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旗小学位于保康县马良镇西南方的大山中,距县城近100公里,距马良镇20多公里。全校20名教师,平均年龄53岁。2012年,该校响应县教育局号召,正式启动“生本课堂改革”,全校学生学习兴趣大幅提升,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生本课堂改革让偏僻的云旗小学尝到了甜头,让教育局也坚定了全面推进生本教育改革的信心。随后,保康县教育局将生本理念融于区域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掀起了覆盖课堂、服务、德育、管理、活动“五大模块”的生本教育改革。从8月起,本刊聚焦保康生本教育改革实践,集中展现区域教育在改革中焕发出的前所未有的活力。
2015年,保康教育捷报频传:保康一中被华中科技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全县中考成绩逐年攀升,人均分比去年提高33分;熊绎中学学生冯则实摘取襄阳市首届“校园之星”汉字听写大赛桂冠;实验小学学生吴金禾、陈雨泉在襄阳市“长江钢琴杯”比赛中获一等奖……
见识比知识重要,胆识比见识重要,常识比胆识重要。保康县教育局局长、生本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孙代文面对成绩一脸淡定,“成绩是课改的附加物,保康教育人真正追求的是遵循常识办教育,让教育回归本质。”
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
2010年,此前曾在教育系统工作多年的孙代文从保康县政府办调任县教育局局长。对于这次调任,他认为是“回归”。
孙代文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校的课堂与当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师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对此,他心急如焚,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油然而生,他决心在任期内改变这种局面。
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孙代文一直认为,只有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学行为才真正发生并产生效能。简单地说,就是以生为本,把对人的关注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
2010年秋季,县教育局在马桥镇召开全县教学工作会,孙代文明确提出“生本课堂”理念,要求各学校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本着稳妥、务实、负责的态度,县教研室确定了2所城区学校、3所乡镇学校作试点。试点学校突破的重点为:一是探索小组建设的方法和策略;二是探索导学案编写、使用的方法和策略;三是探索符合校情、学情,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策略。
经过一年的实践,马良镇中心学校形成了“三自六学”课堂模式;县实验中学探索出“先学后教,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县实验小学推行“以学定教,四清五步”教学流程等。
2012年4月25日,“保康县生本课堂改革实践研究”开题会在马良镇中心学校召开。会议总结、梳理了前期研究取得的实验成果,提出了“学校全开展,教师全参与,学科全启动”的课改总要求。生本课堂改革由试点研究转入全面推进。
学校和教师的研究热情被激发出来,大家围绕“以生为本”的理念,围绕小组学习和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这两个重点,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实践策略,一大批学校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全县教改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
教研室敏锐地发现了“欣欣向荣”背后的弊端:百花齐放导致研究精力分散、模式互不兼容。
问题即课题。教研室组织专班深入学校调研,最终得出结论——一校一模不符合保康教育实情,不符合县域课改实际;同时,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全县统一运用“三学小组”教学模式。“三学”指预学、互学、评学三个基本环节,它既包含了生本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程序,遵循了学习认知规律,又标明了学习的三种方式和策略。“小组”指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县教研室副主任彭光洪认为,“三学小组”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从自学开始,它尊重了教育规律,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学实现了由“教”中心到“学”中心,由“师”中心到“生”中心的转变。
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
2014年4月18日上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代表及其他学校的教师代表陆续走进马良镇中心学校和马良镇小学。大家走进课堂,零距离感受生本课堂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参观“大课间活动”,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走进食堂,现场参观食堂的操作流程,并与学生共进营养餐。
