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教育、研究与传承,历代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国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中的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匡正人心、教化青年是它们主要的办学指归。
国学的生命力在民间,在青少年
在杭州经典诵读读书会发起人杜慧娴的本子上,记录了这个以亲子读经为主体的民间草根组织的开点排期表:今年上半年新开了3个公益诵读点,9月要开3个点,10月的开办点也落实了。杜慧娴介绍,成立2年来,公益诵读点增至11个。
杭州青蓝青华实验小学一直探索国学教育特色,校园里设有“古朴印章”“典故曲廊”“青花大碗”“五常廊道”……这些与国学相关的文化装饰,发挥的不仅仅是景观的作用,更从环境氛围上让学生体会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走进重庆南岸区的集雅书院,不时能听见孩子们的朗朗读经声。今年暑期,上百名少年在这座书院完成了“知书达礼好少年”的培训。他们的主要课程是诵读《诗经》《论语》等传统经典,同时接受礼仪、形体、茶道方面的熏陶。
在重庆沙坪坝区树人小学,专门开设了国学“微课堂”,每期为15分钟,传授内容以诗词歌赋等为主。“别说孩子喜欢,我们家长也觉得有意思。”学生家长说。
不止是公办学校和民间书院,在一些普遍使用外语教学的国际学校,传统文化经典照样受到欢迎。
杭州上城区的娃哈哈双语学校,有专职的外方校长,每个班级有对口的外教。但这所国际学校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学生和老师的定制服装都是旗袍、中山装,学校设有专门的国学教室,并有专门的“国学角”。校长全力说,选择双语学校就读的孩子将来出国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希望孩子们是带着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出国的。
王崧舟是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同时也是语文特级教师。他表示:“国人的血脉是传统文化,要在孩子的童年播下种子,使之将来拥有中国灵魂。”
国学热同样传递到了互联网上。在全国仅有的两所孔府家庙之一的浙江衢州,衢州二中一直推动儒家经典的学习,成立了儒学在线探讨网站“南孔翰林院”。据了解,现在校外爱好者的浏览数量已经超过了在校学生的浏览量。
国学教育重在感悟、实践
近年来,国学教育的触角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前孩童延伸。针对最近幼儿国学热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支持者认为国学是精粹,热衷于让三五岁的幼儿诵读《三字经》《论语》等。反对者则认为一味地死记硬背,束缚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位家长在网上总结了读经的十大好处:“目前的幼儿园甚至小学低年级教育过于简单化,我们往往过度重视知识的学问,忽略了生命的学问,国学可以弥补一下。”
广西社科院文史所所长李建平等人认为,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学理念太小气、方法太机械,小学生每天疲于找错别字和遣词造句,实际上过于重视细节,忽视了大道,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
在专家看来,国学并非仅仅是一般人概念中的吟诗作对、背诵古文,而是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道德伦理与做人处世原则。 “现今针对儿童的国学教育,最基本的是学做人。”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说,国学还包括了民族认同与文化归属等。
不少家长认为,国学教育让孩子回归到最初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学“做人”。据了解,带孩子一起上国学班的家长大多是70后、80后,家长张慧敏说:“送孩子去学国学,是希望他不要受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希望他以后无论走到哪儿,都葆有一种‘从善的本质’。”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的南国花园小学,校长娄平介绍,学校已将国学教育纳入一整套课程体系之中,“古礼新韵”版块试图通过礼仪教学和礼仪操,让仪式性的东西潜移默化于孩子的心中;“阅读雅诵,风骨铿锵”版块则通过对古文诵读和博文妙解,强化学生对经典的感悟。
六年级的杨雨萌刚刚做完礼仪操,她边比划边告诉记者,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一种礼仪形式,开始的动作代表“敬、净、静”。“通过礼仪操和经典诵读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杨雨萌说。
在合肥逍遥津小学,一整栋少年宫分布着国学阅览室和“琴、棋、书、画”各类教室。校长袁红卫认为,学生阶段的国学教育与成人的国学教育差异很大,必须“动静相宜,知行合一”。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授刘伯山认为,长期礼仪的遵循之后可以内化沉淀为习惯,当下迫切要求挖掘研究传统的伦理礼仪,结合时代特征,再现传统礼仪之邦和彬彬有礼的形象。
国学教育热尚待理性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明确表示,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并批评“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文化的问题根在教育,我一直主张从小学阶段开始建立国学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不久前在杭州 “2014两岸人文对话”上指出:教育要告诉年轻人怎样做人和如何建立信仰。
国学的回归,顺应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的召唤。“转型时期,社会心态与文化失范是正常的现象,在应对这种挑战方面,人们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精神,变得更为超越,更加睿智。”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黄朴民说。
