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音乐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是高考科目的重要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音乐教学实践十分有必要。本文从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并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提高高中学校音乐教学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026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其中包含学科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文化底蕴等多个方面。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强调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当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学科得到的重视不足
受高考的影响,音乐作为不参与高考的学科,得到的重视远不如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音乐课的教学时间经常被主科教师占用,学生也不重视音乐课上的教学内容,还有个别音乐教师轻视自己的教学科目,不认真备课,将音乐课上成了音乐鉴赏课,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二)音乐课教学内容过时
高中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理论多于实践,且内容大多过时,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不利于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以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为例,其中包含了较多来自于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与学生距离较远的音乐,学生对这些音乐的共鸣感有限,兴趣度不高,音乐课堂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完成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三)音乐课堂重理论轻实践
音乐从本质上来讲是人类情感的另类表达,在音乐领域中,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对音乐的理解和实践同样重要,学生需要适当的机会和条件来利用音乐表达自我,无论是歌唱、舞蹈还是创作。目前的高中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教师教学偏向理论化,学生没有兴趣也听不太懂、记不住,久而久之必然失去上音乐课的积极性。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高中音乐课的重视
新课程标准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教育部门强调德育教育的渗透,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建设學科核心素养。而德育是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学生需要拥有同理心、共鸣感、正确的情感基础、正确表达情感的意识和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音乐作品中或多或少包含着创作人、演绎人的情感,体会这些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学校管理层、教师应当重视音乐学科的建设,为处于高考重压下的学生安排适当的音乐课时,杜绝主科占用音乐课时的现象。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教学准备和开展工作,关心学生在音乐领域的成长需求,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教学想要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想要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优化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原生态音乐和过时的老音乐比例需要进行下调,最好能够加入一些近现代的经典音乐、国风音乐、西方音乐,让对不同音乐风格有兴趣的学生都能够在教材中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此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难度应当设置在学生“跳一跳”能够接触到的程度,教师要先摸清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基础和水平,若学生普遍能够正确读取简谱或五线谱,能够唱准音,有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和认识,教师设置的教育内容可以向更专业一些的方向考虑;若学生连简谱都唱不下来,音准不准,耳朵对音乐不敏感,对音乐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说明学生尚未入门,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需要更基础,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谈其他。
(三)平衡音乐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部分比例
学生接触音乐往往是先从听音乐、唱歌开始的,当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入接触的兴趣,才有兴趣系统的学习乐谱、乐理知识,最后才涉及到音乐的表演和创作。而我们的音乐教学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乐理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难度非常高,教师需要平衡音乐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两相结合、相互促进。让学生在歌唱、舞蹈中感受所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用音乐理论知识为接下来的音乐实践提供指导,共同完成对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高中音乐教学想要完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校方重视对音乐学科的重视,杜绝主科占用音乐课时的现象;需要音乐教师重视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设置等工作;需要教师在摸清学生音乐基础和水平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难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理论实践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柏艳.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题与策略[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1):41-42.
[2]韦德秀.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音乐反思性教学研究价值[J]. 大众文艺,2018(13):204.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026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其中包含学科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文化底蕴等多个方面。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强调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当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学科得到的重视不足
受高考的影响,音乐作为不参与高考的学科,得到的重视远不如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音乐课的教学时间经常被主科教师占用,学生也不重视音乐课上的教学内容,还有个别音乐教师轻视自己的教学科目,不认真备课,将音乐课上成了音乐鉴赏课,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二)音乐课教学内容过时
高中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理论多于实践,且内容大多过时,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不利于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以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为例,其中包含了较多来自于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与学生距离较远的音乐,学生对这些音乐的共鸣感有限,兴趣度不高,音乐课堂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完成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三)音乐课堂重理论轻实践
音乐从本质上来讲是人类情感的另类表达,在音乐领域中,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对音乐的理解和实践同样重要,学生需要适当的机会和条件来利用音乐表达自我,无论是歌唱、舞蹈还是创作。目前的高中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教师教学偏向理论化,学生没有兴趣也听不太懂、记不住,久而久之必然失去上音乐课的积极性。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高中音乐课的重视
新课程标准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教育部门强调德育教育的渗透,强调“立德树人”,强调建设學科核心素养。而德育是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学生需要拥有同理心、共鸣感、正确的情感基础、正确表达情感的意识和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音乐作品中或多或少包含着创作人、演绎人的情感,体会这些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学校管理层、教师应当重视音乐学科的建设,为处于高考重压下的学生安排适当的音乐课时,杜绝主科占用音乐课时的现象。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教学准备和开展工作,关心学生在音乐领域的成长需求,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教学想要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想要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优化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原生态音乐和过时的老音乐比例需要进行下调,最好能够加入一些近现代的经典音乐、国风音乐、西方音乐,让对不同音乐风格有兴趣的学生都能够在教材中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此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难度应当设置在学生“跳一跳”能够接触到的程度,教师要先摸清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基础和水平,若学生普遍能够正确读取简谱或五线谱,能够唱准音,有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和认识,教师设置的教育内容可以向更专业一些的方向考虑;若学生连简谱都唱不下来,音准不准,耳朵对音乐不敏感,对音乐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说明学生尚未入门,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需要更基础,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谈其他。
(三)平衡音乐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部分比例
学生接触音乐往往是先从听音乐、唱歌开始的,当学生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入接触的兴趣,才有兴趣系统的学习乐谱、乐理知识,最后才涉及到音乐的表演和创作。而我们的音乐教学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乐理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难度非常高,教师需要平衡音乐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两相结合、相互促进。让学生在歌唱、舞蹈中感受所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用音乐理论知识为接下来的音乐实践提供指导,共同完成对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高中音乐教学想要完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校方重视对音乐学科的重视,杜绝主科占用音乐课时的现象;需要音乐教师重视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设置等工作;需要教师在摸清学生音乐基础和水平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难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理论实践结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柏艳.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题与策略[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1):41-42.
[2]韦德秀.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音乐反思性教学研究价值[J]. 大众文艺,2018(1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