真正的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关注度极高。尤其像保康这样区域整体推进的课改方式,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阻力。如何变阻力为动力?保康的教育决策者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开放周”活动,用事实说话,把做好的“菜”端出来,让大家亲自鉴别好坏。
九(3)班学生韩彬俊的家长韩治良看到儿子在小组交流中耐心地指导同学,在班级展示中据理力争、侃侃而谈的情景后,恍然大悟:“这孩子以前在家里像个‘闷葫芦’,现在却能言善辩了,原来是生本课堂的功劳!”县人大代表、马良镇重阳村党支部书记李兴会坦言,“十分震惊!”以前听到老百姓的一些“风言风语”,自己心里也“没底儿”,现在亲眼所见,疑虑顿失,以后可以大胆地为生本课堂改革鼓与呼了。
家长的理解、社会的支持是动力,也是压力——它迫使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前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最大的困难是保康有不少学校地处偏远,规模小,教师少,师资力量薄弱,单独研究的能力与实力都不够。
再难的题,只要思路正确,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与策略。“区域协作”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县教育局根据区域分布,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帮小”的原则,把全县初中分为四个教学教研协作区。每个协作区内成立一个指导中心,由县教研员组成指导小组,派驻中心指导课改工作。协作区内设轮值学校,每所学校轮值一年,依次循环。轮值学校的校长负责统筹、督导、协调协作区内各项课改工作。协作区内组建语文、数学、英语等10个学科教研组,选派大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协作区内本学科教师开展“三联”(联会、联研、联评)活动。为了增强协作意识,教研室制定了协作区考核评价办法,实行捆绑式评价,同奖同惩。小学则以乡镇小学为龙头,在区域内开展“三大”(大教学、大教研、大活动)活动,带动村级学校和教学点同步发展。此外,教研室还常态化开展“三送”(送示范课、送专题培训、送课改经验)及网络研训等活动。 这些活动让课改走出了“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小圈子”。马良镇中心学校校长张斌说,“现在,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教改推进到一定阶段后,容易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这时,一部分人感觉这就是教改的终极状态,沉浸其中,自得其乐;另一部分人虽然感觉还有很多困惑,但找不到着力点,一时陷入迷茫,进入课改“瓶颈期”。度过瓶颈期,柳暗花明;度不过去,改革会停滞不前,甚至回到原点。生本课堂改革的瓶颈期出现在2013年。面对困境,保康的教育决策者们并没有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而是胸有成竹地“选点突破”。
第一个点是小组建设。随着课改进入“深水区”,课堂教学普遍出现了“小组合作紊乱症”。教研室以问题为导向,精选了一批骨干教师,分学科成立了核心研究团队,开展专题攻关。2013年12月,教研室在马良镇小学召开生本课堂小组建设专题研究现场会,2014-2015学年被确定为“小组建设年”。专题研究着力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形而上学、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
第二个点是教师素质提升。课改的关键是改人,改人就是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和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2013年秋季,教研室建立了“教师成长阶梯”机制,在全县常态化坚持生本课堂达标晋级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分层达标、逐步晋级,使其前进有方向,进步有动力。此外,启动新上岗教师培养工程,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生本课堂改革,实现专业快速成长。
第三个点是“头脑风暴”。今年5月,县教育局在马桥镇中心学校举行生本课堂主题论坛活动,深入探讨课改中的共性问题。活动中,大家对课改如何把握继承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如何认识提高教学成绩与抓课改的关系、如何判断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和“三学小组”模式如何优化改进等问题形成了共识。
课改并不是不要教学成绩,而是反对只看到成绩,片面地放大成绩的作用。教育局工委委员、教育考试管理中心主任王乐刚说,课改一定要本着对学生、家庭、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务实求真,“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
除考试分数以外,教育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生本教育开放周,马良镇小学校长吕武刚遇到了一位“刁钻”的县政协代表。中午,一行人走进四年级教室,这位代表忽然提出要求:“吕校长,听说你们的学生多才多艺,能不能表演几个节目给大家看看?”