吴光认为,国学热现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大势所趋。“受社会转型过程影响,人们处在信仰和价值观的空巢期,亟须找到精神和信仰上的寄托。”
刘梦溪指出,国学热是一件好事情,但靠一朝热度来弥补长期形成的文化断层,容易出现诸多问题。
首先是定义困惑。专家认为,国学热引发的一些争议,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国学”概念理解的不同。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张三夕认为,在古代,国学是国家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以周、孔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献,其目标是培养修己治国之才。实际上,国学是20世纪初才开始通用的、含义比较模糊的概念。上海政法学院国学研究所所长祁志祥教授则认为,古代的国学是国子学的简称,指国立贵族子弟学校,而今天的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是一国故有的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
其次是学科困境。虽然如今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高校都设立了国学院或国学研究院,但迄今为止,国学仍不是一级学科,国学作为学科既无“户口”也无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等国学专家呼吁,尽快为国学“上户口”,并为国学的传承立法。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学院院长何俊说,杭州师范大学设立国学学科之初形势不乐观,故没有进行本科学科设置而是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加入国学模块,现在正面临机构整顿的困难。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明华建议,尽快将国学教育体系化、制度化,尤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通过教材和课程扎实开展,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国学的种子,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水平。
国学学科设置要取得学术界、教育界共识不容易,国学教育者素质也亟待加强。在古代的私塾里,教师尽管不全是硕儒、不都拥有科举功名,却都是德学卓然于一乡之人。而今,在高校,教授多是专家而非通人,在民间,国学教育者素质更是良莠不齐。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师,难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荆雨表示,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大系统教育,包括今天我们所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今天复兴国学教育,也应该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起来。
国学的生命力在民间,在青少年
在杭州经典诵读读书会发起人杜慧娴的本子上,记录了这个以亲子读经为主体的民间草根组织的开点排期表:今年上半年新开了3个公益诵读点,9月要开3个点,10月的开办点也落实了。杜慧娴介绍,成立2年来,公益诵读点增至11个。
杭州青蓝青华实验小学一直探索国学教育特色,校园里设有“古朴印章”“典故曲廊”“青花大碗”“五常廊道”……这些与国学相关的文化装饰,发挥的不仅仅是景观的作用,更从环境氛围上让学生体会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走进重庆南岸区的集雅书院,不时能听见孩子们的朗朗读经声。今年暑期,上百名少年在这座书院完成了“知书达礼好少年”的培训。他们的主要课程是诵读《诗经》《论语》等传统经典,同时接受礼仪、形体、茶道方面的熏陶。
在重庆沙坪坝区树人小学,专门开设了国学“微课堂”,每期为15分钟,传授内容以诗词歌赋等为主。“别说孩子喜欢,我们家长也觉得有意思。”学生家长说。
不止是公办学校和民间书院,在一些普遍使用外语教学的国际学校,传统文化经典照样受到欢迎。
杭州上城区的娃哈哈双语学校,有专职的外方校长,每个班级有对口的外教。但这所国际学校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学生和老师的定制服装都是旗袍、中山装,学校设有专门的国学教室,并有专门的“国学角”。校长全力说,选择双语学校就读的孩子将来出国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希望孩子们是带着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出国的。
王崧舟是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同时也是语文特级教师。他表示:“国人的血脉是传统文化,要在孩子的童年播下种子,使之将来拥有中国灵魂。”
国学热同样传递到了互联网上。在全国仅有的两所孔府家庙之一的浙江衢州,衢州二中一直推动儒家经典的学习,成立了儒学在线探讨网站“南孔翰林院”。据了解,现在校外爱好者的浏览数量已经超过了在校学生的浏览量。
国学教育重在感悟、实践
近年来,国学教育的触角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前孩童延伸。针对最近幼儿国学热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支持者认为国学是精粹,热衷于让三五岁的幼儿诵读《三字经》《论语》等。反对者则认为一味地死记硬背,束缚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位家长在网上总结了读经的十大好处:“目前的幼儿园甚至小学低年级教育过于简单化,我们往往过度重视知识的学问,忽略了生命的学问,国学可以弥补一下。”
广西社科院文史所所长李建平等人认为,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学理念太小气、方法太机械,小学生每天疲于找错别字和遣词造句,实际上过于重视细节,忽视了大道,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
