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 ,Pa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均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议标准[1].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PaO2<60mmHg,PaCO2>50mmHg,符合Ⅱ型呼吸衰竭诊断,均无严重心肺疾病及肺大泡等机械通气禁忌证。
方法:30例患者均给予低流量1~2L/分钟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等对症常规治疗,同时使用BiPAP呼吸机(BiPAP Visin 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各项参数,选择通气模式S/T,备用呼吸频度10~18次/分,吸气压(IPAP)预先置于较小数值从8cmH2O开始,逐步提高12-24cmH2O,使患者耐受并无不适感,呼气压(EPAP)调在4~6cmH2O,氧浓度30%~50%,通气时间每次2~4小时,每日2~4次,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
结 果
30例使用BiPAP呼吸机患者均配合良好,无1例出现烦躁不安,不能耐受呼吸机及痰堵窒息等症状。无1例死亡。无创通气时间3~10天,平均6.5天,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改善,差异性(P<0.01)见表,治疗结束后,患者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 改善。
讨 论
无创正压通气是无创通气的一种方法,指利用正压通气技术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主要采取经口鼻面罩作为连接方式,进行机械通气,目的是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其严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但它不能代替有创通气。无创正压通气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可早期用于呼吸衰竭,可间歇使用,保留患者的语言和进食功能,患者痛苦小,更容易为患者及家属所接受[2]。
BiPAP呼吸机是目前临床最常用于无创通气的呼吸机,具有流量同步触发和漏气补偿功能,可以提供两个正压辅助通气,一个较高的吸气压(IPAP)作为压力支持通气,一个较低的呼气压(EPAP)相当于呼气末正压(PEEP)的作用,BiPAP面罩通气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氧合功能,减少呼吸功及氧耗,减轻呼吸肌疲劳,纠正低氧血症及CO2潴留[3]。
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使PaO2较前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心率均减慢,说明无创通气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体会如下。
病例选择 30例患者均神志清醒、自主呼吸能力与呼吸机配合,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排痰能力,且无机械通气禁忌证。
呼吸机连接:采用呼吸机-管道-面罩(侧孔)-呼气阀的连接方式,利用呼吸机本身持续基础气流对面罩不断冲洗而减少CO2重复吸入,降低CO2.
上机前准备:对首次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需要向他们解释目的和要领,消除其对呼吸机的恐惧心理,正确引导患者如何配合呼吸机治疗,以提高依从性。上机时最好选择半卧位,床头抬高30°,患者利于配合,便于交流。
面罩选择:根据患者脸型,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尽量舒适,减少压迫性不适,并以基本不漏气为原则。
参数调节:氧浓度的调节,一般给予30~50%氧浓度,维持PaO2在60mmHg,SaO2在90%以上。压力的调节应由小到大合适水平,一般IPAP8~24cmH2O,EPAP4~8cmH2O,對CO2潴留较重病人,应采用较高压力以增加潮气量,促进CO2排出,但IPAP不能>24cmH2O,以免出现低血压及胃胀气。指导病人用鼻呼吸,不要张口呼吸,可减轻胃胀气,如果出现胃胀气应及时给予胃肠减压。由于COPD患者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吸气负荷增加可导致患者自主呼吸触发困难,造成人机对抗,适当的EPAP可抵消PEEPi,减少呼吸功耗,促进氧合及CO2排出[4]。
严格掌握无创通气适应证,对严重呼吸衰竭,排痰困难或神志不清醒不能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以及经无创通气治疗2~4小时通气功能无明显改善者,应尽早进行有创通气治疗,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BiPAP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口咽干燥,痰液黏稠,注意需使用湿化装置,保持气道湿化,利于痰液咳出。
总之,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对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CO2潴留作用明显,可使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且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徐思成,黄亦芬,钮善福,等.正压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临床肺科杂志 ,2004,9(1):45~46
3 顾俭勇,黄培志,童朝阳,等.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争性发作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上海医学,2002,25(12):742~743