吕武刚“蒙”了,学生能力再强,也难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表演一台节目啊!然而,吕武刚“小看”了他的学生,音乐委员刘婉清自告奋勇地充当主持人,精彩节目一个个闪亮登场。
“想不到!想不到啊!”这位代表一迭声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慨。想不到的不仅仅是代表们。生本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激情与潜能,他们爆发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很多老师也“感到意外”。马良镇中心学校八(3)班学生王春阳,上学期就自学完了全册物理教材,并做完了课后的全部作业;下学期,他开始自学九年级物理,目前已经学完并基本掌握了全部内容。两峪乡小学教导主任、五年级数学老师汤季东要到武汉学习一周,为请人代课而犯愁,班上的学生知道后,主动请缨:“我们自己当老师!”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马良镇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光坤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谈自己对生本课堂的理解:生本课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性,着力唤醒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朝着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发展。
学生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师的变化,但学生的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形成反作用力,迫使老师产生变化。在两峪乡中心学校校长黄文华看来,两峪的情况倾向于后者:老教师居多,课改的意识和动力不强,大部分人经历了“观望—徘徊—不得已而为之—欲罢不能”的成长阶段。
两峪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张辉文,今年54岁。两年前,他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重上讲台。一开始,张辉文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再“折腾”。然而,到课堂上一尝试,学生“乱得一团糟”,根本不听讲。在苦闷中摸索了一段时间,他逐渐醒悟,生本课堂与自己当年的教学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变讲堂为学堂,二是师生角色“大转换”。“千金易求,一窍难得。”张辉文悄悄地从“讲堂”上退下来。现在,他上课不光带备课本,也带听课笔记本,时常把“老师”的位置交给学生。
这种改变把师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他们产生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两峪乡中心学校的刘汉国老师对根雕、盆景艺术情有独钟。学校专门为他成立了“刘汉国工作室”,并由他主编了校本教材《朝元工艺》,将根雕、根书、泥塑、盆景、剪纸、编织等工艺纳入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学校还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农耕文化”展览馆,收集了纺车、犁铧、石磨、草鞋靶子等几百种农具,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热爱劳动。在记者看来,此举的更大意义,在于抢救性地保护了很多即将消失的农耕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龙坪镇中心学校开发了“我的三分钟”校本课程。每节课前,安排学生轮流进行三分钟展示。学生或诵读经典名篇片段,或朗读英语短文,或分享身边及国内外新闻,或讲述幽默风趣的故事,或唱歌、跳舞、演奏乐器,或谈论对班内、校内、社会上某人某事的看法……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龙坪镇中心学校校长唐明星说,三分钟秀出了学生的“真性情”,点燃了学生的智慧与激情。
“教育要回归本真。”孙代文用惯有的平静语调说,生本课堂改革不是为了“领跑”,而是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常规中求提升,最终让人们发现,除考试分数以外,教育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责任编辑 周 俊)
生本课堂改革让偏僻的云旗小学尝到了甜头,让教育局也坚定了全面推进生本教育改革的信心。随后,保康县教育局将生本理念融于区域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掀起了覆盖课堂、服务、德育、管理、活动“五大模块”的生本教育改革。从8月起,本刊聚焦保康生本教育改革实践,集中展现区域教育在改革中焕发出的前所未有的活力。
2015年,保康教育捷报频传:保康一中被华中科技大学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全县中考成绩逐年攀升,人均分比去年提高33分;熊绎中学学生冯则实摘取襄阳市首届“校园之星”汉字听写大赛桂冠;实验小学学生吴金禾、陈雨泉在襄阳市“长江钢琴杯”比赛中获一等奖……
见识比知识重要,胆识比见识重要,常识比胆识重要。保康县教育局局长、生本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孙代文面对成绩一脸淡定,“成绩是课改的附加物,保康教育人真正追求的是遵循常识办教育,让教育回归本质。”
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
2010年,此前曾在教育系统工作多年的孙代文从保康县政府办调任县教育局局长。对于这次调任,他认为是“回归”。
孙代文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校的课堂与当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师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对此,他心急如焚,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油然而生,他决心在任期内改变这种局面。
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孙代文一直认为,只有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学行为才真正发生并产生效能。简单地说,就是以生为本,把对人的关注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位。