在专家看来,国学并非仅仅是一般人概念中的吟诗作对、背诵古文,而是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道德伦理与做人处世原则。 “现今针对儿童的国学教育,最基本的是学做人。”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说,国学还包括了民族认同与文化归属等。
不少家长认为,国学教育让孩子回归到最初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学“做人”。据了解,带孩子一起上国学班的家长大多是70后、80后,家长张慧敏说:“送孩子去学国学,是希望他不要受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希望他以后无论走到哪儿,都葆有一种‘从善的本质’。”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的南国花园小学,校长娄平介绍,学校已将国学教育纳入一整套课程体系之中,“古礼新韵”版块试图通过礼仪教学和礼仪操,让仪式性的东西潜移默化于孩子的心中;“阅读雅诵,风骨铿锵”版块则通过对古文诵读和博文妙解,强化学生对经典的感悟。
六年级的杨雨萌刚刚做完礼仪操,她边比划边告诉记者,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一种礼仪形式,开始的动作代表“敬、净、静”。“通过礼仪操和经典诵读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杨雨萌说。
在合肥逍遥津小学,一整栋少年宫分布着国学阅览室和“琴、棋、书、画”各类教室。校长袁红卫认为,学生阶段的国学教育与成人的国学教育差异很大,必须“动静相宜,知行合一”。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授刘伯山认为,长期礼仪的遵循之后可以内化沉淀为习惯,当下迫切要求挖掘研究传统的伦理礼仪,结合时代特征,再现传统礼仪之邦和彬彬有礼的形象。
国学教育热尚待理性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明确表示,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并批评“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文化的问题根在教育,我一直主张从小学阶段开始建立国学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不久前在杭州 “2014两岸人文对话”上指出:教育要告诉年轻人怎样做人和如何建立信仰。
国学的回归,顺应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的召唤。“转型时期,社会心态与文化失范是正常的现象,在应对这种挑战方面,人们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精神,变得更为超越,更加睿智。”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黄朴民说。
吴光认为,国学热现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大势所趋。“受社会转型过程影响,人们处在信仰和价值观的空巢期,亟须找到精神和信仰上的寄托。”
刘梦溪指出,国学热是一件好事情,但靠一朝热度来弥补长期形成的文化断层,容易出现诸多问题。
首先是定义困惑。专家认为,国学热引发的一些争议,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国学”概念理解的不同。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张三夕认为,在古代,国学是国家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以周、孔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和文献,其目标是培养修己治国之才。实际上,国学是20世纪初才开始通用的、含义比较模糊的概念。上海政法学院国学研究所所长祁志祥教授则认为,古代的国学是国子学的简称,指国立贵族子弟学校,而今天的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是一国故有的文化、学术、思想的总称。
其次是学科困境。虽然如今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高校都设立了国学院或国学研究院,但迄今为止,国学仍不是一级学科,国学作为学科既无“户口”也无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等国学专家呼吁,尽快为国学“上户口”,并为国学的传承立法。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学院院长何俊说,杭州师范大学设立国学学科之初形势不乐观,故没有进行本科学科设置而是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加入国学模块,现在正面临机构整顿的困难。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明华建议,尽快将国学教育体系化、制度化,尤其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通过教材和课程扎实开展,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国学的种子,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水平。
国学学科设置要取得学术界、教育界共识不容易,国学教育者素质也亟待加强。在古代的私塾里,教师尽管不全是硕儒、不都拥有科举功名,却都是德学卓然于一乡之人。而今,在高校,教授多是专家而非通人,在民间,国学教育者素质更是良莠不齐。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师,难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荆雨表示,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大系统教育,包括今天我们所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今天复兴国学教育,也应该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起来。