4 俞森洋,主编.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79~381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均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议标准[1].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PaO2<60mmHg,PaCO2>50mmHg,符合Ⅱ型呼吸衰竭诊断,均无严重心肺疾病及肺大泡等机械通气禁忌证。
方法:30例患者均给予低流量1~2L/分钟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等对症常规治疗,同时使用BiPAP呼吸机(BiPAP Visin 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各项参数,选择通气模式S/T,备用呼吸频度10~18次/分,吸气压(IPAP)预先置于较小数值从8cmH2O开始,逐步提高12-24cmH2O,使患者耐受并无不适感,呼气压(EPAP)调在4~6cmH2O,氧浓度30%~50%,通气时间每次2~4小时,每日2~4次,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
结 果
30例使用BiPAP呼吸机患者均配合良好,无1例出现烦躁不安,不能耐受呼吸机及痰堵窒息等症状。无1例死亡。无创通气时间3~10天,平均6.5天,通气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H改善,差异性(P<0.01)见表,治疗结束后,患者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 改善。
讨 论
无创正压通气是无创通气的一种方法,指利用正压通气技术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主要采取经口鼻面罩作为连接方式,进行机械通气,目的是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其严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但它不能代替有创通气。无创正压通气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可早期用于呼吸衰竭,可间歇使用,保留患者的语言和进食功能,患者痛苦小,更容易为患者及家属所接受[2]。
BiPAP呼吸机是目前临床最常用于无创通气的呼吸机,具有流量同步触发和漏气补偿功能,可以提供两个正压辅助通气,一个较高的吸气压(IPAP)作为压力支持通气,一个较低的呼气压(EPAP)相当于呼气末正压(PEEP)的作用,BiPAP面罩通气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氧合功能,减少呼吸功及氧耗,减轻呼吸肌疲劳,纠正低氧血症及CO2潴留[3]。
我们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使PaO2较前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心率均减慢,说明无创通气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体会如下。
病例选择 30例患者均神志清醒、自主呼吸能力与呼吸机配合,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排痰能力,且无机械通气禁忌证。
呼吸机连接:采用呼吸机-管道-面罩(侧孔)-呼气阀的连接方式,利用呼吸机本身持续基础气流对面罩不断冲洗而减少CO2重复吸入,降低CO2.
上机前准备:对首次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需要向他们解释目的和要领,消除其对呼吸机的恐惧心理,正确引导患者如何配合呼吸机治疗,以提高依从性。上机时最好选择半卧位,床头抬高30°,患者利于配合,便于交流。
面罩选择:根据患者脸型,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尽量舒适,减少压迫性不适,并以基本不漏气为原则。
参数调节:氧浓度的调节,一般给予30~50%氧浓度,维持PaO2在60mmHg,SaO2在90%以上。压力的调节应由小到大合适水平,一般IPAP8~24cmH2O,EPAP4~8cmH2O,對CO2潴留较重病人,应采用较高压力以增加潮气量,促进CO2排出,但IPAP不能>24cmH2O,以免出现低血压及胃胀气。指导病人用鼻呼吸,不要张口呼吸,可减轻胃胀气,如果出现胃胀气应及时给予胃肠减压。由于COPD患者存在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吸气负荷增加可导致患者自主呼吸触发困难,造成人机对抗,适当的EPAP可抵消PEEPi,减少呼吸功耗,促进氧合及CO2排出[4]。
严格掌握无创通气适应证,对严重呼吸衰竭,排痰困难或神志不清醒不能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以及经无创通气治疗2~4小时通气功能无明显改善者,应尽早进行有创通气治疗,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BiPAP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口咽干燥,痰液黏稠,注意需使用湿化装置,保持气道湿化,利于痰液咳出。
总之,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对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CO2潴留作用明显,可使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且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徐思成,黄亦芬,钮善福,等.正压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临床肺科杂志 ,2004,9(1):45~46
3 顾俭勇,黄培志,童朝阳,等.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争性发作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上海医学,2002,25(12):742~743
4 俞森洋,主编.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