2010年秋季,县教育局在马桥镇召开全县教学工作会,孙代文明确提出“生本课堂”理念,要求各学校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本着稳妥、务实、负责的态度,县教研室确定了2所城区学校、3所乡镇学校作试点。试点学校突破的重点为:一是探索小组建设的方法和策略;二是探索导学案编写、使用的方法和策略;三是探索符合校情、学情,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策略。
经过一年的实践,马良镇中心学校形成了“三自六学”课堂模式;县实验中学探索出“先学后教,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县实验小学推行“以学定教,四清五步”教学流程等。
2012年4月25日,“保康县生本课堂改革实践研究”开题会在马良镇中心学校召开。会议总结、梳理了前期研究取得的实验成果,提出了“学校全开展,教师全参与,学科全启动”的课改总要求。生本课堂改革由试点研究转入全面推进。
学校和教师的研究热情被激发出来,大家围绕“以生为本”的理念,围绕小组学习和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这两个重点,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实践策略,一大批学校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全县教改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
教研室敏锐地发现了“欣欣向荣”背后的弊端:百花齐放导致研究精力分散、模式互不兼容。
问题即课题。教研室组织专班深入学校调研,最终得出结论——一校一模不符合保康教育实情,不符合县域课改实际;同时,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全县统一运用“三学小组”教学模式。“三学”指预学、互学、评学三个基本环节,它既包含了生本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程序,遵循了学习认知规律,又标明了学习的三种方式和策略。“小组”指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县教研室副主任彭光洪认为,“三学小组”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从自学开始,它尊重了教育规律,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学实现了由“教”中心到“学”中心,由“师”中心到“生”中心的转变。
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
2014年4月18日上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代表及其他学校的教师代表陆续走进马良镇中心学校和马良镇小学。大家走进课堂,零距离感受生本课堂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参观“大课间活动”,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走进食堂,现场参观食堂的操作流程,并与学生共进营养餐。
真正的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关注度极高。尤其像保康这样区域整体推进的课改方式,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阻力。如何变阻力为动力?保康的教育决策者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开放周”活动,用事实说话,把做好的“菜”端出来,让大家亲自鉴别好坏。
九(3)班学生韩彬俊的家长韩治良看到儿子在小组交流中耐心地指导同学,在班级展示中据理力争、侃侃而谈的情景后,恍然大悟:“这孩子以前在家里像个‘闷葫芦’,现在却能言善辩了,原来是生本课堂的功劳!”县人大代表、马良镇重阳村党支部书记李兴会坦言,“十分震惊!”以前听到老百姓的一些“风言风语”,自己心里也“没底儿”,现在亲眼所见,疑虑顿失,以后可以大胆地为生本课堂改革鼓与呼了。
家长的理解、社会的支持是动力,也是压力——它迫使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前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最大的困难是保康有不少学校地处偏远,规模小,教师少,师资力量薄弱,单独研究的能力与实力都不够。
再难的题,只要思路正确,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与策略。“区域协作”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县教育局根据区域分布,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帮小”的原则,把全县初中分为四个教学教研协作区。每个协作区内成立一个指导中心,由县教研员组成指导小组,派驻中心指导课改工作。协作区内设轮值学校,每所学校轮值一年,依次循环。轮值学校的校长负责统筹、督导、协调协作区内各项课改工作。协作区内组建语文、数学、英语等10个学科教研组,选派大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协作区内本学科教师开展“三联”(联会、联研、联评)活动。为了增强协作意识,教研室制定了协作区考核评价办法,实行捆绑式评价,同奖同惩。小学则以乡镇小学为龙头,在区域内开展“三大”(大教学、大教研、大活动)活动,带动村级学校和教学点同步发展。此外,教研室还常态化开展“三送”(送示范课、送专题培训、送课改经验)及网络研训等活动。 这些活动让课改走出了“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小圈子”。马良镇中心学校校长张斌说,“现在,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教改推进到一定阶段后,容易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这时,一部分人感觉这就是教改的终极状态,沉浸其中,自得其乐;另一部分人虽然感觉还有很多困惑,但找不到着力点,一时陷入迷茫,进入课改“瓶颈期”。度过瓶颈期,柳暗花明;度不过去,改革会停滞不前,甚至回到原点。生本课堂改革的瓶颈期出现在2013年。面对困境,保康的教育决策者们并没有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而是胸有成竹地“选点突破”。
第一个点是小组建设。随着课改进入“深水区”,课堂教学普遍出现了“小组合作紊乱症”。教研室以问题为导向,精选了一批骨干教师,分学科成立了核心研究团队,开展专题攻关。2013年12月,教研室在马良镇小学召开生本课堂小组建设专题研究现场会,2014-2015学年被确定为“小组建设年”。专题研究着力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形而上学、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
