东辽河拆湾的水域资源发展养鱼,已发展到3户,水域面积达到75亩,年产鱼3.6万斤。
  强化服务,提高运行水平
  东河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一分散、四统一”(即分散种植,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服务模式架起与社员的连心桥,将服务渗透到种植、管理、销售的各个环节,为社员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我们合作社以市、县农科所为技术依托平台,聘请3名市、县农技科研人员为技术顾问,常年开展技术服务。我们合作社计划5年内特色种植达5000亩,发展社员500户,逐步实现品种优良化、作业机械化、管理科学化、效益最大化。目前,资金缺口22万元,其中,配置培训设备、培训费、印刷资料费3万元;购置收获设备4万元;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2万元;引进优质原种及专用肥技术费用13万元。
  东河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村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实行机械化耕作,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使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粮食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提高了土地效益。通过流转土地,合作社对土地进行了整合,小田变大田,实现净增土地280亩,增加土地收益25万元;在生产上,大力引进新品种,种植吉粳稻105,比传统籼稻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每亩增收740元。二是培育了特色产业。三是促进了农村发展。合作社运营的收益,除用于社员分红外,还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修渠道1600米,新修沙石路3000米,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合作社成员人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高30%。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