第二个点是教师素质提升。课改的关键是改人,改人就是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和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2013年秋季,教研室建立了“教师成长阶梯”机制,在全县常态化坚持生本课堂达标晋级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分层达标、逐步晋级,使其前进有方向,进步有动力。此外,启动新上岗教师培养工程,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生本课堂改革,实现专业快速成长。
第三个点是“头脑风暴”。今年5月,县教育局在马桥镇中心学校举行生本课堂主题论坛活动,深入探讨课改中的共性问题。活动中,大家对课改如何把握继承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如何认识提高教学成绩与抓课改的关系、如何判断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和“三学小组”模式如何优化改进等问题形成了共识。
课改并不是不要教学成绩,而是反对只看到成绩,片面地放大成绩的作用。教育局工委委员、教育考试管理中心主任王乐刚说,课改一定要本着对学生、家庭、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务实求真,“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
除考试分数以外,教育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生本教育开放周,马良镇小学校长吕武刚遇到了一位“刁钻”的县政协代表。中午,一行人走进四年级教室,这位代表忽然提出要求:“吕校长,听说你们的学生多才多艺,能不能表演几个节目给大家看看?”
吕武刚“蒙”了,学生能力再强,也难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表演一台节目啊!然而,吕武刚“小看”了他的学生,音乐委员刘婉清自告奋勇地充当主持人,精彩节目一个个闪亮登场。
“想不到!想不到啊!”这位代表一迭声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慨。想不到的不仅仅是代表们。生本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激情与潜能,他们爆发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很多老师也“感到意外”。马良镇中心学校八(3)班学生王春阳,上学期就自学完了全册物理教材,并做完了课后的全部作业;下学期,他开始自学九年级物理,目前已经学完并基本掌握了全部内容。两峪乡小学教导主任、五年级数学老师汤季东要到武汉学习一周,为请人代课而犯愁,班上的学生知道后,主动请缨:“我们自己当老师!”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马良镇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光坤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谈自己对生本课堂的理解:生本课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性,着力唤醒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朝着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发展。
学生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师的变化,但学生的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形成反作用力,迫使老师产生变化。在两峪乡中心学校校长黄文华看来,两峪的情况倾向于后者:老教师居多,课改的意识和动力不强,大部分人经历了“观望—徘徊—不得已而为之—欲罢不能”的成长阶段。
两峪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张辉文,今年54岁。两年前,他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重上讲台。一开始,张辉文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再“折腾”。然而,到课堂上一尝试,学生“乱得一团糟”,根本不听讲。在苦闷中摸索了一段时间,他逐渐醒悟,生本课堂与自己当年的教学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变讲堂为学堂,二是师生角色“大转换”。“千金易求,一窍难得。”张辉文悄悄地从“讲堂”上退下来。现在,他上课不光带备课本,也带听课笔记本,时常把“老师”的位置交给学生。
这种改变把师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他们产生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两峪乡中心学校的刘汉国老师对根雕、盆景艺术情有独钟。学校专门为他成立了“刘汉国工作室”,并由他主编了校本教材《朝元工艺》,将根雕、根书、泥塑、盆景、剪纸、编织等工艺纳入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学校还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农耕文化”展览馆,收集了纺车、犁铧、石磨、草鞋靶子等几百种农具,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热爱劳动。在记者看来,此举的更大意义,在于抢救性地保护了很多即将消失的农耕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龙坪镇中心学校开发了“我的三分钟”校本课程。每节课前,安排学生轮流进行三分钟展示。学生或诵读经典名篇片段,或朗读英语短文,或分享身边及国内外新闻,或讲述幽默风趣的故事,或唱歌、跳舞、演奏乐器,或谈论对班内、校内、社会上某人某事的看法……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龙坪镇中心学校校长唐明星说,三分钟秀出了学生的“真性情”,点燃了学生的智慧与激情。
“教育要回归本真。”孙代文用惯有的平静语调说,生本课堂改革不是为了“领跑”,而是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常规中求提升,最终让人们发现,除考试分数以外,教育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责任编辑 周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